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荣;何刚
肛裂局部注射加扩肛是治疗肛裂的一种有效办法,但选用不同注射液对肛裂治疗的远期疗效、复发率有一定影响.为此,笔者自1998年7月~2000年7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手术扩肛治疗肛裂54例,并与单用手术扩肛治疗的3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学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含补阳还五汤的大鼠血清对缺氧24h再给氧4h后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对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nnexin V-PI双标记方法(以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采用改良Yu方法测定NO浓度,用Ohkawa法测定硫代巴比妥酸(TBARS)反应物质含量.结果:补阳还五汤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及LDH释放,降低培养细胞上清液中NO和TBARS水平,其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和NO特性有关.
作者:佟丽;沈剑刚;邱幸生;曲宏达;陈育尧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均已证实了对无排卵的生育期女性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有促排卵作用.动物实验还发现,对于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针刺后肾上腺重量增加,肾上腺皮质内侧区细胞嗜银颗粒增多,血皮质酮含量升高.大鼠的阴道脱落细胞堆积.这一切变化均提示我们在去除性腺后针刺仍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作用,从而可能改变体内雌激素水平.但是它是通过何种机制进行调节以求达到神经内分泌平衡的呢?对人体是否有相同的作用呢?在进入21世纪之时,我们所面临的是急剧增长的人口老龄化,人类寿命延长,更多的妇女将经历更年期、老年期的生命时期.国家和个人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治疗.如果动物实验的结果能在人体上得以验证,无疑是对广大妇女的一大幸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杨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40例,并与西医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解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临床疗效与T细胞受体Vβ7(TCRVβ7)基因表达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慢乙肝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和解汤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TCRVβ7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AL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5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并均出现HBV-DNA、HBeAg阴转;对照组无一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无一例出现HBV-DNA、HBeAg阴转.HBV-DNA、HBeAg未阴转的患者,虽肝功能恢复正常,但无一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和解汤对TCRVβ7基因表达有调节作用,可能是抑制病毒复制、清除病毒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诗军;陈泽雄;黄必军;劳绍贤;秦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愈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基本核心区启动子(BCP)变异患者的疗效.方法:用微孔板杂交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BCP变异,变异阳性组(简称P组,46例)和变异阴性组(简称N组,6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愈肝颗粒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有关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减低,血清ALT、TBiL水平明显下降.P组HBeAg阴转率(60%)显著高于N组(30%,P<0.05),而HBV-DNA阴转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综合疗效相似.结论:愈肝颗粒能够显著改善CHB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清ALT和TBiL水平,同时具有抗HBV作用,且对于BCP变异株感染与野生株感染同等有效.
作者:谢朝良;邵泽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84年1月~1995年11月,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高原性功能性低血压2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鹤;李宝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婴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妇产科领域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但目前中医药对之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从胎盘血供调控因素角度分析了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以期对深化本病的研究有所裨助.
作者:尤昭玲;王若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1999年8月~2001年8月我们采用甘利欣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治疗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用甘利欣和单用丹参治疗的70例和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以法;王林伦;尹蔚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中药炮制研究室原思通研究员主编的<医用中药饮片学>,近期已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医药界的一件喜事.
作者:李英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人类由中年进入老年的过渡阶段称之为围绝经期,此时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叫围绝经期综合征,此病对人们(包括女性和男性)的健康与否关系重大,因此是当今医学界瞩目且有待深入探索的一大课题.
作者:叶雪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验证降压脉净液对高脂饮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降脂作用及肾脏的病理变化.方法:将42只SHR分为5组:A组用普食,B组用高脂饮食,C组用高脂饮食加降压脉净液治疗,D组用高脂饮食加西药治疗,E组用高脂饮食加牛黄降压丸治疗,F组为正常大鼠(WKY)用普食.观察治疗后14周血压、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1)血压变化:A、B组血压升高明显;C组用药后第5周开始血压处于相对平稳阶段,比A、B、D、E组为低(P<0.01).(2)一氧化氮(NO):C、D组较B、E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3)胆固醇(CHO):C、D组均较B组明显降低(P<0.01),而C组降低更明显(P<0.01和P<0.05).(4)肾脏病理改变:B组病变为严重(P<0.01);C组病变改善为明显(P<0.01).结论:(1)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其病变程度比单纯高血压严重.(2)降压脉净液对SHR血压具有控制其发展的作用,其降压机理可能与提高血中NO有关.(3)降压脉净液具有降脂作用.(4)降压脉净液通过降压、降脂,从而减轻了肾脏病理改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黄力;史载祥;张久亮;毛建生;罗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肾培元为主与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5年以上者,无冠心病的健康人25例为第1组,50例有冠心病的患者,将其中伴有或曾有栓塞病、子宫肌瘤、乳腺肿瘤等雌激素使用禁忌症的25例设为第2组(采用补肾培元为主治疗);对无以上伴发病的25例设为第3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第2、3组于实验前1个月停用降脂药,观察3.5个月,实验前后检测血雌二醇(E2)、血脂诸项指标.结果:治疗前第2、3组E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组,血脂各项指标显著异常(P<0.01),治疗后血脂诸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第3组治疗后E2水平显著升高(P<0.01),<56岁者中90%表现撤退性出血;第2组治疗后E2水平轻度升高者没有发现撤退性出血,症状体征改善优于第3组.结论:采用补肾培元为主治疗绝经后冠心病患者,紊乱的血脂谱被纠正,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与激素替代治疗比较,E2水平只轻度增高,避免了因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癌变的可能.
作者:白平;倪玉琪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和围绝经期健康妇女的记忆商和雌激素水平,比较雌激素类药物和补肾中药对提高记忆力的作用.方法:用补肾中药更年青胶囊和雌激素类药物分别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6例(中药组32例,西药组24例),并进行治疗前后记忆商测试、雌激素水平测定及健康妇女记忆商和雌激素水平测定.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的记忆商、雌二醇均明显提高,卵泡刺激素明显下降(P<0.05);与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西药组和中药组疗效相同.结论:记忆力下降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雌激素及补肾中药治疗能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作者:景苏玉;魏美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2001年9~12月,我们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48例,并与单用常规治疗的35例作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班勇;谢汝萍;孙庆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国内及日本生产的抗心绞痛急救中药制剂有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冠心丹参滴丸、苏冰滴丸、苏心丸、通心络胶囊、护心丹、日本救心丹、环心丹、麝香苏合丸、麝香含片、珠麝消栓胶囊、活心丹、益心丸、心灵丸、心宝、麝香心脑乐(片剂)、宽胸气雾剂、心痛气雾剂、复方细辛气雾剂、冠心膏、心绞痛宁膏、救心油等(注射液未在本文讨论之列),其中麝香保心丸和速效救心丸被国家中医管理局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首批必备中药.现将这类药物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吴时达;李成林;陈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养精种玉汤对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22例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服用养精种玉汤前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行IGF-Ⅱ及IGF-Ⅱ型受体mRNA检测.结果:治疗前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ⅡmRNA表达水平(灰度比值)为0.794±0.453,显著低于治疗后同期水平(1.202±0.551,P<0.01);治疗前IGF-Ⅱ型受体mRNA表达水平(灰度比值)为0.725±0.354,显著低于治疗后的表达水平(1.045±0.581,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IGF-ⅡmRNA与IGF-Ⅱ型受体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养精种玉汤能促进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Ⅱ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分化,提高子宫内膜对胚泡种植的接受性.
作者:吴瑞瑾;周馥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对损伤神经系统神经再生微环境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改良ALLEN氏致伤法制成大鼠胸12处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同时设立正常组、造模组与激素组作为实验对照;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1、2、4周)LN的表达.结果:电针组的LN从第1周起开始表达,2、4周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激素组的LN从第2周起才开始有明显的表达,2、4周水平表达上调;电针组及激素组的LN表达均较造模组早,且电针组3个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两组.结论:电针治疗可促进LN表达和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在的再生潜力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者:朱政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纳米载药控释系统是运用纳米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缓释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为当今医药研究的前沿课题.运用纳米技术,对中药进行必要的改造,将有助于提高中药的研究和治疗水平.
作者:张晨;凌昌全 刊期: 2002年第07期
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某些原因(如病毒重叠感染、胆红素代谢障碍、合并感染等)可出现重度肝内胆汁淤积[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治疗难度大,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而死亡.1997年9月~2000年12月期间我们以益气活血中药为主方,根据中医辨证加减共治疗35例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海波;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