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十岁如是说

高建群

关键词:孔老夫子, 评判者, 年龄, 经历
摘要:人一上五十岁,就会明白许多事情.不到明白的年龄,就不会明白.孔老夫子说:“过而知之.”意思是说只有经历过,你才能知道的呀!五十岁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像二十岁时那样美好,也不像三十岁时那样悲观,亦不像四十岁时那么复杂.五十岁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既不美好,也不悲观;既不简单,也不复杂,如是而已.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攘攘熙熙,皆为利往.几千年的人类都是这样走的呀!那么让它继续走好了.你可以成为参与者,你也可以成为旁观者,但是你没有必要成为评判者.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积蓄投向芳香高地

    三年前,在上海工作的儿媳生孩子了,我和老伴准备去上海照顾小孙子,家中的积蓄便成了“死钱”.当时社会上有很多老年人在炒股,我身边也有人因炒股而“发”了.我和老伴没有“跟风”“听劝”,将家中的积蓄存进了银行,而且是三年定期.身边的老友知道了,都笑话我们老两口傻——好好的活钱不挣,反倒去挣那几个死钱.但我们有我们的实际情况啊,实际情况不允许我们带着活钱去上海炒股.三年后,当我俩从上海返回老家时,不但毫厘不少地取出了积蓄,还小赚了一笔利息.而身边的朋友中,却有几位在股海中“呛了水”,连养老钱都打了水漂.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服药顺口溜

    一位药剂师总结了一套用药顺口溜:空腹记住一和二、每八小时吃一次、餐中和饭一起吃、漏服一次不要补、缓控释片剂不能嚼碎、服药千万别干吞、吃完药后要歇歇、喷雾用完应漱口、中药超七天重煮.空腹记住一和二.一和二分别代表吃药的两个时间点,即空腹服药是指饭前一小时和饭后两小时吃药,并不是不吃饭.每八小时吃一次.一日三次指的是每隔八小时服药一次,跟一天三顿饭没什么关系.

    作者:韦川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民间经济信号

    预判经济走势,有很多指标.除了官方的统计数字、华尔街的调研报告和股市的V线图外,在民间,也有很多另类的经济信号.您瞧,一位内科医生判断经济走势的信号是栓剂的使用量.财务焦虑会引起饮食缩减,饮食缩减会引起胃肠失调.因此,当栓剂销量增加时,半年后经济必然下滑;相反,当栓剂使用量下降时,经济则会上涨.

    作者:一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妈旅游有瘾

    显摆旅游经历自从我妈从台湾旅游回来后,观念大变,一会儿嫌乌鲁木齐太吵,一会儿嫌红墩乡太脏,整天一副“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下去”的模样.抱怨完毕,换了衣服,她立刻投入清理牛圈、打扫鸡粪的劳动中,毫不含糊.之后,足足有半年的时间,无论和谁聊天,她老人家总能在第三句或第四句话上成功地把话题引向台湾.在台湾,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海,感到忧心忡忡.她说:“太危险了,也不修个护栏.你不知道那浪有多大,水往后退的时候,跑不及的人肯定得给卷走.会游泳?那么深,咋游?”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银发游戏厅

    与传统的日本老人相比,现在这一代日本老人更具活力、思想更加开放.女儿家隔壁住着一位姓浅田的单身老太太,每天早上我和女儿去送外孙上幼儿园时,都会在楼下碰到同样出门的她.“这么早,她一个人要到哪里去呢?”我问女儿.女儿随手指了一下街对面的一家游戏厅.

    作者:徐国栋;闵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筷子刀功与养生

    中国菜系用筷子进餐,至少已经有3000年了.《周礼》与《礼记》所记的“秩”和“箸”都是筷子,前者木制,后者竹制.据《韩非子》所记,殷纣时已有“象箸”,即象牙筷子.再以前,五六千年前曾用叉子.考古上曾出土过骨制餐叉,数量很多,有两齿的、三齿的.筷子出现后,叉子被淘汰了.筷子的发明,有个先决条件:刀功已很精细.餐桌上的食物已经分解得很细小,可以用筷子夹起来送入口中.

    作者:聂凤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埋葬豪车

    2013年9月中旬,巴西圣保罗市年逾古稀的富翁斯卡帕,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刊登这样的广告:本人将于9月20日把价值1 50万巴西雷亚尔的宾利车埋在自家后院.此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人们纷纷斥责斯卡帕:“好好的车,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埋掉它?这是极大的浪费!”“如果你用不着这辆车,完全可以捐出去!”

    作者:张珠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母亲的空巢综合征

    女儿爱丽丝给我打电话说,她要在柬埔寨多待一个月.她原本应该明天回家的.坦诚地说,我体会到所有父母放手儿女后的感受:她能独立了,离家很远都有安全感,很不错.但是今天,我很想她.那是一种异常煎熬的感受.其他母亲也描述过类似痛彻心扉的体会:当她们提到孩子离家后的那种空虚、病痛般的感觉时,手会不由得摸向心口.

    作者:Celia Dodd;冯国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厨可以是良友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老头子毒辣的敌人,莫过于手艺高明的厨子.”从养生方面来说,老年人面对美味佳肴,适当节制是十分必要的.中医在这方面有许多箴规之言.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养老食疗》说:“人子养老之道……食啖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寿亲养老新书》说:“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

    作者:聂凤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冰酒不欺骗大自然

    加拿大闻名世界的冰酒,被赋予非常高贵的名字——“液体黄金”.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在酿造冰酒,只有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冰酒产量和质量堪称世界之.加拿大的冰酒有何独特之处?1963年,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名叫乔·威尔的葡萄酒商开始接触酿造冰酒.为了让酿制出的葡萄酒口感能达到理想效果,乔·威尔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他严格要求葡萄园的工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标准工序去工作.

    作者:张珠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加坡特级树医

    “树医”李振来,高高瘦瘦,给人弱不禁风的感觉,很难让人把他与这个特殊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李振来是新加坡唯一考获“特级育木师”的人.他还曾经创下23秒爬上1 5米高树的纪录,成为新加坡国家公园局速度快的攀树师.大学毕业后,李振来决定从事“树医”这一冷门职业,随即招来旁人的冷嘲热讽,就连深爱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面对别人的不解和异样的眼神,他坚持自己的选择.

    作者:黄丽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跃过长寿心碎坡

    1992年9月15日,玛丽修女满100岁.她在77岁时减少了教学时数,成为兼职教师及教师助理.84岁时,从教职退休.但是如果你问玛丽修女,她不会承认她已经退休.“我只有在晚上才休息.”她说.玛丽修女在91岁搬到生活协助大楼时,还是继续勤奋工作.她会帮助身体状况不像她那么好的姊妹们清洗碗盘,提醒她们服药.她也开始在祈祷时使用地图或地球仪,每天为不同的大陆祈祷.她热切地阅读书报,一手拿着放大镜,头纱上戴着绿色遮阳帽.其他修女都喜欢跟她说,她看起来像个赌场的庄家.

    作者:大卫·斯诺登;李淑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把老太太盘舒服

    老太太不舒服是医学界大的难题,她们的主诉可以从头到脚,她们可对所有的药物过敏,她们可跟随药品说明书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她们的症状严重程度大都和查体不一致,医院开的药物对她们都没有效果,她们一般都喜欢隔壁邻居推荐的药.故强烈建议成立单独科室——老太太不舒服科.我的母亲、婆婆和我生活在一个城市里,让我揪心的就是带她们去看病.

    作者:李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南怀瑾饮食微薄清淡

    南怀瑾在饮食上力求“微薄清淡”.首先是“微薄”.南怀瑾的饭量很小,讲究“过午不食”,中午经常只吃少许花生米.晚餐则是一碗稀饭,常吃的是小米红薯稀饭.秋天时,便喝薏米小米稀饭.有人曾问道:“饮食方面应该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吃?”南怀瑾回答:“普通人觉得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胃里头的东西还多得很.因为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满满的,胃里稍稍空了一点,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少吃多餐’.饿了就吃一点,量要少.”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瓶猪肉罐头

    那是一个全民渴望肥肉的时代.那年,我们大队人马(约有两千多师生)到北京南郊的大兴的一片荒地上开荒种地,一天三顿见不到一星半点儿荤腥.这天夜里,我感到十分饥荒,心里干焦干焦的,翻来覆去难以成眠,月光像一张闪光的大饼挂在天上.对面的床上,我好的朋友小一轻轻问我:“曹文轩,你在想什么?”我歪过脑袋:“我在想肥肉!”他在从窗外流进来的月光下小声地咯咯咯地笑起来.我问他:“你在想什么?”他说:“我不告诉你!”我小声地说:“你一定也是在想肥肉!”他说:“滚蛋!”

    作者:曹文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黄焖河鳗

    一天,吴中区木渎镇搞美食节,作家车前子、陶文瑜混在几个烹饪大师中间,名义上是去当评委,其实是去混吃.据说吃了一下午,等我赶到著名的石家饭店,烹饪大赛已经尘埃落定.面对满满一桌子“参赛作品”,评委们已经没有了半点胃口,我正好以虎狼之势大啖一通.吃到了久违的黄焖河鳗.看它九节鞭一样盘在那里,我一下子拦腰搞掉了好几段.

    作者:荆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食之道顺天意

    中华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已有了“四季食单”.“小满河歪瘦蹩子,夏至鲫鱼空壳子,端午螃蟹虚架子”,说的便是违时之食.清明前,刀鱼刺软,河蚌浆足,夏用鲤、虾,秋鲈霜蟹,都是因为此时的鱼虾,体肥味美,养分充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说的就是鳜鱼、河豚的佳食用时机.

    作者:刘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岁月反戈一击

    我看过不少成功者的故事,但令我震撼的是澳大利亚百岁老人鲁思·弗里思的故事.鲁思·弗里思在儿时就怀有一个体育梦想——当世界冠军,但是到实现这个梦想,她竟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速度的缓慢和时间的漫长可谓罕见.鲁思·弗里思的梦想产生后,她每天都早早起床跑步,课余时间如果不做家务,就一定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离开学校后,她像其他普通女性那样开始忙着结婚,相夫教子.

    作者:孙君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跑达人

    陈建新64岁,看上去还像是四五十岁.“跑步15年来,我大的收获是血压恢复了正常,长期坚持跑步不仅锻炼了意志和耐力,更让我跑出了健康和快乐.”陈建新说.来津三年了,他每天坚持跑步一小时,并带动小区里二十多个居民参加跑步.陈建新的老家在新疆昌吉市农村,退休前,他是昌吉市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以前我身体很弱,工作忙,平时也不注意锻炼,血压老不正常,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儿,同事们都说我是‘药罐子’.”

    作者:黄建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笔37年的健康投资

    那是1977年夏天,我为了解决以往一到冬天就爱犯急性支气管炎的苦恼,请教了一位老中医.他给我开了中药,还提了几条做慢功的建议.别的我都忘了,只有两条一直铭记在心,且从此照办不辍:一是常年吃核桃仁,二是每天快步行走半小时以上.这样,我从1977年开始,就选择了散步健身这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晚饭后用四十分钟左右时间外出快步行走.

    作者:胡筠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