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桐爱;裴竹英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妇产科急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各类妇产科急诊中胚胎停止发育12例;异位妊娠22例,临床误诊1例,超声漏诊1例;妇科肿瘤12例;黄体破裂4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11例;胎儿脐带绕颈8例;急性盆腔炎6例;葡萄胎7例,误诊1例;宫颈粘着3例;非手术治疗病例中盆腔炎12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宫外孕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0%、92.59%、94.44%、100%.结论: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卫生部8月10日发布通报:2004年7月,狂犬病列中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之首.
作者:田玉爱;任清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我院各科成分血使用率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几年来医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43%.结论: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
作者:胡江红;陈志远;周春;尹婷婷;蒋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白细胞过滤器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保存期在3d~7d的92袋红细胞悬液过滤,检测滤除前后血细胞数.92例输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输血前、输血后作常规检查并记录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常规、尿常规及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结果:92份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后,其白细胞数减少了99.3%,与过滤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未见明显变化(P>0.05).输血前两组患者均无发热现象,但输血后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出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而观察组中无一例出现,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体温的变化,对照组的体温平均变化差与观察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映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TCD与MRJ联合检测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CD与MRI技术检测出20例AVM患者,均经手术、MRA或DSA协同证实.其中AVM血管团大直径6.5cm,小为2.0cm.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畸形血管团、以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果:20例AVM患者TCD检测结果均有高流速、低搏动的特点,频谱形态及声频均符合AVM改变;MRA检测结果均显示畸形血管团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TCD与MRI联合检测出直径>2.0 cm的血管团在诊断上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安全性高,是比较合理的检测手段.
作者:孙梅;周亚必;周菜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真空采血是利用真空试管内的负压将血标本采集的方法.通过对2442例患者的统计,总结出真空采血后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的原因,通过采取如下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形成血肿的阳性率下降.持针器与针头连接正确,顺时针旋转,拧紧;见回血后立即解开止血带;袖口松紧适宜;真空采集标本后,将针头留置在静脉内30s,再拔出针头.采用多指按压方法压迫针眼,好压迫5min,如果是血液病的患者可延长10min~30min.
作者:夏颖;刘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本室两套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差评估,探讨两者检测同一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差异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方法:参考NCCLS的EP9-A文件,以日立HITACHI-7180、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复合校准品、Aalto Scientific,Ltdrf质控品、上海德赛试剂组成的分析系统为对比方法,以贝克曼CX5△及其配套校准品和试剂、Aalto Scientific,Ltdrf质控品组成的分析系统为实验方法,分别测定40份患者新鲜血清的葡萄糖(GLU)指标,计算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及预期偏差.结果:葡萄糖指标的r=0.999,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均在CLIA88允许误差的1/2之内.结论:贝克曼CX5△与日立HITACHI-7180两检测系统测定葡萄糖结果基本一致,可任选一台进行葡萄糖的测定.
作者:杨凤爱;姚锦绣;陈志晓;梁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1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其中30例病情逐渐好转且治愈出院,1例因严重感染并发重要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提高对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密切病情观察,加强基础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碧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后牙纵折保留治疗疗效.方法:将63例纵折后牙复位、固定、根管充填治疗、全冠修复保护治疗.结果:63例后牙纵折,成功61例,失败2例,成功率96.8%.结论:磨牙纵折保留治疗长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君;王颖文;陈兆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对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临床分离株以及药物敏感性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第一线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经实验室微生物检查证实感染了大肠埃希氏菌的171例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氏菌感染部位主要见于呼吸道,其次是泌尿系以及伤口等.其中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102株,占59.65%(102/171),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株(ESBLS株)为51.96%(53/102);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为69株,占40.35%(69/17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ESBLS株)为27.54%(19/69).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大肠埃希氏菌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达40%~78%.结论:对有感染症状的患者有必要做微生物的培养与药物敏感性实验,检出的大肠埃希氏菌应进行耐药性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选用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作者:古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检测176例急性突发胸疼、胸闷患者及健康体检组62例血清CTnT和心肌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CTnT阳性率高于心肌酶,随着CTnT浓度的增高CK-MB的敏感性逐渐增高.
作者:袁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Dipasic对耐药菌株是否有效及其药物抑菌浓度.方法:药敏培养基内加入10种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加入结核菌菌液10mg~3mg.结果:4周后观察三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结论:DPC是一种独立的抗结核药物对耐药结核菌都有效,但在1μg浓度时仍有30%生长,认为用药量应加倍.
作者:刘俊娥;马春飞;魏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电脑骨伤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制问卷对4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有效20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11例,无效13例.结论:微电脑骨伤治疗仪在治疗HIVD的病程中,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徐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插销式金属桩核在后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8例患者156颗后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者,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利用后磨牙多根管不同的就位道,用间接法制作插销式桩核,恢复基牙外形,再行全冠修复.结果:经过2a~5a的观察,结合临床及X线,插销式金属桩核固位力强,有效防止脱落,为全冠修复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除有3颗牙齿失败外,其余均效果良好,成功率高.结论:用间接法制作后牙插销式金属桩核简便省时,并有效防止桩核脱落,是制作后磨牙桩核的好方法.
作者:高保君;夏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雏重建在颅内出血及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颅内出血及血肿患者行螺旋CT扫描,然后将图像经过平滑处理传入到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MPR多平面重建有利于从多方面观察,保留有助于定性诊断的密度CT征象,但缺乏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的立体感;SSD能清楚显现病变与颅骨的立体解剖全貌,但失去有利于病变定性诊断的密度CT征象;MIP在显示出血及血肿上与SSD基本一致.结论:3种三维重建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出血和血肿的立体解剖信息,使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对病灶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术前对手术计划的制定.
作者:谢胜利;杨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直接注射法在SPECT显像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进行SPECT显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传统直接注射法和改良直接注射法注射99mTc-标记化合物.测量医护人员完成操作时间和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结果:传统直接注射法残留放射性活度明显高于改良直接注射法(P<0.01),而两者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直接注射法能显著减少注射器内放射性显像剂残留,保证SPECT检查质量.
作者:饶国辉;李洁明;李纬明;吴克宁;李春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是起于周围神经髓鞘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周围神经,但主要长于大神经干,肿瘤生长较慢,大多无神经功能障碍,多发生于颅神经、脊髓、颈部、纵膈等部位,多见于20岁~40岁成年人,男女发病相似,发生于交感神经和腹膜后较少见,常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减少误诊和漏诊,现将腹膜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聂洪刚;庞胜梅;陶伯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对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对于呼吸系统、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动态观察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较安全易耐受,从而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会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住院患者,尤其是外科危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达40%~60%.因为条件和费用的原因,使得基层医院肠内营养滞后,因此我们推荐基层医院自制匀浆膳作为肠内营养改善危重患者及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匀浆膳制作简便,价格低廉,是一种有效的基础临床营养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宋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为了促进抗生素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老年患者口服抗生素门诊处方100张,对处方中的各项基本指标、药物品种数、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7种类别,处方中抗生素以单用为主.临床诊断与选用药物有不合理因素存在.结论:门诊处方抗生素基本合理,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冀引文;毕文龙;李巧圣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