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高军;张凯;马骏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造成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探讨术中预防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2004年至2006年212例实施甲状腺手术资料,分析RLN的特点.结果:6例患者发生一侧RLN,5例发生在右侧,永久性损伤1例,发生在右侧,暂时性损伤5例,无双侧病例.结论:手术时要掌握喉返神经的三个危险区的操作技巧;掌握喉返神经解剖变异;在做双侧大部切除术时,右侧腺体残留多些,左侧少些;腺叶切除时需掌握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三种关系.术中根据术式要求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避免神经损伤.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心肌梗死的护理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是内科的重症急症,起病急,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的早期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置,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重要部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作者:白宜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狗咬伤的处理方案

    中国卫生部8月10日发布通报:2004年7月,狂犬病列中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之首.

    作者:田玉爱;任清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微电脑骨伤治疗仪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电脑骨伤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制问卷对4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有效20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11例,无效13例.结论:微电脑骨伤治疗仪在治疗HIVD的病程中,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徐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丙泊酚配伍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和完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870例,无手术禁忌证,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1μg/kg,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循环、呼吸抑制,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达100%,但对循环、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丙泊酚配伍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对呼吸、循环进行周密有效的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李冬梅;成尚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诊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妇产科急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各类妇产科急诊中胚胎停止发育12例;异位妊娠22例,临床误诊1例,超声漏诊1例;妇科肿瘤12例;黄体破裂4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11例;胎儿脐带绕颈8例;急性盆腔炎6例;葡萄胎7例,误诊1例;宫颈粘着3例;非手术治疗病例中盆腔炎12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宫外孕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0%、92.59%、94.44%、100%.结论: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肌酶及其比值和肌钙蛋白的测定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区儿童心肌酶的正常范围,探讨其比值及肌钙蛋白T(cTnT)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αHBDH),并计算出CKMB/CK、αHBDH/LDH;CK采用酶偶联测定法,αHBDH采用连续监测法,LDH采用连续监测法(LDHL),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cTnT采用固相层析免疫分析法测定.结果:本地区100例健康儿童心肌酶水平均高于健康成人(P<0.01),但不同组的CKMB/CK<2%的占85%以上,αHBDH/LDH在0.6~0.8之间占87%以上.50名健康儿童运动后的心肌酶普遍高出儿童正常范围,但其比值并未升高.已确诊的66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异常的有55例(占84%),CKMB/CK>6%的有41例,αHBDH/LDH>0.8的有39例.cTnI结果阳性的有46例,比值和cTnT的结果经配对检验,存在一致性关联.结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儿童心肌酶异常与否,儿童心肌酶单项升高不能作为VMC的诊断依据;CKMB/CK>6%、αHBDH/LDH>0.8以及cTnT结果阳性对诊断VMC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宏伟;于淑玲;沈宗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两种HBsAg金标试纸条的使用比较

    HBsAg金标试纸条已广泛地被血站用于采血前的献血者筛查中,减少了乙肝阳性血液的无效采集,同时也节省了人力财力.但是目前市场上金标试纸条品种繁多,质量参差补齐,在筛查中检出效果之间有显著差异,为此笔者对两种厂家金标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作了比较,同时以ELISA试剂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作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慢性中耳炎手术治疗115例临床观察

    随着中耳显微手术的发展完善,慢性中耳炎治愈率越来越高,彻底清除病灶、保存原有听力或听力重建、提高听力成为如今中耳手术的发展模式.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15例本院手术资料完整者进行回访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贺德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肠插管灌肠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小肠插管灌肠造影检查的X线诊断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至2007年对适应证范围进行造影检查的前瞻性研究.结果:22例患者接受检查(1例插管失败),14例阳性,其中Crohn病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恶性肿瘤1例,空肠多发憩室4例,美克尔憩室1例,小肠良性肿瘤3例,小肠内疝并小肠梗阻2例,小肠柿石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空肠近端多发息肉1例.结论:临床症状、体征越明显,阳性检出越高,比传统口服法阳性检出率高.

    作者:陈仲耿;任爱民;杨凤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156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156例0岁~7岁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结果:1156例儿童血铅均值为56.54μg/L,其中血铅浓度≥100μg/L有157例,占13.58%;大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小年龄段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铅中毒已经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在儿童保健中应科学合理地推行铅中毒的防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善儿童健康教育状况.

    作者:梁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硬脂酸替代二甲苯在组织透明浸蜡过程中的应用

    在病理组织处理过程中,常用透明剂是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液体,毒性较大,其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麻醉及黏膜的刺激作用.

    作者:郭以河;张闽峰;孟加榕;林明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促进抗生素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老年患者口服抗生素门诊处方100张,对处方中的各项基本指标、药物品种数、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7种类别,处方中抗生素以单用为主.临床诊断与选用药物有不合理因素存在.结论:门诊处方抗生素基本合理,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冀引文;毕文龙;李巧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波比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9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联合治疗组,35例,口服氯波比利0.68 mg/次,2次/d;口服丽珠肠乐2粒/次,2次/d.B组32例,口服丽珠肠乐2粒/次,2次/d.C组30例,口服氯波比利0.68 mg/次,2次/d.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4周后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组有效率88.5%,明显优于单用氯波必利及丽珠肠乐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与单用组间停药2个月后有效率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波必利联合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可行方案.

    作者:郑和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各期的心理特点不同,总结如何正确使用交流技巧,以促进护患心理沟通.并根据患者治疗各时期的变化及时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目的.

    作者:秦争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器械实施集中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索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器械采取集中式管理,对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提供有效质量监控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将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再生器械回收至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操作程序.结果:改变了以往临床科室处理再生器械的无序状况,提高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论: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利于管理并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龙伟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管成像在全身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CTA)在全身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GE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做MPR、VR、CPR、MIP等后处理并结合断层做出诊断.结果:40例脑血管、26例颈部动脉、82例肺动脉、42例主动脉血管、30例上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均能做出正确诊断.结论:CTA可多方位、立体地显示全身各部位较大血管形态,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解耀锃;霍晓恺;赵静;朱红霞;陈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孕妇血液中五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地怀孕妇女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状态,以便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孕妇应用药物治疗并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usA)检测3 825例怀孕妇女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Ab)、梅毒抗体(TPAb)、艾滋病抗体(HIVAb1+2型)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oRCH(弓形虫抗体ToxAb、风疹病毒抗体RVAb、巨细胞病毒抗体CMVAb、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抗体(HSVAb-Ⅰ、HSVAb-Ⅱ)、IgM型抗体.结果:在3825例中阳性率分别是HBsAg7.58%、HCVAb 0.42%、TPAb(或/和TRUST)0.34%、HIVAh(1+2)型0%、ToxAb7.08%、RVAb 1.88%、CMVAb4.18%、HSVAb 2.33%.结论:应加强育龄群体妇女孕前、孕早期自我保健水平及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在孕前、孕早期应常规进行传染病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避孕或根据临床症状适时终止妊娠,切断母婴垂直传播,降低感染率,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重大意义.

    作者:吴大富;杨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观察

    早产儿胃肠功能弱尤其胃肠动力差,予出现喂养不耐受.肠道喂养后,经常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问题,限制其成活率的提高.

    作者:何桐爱;裴竹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分布常态及其耐药性观察

    目的:对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临床分离株以及药物敏感性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第一线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经实验室微生物检查证实感染了大肠埃希氏菌的171例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氏菌感染部位主要见于呼吸道,其次是泌尿系以及伤口等.其中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102株,占59.65%(102/171),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株(ESBLS株)为51.96%(53/102);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为69株,占40.35%(69/17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ESBLS株)为27.54%(19/69).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大肠埃希氏菌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达40%~78%.结论:对有感染症状的患者有必要做微生物的培养与药物敏感性实验,检出的大肠埃希氏菌应进行耐药性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选用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作者:古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鼻咽癌与EB病毒血清及组织学关系的研究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鼻咽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20世纪70年代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各国的研究已从NPC患者EBV的血清学检查逐步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有关NPC与EBV关系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刘卫华;董长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