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彩云;王春梅;何胜军
目的:探讨微电脑骨伤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制问卷对4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有效20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11例,无效13例.结论:微电脑骨伤治疗仪在治疗HIVD的病程中,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徐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对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细胞化学光吸收,流体聚焦阻抗、差别溶解、电阻法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测定,红细胞和血小板采用流体聚焦法,血红蛋白测定利用SLS血红蛋白检测法,并和MEK-8222K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比较.结果:此种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Sysmex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精密度、准确度表现优异,线性范围宽,携带污染率低,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完全适合在门诊使用.
作者:刘汉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住院患者,尤其是外科危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达40%~60%.因为条件和费用的原因,使得基层医院肠内营养滞后,因此我们推荐基层医院自制匀浆膳作为肠内营养改善危重患者及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匀浆膳制作简便,价格低廉,是一种有效的基础临床营养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宋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造成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探讨术中预防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2004年至2006年212例实施甲状腺手术资料,分析RLN的特点.结果:6例患者发生一侧RLN,5例发生在右侧,永久性损伤1例,发生在右侧,暂时性损伤5例,无双侧病例.结论:手术时要掌握喉返神经的三个危险区的操作技巧;掌握喉返神经解剖变异;在做双侧大部切除术时,右侧腺体残留多些,左侧少些;腺叶切除时需掌握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三种关系.术中根据术式要求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避免神经损伤.
作者:高军;张凯;马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脑出血见于原发性或自发性高血压病及颅脑外伤后,如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原发性脑出血多指颅内血管病变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并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发生.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基底神经节,其次在桥脑、小脑等.
作者:梁淑兰;段云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瑞博思加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普瑞博思及普瑞博思加多虑平,疗程4周,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症状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FD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普瑞博思与多虑平联用可增加疗效.
作者:许传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CTA)在全身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GE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做MPR、VR、CPR、MIP等后处理并结合断层做出诊断.结果:40例脑血管、26例颈部动脉、82例肺动脉、42例主动脉血管、30例上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均能做出正确诊断.结论:CTA可多方位、立体地显示全身各部位较大血管形态,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解耀锃;霍晓恺;赵静;朱红霞;陈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是内科的重症急症,起病急,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的早期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置,就可以减少梗死范围和并发症,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重要部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作者:白宜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为了促进抗生素的安全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老年患者口服抗生素门诊处方100张,对处方中的各项基本指标、药物品种数、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7种类别,处方中抗生素以单用为主.临床诊断与选用药物有不合理因素存在.结论:门诊处方抗生素基本合理,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冀引文;毕文龙;李巧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122例脑瘫患儿,其中71例患儿为治疗组,51例患儿为对照组,根据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依据神经发育学的规律按抬头、翻身、坐、爬、跪、立、行的大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8.4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小儿脑神经发育特点,在0岁~2岁时期给予功能训练和刺激性治疗,就可能使损伤的脑组织在不断的发育过程中得到大程度的代偿,运动机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秦莉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人的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一生恒定不变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血型是可以发生变异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由红细胞血型抗原减弱,类B抗原的出现,大量失血或大量输血的引起的血型变异,还有导致红细胞假凝集和异型ABO血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引起的血型变异.
作者:郑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白血病合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生率11.73%,其危险因素是严重感染、白细胞淤滞症、DIC、多次大量输血及肝肾功能异常等.结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白血病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病情恶化及死亡的重要因素,应早期诊断及治疗并对可能的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
作者:宋艳萍;张梅;胡凯;杜明珠;李罡灿;王浩;谢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鼻咽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20世纪70年代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各国的研究已从NPC患者EBV的血清学检查逐步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有关NPC与EBV关系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刘卫华;董长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妇产科急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检查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各类妇产科急诊中胚胎停止发育12例;异位妊娠22例,临床误诊1例,超声漏诊1例;妇科肿瘤12例;黄体破裂4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11例;胎儿脐带绕颈8例;急性盆腔炎6例;葡萄胎7例,误诊1例;宫颈粘着3例;非手术治疗病例中盆腔炎12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宫外孕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0%、92.59%、94.44%、100%.结论: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症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状而得名[1].
作者:徐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大面积烧伤患者各期的心理特点不同,总结如何正确使用交流技巧,以促进护患心理沟通.并根据患者治疗各时期的变化及时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目的.
作者:秦争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HBsAg金标试纸条已广泛地被血站用于采血前的献血者筛查中,减少了乙肝阳性血液的无效采集,同时也节省了人力财力.但是目前市场上金标试纸条品种繁多,质量参差补齐,在筛查中检出效果之间有显著差异,为此笔者对两种厂家金标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作了比较,同时以ELISA试剂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作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两种献血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方法:根据血液质量要求检测1383例亲友互助献血者、13809例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种献血方式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亲友互助献血组血液筛查结果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组.结论:街头自愿无偿献血是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方向,亲友互助献血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补充.
作者:林昂;庄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区儿童心肌酶的正常范围,探讨其比值及肌钙蛋白T(cTnT)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αHBDH),并计算出CKMB/CK、αHBDH/LDH;CK采用酶偶联测定法,αHBDH采用连续监测法,LDH采用连续监测法(LDHL),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cTnT采用固相层析免疫分析法测定.结果:本地区100例健康儿童心肌酶水平均高于健康成人(P<0.01),但不同组的CKMB/CK<2%的占85%以上,αHBDH/LDH在0.6~0.8之间占87%以上.50名健康儿童运动后的心肌酶普遍高出儿童正常范围,但其比值并未升高.已确诊的66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异常的有55例(占84%),CKMB/CK>6%的有41例,αHBDH/LDH>0.8的有39例.cTnI结果阳性的有46例,比值和cTnT的结果经配对检验,存在一致性关联.结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儿童心肌酶异常与否,儿童心肌酶单项升高不能作为VMC的诊断依据;CKMB/CK>6%、αHBDH/LDH>0.8以及cTnT结果阳性对诊断VMC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宏伟;于淑玲;沈宗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采由于输液过程中大量使用激素和交通工具的发展,造成意外伤害骨股颈,使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较为多见.本文通过对155例有典型CT改变和病理证实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的研究.其中3例做了病理、CT对照观察,讨论了股骨头缺血坏死时骨质密度改变的病理基础和股骨头塌陷的临床意义,并观察了股骨头密度在各期的动态改变,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此类患者能够了解其演变过程,以便于区别其他疾病达到诊断的目的.
作者:韩永岗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