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果蠲毒散救治河豚鱼中毒临床观察

王占恩;王燕青;李升刚;阎志兴;宋永欣

关键词:青果, 救治, 河豚鱼中毒, 现报道如下, 中毒患者, 现代医学, 西医治疗, 食物中毒, 疗效显著, 急危重症, 中药, 抢救
摘要:河豚鱼中毒是食物中毒中较难救治的急危重症之一.笔者自1990年7月-2000年2月以来,采用中药青果蠲毒散,结合现代医学抢救手段救治河豚鱼中毒患者2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13例进行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消炎粉外治糖尿病合并阴道炎112例

    1994年7月-2000年12月,我们采用自拟消炎粉外治糖尿病合并阴道炎112例,并与对照组63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慧;潘玉华;王春燕;张素华;张秀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康莱特注射液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康莱特注射液作为一种多靶点作用的药物已在肿瘤临床应用多年,而且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其具有化疗增敏作用.1998年6月-2001年6月,作者应用康莱特注射液(KLT),合用诺维本、顺铂(NVB、DD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树军;姚亚民;李玉富;孙红;马保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医务人员SARS 14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3年3月16日香港SARS患者李某被转来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来,由于初并不清楚SARS病情,造成污染.急诊科参与过救治的医护人员,部分感染SARS.此后我院又因另一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污染,又有医护人员感染SARS,由于SARS患者较多,我院于4月14日建立SARS隔离病房,该14例医护人员被收入本院SARS病房医护人员病区.14例中有8例为重症,其中6例应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在救治过程中,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执行卫生部治疗方案同时应用中医中药治疗,至5月1日转定点医院时,全部危重病例转危为安,病情平稳,其中2例病情危重的患者已能自行走上救护车;3例普通病例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现将这一阶段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肖和印;周绍忠;赵吉平;王继东;沈春;崔红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含骨松宝的老龄大鼠血清对兔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骨松宝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给18月龄老年大鼠灌胃骨松宝1.5g/kg体重,每日2次,连续3天,末次灌胃后1h取血分离血清,用D8900培养基分别配成含药鼠血清7.5%和15%的培养基,并用于培养成骨细胞24h,同时以加有7.5%和15%未用药老龄大鼠血清的D8900培养基、含20μmol/L氟化钠(NaF)的D8900无血清培养基及D8900无血清培养基作对照,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并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中Ca2+浓度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变化.结果:与加有相同浓度鼠血清的D8900培养基组、D8900培养基加NaF组和D8900培养基组比较,含药鼠血清组的成骨细胞增殖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培养基中的Ca2+消耗量明显增加(P<0.05,P<0.01),ALP浓度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骨松宝能促进成骨细胞DNA合成和提高对Ca2+的利用,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

    作者:张贵林;王长松;唐俊杰;任光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三氧化二砷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As2O3)及砷制剂对肿瘤的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对白血病的治疗为人们所关注.砷作为抗肿瘤药物在我国已有百年历史,中医传统方剂青黄散、十味丸等治疗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确有一定疗效,经鉴定其中有效成分为含砷中药.199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确定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e leukemia, APL)的疗效[1].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国强等[2]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了其作用机理,确定As2O3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耐药的病例可获较高的完全缓解(CR)率,但并无严重的骨髓抑制等副作用.用砒霜制成的亚砷酸注射液1999年下半年被批准为我国二类新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正式批准用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体外研究发现As2O3能诱导APL细胞株NB4细胞凋亡,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3].细胞凋亡是一种相对于细胞坏死的、主动的、程序化的细胞死亡形式.有人认为当细胞生长和细胞死亡的平等被破坏时,肿瘤就会发生.现已发现许多因素包括不少化疗药物均可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靶点.近发现As2O3同样能诱导非AP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HL60细胞产生凋亡[4],但有关As2O3诱导凋亡的机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往发现As2O3不仅能诱导APL细胞株NB4细胞产生凋亡,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进而对非APLAML细胞株HL60产生增殖抑制作用[5].

    作者:宋建;张东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灌肠与酒精擦浴两种降温方法的对比观察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高热期间患者代谢率和耗氧量增加,易引起机体环境的改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减少高热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选择适当的降温方法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是很重要的.一年来,我们对23例高热患者经清热解毒及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法与酒精擦浴法进行物理降温对比观察和护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龙芳;纪敏;曹国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消白合剂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白合剂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将白癜风患者74例随机分成消白合剂治疗组及8-甲氧补骨脂素(8-MOP)片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及甲皱微循环、血浆内皮素-1、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观察和比较.结果:消白合剂疗效优于8-MOP片(P<0.05),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甲皱微循环、提高血浆内皮素-1的水平、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P<0.01).结论:消白合剂治疗白癜风具有疗效优势.

    作者:刘志军;向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问题思考

    中医药学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她对我国其他民族医药学及周边国家民族医药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医药学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保健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大;在人们的日常医疗保健支出中,传统医药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有的发达国家并已将传统医药学治疗纳入保险给付的范围.如何正确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诠释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科学机理,是中医药能否终融入国际主流医学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作者:宋军;陈可冀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康莱特注射液合并诺维本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8年1月-2003年1月,采用康莱特注射液结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体重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衍智;李萍萍;杨丽芳;孙红;张清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初探

    我院自2003年3月28日收治第1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至今,共收治22例,由于床位有限即刻转入SARS定点医院5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7例,其中确诊9例,疑似8例.17例均为初治患者,现将我们救治SARS工作中的一些治疗思路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象安;李仝;韩刚;史利卿;焦扬;郭蓉娟;金哲;葛芃;戴红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平喘合剂对实验性哮喘豚鼠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白细胞介素-5等的影响

    目的:观察平喘合剂对哮喘豚鼠血浆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及炎症细胞计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计数法测BALF中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运用ELISA法测IL-5,放免法测ECP.结果:治疗后平喘合剂、地塞米松组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ECP、IL-5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平喘合剂、氨茶碱、地塞米松、定喘止咳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平喘合剂可降低炎症细胞计数、ECP、IL-5而治疗哮喘.

    作者:方向明;曹世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成绩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采用,从过去的中医、西医相互排斥到今天的融为一体,这里包含了许多医务人员潜心研究的心血和能够说明问题的科学数据.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是国内肿瘤专家所采取的治疗方法,而且逐渐得到了国际上学者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尚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努力.

    作者:朴炳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63例SARS中医症候群的动态分析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症候及舌象动态特征及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方法:观察2003年3月11日-4月30日在我院感染科住院63例SARS患者的症候、舌象及实验室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1)早期常见的症状为发热(56例)、咳嗽(41例)、四肢乏力或困重(40例);中期(极期)常见的症状为咳嗽(53例)、四肢乏力或困重(43例);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偶可见四肢乏力或困重(17例)、胸闷胸痛(13例)、低热(11例)、咳嗽(12例)、咳痰(11例).(2)舌象:早期多舌淡红或舌尖红,舌苔薄白、白腻或黄腻;中期多舌质红,舌苔白腻或黄厚腻;恢复期多舌质淡红或舌尖红,偶有舌质暗紫,苔薄白或白腻,偶有苔黄腻.(3)SARS患者早期白细胞、血小板及CD4+、CD8+T淋巴细胞均低于正常,至恢复期均显著升高,与早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SARS不同病期的中医症状有其特点和变化规律,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有一致性.

    作者:李秀惠;胡建华;杨宇;郭彩平;梁连春;胡中杰;勾春燕;叶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96例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病程较长,常合并有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失调等症状,虚实夹杂,治疗不易.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两种方法治疗本病患者1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氧化损伤类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调心方的作用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氧化损伤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大鼠模型,探讨调心方对该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β-淀粉样蛋白质(β-amyloid protein, Aβ)沉积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羟延胡索酸(DHF)加三氯化铁-二磷酸腺苷(FeCl3-ADP)左侧脑室注射的方法,建立氧化损伤型类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大脑皮层Aβ沉积及调心方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皮层Aβ广泛沉积,皮层Aβ阳性细胞数和免疫组化着色平均光密度显著增高;调心方对模型鼠上述指标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氧化损伤模型既能较好地表达AD的临床特征(近期记忆损害),又能部分反应AD的病理变化(Aβ沉积),是一经济实用的氧化损伤类AD大鼠模型;调心方具有改善氧化损伤类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降低Aβ沉积的作用.

    作者:邱宏;金国琴;赵伟康;张学礼;戴薇薇;段艳霞;尤银珍;林水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危重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原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小儿发病多以急性危重型居多.其发生与病毒感染和免疫异常有关.1993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危重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并与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2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莉;孙桂芳;郭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两岸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视讯座谈会纪要

    作者:段碧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从心、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调心方、补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疗效机制.方法:将60例AD患者根据治疗前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分值,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分别用调心方、补肾方和多奈哌齐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MMSE、ADL和神经心理学量表(FOM、RVR、DS、BD)积分以及操作性总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均能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后MMSE分值:调心方组分别为(16.10±1.94)分、(17.90±2.59)分;补肾方组为(16.15±2.16)分、(17.50±2.59)分;多奈哌齐组为(17.35±1.90)分、(19.60±3.39)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ADL分值:调心方组分别为(43.10±3.86)分、(41.50±4.40)分;补肾方组为(43.30±4.53)分、(41.60±4.12)分;多奈哌齐组为(42.95±3.58)分、(40.60±5.2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或P<0.01);调心方、多奈哌齐均能增加FOM、RVR、DS分值,补肾方可增加RVR、BD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FOM分值,补肾方组与多奈哌齐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操作性总评(总有效率):调心方为70%,补肾方为65%,多奈哌齐为75%,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调心方、补肾方是治疗AD的有效中药制剂.

    作者:林水淼;王健;周如倩;郁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尖锐湿疣49例

    1998年3月-2002年3月我们用脉冲电离子治疗机(简称治疗机)配合干扰素及中药联合治疗尖锐湿疣(CA)49例,并与单用治疗机和治疗机加干扰素治疗的各49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巫毅;姜兰香;王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健脾疏肝法对肠易激综合征血浆及粘膜β内啡肽的调节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胃肠道常见和重要的功能性疾病,也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约占胃肠道疾病的30%~50%[1].IBS是一种以平滑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全身性慢性疾病,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症状,并伴有明显的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症状.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该病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重要关系[2],β-内啡肽(β-EP)是一种主要由下丘脑弓状核及垂体中叶合成分泌的神经肽,是体内主要的内源性阿片肽之一,后者是早被发现能从中枢水平影响胃肠运动功能的胃肠肽之一.笔者在临床应用健脾疏肝法治疗IBS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该方对血浆及肠粘膜β-EP的影响.

    作者:骆天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