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草油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马瑞军;牟丽萍;陈秀娟

关键词:紫草油治疗, 新生儿, 脐炎, 过氧化氢, 现报告如下, 疗效显著, 碘伏, 常见疾病, 医院
摘要: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目前大多数医院均采用3%过氧化氢加碘伏的办法来治疗新生儿脐炎,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笔者采用3%过氧化氢加紫草油治疗新生儿脐炎75例,疗效显著,明显优于3%过氧化氢加碘伏组,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芩苷抑制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探索黄芩苷对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的影响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仪、报告基因分析以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黄芩苷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结果黄芩苷处理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后,分裂相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的生存率下降,随黄芩苷浓度的增加和/或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凋亡细胞;胰岛细胞瘤细胞株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高;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随黄芩苷处理浓度增加,S期细胞逐渐减少,从38.2%下降至9.4%,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逐渐增加,从56.4%上升至85.9%,细胞出现G1阻滞;同时,细胞周期蛋白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下调,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芩苷能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caspase-3活化有关;黄芩苷还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胰岛细胞瘤细胞增殖,黄芩苷诱导细胞周期蛋白基因转录和表达下调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孙吉平;贾延劼;宋健辉;杨于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输卵管介入术配合补肾活血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输卵管介入术配合补肾活血法与单纯输卵管介入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两组均于月经净后3~7天内行输卵管介入术,并于下个月经周期常规行宫腔输卵管通液术1次,注入香丹注射液40ml.治疗组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加服补肾活血剂,每天1剂,每月连服14剂.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前期血清雌二醇(E2)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介入术配合补肾活血法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卵泡发育及宫内膜生长,且显著提高妊娠率.

    作者:姜玉婵;梁瑞宁;刘如天;李冬兰;王慧民;章海凤;卢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药临床试验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针对中医药临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随机方法、随机隐藏、组间均衡性、盲法、疗效评价指标、不良反应观察、统计方法及发表偏倚等的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建议采用国际推荐的CONSORT声明以提高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与报告质量,并对以人作为受试对象,应根据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在临床研究中进行伦理审查和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保证受试者的权益.

    作者:李廷谦;王刚;王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紫草油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目前大多数医院均采用3%过氧化氢加碘伏的办法来治疗新生儿脐炎,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笔者采用3%过氧化氢加紫草油治疗新生儿脐炎75例,疗效显著,明显优于3%过氧化氢加碘伏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军;牟丽萍;陈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治疗的七大原则

    高血压治疗的七大原则包括:(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终身治疗原则;(2)长效、缓释制剂,平稳控制血压原则;(3)小剂量联合用药原则;(4)个体化、种族化治疗原则;(5)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6)改善生活方式治疗原则;(7)增加依从性原则.该原则较美国(JNC-7)、欧洲(ESH/ESC2003)、英国(2004-BHSⅣ)以及中国高血压指南(CGH2004)更全面、更详细,应在临床推广,供医生和高血压患者遵守和应用.

    作者:胡春松;高润霖;刘力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波配合赛霉安散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与宫颈癌是有密切关系的.我院自2002年开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对宫颈炎症患者进行防癌普查,共578例,其中宫颈糜烂患者占516例.对于宫颈糜烂患者,我院妇科门诊对2002年12月-2005年6月就诊患者采取单纯中药赛霉安散及单纯微波、赛霉安散配合微波3组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其中尤以赛霉安散配合微波治疗效果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敏;邱如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的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的全身性血管炎症,累及胃肠道时可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以往治疗上多用激素来缓解,但不良反应较大,本研究通过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前后腹部症状缓解情况,并与激素治疗对照,探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繁峥;张交生;张春艳;宋丽君;许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胎黄汤和增加哺乳频率对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影响

    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BFJ)是新生儿期常见病,BFJ是由于母乳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延迟,肠肝循环增加,胆红素自肠道重吸收,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黄疸加重.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为了促进胆红素从肠道中排泄,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笔者采用增加哺乳频率及胎黄汤口服来观察对BFJ患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庆玲;邱学兰;史长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脾益气活血方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经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ation corticosteroid,ICS)控制不理想的儿童应用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服中药健脾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患儿RRI及哮喘临床症状,血清IgA、IgG、IgM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咳嗽及气喘发作天数均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A、IgG含量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哮顺合并RRI经ICS控制不理想儿童应用中药健脾益气活血方能有效预防RRI,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减轻哮喘严重程度.

    作者:刘南琼;华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Shulman综合征1例

    Shulman综合征又称嗜酸性筋膜炎,是以筋膜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点的少见的结缔组织病.其病因不详,病机多认为与免疫异常有关,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其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故应用泼尼松片加柳氮磺胺吡啶片加甲氨蝶呤加西咪替丁片加中药汤剂治疗1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艳红;毕湘杰;陈昉;潘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来氟米特与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与白芍总甙(TG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F加TGP治疗组40例;单用LEF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两组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EF加TGP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独使用LEF.

    作者:赵永新;刘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版《中药药理学》对中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浅析

    新版<中药药理学>突破了以往教材的模式,独特地将中药分为辨证治本、祛因治病、对症治标3大类,引入了一些中西医结合新概念,对中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作者:王淑美;李荣亨;张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降糖补肾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降糖补肾方对2型糖尿病(T2DM)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并常规应用西药降血糖,治疗组加用降糖补肾方(由狗脊10g川断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地骨皮15g生黄芪15g生地15g葛根12g黄连5g桑白皮10g知母6g等组成),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BG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P<0.01),其中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FINS、IL-6、TNF-α、CRP含量治疗后均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养阴清热中药降糖补肾方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范冠杰;唐咸玉;李双蕾;罗广波;唐爱华;覃美琳;刘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味逍遥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99例

    2003年3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加味逍遥丸(由逍遥散加五味子、丹参、莪术、山豆根、冬虫夏草组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9例,并与单纯拉米夫定治疗33例进行同期对比观察,兹将两者治疗后的病毒学及生化应答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成刚;石中顺;程为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益气降浊汤对CVB3m重复感染致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降浊汤对病毒性心肌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通过4次梯度倍增CVB3m病毒感染小鼠,160只雄性昆明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分别于末次感染后10、30、60天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病变,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各治疗组比模型组心肌病变明显减轻(P<0.05),且TGF-β1 mRNA面积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益气降浊汤能通过下调TGF-β1 mRNA表达,抑制心肌间质细胞外基质(ECM)的增生和重建,改善心脏病理变化,防止心肌炎后心室重构及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

    作者:王莹威;郭玲;李奇虹;李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艾灵颗粒对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的影响

    目的拟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益气活血中药的干预,初步探索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治疗艾滋病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21例HIV/AIDS患者采用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主要由女贞子、黄芩、黄芪、土鳖虫等组成)治疗,每次20g,每日2次,疗程4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T细胞亚群(CD3、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以RT-PCR法测定病毒载量,并检测安全性指标(ALT、Cr、体重).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乏力、纳呆、自汗、皮疹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效率为61.9%;CD4计数和IL-2分别由治疗前的(308.29±150.66)个/μl和(13.19±5.93)ng/L升高为治疗后的(336.50±148.94)个/μl和(15.14±5.14)ng/L(P<0.05),病毒载量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安全性指标(ALT、Cr、体重)均保持稳定(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可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IV的复制,或使其处于稳定状态,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危剑安;孙利民;陈宇霞;薛柳华;苏小游;黄霞珍;白文山;宋春鑫;周伟;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免疫调节及治疗作用.方法6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和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单独服用泼尼松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临床疗效、检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选健康人20名为正常组检测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均高于正常组,NK细胞、CD4比例均低于正常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IgG、IgM、IgA都下降至正常范围(P<0.05),NK细胞、CD4比例较治疗前有所回升(P<0.05),而CD3对照组低于治疗组(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91.9%)优于对照组(76.0%,x2=3.92,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中药能够提高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吴国琳;韩咏梅;范永升;余国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补肾调冲方含药血清对高雄激素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与分泌的影响

    目的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补肾调冲方对高雄激素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与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清药理学方法,用6周龄的未成年SD大鼠制备促卵泡生成素(FSH)及大、中、小剂量补肾调冲方含药血清,分别加入过量丙酸睾丸酮处理的颗粒细胞培养体系中.培养48h后,测定3H-TdR掺入DNA的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增殖指数(PI),放免法测定颗粒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高雄激素明显抑制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分泌功能,并明显降低了细胞内cAMP的含量;而补肾调冲方含药血清可改善高雄激素对颗粒细胞功能的抑制状态,促进细胞增殖及E2、P的分泌,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补肾调冲方含药血清可有效拮抗高雄激素对颗粒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推测补肾调冲方通过促卵泡发育、提高雌、孕激素水平,改善雌/雄激素比值来调节卵巢功能.

    作者:夏天;付于;韩冰;侯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评价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频发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组和普鲁帕酮组,每组各55例,用药前后分别记录48 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一般状态、早搏次数,P-R间期、R-R间期及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P<0.01),普鲁帕酮组减少房性早搏的效果比氧化苦参碱组更明显(P<0.05),两组减少室性早搏的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对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疗效.

    作者:郭治彬;付金国;赵勇;刘睦胜;李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脾生血颗粒降儿童血铅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健脾生血颗粒降儿童血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清泉;徐辉甫;鲁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