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5例分析

王会苗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对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对于呼吸系统、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动态观察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较安全易耐受,从而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NICU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仪器使用中存在问题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加强人员培训,专人管理仪器,加强监督检查,仪器购进中严格把关.结果: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儿的安全,减少仪器的损耗.结论:针对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对策.

    作者:许继红;吴红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波比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9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联合治疗组,35例,口服氯波比利0.68 mg/次,2次/d;口服丽珠肠乐2粒/次,2次/d.B组32例,口服丽珠肠乐2粒/次,2次/d.C组30例,口服氯波比利0.68 mg/次,2次/d.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4周后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组有效率88.5%,明显优于单用氯波必利及丽珠肠乐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与单用组间停药2个月后有效率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可行方案.

    作者:郑和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肺叶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对30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采取周密细致地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引流管护理及基础生活护理等措施.结果:30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肺叶切除术后全面细致地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早期拔管,减轻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顾和燕;葛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63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方法:我们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日常门诊63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以往专家、学者肯定了的病因外,我们认为还有老年人共有的一种心理、社会、家庭、精神、生理等方面的因素.结论:只要老年人经常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参加有利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调节好饮食,家庭和睦,就能大大减少甚至消除溃疡病的发生.

    作者:吕增会;张文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结核菌培养存活实验的分析

    目的:了解Dipasic对耐药菌株是否有效及其药物抑菌浓度.方法:药敏培养基内加入10种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加入结核菌菌液10mg~3mg.结果:4周后观察三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结论:DPC是一种独立的抗结核药物对耐药结核菌都有效,但在1μg浓度时仍有30%生长,认为用药量应加倍.

    作者:刘俊娥;马春飞;魏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改良直接注射法在SPECT显像应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直接注射法在SPECT显像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进行SPECT显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传统直接注射法和改良直接注射法注射99mTc-标记化合物.测量医护人员完成操作时间和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结果:传统直接注射法残留放射性活度明显高于改良直接注射法(P<0.01),而两者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直接注射法能显著减少注射器内放射性显像剂残留,保证SPECT检查质量.

    作者:饶国辉;李洁明;李纬明;吴克宁;李春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颈椎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颈椎外伤患者行16层SCT5mm容积扫描,以1.25 mm重建层厚传至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技术图像重建,观察分析颈椎损伤情况.结果:CT诊断33例均有颈椎损伤,其中为骨折31例,41个椎体骨,50个部位(包括附件);关节脱位39个,37个合并有骨折症,以寰枢关节脱位多见18个,小关节脱位11个,椎体间脱位或复合脱位10个;33例中有21例显示椎管完整性破坏,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表现,本组颈椎外伤中有9例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症.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颈椎损伤情况,做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是颈椎损伤无创伤性重要的检查方法,能明显提高颈椎损伤的检出率.

    作者:曲同峰;江志勇;田维泽;于卫中;李占堂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003年至2007年度德州地区临床用血分析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输血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所谓成分输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有选择的提取血液中的某种成分输给患者.为此,笔者对本市2003年至2007年度临床用血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玉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临床检验标本管理与医疗安全

    临床标本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良好的医疗质量和诊断水平必须有准确的标本检验报告,然而检验标本的采集、转运、保管、检验等环节直接影响着标本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必须把检验标本的管理纳入检验科及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检验标本管理对于医院医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红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白细胞过滤器在预防输血反应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细胞过滤器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保存期在3d~7d的92袋红细胞悬液过滤,检测滤除前后血细胞数.92例输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输血前、输血后作常规检查并记录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常规、尿常规及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结果:92份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后,其白细胞数减少了99.3%,与过滤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未见明显变化(P>0.05).输血前两组患者均无发热现象,但输血后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出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而观察组中无一例出现,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体温的变化,对照组的体温平均变化差与观察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映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鼻咽癌与EB病毒血清及组织学关系的研究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鼻咽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20世纪70年代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各国的研究已从NPC患者EBV的血清学检查逐步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有关NPC与EBV关系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刘卫华;董长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造成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探讨术中预防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2004年至2006年212例实施甲状腺手术资料,分析RLN的特点.结果:6例患者发生一侧RLN,5例发生在右侧,永久性损伤1例,发生在右侧,暂时性损伤5例,无双侧病例.结论:手术时要掌握喉返神经的三个危险区的操作技巧;掌握喉返神经解剖变异;在做双侧大部切除术时,右侧腺体残留多些,左侧少些;腺叶切除时需掌握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三种关系.术中根据术式要求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避免神经损伤.

    作者:高军;张凯;马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瘫患儿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122例脑瘫患儿,其中71例患儿为治疗组,51例患儿为对照组,根据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依据神经发育学的规律按抬头、翻身、坐、爬、跪、立、行的大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4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小儿脑神经发育特点,在0岁~2岁时期给予功能训练和刺激性治疗,就可能使损伤的脑组织在不断的发育过程中得到大程度的代偿,运动机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秦莉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狗咬伤的处理方案

    中国卫生部8月10日发布通报:2004年7月,狂犬病列中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之首.

    作者:田玉爱;任清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不同生化检测系统测定同种生化指标的结果比对及偏差评估

    目的:通过对本室两套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及偏差评估,探讨两者检测同一项目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差异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方法:参考NCCLS的EP9-A文件,以日立HITACHI-7180、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复合校准品、Aalto Scientific,Ltdrf质控品、上海德赛试剂组成的分析系统为对比方法,以贝克曼CX5△及其配套校准品和试剂、Aalto Scientific,Ltdrf质控品组成的分析系统为实验方法,分别测定40份患者新鲜血清的葡萄糖(GLU)指标,计算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及预期偏差.结果:葡萄糖指标的r=0.999,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均在CLIA88允许误差的1/2之内.结论:贝克曼CX5△与日立HITACHI-7180两检测系统测定葡萄糖结果基本一致,可任选一台进行葡萄糖的测定.

    作者:杨凤爱;姚锦绣;陈志晓;梁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预防术后复发32例临床观察

    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翼状胬肉手术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治疗32例,经术后随访6个月~1.5a,无一例复发,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树慧;栾树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TCD与MRI联合检测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TCD与MRJ联合检测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CD与MRI技术检测出20例AVM患者,均经手术、MRA或DSA协同证实.其中AVM血管团大直径6.5cm,小为2.0cm.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及畸形血管团、以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果:20例AVM患者TCD检测结果均有高流速、低搏动的特点,频谱形态及声频均符合AVM改变;MRA检测结果均显示畸形血管团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TCD与MRI联合检测出直径>2.0 cm的血管团在诊断上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安全性高,是比较合理的检测手段.

    作者:孙梅;周亚必;周菜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管成像在全身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CTA)在全身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GE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做MPR、VR、CPR、MIP等后处理并结合断层做出诊断.结果:40例脑血管、26例颈部动脉、82例肺动脉、42例主动脉血管、30例上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均能做出正确诊断.结论:CTA可多方位、立体地显示全身各部位较大血管形态,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解耀锃;霍晓恺;赵静;朱红霞;陈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器械实施集中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索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器械采取集中式管理,对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提供有效质量监控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将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再生器械回收至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操作程序.结果:改变了以往临床科室处理再生器械的无序状况,提高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论: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利于管理并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龙伟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压力蒸汽灭菌的管理与效果监测

    通过对压力蒸汽灭菌岗位人员的管理和严密的灭菌效果监测,保证压力蒸汽灭菌工作的质量,无差错事故发生,及时供应临床无菌物品,为患者诊疗.

    作者:方彩云;王春梅;何胜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