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多梅
目的:通过对人体寄生虫液体标本的适当处理来保存人体寄生虫虫卵和幼体.方法:利用液体法制作成玻片标本.结果:可长期保存并能方便携带和显微示教.结论:通过该方法制作的标本能方便的应用于临床教学等各领域.
作者:左华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胆道疾病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93例胆道疾患进行术前B超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8%(272/293),漏误诊率为7.2%(21/293),漏误诊21例中肝外胆管结石占80.9%(17/21).结论:明确B超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和进样器模式两种不同模式下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用SF-3000血液分析仪校准XT-1800i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抽取2名健康志愿者静脉血EDTA-K2抗凝作为检测样本,在XT-1800i血液分析仪上用手工摸式和进样器模式分别检测后比较其结果之间差异.结果:XT-1800i血液分析仪两种不同模式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有3个项目检验结果需要进行校准.结论:XT-1800i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和进样器模式两种检测模式均应进行质量控制,否则会影响临床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文涛;王捧寿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83例静脉采血患者按单日、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4例,对照组389例.观察组静脉采血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操作,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静脉采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谈法梅;孙友桃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训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为使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训练中能得到佳的训练效果,减少或避免不合理的运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彭佩芬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支气管哮喘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过度增高的急慢性炎症.本文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4例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
作者:吴海花;王芳;卢祥林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残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方法:本文通过对40例脑出血患者瘫痪肢体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其瘫痪肢体的恢复.结果:开展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康复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可提高患肢的肌力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减轻肌肉萎缩、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和足下垂、内翻等常见继发障碍,为恢复期康复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对疾病的控制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作者:牛莉;周麦菊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导致的肩关节半脱位早期综合疗法的效果.方法:37例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通过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负重、操球训练等早期康复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偏瘫所致肩关节半脱住患者总有效率达94.59%.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朝勇;闫小荣;张俊凤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倍美力阴道软膏的疗效及患者的可接受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阴道开放用药前后自身对照,对象为5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每晚阴道用药1次,1 g/次,24 d为1个疗程.结果:用药后生殖道健康评分,表层细胞百分比及血清雌二醇均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该药安全有效,接受性与耐受性好.
作者:樊献慧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对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术中对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精神状态.结果:<1 cm的结石排出率达90%.结论:护士应充分掌握术中护理及配合,及时发现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作者:陈多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表面的性状变化与疗效关系,以探讨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60例112只眼I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其与手术前后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关系.结果:术前角膜地形的形态呈对称和非对称领结形者占81.8%;圆形和椭圆形占13.1%;不规则形占5.1%;术后1个月均匀型占89.8%;蝴蝶结型占8.0%;钥匙孔型占1.5%;中央岛型占0.7%.结论:I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有利于使LASIK手术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
作者:冯熠;郝秀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本文回顾经临床确诊的20例缩窄性心包炎的超声表现,结果为50%病例M型超声示前间壁和左室后壁运动异常;二维显示:心房增大(75%),心外形改变(47%),心包增厚(100%),心包积液(80%),下腔静脉增宽且内径不随呼吸改变(100%),以及室间隔运动呈抖动状和脉冲多普勒二尖瓣E峰幅度吸气时降低(>25%),以上均为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好的指标.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对我院出生42d婴儿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并进行评价.方法:选择980例足月产婴儿,进行出生时~42 d时的喂养方式调查,小儿生长监测,分别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的比较.结果:42 d婴儿母乳喂养率为70.4%;母乳喂养方式的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平均增长均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受健康教育者母乳喂养率高达80.5%,自然产者母乳喂养率81.5%,高于剖腹产者.结论: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明显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
作者:周雪琴;李淦玲;陈敏;徐婉颜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效果.方法:对55例脑室铸型血肿行侧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结果:55例中基本治愈26例,占47.3%;显效18例,占32.7%;好转11例,占20%;无死亡病例.结论:侧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加强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血压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舜卿;谢泽娟;王玉心;郑卓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SNRT/CSNRT为测定窦房结(SAN)功能的主要指标,因SNRT受基础心率影响,故现测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的CSNRT,以了解CSNRT随年龄增长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按年龄分为三组,下食道电极,测SNRT/CSNRT.结果:随年龄增长,并未出现相应的CSNRT的延长.结论:正常人在未用药物阻断自主神经的情况下所测CSNRT随年龄增长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张薇;孙超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对中晚期食管癌采用126I粒子植入治疗的方法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装有125I粒子源的硅胶管捆绑在食道支架的表面,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布情况进行布阵;在内镜直视下将支架置入食管.结果:12例患者共使用55粒125I粒子,3个月随访吞咽困难分级均为3级,无血象改变、气管食管瘘发生.结论:本法能够有效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高明;王兰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总结出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优势: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转化了教学模式.不足:片面追求动画效果,影响教学效果;容易出现满堂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教学课件的质量难以统一规范.结论: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康明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孤独忧伤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针对性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癌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邱旋英;陈妙盈;李晓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补中益气汤见于李东垣<脾胃论>,为治疗气虚证之常用方剂.笔者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病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乃桂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术后有尿不能自解者,称为术后尿潴留,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总结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根据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采用相府的护王单措施,为患者解决了不同类型的排尿困难,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马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