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0.4%[1],多数由降落伞形二尖瓣、单乳头肌或一侧乳头肌发育不良造成,少数为瓣口本身狭窄所致.
作者: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复张性肺水肿(reexpmasion pulmonary edema,RPE)是指继发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肺萎陷在肺迅速复张时或复张后所发生的急性肺水肿,多见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患者经大量排气、排液之后.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紫绀、咳嗽、咳白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散在湿性口罗音,X线表现为同侧肺散在分布斑片、片状模糊阴影[1].现结合文献,探讨RPE发病机制、临床以及X线诊断.
作者:曾晓春;韩海;刘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颅脑损伤病情急而危重,变化迅速,诊治不及时必将导致严重后果[1] 52.因此,对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上要求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病情观察要认真仔细,护理水平要娴熟精湛,责任心强.为了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及提高抢救成功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总结回顾了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间住院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旭勇;常瑞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直径≤3.0 c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肺内病灶,且不伴有肺不张、卫星病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1].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具有无创、快速、高分辨率、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等特性,能很好地评价肺结节的界面及其内部结构,并随CT灌注成像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SPN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的准确性.现将SPN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卢邦卫;温建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乳腺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出现临床症状时大都已是中晚期,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目前检查乳腺恶性肿瘤经济的一种方法,也是探测乳腺早期恶性肿瘤有效的方法.临床触诊阴性的可疑病变如小钙化灶、小结节、结构紊乱等,只有在乳腺钼靶摄片中才能发现,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便于乳腺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需要对乳腺内的异常部位定位穿刺取活组织检查.在定位穿刺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极为必要的[1].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共有78例患者行乳腺钼靶X线下定位穿刺术,对其施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以往主要依赖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超声医师对胃肠道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又因其有特殊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故目前临床上运用超声检查诊断阑尾炎已成为常规项目之一.现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77例阑尾炎声像图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 是活性母核7-氨基头孢烯酸 (β-内酰胺环) 经加上各种侧链结构而制成的一系列半合成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其结构上R1 改变与抗菌活性有关,R2改变与药物动力学有关[1].本类药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繁殖期杀菌.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强,而对机体几乎没有毒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等优点,所以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抗生素.
作者:李艳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妊娠和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心理上的应激[1].由于产妇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均会成为影响分娩的因素,从而可能导致难产的发生,并引发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对母婴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导乐陪伴分娩是美国Klausm医生倡导的一种产科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针对分娩过程的产妇心理特点,给予产妇人性化的关怀,使她们消除对分娩的恐惧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树立起自然分娩的信心.该护理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之后, 已在我国各地医院广泛应用.为了更深入了解该护理模式的概念、应用现状及进展方向,本研究结合有关文献,对当前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应用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推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发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绵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消化道肿瘤手术创伤大,加之患者术前长时间禁食,多伴有消瘦、乏力、纳差、营养不良等症状,并且术后禁食超过l周,患者恢复慢、病程长、心理压力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能力下降,并发症发生率高,如肺炎、切口感染、胸腔内脓肿及吻合口瘘等,只要患者的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就应采用肠内营养[1].
作者:刘德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现代视光学的发展,儿童视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儿童视力正常不等于屈光正常[1,2],常常可以掩盖病理性屈光不正的诊断,因而有必要进行屈光检查.为了了解视力正常儿童的屈光状态,以及不同年龄儿童屈光度的变化.我们对就诊于我中心的视力正常3~6岁儿童的屈光状态进行调查研究,为儿童屈光不正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洪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组织切片经过染色之后,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红色,这是因为组织细胞内有酸性和碱性物质部分的区别.酸性物质的部分被碱性染料苏木素所染,碱性物质的部分被酸性染料伊红所染.染料与组织细胞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染料分子能否和细胞结合,以及用什么方式结合,取决于组织细胞的成分和染液的pH值.
作者:郑明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自1991年首例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来[1],国内已有腹腔镜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探索,我科自2011年6月实施9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 制定良好、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 以促进患者康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良好,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媛;胡帆;吴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患者男,23岁.右侧阴囊肿大8个月入院.查体:右侧阴囊体积增大,大小约7.0 cm×5.0 cm×4.0 cm,质硬,无明显触痛.右侧睾丸、附睾触诊不清,透光试验(+).阴囊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右侧睾丸鞘膜腔内可见厚约2.8 cm不规则液性暗区,内透声欠佳,可见数个点状回声;双侧睾丸、附睾大小形态如常,表面光滑,回声均匀.
作者:高震山;冯威福;张全;王珍;张瑞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全脊柱磁共振(MR)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随着磁共振多通道、Tim技术的发展及全脊柱MR移床跟踪扫描技术(MR total spine mobitrak,MTSM)的应用,MR全景成像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大范围MR全脊柱成像.它对先天性和后天性脊柱畸形、脊柱脊髓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广泛性脊柱脊髓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1].本研究通过对47例患者行全脊柱MR成像来探讨其特点,并评估在脊柱、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亚峰;王中领;顾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口腔科与一般科室不同,患者多、周转快、病情隐蔽,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所以对护士直接的传播途径即接触患者的涎液飞沫或血液,间接的传播方式即通过污染的器械、飞溅到皮肤黏膜上的涎液飞沫和血液以及气雾中的微生物使口腔科医护人员成为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①病原微生物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经血液传播的病毒.
作者:冯晓红;王砾;冯建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近几年来,全球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据2011年资料, 全球每年新增870万结核患者,140万人死于结核病.目前,我国大约有600多万肺结核患者,每年约有25万人因结核病死亡,亦呈增长的趋势[1].其原因有很多,其中结核病尤其肺外结核和菌阴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不理想是其重要原因[2].关于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近年来一些新的快速诊断方法不断涌现,极大提高了结核病的检出率.FQ-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其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对采用FQ-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并与传统的抗酸染色法、罗氏改良培养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传命;刘津源;张寅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有关楔状缺损的调查研究很多,绝大部分报道其发生的位置在牙齿唇、颊侧牙颈部,并认为横刷牙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近年来有学者报道舌侧牙颈部也可发生楔状缺损,认为合力疲劳可能是导致楔状缺损的另一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山西省古交市一组中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楔状缺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成晓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研究收集 2011年 6 月至2012年 10月我院诊治的骨外伤患者32 例,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对所有患者临床可疑骨折部位进行重建,获取直观、清晰的重建图像[1],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明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胆红素(TBIL)是判断病毒性肝炎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若黄疸重且持久不退,其病死率高,重症肝炎与TBIL值成正比.目前虽有多种西药治疗,但疗效不理想.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清热利湿,重用活血药与西医相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淑芹;朱成方;刘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前,血细胞分析仪的室内质量控制采用多水平全血质量控制物,然而全血质量控制物有效期短,至多可保存1.0~1.5个月,由于运输、保存等意外原因无质量控制品使用时,致使实验室一段时间内出现无质量控制品的情况.为保证临床结果汇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无质量控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案.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