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慧;栾树林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我院各科成分血使用率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几年来医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43%.结论: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
作者:胡江红;陈志远;周春;尹婷婷;蒋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器械采取集中式管理,对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提供有效质量监控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将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再生器械回收至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操作程序.结果:改变了以往临床科室处理再生器械的无序状况,提高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论: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利于管理并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龙伟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中耳显微手术的发展完善,慢性中耳炎治愈率越来越高,彻底清除病灶、保存原有听力或听力重建、提高听力成为如今中耳手术的发展模式.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15例本院手术资料完整者进行回访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贺德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真空采血是利用真空试管内的负压将血标本采集的方法.通过对2442例患者的统计,总结出真空采血后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的原因,通过采取如下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形成血肿的阳性率下降.持针器与针头连接正确,顺时针旋转,拧紧;见回血后立即解开止血带;袖口松紧适宜;真空采集标本后,将针头留置在静脉内30s,再拔出针头.采用多指按压方法压迫针眼,好压迫5min,如果是血液病的患者可延长10min~30min.
作者:夏颖;刘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是内科的重症急症,起病急,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的早期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置,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重要部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作者:白宜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直接注射法在SPECT显像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进行SPECT显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用传统直接注射法和改良直接注射法注射99mTc-标记化合物.测量医护人员完成操作时间和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结果:传统直接注射法残留放射性活度明显高于改良直接注射法(P<0.01),而两者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直接注射法能显著减少注射器内放射性显像剂残留,保证SPECT检查质量.
作者:饶国辉;李洁明;李纬明;吴克宁;李春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妇产科急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各类妇产科急诊中胚胎停止发育12例;异位妊娠22例,临床误诊1例,超声漏诊1例;妇科肿瘤12例;黄体破裂4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11例;胎儿脐带绕颈8例;急性盆腔炎6例;葡萄胎7例,误诊1例;宫颈粘着3例;非手术治疗病例中盆腔炎12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宫外孕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0%、92.59%、94.44%、100%.结论: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仪器使用中存在问题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加强人员培训,专人管理仪器,加强监督检查,仪器购进中严格把关.结果: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儿的安全,减少仪器的损耗.结论:针对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对策.
作者:许继红;吴红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1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其中30例病情逐渐好转且治愈出院,1例因严重感染并发重要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提高对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密切病情观察,加强基础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碧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cs.SAP)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进展凶猛、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愈后差.目前国内外对SAP诊断的认识已基本一致.非手术治疗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而手术治疗中手术指证、时机及方式的选择上仍有诸多争议.现将我院1999年至2005年12月份收治的重症胰腺炎42例的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东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后牙纵折保留治疗疗效.方法:将63例纵折后牙复位、固定、根管充填治疗、全冠修复保护治疗.结果:63例后牙纵折,成功61例,失败2例,成功率96.8%.结论:磨牙纵折保留治疗长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君;王颖文;陈兆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学习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等.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做好标准预防是防止急诊手术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作者:黄艳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方法:我们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日常门诊63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以往专家、学者肯定了的病因外,我们认为还有老年人共有的一种心理、社会、家庭、精神、生理等方面的因素.结论:只要老年人经常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参加有利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调节好饮食,家庭和睦,就能大大减少甚至消除溃疡病的发生.
作者:吕增会;张文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对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临床分离株以及药物敏感性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第一线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经实验室微生物检查证实感染了大肠埃希氏菌的171例社区和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氏菌感染部位主要见于呼吸道,其次是泌尿系以及伤口等.其中医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102株,占59.65%(102/171),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株(ESBLS株)为51.96%(53/102);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氏菌为69株,占40.35%(69/17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ESBLS株)为27.54%(19/69).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大肠埃希氏菌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达40%~78%.结论:对有感染症状的患者有必要做微生物的培养与药物敏感性实验,检出的大肠埃希氏菌应进行耐药性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及患者病情选用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作者:古旭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是起于周围神经髓鞘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周围神经,但主要长于大神经干,肿瘤生长较慢,大多无神经功能障碍,多发生于颅神经、脊髓、颈部、纵膈等部位,多见于20岁~40岁成年人,男女发病相似,发生于交感神经和腹膜后较少见,常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减少误诊和漏诊,现将腹膜后巨大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聂洪刚;庞胜梅;陶伯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采由于输液过程中大量使用激素和交通工具的发展,造成意外伤害骨股颈,使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较为多见.本文通过对155例有典型CT改变和病理证实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的研究.其中3例做了病理、CT对照观察,讨论了股骨头缺血坏死时骨质密度改变的病理基础和股骨头塌陷的临床意义,并观察了股骨头密度在各期的动态改变,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此类患者能够了解其演变过程,以便于区别其他疾病达到诊断的目的.
作者:韩永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脑出血见于原发性或自发性高血压病及颅脑外伤后,如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原发性脑出血多指颅内血管病变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并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发生.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基底神经节,其次在桥脑、小脑等.
作者:梁淑兰;段云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两种献血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液质量要求检测1383例亲友互助献血者、13809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献血方式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亲友互助献血组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组.结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是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亲友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补充.
作者:林昂;庄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对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对于呼吸系统、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动态观察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较安全易耐受,从而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会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配伍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和完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870例,无手术禁忌证,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mg/kg、芬太尼1μg/kg,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循环、呼吸抑制,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达100%,但对循环、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丙泊酚配伍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对呼吸、循环进行周密有效的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李冬梅;成尚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