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泉;徐辉甫;鲁芳
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对鼻窦炎、鼻息肉120例患者施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并随机均分为两组,中药组采用自制中药液,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与甲硝唑冲洗术后鼻腔,以观察术后鼻腔鼻窦黏膜的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念武;费聿旭;陈祥雷;田文波;张永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黄芩苷对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的影响及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仪、报告基因分析以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黄芩苷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结果黄芩苷处理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后,分裂相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的生存率下降,随黄芩苷浓度的增加和/或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凋亡细胞;胰岛细胞瘤细胞株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高;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随黄芩苷处理浓度增加,S期细胞逐渐减少,从38.2%下降至9.4%,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逐渐增加,从56.4%上升至85.9%,细胞出现G1阻滞;同时,细胞周期蛋白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下调,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黄芩苷能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caspase-3活化有关;黄芩苷还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胰岛细胞瘤细胞增殖,黄芩苷诱导细胞周期蛋白基因转录和表达下调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孙吉平;贾延劼;宋健辉;杨于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自2001年5月-2004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甲亢性肝损害31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1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思明;凌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高血压治疗的七大原则包括:(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终身治疗原则;(2)长效、缓释制剂,平稳控制血压原则;(3)小剂量联合用药原则;(4)个体化、种族化治疗原则;(5)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6)改善生活方式治疗原则;(7)增加依从性原则.该原则较美国(JNC-7)、欧洲(ESH/ESC2003)、英国(2004-BHSⅣ)以及中国高血压指南(CGH2004)更全面、更详细,应在临床推广,供医生和高血压患者遵守和应用.
作者:胡春松;高润霖;刘力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与宫颈癌是有密切关系的.我院自2002年开始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对宫颈炎症患者进行防癌普查,共578例,其中宫颈糜烂患者占516例.对于宫颈糜烂患者,我院妇科门诊对2002年12月-2005年6月就诊患者采取单纯中药赛霉安散及单纯微波、赛霉安散配合微波3组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其中尤以赛霉安散配合微波治疗效果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敏;邱如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的全身性血管炎症,累及胃肠道时可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以往治疗上多用激素来缓解,但不良反应较大,本研究通过观察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前后腹部症状缓解情况,并与激素治疗对照,探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腹型)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繁峥;张交生;张春艳;宋丽君;许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于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健脾生血颗粒降儿童血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清泉;徐辉甫;鲁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提出临床医学领域中软指标的概念,软指标测量工具的分类、建立方法及基本原则.并指出了中医固有理论和实践模式与体现中医特色软指标测量工具建立的关系,阐明了建立体现中医特色软指标测量工具应注意的若干关键环节.认为软指标测量工具在中医药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作者:吴大嵘;杨小波;赖世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针对中医药临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随机方法、随机隐藏、组间均衡性、盲法、疗效评价指标、不良反应观察、统计方法及发表偏倚等的现状与对策进行探讨.建议采用国际推荐的CONSORT声明以提高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与报告质量,并对以人作为受试对象,应根据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在临床研究中进行伦理审查和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保证受试者的权益.
作者:李廷谦;王刚;王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Shulman综合征又称嗜酸性筋膜炎,是以筋膜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点的少见的结缔组织病.其病因不详,病机多认为与免疫异常有关,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其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故应用泼尼松片加柳氮磺胺吡啶片加甲氨蝶呤加西咪替丁片加中药汤剂治疗1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艳红;毕湘杰;陈昉;潘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国内外近年来应用中药单药有效成分(三七总皂甙、β-七叶皂甙钠、水蛭素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对中药活性成分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途径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作者:胡璘媛;樊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经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ation corticosteroid,ICS)控制不理想的儿童应用健脾益气活血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服中药健脾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患儿RRI及哮喘临床症状,血清IgA、IgG、IgM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咳嗽及气喘发作天数均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A、IgG含量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哮顺合并RRI经ICS控制不理想儿童应用中药健脾益气活血方能有效预防RRI,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减轻哮喘严重程度.
作者:刘南琼;华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指标评价氧化苦参碱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频发心律失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组和普鲁帕酮组,每组各55例,用药前后分别记录48 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一般状态、早搏次数,P-R间期、R-R间期及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P<0.01),普鲁帕酮组减少房性早搏的效果比氧化苦参碱组更明显(P<0.05),两组减少室性早搏的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对于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疗效.
作者:郭治彬;付金国;赵勇;刘睦胜;李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降浊汤对病毒性心肌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通过4次梯度倍增CVB3m病毒感染小鼠,160只雄性昆明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分别于末次感染后10、30、60天处死小鼠,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病变,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各治疗组比模型组心肌病变明显减轻(P<0.05),且TGF-β1 mRNA面积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益气降浊汤能通过下调TGF-β1 mRNA表达,抑制心肌间质细胞外基质(ECM)的增生和重建,改善心脏病理变化,防止心肌炎后心室重构及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
作者:王莹威;郭玲;李奇虹;李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广西高发区用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Hb、RBC、网织红细胞(Ret)、抗碱血红蛋白(HbF)水平变化并进行停药后3~6个月随访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自疗程第1个月起至3个月结束,Hb、RBC、Ret、HbF等各项血液学参数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观察与血液参数提高相一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56例中有效14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达92.9%.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结果显示,疗效维持时间3~4个月.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疗效显著,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为中医药辨证治疗β-地中海贫血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吴志奎;张新华;李敏;柴立民;刘咏梅;王荣新;蔡辉国;黄有文;易杰;王蕾;方素萍;陈智松;朱欲英;陈玉英;吕鑫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荆花胃康胶丸与法莫替丁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组(100例)和法莫替丁对照组(100例),荆花胃康胶丸160mg,每日3次;法莫替丁片20mg,每日2次,均饭前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体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均P>0.05);两组对胃脘痛、返酸及上腹胀症状改善均有显著疗效(均P<0.05);治疗组对纳差、嗳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在症状改善及Hp根除方面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安全药物.
作者:季峰;陈建永;陈军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拟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益气活血中药的干预,初步探索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治疗艾滋病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21例HIV/AIDS患者采用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主要由女贞子、黄芩、黄芪、土鳖虫等组成)治疗,每次20g,每日2次,疗程4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T细胞亚群(CD3、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以RT-PCR法测定病毒载量,并检测安全性指标(ALT、Cr、体重).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乏力、纳呆、自汗、皮疹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效率为61.9%;CD4计数和IL-2分别由治疗前的(308.29±150.66)个/μl和(13.19±5.93)ng/L升高为治疗后的(336.50±148.94)个/μl和(15.14±5.14)ng/L(P<0.05),病毒载量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安全性指标(ALT、Cr、体重)均保持稳定(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艾灵颗粒可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IV的复制,或使其处于稳定状态,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危剑安;孙利民;陈宇霞;薛柳华;苏小游;黄霞珍;白文山;宋春鑫;周伟;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观察头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患者基底节区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影响.方法10例原发性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例接受顶颞前斜线(MS6),额旁3线(MS4),顶旁1线(MS8),顶旁2线(MS9),枕下旁线(MS14)的电针治疗,单侧病变针刺对侧,双侧病变针刺双侧,深度达到帽状腱膜,每日1次,每周5次;对照组5例口服美多巴,轻度患者:125mg每日3次;中度患者:250mg每日3次;重度患者:250mg每日4次口服;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行99mTc-TRODAT-1 SPECT脑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基底节区/枕叶(BG/OC)的比值,分析基底节区的DAT活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99mTc-TRODAT-1摄取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治疗组发病肢体同侧治疗前后BG/OC分别为1.1883±0.1471和1.2416±0.3146,对侧分别为0.9019±0.1210和0.9496±0.2522;对照组发病肢体同侧治疗前后BG/OC分别为1.1597±0.0568和1.2053±0.1153,对侧分别为1.0436±0.1393和1.2972±0.2612.对照组发病肢体对侧BG/OC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脑区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对于DAT的改善效应无差异.结论头部电针可以减少PD患者基底节区DAT的丢失,改善基底节区DAT的活性,达到对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PD患者的病程并且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黄泳;姜雪梅;李东江;唐安戊;卓鹰;陈静;李求实;高彦平;王升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判断栀子苷、胆酸及其配伍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技术于造模后缺血再灌注3 h综合评价组分配伍的治疗作用,神经功能检查法对脑缺血后动物进行行为测评,病理及超微组织观察作为药效评价辅助手段,准确界定不同组分配伍的功效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病灶的表现弥散系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有升高趋势;栀子苷加胆酸组病灶周边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栀子苷加胆酸组分配伍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磁共振技术结合行为学评分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是评价神经保护剂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占军;王忠;李澎涛;张文生;王永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生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BFJ)是新生儿期常见病,BFJ是由于母乳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延迟,肠肝循环增加,胆红素自肠道重吸收,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黄疸加重.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为了促进胆红素从肠道中排泄,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笔者采用增加哺乳频率及胎黄汤口服来观察对BFJ患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庆玲;邱学兰;史长宏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