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生血颗粒降儿童血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清泉;徐辉甫;鲁芳

关键词:健脾生血颗粒, 儿童血铅, 现报告如下, 应用
摘要: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健脾生血颗粒降儿童血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降糖补肾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降糖补肾方对2型糖尿病(T2DM)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并常规应用西药降血糖,治疗组加用降糖补肾方(由狗脊10g川断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地骨皮15g生黄芪15g生地15g葛根12g黄连5g桑白皮10g知母6g等组成),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BG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P<0.01),其中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FINS、IL-6、TNF-α、CRP含量治疗后均显著下降、ISI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养阴清热中药降糖补肾方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范冠杰;唐咸玉;李双蕾;罗广波;唐爱华;覃美琳;刘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头部电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观察头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患者基底节区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影响.方法10例原发性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例接受顶颞前斜线(MS6),额旁3线(MS4),顶旁1线(MS8),顶旁2线(MS9),枕下旁线(MS14)的电针治疗,单侧病变针刺对侧,双侧病变针刺双侧,深度达到帽状腱膜,每日1次,每周5次;对照组5例口服美多巴,轻度患者:125mg每日3次;中度患者:250mg每日3次;重度患者:250mg每日4次口服;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行99mTc-TRODAT-1 SPECT脑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基底节区/枕叶(BG/OC)的比值,分析基底节区的DAT活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99mTc-TRODAT-1摄取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治疗组发病肢体同侧治疗前后BG/OC分别为1.1883±0.1471和1.2416±0.3146,对侧分别为0.9019±0.1210和0.9496±0.2522;对照组发病肢体同侧治疗前后BG/OC分别为1.1597±0.0568和1.2053±0.1153,对侧分别为1.0436±0.1393和1.2972±0.2612.对照组发病肢体对侧BG/OC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脑区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对于DAT的改善效应无差异.结论头部电针可以减少PD患者基底节区DAT的丢失,改善基底节区DAT的活性,达到对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PD患者的病程并且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黄泳;姜雪梅;李东江;唐安戊;卓鹰;陈静;李求实;高彦平;王升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磁共振DWI技术在栀子苷、胆酸及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磁共振,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判断栀子苷、胆酸及其配伍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技术于造模后缺血再灌注3 h综合评价组分配伍的治疗作用,神经功能检查法对脑缺血后动物进行行为测评,病理及超微组织观察作为药效评价辅助手段,准确界定不同组分配伍的功效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病灶的表现弥散系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有升高趋势;栀子苷加胆酸组病灶周边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栀子苷加胆酸组分配伍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磁共振技术结合行为学评分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是评价神经保护剂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占军;王忠;李澎涛;张文生;王永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Shulman综合征1例

    Shulman综合征又称嗜酸性筋膜炎,是以筋膜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点的少见的结缔组织病.其病因不详,病机多认为与免疫异常有关,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其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故应用泼尼松片加柳氮磺胺吡啶片加甲氨蝶呤加西咪替丁片加中药汤剂治疗1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艳红;毕湘杰;陈昉;潘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来氟米特与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与白芍总甙(TG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EF加TGP治疗组40例;单用LEF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两组总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EF加TGP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独使用LEF.

    作者:赵永新;刘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脾生血颗粒降儿童血铅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健脾生血颗粒降儿童血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清泉;徐辉甫;鲁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脾益气活血方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经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ation corticosteroid,ICS)控制不理想的儿童应用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服中药健脾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患儿RRI及哮喘临床症状,血清IgA、IgG、IgM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咳嗽及气喘发作天数均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A、IgG含量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哮顺合并RRI经ICS控制不理想儿童应用中药健脾益气活血方能有效预防RRI,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减轻哮喘严重程度.

    作者:刘南琼;华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荆花胃康胶丸与法莫替丁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与法莫替丁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100例)和法莫替丁对照组(100例),荆花胃康胶丸160mg,每日3次;法莫替丁片20mg,每日2次,均饭前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体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均P>0.05);两组对胃脘痛、返酸及上腹胀症状改善均有显著疗效(均P<0.05);治疗组对纳差、嗳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在症状改善及Hp根除方面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安全药物.

    作者:季峰;陈建永;陈军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加味逍遥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99例

    2003年3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加味逍遥丸(由逍遥散加五味子、丹参、莪术、山豆根、冬虫夏草组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9例,并与单纯拉米夫定治疗33例进行同期对比观察,兹将两者治疗后的病毒学及生化应答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成刚;石中顺;程为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的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的全身性血管炎症,累及胃肠道时可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以往治疗上多用激素来缓解,但不良反应较大,本研究通过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前后腹部症状缓解情况,并与激素治疗对照,探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繁峥;张交生;张春艳;宋丽君;许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版《中药药理学》对中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浅析

    新版<中药药理学>突破了以往教材的模式,独特地将中药分为辨证治本、祛因治病、对症治标3大类,引入了一些中西医结合新概念,对中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作者:王淑美;李荣亨;张文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性肝损害31例

    笔者自2001年5月-2004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甲亢性肝损害31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1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思明;凌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艾灵颗粒对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的影响

    目的拟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益气活血中药的干预,初步探索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治疗艾滋病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21例HIV/AIDS患者采用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主要由女贞子、黄芩、黄芪、土鳖虫等组成)治疗,每次20g,每日2次,疗程4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T细胞亚群(CD3、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以RT-PCR法测定病毒载量,并检测安全性指标(ALT、Cr、体重).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乏力、纳呆、自汗、皮疹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效率为61.9%;CD4计数和IL-2分别由治疗前的(308.29±150.66)个/μl和(13.19±5.93)ng/L升高为治疗后的(336.50±148.94)个/μl和(15.14±5.14)ng/L(P<0.05),病毒载量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安全性指标(ALT、Cr、体重)均保持稳定(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可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IV的复制,或使其处于稳定状态,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危剑安;孙利民;陈宇霞;薛柳华;苏小游;黄霞珍;白文山;宋春鑫;周伟;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评价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频发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组和普鲁帕酮组,每组各55例,用药前后分别记录48 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一般状态、早搏次数,P-R间期、R-R间期及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P<0.01),普鲁帕酮组减少房性早搏的效果比氧化苦参碱组更明显(P<0.05),两组减少室性早搏的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对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疗效.

    作者:郭治彬;付金国;赵勇;刘睦胜;李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中药活性成分治疗脑出血的机制研究

    对国内外近年来应用中药单药有效成分(三七总皂甙、β-七叶皂甙钠、水蛭素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对中药活性成分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途径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作者:胡璘媛;樊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输卵管介入术配合补肾活血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输卵管介入术配合补肾活血法与单纯输卵管介入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两组均于月经净后3~7天内行输卵管介入术,并于下个月经周期常规行宫腔输卵管通液术1次,注入香丹注射液40ml.治疗组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加服补肾活血剂,每天1剂,每月连服14剂.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前期血清雌二醇(E2)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介入术配合补肾活血法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卵泡发育及宫内膜生长,且显著提高妊娠率.

    作者:姜玉婵;梁瑞宁;刘如天;李冬兰;王慧民;章海凤;卢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证候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学相关性探讨

    以蛋白质组学为代表的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必然使分子生物学经历从局部观走向整体观、从线形思维走向复杂思维的转变.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趋势,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提倡用二维电泳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不同的蛋白质.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来探讨中医学与蛋白质组学乃至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相结合都是必须的.而蛋白质组学与传统中医药在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上逐步趋于一致,相互渗透,说明在探讨复杂性生命现象时中西医两种医学相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作者:申定珠;李家邦;蒋荣鑫;凌江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156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广西高发区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Hb、RBC、网织红细胞(Ret)、抗碱血红蛋白(HbF)水平变化并进行停药后3~6个月随访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自疗程第1个月起至3个月结束,Hb、RBC、Ret、HbF等各项血液学参数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观察与血液参数提高相一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56例中有效14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达92.9%.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结果显示,疗效维持时间3~4个月.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疗效显著,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为中医药辨证治疗β-地中海贫血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吴志奎;张新华;李敏;柴立民;刘咏梅;王荣新;蔡辉国;黄有文;易杰;王蕾;方素萍;陈智松;朱欲英;陈玉英;吕鑫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紫草油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观察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目前大多数医院均采用3%过氧化氢加碘伏的办法来治疗新生儿脐炎,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笔者采用3%过氧化氢加紫草油治疗新生儿脐炎75例,疗效显著,明显优于3%过氧化氢加碘伏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军;牟丽萍;陈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医药研究中软指标测量工具的建立和应用探讨

    提出临床医学领域中软指标的概念,软指标测量工具的分类、建立方法及基本原则.并指出了中医固有理论和实践模式与体现中医特色软指标测量工具建立的关系,阐明了建立体现中医特色软指标测量工具应注意的若干关键环节.认为软指标测量工具在中医药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作者:吴大嵘;杨小波;赖世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