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及残余肾功能的相关研究

仲华;曹红娣;卞雪琴;叶红;汤兵;宋金辉

关键词:血液透析, 顽固性高血压, 残余肾功能, 米诺地尔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同时又能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方法.方法:50例既有顽固性高血压又有残余肾功能,且服用常规降压药效果不理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服米诺地尔,另一组强化超滤,观察6个月,比较各组降压效果及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基线处2组患者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未见明显差异;24 h尿量未见明显差异.经过6个月的观察,两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量均下降,强化超滤组24 h尿量明显低于米诺地尔组(t=25.46,P<0.05).结论:对于有顽固性高血压的MHD患者,加用米诺地尔和强化超滤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压,强化超滤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较大,米诺地尔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留残余肾功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正畸治疗双颌前突成人牙周病患者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疗效以及对于牙根和牙槽骨的影响.方法:双颌前突的32例牙周病患者和34例牙周正常者入组,拔牙矫治以内收前牙,头影测量观测SNA、SNB、l-SN、IMPA、(1)-(1)、Is-FH、Is-VFH、RL、AL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SNA、SNB、Is-FH、RL、AL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1-SN、IMPA、(1)-(1)、Is-VFH等治疗前后变化值有显著差异.结论:正畸治疗时牙周病患者的牙齿移动方式有所改变,正畸治疗过程中不会导致牙根和牙槽骨的明显吸收.

    作者:张春利;李振才;倪洁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FCCP对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本腙(carbonyl cyanide p-trifluoromethoxyphenylhydrazone,FCCP)对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在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过程中加入5μmol/L的FCCP,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显微镜观察分化过程中不同时间点P19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GATA4、NKX2.5及cTnT在分化过程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CCP处理组P19细胞形成的胚胎样小体较对照组体积小,结构较松散,形态不均一.在整个分化过程中,FCCP处理组GATA4、NKX2.5及cTnT基因均有表达,但整个动态表达过程较对照组延迟;Westernblot结果显示,FCCP处理组GATA4、NKX2.5蛋白在第5、7、9天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低;在第11天,两组间GATA4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KX2.5在FCCP处理组的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FCCP处理组和对照组cTnT蛋白在分化第5、7天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第9、11天cTnT蛋白表达量FCCP组均较对照组低.结论:FCCP可抑制P19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进程.

    作者:金瑾;周丽娟;史春梅;钱玲梅;盛燕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SP70与TNF-α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对比40例甲状腺癌组织、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以及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SP70、TNF-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SP70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3组人群组织中HSP70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均< 0.05);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组织病理分级显著相关(rs=0.810,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3组人群组织中TNF-α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TNF-α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以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P均< 0.05).结论:HSP70、TNF-α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且HSP70与甲状腺癌组织病理分级明显相关,提示HSP70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波;云鹏;张晓;刘燕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作期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发作期免疫功能的相关指标,探讨免疫功能在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60例轻型RAU患者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上午8~10点空腹状态对每个对象采集抗凝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血液中T、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实验组CD3+T淋巴细胞比例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淋巴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RAU患者在溃疡发作期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由此推测,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在RAU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尚进;吴国英;李留炀;钱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0-GlcNAc糖基化对转录因子CREB活性和心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早期升高的O-GlcNAc糖基化是否通过促进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活性而引起心肌细胞形态变化.方法:在HEK-293T细胞内过表达调控O-GlcNAc糖基化的酶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和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OG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和CREB的磷酸化.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药物DON和PUGNAc改变细胞内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和CREB的磷酸化.结果:在HEK-293T细胞和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中改变O-GlcNAc糖基化水平,CREB磷酸化也随之改变,两者呈正相关.升高原代大鼠心肌细胞内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心肌细胞数目减少,形态增大.结论:O-GlcNAc糖基化调节CREB的活性,两者呈正相关.心肌缺血早期升高的O-GlcNAc糖基化很可能通过促进CREB的活性而引起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密度下降,可能是导致心肌重构的重要原因.

    作者:施林生;黄建飞;卢辉和;陈小丽;郑扣龙;林刚;于彬;周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硅橡胶软衬材料用于下颌全口义齿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硅橡胶软衬材料在下颌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牙槽低平或呈刃状、骨倒凹大、黏膜薄等自身固有条件差的下颌全口义齿42例,采用硅橡胶软衬材料进行义齿重衬.随后,针对重衬后义齿的固位效果、咀嚼功能、舒适度、综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动态追踪调查,以分析该材料在下颌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硅橡胶软衬材料重衬后7d与3、6、24个月后接受治疗的患者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重衬前(P<0.05).结论:对于牙槽或黏膜等固有条件差的患者,下颌全口义齿中硅橡胶软衬材料衬垫的使用能有效减少义齿固位差、咀嚼功能低、疼痛等不良结果,因而该材料在下颌全口义齿固有条件差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恒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结果分析(附76例报告)

    目的:探讨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桡骨背侧T型钢板、尺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76例;疗效评价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3年,按改良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7.37%.无患儿出现肌腱卡压、断裂现象.结论:桡骨背侧T型钢板、尺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志群;雍明;鞠黎;王儒法;江波;楼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存档的乳腺癌病理切片,根据WHO分类标准,结合HE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断浸润性微乳头状癌6例,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淋巴结转移率为91.5%(86/94).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良的生物学行为,无论肿瘤中IMPC结构比例占多少都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红;朱伦;裔寿东;王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Wnt5a/Dvl2/Rac1信号通路调控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目的:探讨Wnt5a信号通路调控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建立了划痕实验检测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迁移模型的基础上,研究Wnt5a/Dvl2/Rac1信号通路对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迁移的调控.结果:高表达的Rac1可促进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干扰Rac1的表达可显著降低其迁移,Rac1活性受Wnt5a/Dvl2信号通路的调控.结论:Wnt5a/Dvl2/Rac1信号通路可调控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此为深入阐明乳腺癌细胞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作者:张万秋;田寅辉;朱一超;沈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及残余肾功能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顽固性高血压,同时又能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方法.方法:50例既有顽固性高血压又有残余肾功能,且服用常规降压药效果不理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服米诺地尔,另一组强化超滤,观察6个月,比较各组降压效果及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基线处2组患者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未见明显差异;24 h尿量未见明显差异.经过6个月的观察,两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量均下降,强化超滤组24 h尿量明显低于米诺地尔组(t=25.46,P<0.05).结论:对于有顽固性高血压的MHD患者,加用米诺地尔和强化超滤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压,强化超滤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较大,米诺地尔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留残余肾功能.

    作者:仲华;曹红娣;卞雪琴;叶红;汤兵;宋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种快速检测依达拉奉血浆浓度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依达拉奉浓度的HPLC-UV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依达拉奉静脉输注后的药动学研究.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Thermo Syncronis C18 column(4.6 mm×250 mm,5μm USA),柱温为30℃;流动相为0.05%醋酸铵-甲醇(55∶4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在线性范围30.1~6 017.2 ng/ml内,检测方法回收率高、稳定可靠.10例健康志愿者静脉输注单剂量依达拉奉30 mg后Cmax为(2.38±0.32)μg/ml及AUC0-x为(5.17±0.93)mg·h/L,t1/2为(2.25± 0.42)hr.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UV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依达拉奉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作者:豆大海;李浩;陈安九;唐茜;张宏文;方云茜;王永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氟比洛芬酯有效减轻鼻内窥镜手术后疼痛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复合氟比洛芬酯对鼻内窥镜手术(ESS)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90例全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氟比洛芬酯组(D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各30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和氟比洛芬酯50 mg,F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N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分别观察3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6、12、24、48 h疼痛评分(VAS法)、舒适度评分(BCS评分).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追加镇痛药及止吐药的用量.结果:D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和BCS评分明显优于F组和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药及止吐药追加量均低于F组和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气管导管后Ramsay镇静评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氟比洛芬酯术前使用可减轻鼻内窥镜手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胡柳;景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CD4+ CXCR5+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抗体CD4-FITC、PD-1-PE、CXCR5-AF标记外周血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49例HT患者、22例正常对照人群CD4+T细胞表面CDXCR5、PD-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T患者CD4+CXCR5+/CD4+T显著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1.158,P<0.001);CD4+CXCR5+ PD-1+/CD4+T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两者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t=4.657,P<0.001);②HT患者CD4+CXCR5+/CD4+T细胞与A-TG、A-TPO均呈正相关(r=0.288,P=0.045;r=0.396,P=0.005),CD4+CXCR5+PD-1+/CD4+T细胞与A-TG、A-TPO均呈正相关(r=0.415,P=0.003;r=0.355,P=0.013).结论: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频率升高可能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姜俊;陈宜刚;叶军;冯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胶囊内镜联合腹腔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联合腹腔镜手术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行胶囊内镜检查的3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因胶囊滞留行腹腔镜手术的16例进一步分析.结果:325例中,胶囊滞留16例(4.9%).所有胶囊滞留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探查,行部分肠管切除术,并通过术后病理明确诊断,诊断率100%.术后病理分别为:克罗恩病9例,腺癌2例,间质瘤2例,脂肪瘤1例,肉芽组织型毛细血管瘤1例,空肠多发性憩室1例.胶囊内镜诊断与腹腔镜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7.5%.实施腹腔镜手术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了迅速的恢复,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出现胶囊滞留,通过联合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取出胶囊,更重要的是对小肠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作者:王颖;蒋文瑜;梁辉;丁静;张道权;张红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对治疗尘螨单一过敏和尘螨合并多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方法:100例尘螨过敏的患儿,按变应原种类分为尘螨过敏组50例(仅尘螨过敏)和多种变应原过敏组50例(同时对尘螨和其他变应原过敏).采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1年.记录和比较两组治疗开始时、6个月及1年后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和尘螨点刺等级,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76例完成1年SLIT(单一过敏组41例,多种过敏组35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药物评分和点刺等级均得到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症状、药物评分和点刺等级的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SLIT对于单一尘螨过敏和尘螨合并多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疗效相同.

    作者:陈文博;李琦;董伟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住院的17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病原学检验资料.结果: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NFB)、副流感1-3型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types 1-3,PIV1-3)的总检出率为55.1%,其中PIV 1-3的检出率高达33.9%~42.3%.肺炎支原体(MP)在1~3岁、3~5岁和5岁以上儿童的检出率分别为17.1%、34.8%和42.3%,细菌的总检出率为40.9%.结论:南京地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为病毒感染,其中PIV1-3为主要的病原,MP感染在3岁以上哮喘急性发作儿童中占有重要比例.

    作者:陈蒙;包玉玲;田曼;赵德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胰腺囊性占位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占位的临床特点,评估手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胰腺囊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胰腺囊性占位包括浆液性囊腺瘤(SCNs)、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黏液性囊腺瘤(MCNs)和胰腺假性囊肿.性别、年龄对IPMNs、MCNs和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有意义.血清CEA升高对恶性囊性占位的诊断有意义.平均手术时间为(191-74)min,中位术中失血量200 ml,手术总体并发症为37.1%,胰瘘为常见并发症(24.2%);再手术1例(1.6%),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中位时间11d.保留器官胰腺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结论: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胰腺囊性占位诊断,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同样安全.

    作者:吴峻立;陆子鹏;蒋奎荣;苗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似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类似物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艾塞那肽(GLP-1类似物)(0~100 nmol/L)处理LNcap 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LNcap细胞的增殖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计算Bcl-2/Bax的比值.结果:艾塞那肽作用LNcap细胞24 h后,LNcap细胞的增殖率随艾塞那肽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Bcl-2/Bax的比率随艾塞那肽浓度的增高而降低(P<0.05).结论:在浓度为1~100 nmol/L,作用时间为24 h的情况下,艾塞那肽能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LNcap细胞的凋亡.

    作者:焦雪花;马向华;李晓娜;范苇苇;赵莎;俞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诊断

    目的:探讨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位于膝关节周围9例,髋关节周围2例,踝关节周围2例;肿瘤直径6.7~13.8 cm,平均(9.12±4.67)cm.9例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4例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楚.CT特征:肿瘤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影,肿瘤密度与周围肌肉密度相似,其内可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区或钙化;3例肿瘤边缘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示: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可见异常增粗的动脉血管影.MRI特征:肿瘤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影,T1WI上与周围肌肉信号相比呈等或稍高不均匀信号;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3例肿瘤内部可见低信号分隔;MRI增强后均表现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使用CT及MRI对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宗敏;贾中芝;邹月芬;冯阳;储斌;王德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13年2月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5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Evans分型,Ⅰ型3度骨折38例;Ⅰ型4度骨折16例;Ⅱ型反粗隆骨折4例.其中38例采用DHS内固定,20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结果:5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未发生因本手术导致的内科合并症加重或者患者死亡.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DHS组优18例,良8例,尚可6例,差6例,优良率68.4%;锁定钢板组优14例,良3例,尚可1例,差2例,优良率85%;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相比,选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正武;赵越;胡志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