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华;王自正;姚薇萱;王峰;蒋娥;孟庆乐
目的:建立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模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观察其学习记忆及病理性改变.方法:将凝聚态Aβ1-40注射入大鼠双侧海马,大鼠跳台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和银染检测病理变化.结果:海马内注射凝聚态Aβ1-40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注射区可见神经元丢失、胶质细胞增生及神经原纤维缠结.结论:凝聚态Aβ1-40海马内注射具有明确的在体神经毒性作用,可以模拟AD的学习记忆障碍、神经元损伤等行为学和病理学方面的特征.
作者:姜礼红;张一娜;宋芳芳;郭达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对17例巨大左心室(EDD>80 mm)瓣膜替换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围术期的处理及手术治疗,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施行瓣膜替换术的巨大左心室患者,术前平均EDD 96.1 mm,ESD 86.1 mm,EF0.38,FS0.20;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8例.MVR 8例,AVR 5例,AVR+MVR 4例.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术后早期发生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3例,出现精神异常3例,室性心律失常5例,室上性心律失常6例,1例出现心动过缓,1例患者出现低心排.术后3个月~3年随访超声心动图.1例患者术后3年死亡.目前生存的16例患者心功能Ⅰ级7例,Ⅱ级7例,Ⅲ级1例,Ⅳ级1例;其中12例1年后患者左心室EDD、ESD均较术前有显著缩小,EF和FS显著增高至正常范围;4例患者左心室EDD、ESD虽较术前有所缩小,EF和FS提高,但未达到正常范围,3例患者一般体力活动无不适,1例患者术后3年又出现左心衰竭,一般体力活动受限.结论:合理选择患者、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加强左心功能的保护和支持对中远期存活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生爱;陈振强;张辉;赵扬;杨海基;程亮;张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非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女性外阴营养不良与工作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卫生习惯、既往与现患疾病情况、妇女月经史及生育史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过敏体质(OR=3.606),情绪上好生气(OR=2.731),饮食习惯中偏咸(OR=2.506)、偏辣(OR=2.203)、偏热(OR=3.123),生活习惯中喜久坐(OR=2.584)、洗衣粉洗涤内裤(OR=4.299)、共用浴盆(OR=2.574)及白带色黄(OR=2.096)等因素与外阴营养不良发生联系显著(P<0.05),而饮食偏素和喜食猪肝为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过敏体质、情绪上好生气、不合理饮食习惯、卫生生活习惯及反复阴道炎等与女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发生关系较大.
作者:申艳;莫宝庆;吴小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钛网植骨治疗26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路减压手术,单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多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均结合ZEPHIR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26例.结果:23例获3~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按JOA评分标准评分,各型术后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全部患者融合节段获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脱、断裂、下沉,颈椎生理曲度和高度无丢失.结论: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钛网植骨是治疗单节段或多节段颈椎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锋;张兴祥;谷遐龄;倪善军;唐天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MUC4 HLA-A*0201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肽负载树突状细胞诱导CTL的体外免疫效应.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树突状细胞(DC).用之前表位预测法预测并合成的五种肽分子分别脉冲成熟的DC,并刺激HLA-A*0201+健康人自体CD8+T细胞成为CTL.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CTLIFN-γ的分泌.同时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人PBMC可在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被诱导称为DC.肽P01204诱导的CTL,在不同的效靶比可特异性杀伤P01204脉冲的T2细胞[5∶1时为(9.03±0.24)%,10∶1时为(19.62±0.44)%,20∶1时为(27.93±2.22)%]和MUC4+、HLA-A2+的HCT-116细胞[5∶1时为(7.26±0.18)%,10∶1时为(16.83±0.40)%,20∶1时为(25.23±1.35)%],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能够产生IFN-γ的细胞数(130.33±6.58)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相关抗原MUC4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P01204,能诱导入外周血单核细胞的CTL反应,该活化的CTL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诱导特异性靶细胞的凋亡.
作者:孟凯;吴峻立;高文涛;苗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与三叶因子(TFF-1)、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表达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对照组织中COX-2、TFF-1、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P<0.05),TFF-1、E-cad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织(P<0.05).COX-2的表达强度与二者均成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OX-2高表达与TFF-1、E-cad的低表达相关.三者表达异常可能在胃癌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承龙;夏加增;李建平;陈力平;赵伟;姚路斌;马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立体视觉的重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6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近立体视锐度,用同视机检查远距离双眼视觉.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远距离立体视丧失比例高于近距离立体视.术后近距离立体视改善不明显,远距离立体视改善明显.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对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非常重要.≤9岁组术后立体视觉恢复率明显高于>9岁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可明显提高远距离立体视.应早期手术治疗,以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达到功能性治愈.
作者:邵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侧壁各节段收缩功能的异常.方法:采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3例(其中室间隔肥厚52例,心尖肥厚16例及对称性肥厚15例)和正常对照者30例的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后,分别测量各组室间隔和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峰值应变(ε)、位移(S)、达峰值应变的时间(Tε),各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ε与相应节段心肌肥厚的部位相关,如心尖肥厚组心尖部应变值降低;对称性肥厚组室间隔、侧壁均降低;室间隔肥厚组室间隔应变显著降低.ε与心肌肥厚的程度有相关性.Vs、S与心肌肥厚的部位和程度没有相关性.各种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长轴各节段的Tε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可评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
作者:季玲;许迪;陆凤翔;陈莉;雍永宏;姚静;曹克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二维电泳技术在尿道下裂大鼠与正常大鼠睾丸差异表达蛋白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孕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2组,妊娠12~19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500mg/(kg·d)、大豆油5 ml/d灌胃,第2l天取出仔鼠睾丸,提取总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和图像分析.结果:按照5倍的表达量计算,发现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9个,5个点在尿道下裂大鼠睾丸中高表达,而在正常大鼠睾丸为低表达;相反,在正常大鼠睾丸中高表达的4个点,在尿道下裂者为低表达.结论:初步建立了正常和尿道下裂大鼠睾丸的二维电泳图谱,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进行尿道下裂大鼠睾丸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离及鉴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蒋荣江;沈华;沈百欣;徐子程;张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基因对H2O2诱导的C6胶质瘤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grp75基因瞬时转染C6胶质瘤细胞,以H2O2作为氧化应激刺激物,建立细胞损伤模型,运用MTT、LDH、苔盼兰拒染、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FCM)和凋亡小体方法观察grp75对H2O2引起的C6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的影响.结果:grp75转染组C6细胞在H2O2(0.1 mmol/L,24 h)刺激后MTT增加、LDH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明显抑制,与空载体转染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grp75基因对H2O2引起的C6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莉莉;杨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阳)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全身及脑部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4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患者在麻醉后和转机时分别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泵注时间均为1 h.C组患者则给予等量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1 h(T3)、4 h(T4)和20 h(T5)同时抽取动脉血和颈静脉球血.采用ELISA法测定动静脉血浆中TNF-α、IL-6及颈静脉球血S100B蛋白的浓度,并计算同一时点颈静脉球血和动脉血之差△TNF-α、△IL-6值.结果:与各自T1相比,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TNF-α、△IL-6的浓度在T2、T3、T4、T5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且C组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U组(P<0.01或P<0.05).与T1相比,两组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在体外循环开始后明显升高(P<0.01),T3达到高峰,T4开始下降,T5明显下降.U组T2、T3、T4、T5的S100B蛋白浓度升高的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全身和脑局部炎性反应,可降低颈静脉球血浆中S100B蛋白水平升高的幅度,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邵东华;杭黎华;傅诚章;王洪;杨映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旋体氨氯地平(Aml)对Spraque-Dawley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耐钙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加入0.1、0.5、1.0、5.0和10.0 μmol/L左旋、右旋和混旋Aml后大鼠心室肌细胞AP的变化.结果:①加入0.1、0.5、1.0、5.0和10.0 μmol/L左旋、右旋和混旋Aml后,AP大上升速率、AP幅度和超射无明显变化(P>0.05);②加入0.1、0.5、1.0、5.0和10.0 μmol/L左旋后,50%的AP时程(APD50)分别为(36.2±8.2)、(33.9±7.7)、(30.2±6.8)、(22.6±5.1)和(15.1±3.4)ms(P<0.05);加入混旋Aml后,APD50分别为(39.2±9.2)、(36.7±7.9)、(33.8±7.2)、(25.4±5.9)和(21.7±5.2)ms(P<0.05);加入右旋Aml后,APD50分别为(45.1±11.3)、(46.2±10.8)、(44.9±7.3)、(44.8±8.2)和(45.7±9.4)ms(P>0.05).结论:加入左旋和混旋Aml后,随着浓度增加,APD逐渐缩短,左旋和混旋Aml可能是通过阻滞L-型钙离子流影响APD;而右旋Aml对APD无影响,右旋Aml可能对L-型钙离子流无影响.
作者:来利红;王如兴;蒋文平;刘志华;杨向军;宋建平;蒋彬;李红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腺样体肥大和分泌性中耳炎(SOM)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前者与后者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1],是儿童听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本科自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对8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下用电动微型切割器经口咽行腺样体切除术,对合并SOM患儿行中耳置管术,对合并扁桃体炎或肥大的患儿行单侧或双侧扁桃体切除,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鹃芬;毕致;俞海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 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创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hs-CRP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hs-CRP呈正相关(r=0.556,P<0.001),且重创组两指标较一般伤害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浓度均值第1天即有升高;其中一般伤害组血浆NT-proBNP与hs-CRP浓度高峰均出现在第3天,然后持续下降;重创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值持续升高,第7天仍然呈升高趋势,而hs-CRP浓度呈现双峰(第3天出现第1峰后于第7天再次升高).结论:多发伤患者早期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重创患者动态变化趋势可能存在更多影响因素.
作者:郑志强;罗亮;张婷;王昕华;韩曙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海人酸(KA)致(癎)大鼠模型海马及脑脊液内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二组,KA组:KA(2 μg/kg)海马杏仁核注射后分为6 h、1、3、7天组,每组8只;9 g/L盐水对照组(n=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及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Glu和Asp)水平变化.结果:海马中Glu、Asp的水平在观察的24 h内随时间推移呈逐步增长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3天后仅Glu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脑脊液中Glu、Asp的水平在致(癎)后6 h便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7天内保持上升趋势.结论:癫(癎)大鼠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变化较海马组织内早.其中Glu更具有代表性.
作者:吴春风;黄松明;郑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SP)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同时生长加速,由于骨骼生长加速,骨骺提前闭合,患者开始身材虽较同龄儿高,但成年后往往比正常人矮小,多见于女孩.近年来由于发病率较前提高,越来越引起家长关注[1].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动态监测45例中枢性性早熟治疗前后子宫、卵巢的形态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昕;左维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IL-6的含量与其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ELISA)法,分别检测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VEGF及IL-6含量,并观察其与MM的临床分期、肿瘤量分级的关系,及对病情预后判断的预测意义.结果:MM患者血清中的VEGF及IL-6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01).Ⅰ期、Ⅱ期MM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Ⅲ期患者(P<0.001),Ⅰ期与Ⅱ期患者间血清VEGF含量亦呈显著性差异(P<0.001);随着临床分期增加,MM患者血清IL-6水平呈递增趋势,各期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L-6及VEGF水平在临床参数Hb、β2-MG异常组高于其正常组(P<0.05),提示与瘤细胞负荷相关.结论:血管生成的调控因子VEGF和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IL-6可能与MM的疾病进程有关,其水平升高是MM的预后不良因素.
作者:周民;肖溶;岑岭;陈涛;杨建和;姜乃可;章艳;王锡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PADRE/MUC4重组腺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及体外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pAd-CMV-PADRE/MUC4转染HLA-A2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未成熟DC,TNF-α诱导成熟后与自体PBMC混合培养刺激3周,Cr51和Elispot实验检测CTL体外杀伤活性.结果:Cr51和Elispot检测结果显示PADRE/MUC4转染DC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CTL,而pAd-CMV-GFP组和空白对照组不能产生有效特异性CTL.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多表位嵌合基因(PADRE/MUC4)转染未成熟DC,在体外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对表达MUC4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效应.
作者:吴峻立;卫积书;孟凯;高文涛;陈建敏;张静静;朱毅;苗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构建含有胰腺癌MUC4抗原多表位嵌合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真核细胞COS-7.方法:多参数分析预测MUC4抗原HLA-A1、HLA-A2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kozac序列、引导序列以及通用Th表位PARDE和多表位基因串连后合成嵌合全基因.嵌合基因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Ad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Adshuttle-CMV-PE.酶切鉴定后,将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的BJ5183菌进行同源重组.Pac Ⅰ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子,脂质体介导转染Ad293细胞,通过观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和PCR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鉴定重组腺病毒(rAd-PE).Ad293细胞反复感染冻融扩增病毒,流式细胞仪和TCID50检测病毒滴度.病毒颗粒感染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以及SDS-Page分析多表位嵌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胰腺癌MUC4的多表位嵌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1×1010 pfu/ml.SDS-Page发现在16 kD处有一符合预期大小的蛋白表达.结论:该重组腺病毒成功构建并能够在真核细胞COS-7中表达,为下一步胰腺癌的肿瘤疫苗研究奠定相应的基础.
作者:高文涛;卫积书;吴竣立;孟凯;苗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临床取胃癌组织标本应用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AQP4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AQP4主要分布在正常胃底及胃体的壁细胞及主细胞的基底侧,细胞浆中表达较低,而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则表达缺失.结论:AQP4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达较高,而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缺失.
作者:魏尉;张玉华;徐皓;朱正才;肇毅;吴文溪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