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荣
原发性肝癌(P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高,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CT动态增强是诊断小肝癌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肝动脉期扫描,可以很好地反映肝癌的动脉血供特点.本研究主要探讨小肝癌在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
作者:亢世栋;李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检验医学迅速发展,功能各异的凝血功能自动化检测仪器不断推出,目前已成为临床凝血功能检测与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定期对科室凝血分析仪进行稳定性和准确性等评价,并进行比对,以保证科室两台凝血分析仪发出报告的可比性[1,2].本科室两台凝血分析仪均来自日本Sysmex公司,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具有机械性能好、故障率低,检测速度较快等优点.两台仪器检测原理与检测方法相似,但购进时间不同,维护、保养和使用不同,两台仪器检测结果存在偏差,应定期进行比对.
作者:邓香萍;杨镇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骨与关节外伤性疾病中,膝关节外伤属常见多发性疾病,诊断时除症状和体征外,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随着低场磁共振设备在基层医院的普及使用,膝关节外伤后X线、CT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已作为常规辅助检查手段.因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特点,尤其是脂肪抑制序列,能敏感地反映骨髓异常信号变化,有效地显示骨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发现X线、CT 不能明确的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挫伤等,能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是膝关节外伤后较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张积春;石敏琴;马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发现,肛泰栓不仅对痔疮类疾病疗效显著,而且对许多非痔疮类疾病如肛裂、肛窦炎、痔术后等也有非常满意的疗效.早期肛裂应采用保守疗法,一般有保持大便稀软、局部用药、扩肛及注射等,其中肛泰膏栓,特别是肛泰软膏用于早期肛裂的治疗,效果满意[1].
作者:刘丽凤;李荣英;苏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碘元素缺乏,不仅可以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还可以造成早产、流产、先天畸形儿等一系列疾病,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及幼儿时期的大脑发育,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造成智力低下.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的关键措施,也是防治碘缺乏病安全、有效和简便的方法,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1].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岚县居民家中碘盐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根据<全国防治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修订)>和<山西省碘盐监测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开展碘盐常规监测工作,现将2008-2012年的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永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由于其治疗周期较长,所以术后护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尤为重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可引起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严重产科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的多脏器功能受损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病理学研究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时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形态学改变.本研究以血浆D-二聚体测定为观察对象,旨在了解这些指标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守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复杂、涉及病变较多,传统X线检查诊断的价值不大.常规CT轴位扫描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探讨了骶髂关节斜冠状位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旨在提高对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郑显平;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很高,且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并趋向年轻化.随着医学的发展,其放射治疗有所下降,但致残率达到70%~80%,以运动功能障碍常见.康复护理是针对患者的障碍情况,采用医学的、社会的治疗手段,通过反复练习各种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使障碍者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高水平,提高生活自理水平,改善心理状态,确保生活质量.
作者:马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较传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影像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先从医学院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现今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学影像工作的要求.这就要求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要能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自觉地接受和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跟上医学影像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获得高质量的影像图像,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加强与临床医师的密切联系,达到影像学检查的优化选择,努力获得科学的诊断,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陆大军;张向阳;袁为标;阮以荣;叶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诊可及肿物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也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大的负担,影响正常生活.
作者:曾庆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妇女病普查是防治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重要一环,是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途径,是有计划进行防治,降低发病率,有效控制妇女病发展,保护妇女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妇女患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为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我院2012年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标本采集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现代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分析前质量控制做的不好,得不到正确的标本,就无从谈起结果正确与否.另外,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因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及同等级别医院检验结果的不一致,而发生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从而延误了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影响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给医院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就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以增加医护人员对该问题的了解,有助于获取高质量的检验结果.
作者:李俊峰;李霞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全身性损害.准确、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是治疗和控制梅毒蔓延的关键.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既能避免漏检又适合大批量标本的筛查,可以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血清学检测一直是梅毒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这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适用范围都存在差异,现将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列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母亲婴儿(IDMS)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由于受孕母高血糖影响出生后容易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为降低IDMS的并发症发生率,自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与妇产科联合,从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母控制血糖开始进行早期干预,到进入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规范护理进行流程化管理,在降低IDMS的新生儿并发症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抗凝血酶Ⅲ(AT-Ⅲ)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AT-Ⅲ是肝素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
作者:李灵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显微外科的出现及颅底手术技术的发展,三叉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仍较高,永久性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3%~86%[1].伽玛刀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颅内良性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三叉神经鞘瘤放射外科治疗.现就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护理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张炜;张霞;沈春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是急诊外科的常见病,其特点是入院急,损伤重,病情复杂,并发症多[1].因此,要求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细心、周到、全面.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接诊颅脑外伤患者13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并探讨相关因素以提高对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护理水平.
作者:王秀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范围扩大.根据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receptor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TNBC占全部乳腺癌的10%~20%.TNBC具有浸润性强,对常规内分泌治疗无反应、预后差等特点[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乳腺数字化摄影与磁共振成像形态学特点,早期诊断TNBC,有助于制定诊疗方案,评估预后.
作者:李海歌;韩晖云;殷福花;杨亚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脑膜瘤包括肿瘤起于岩骨后面,或侵及小脑幕者,但不含起源于斜坡的脑膜瘤,占CPA肿瘤的6%~8%,居颅后窝肿瘤第3位.因其位置深在,术野狭窄,邻近后组颅神经、脑干和重要的血管,故手术对肿瘤进行彻底切除难度及手术危险性较大,致残率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对CPA脑膜瘤的患者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平;黄建军;仝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