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症35例

于海波;张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肝炎肝硬化, 重度胆汁淤积, 血清总胆红素, 肝内胆汁淤积, 现报道如下, 重叠感染, 慢性重型, 活血中药, 合并感染, 代谢障碍, 辨证加减, 中医, 死亡, 患者, 病毒
摘要: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某些原因(如病毒重叠感染、胆红素代谢障碍、合并感染等)可出现重度肝内胆汁淤积[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治疗难度大,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而死亡.1997年9月~2000年12月期间我们以益气活血中药为主方,根据中医辨证加减共治疗35例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现报道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苓丹片与青蒿琥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1997年1~12月,我们用苓丹片、青蒿琥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患者25例,并探讨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剑勇;钟嘉熙;史志云;戴馨仪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和解汤对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受体Vβ7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解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临床疗效与T细胞受体Vβ7(TCRVβ7)基因表达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慢乙肝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和解汤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TCRVβ7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AL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5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并均出现HBV-DNA、HBeAg阴转;对照组无一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无一例出现HBV-DNA、HBeAg阴转.HBV-DNA、HBeAg未阴转的患者,虽肝功能恢复正常,但无一例测出TCRVβ7基因表达.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和解汤对TCRVβ7基因表达有调节作用,可能是抑制病毒复制、清除病毒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诗军;陈泽雄;黄必军;劳绍贤;秦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症35例

    部分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某些原因(如病毒重叠感染、胆红素代谢障碍、合并感染等)可出现重度肝内胆汁淤积[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治疗难度大,易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而死亡.1997年9月~2000年12月期间我们以益气活血中药为主方,根据中医辨证加减共治疗35例肝炎肝硬化重度胆汁淤积,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海波;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48例

    2001年9~12月,我们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48例,并与单用常规治疗的35例作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班勇;谢汝萍;孙庆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热痛宁灌肠液辅助治疗胆石症并感染52例

    1992年1月~2001年10月,我院急诊科用热痛宁灌肠液辅助治疗胆石症并感染52例,并与用常规治疗的5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加扩肛术治疗肛裂54例

    肛裂局部注射加扩肛是治疗肛裂的一种有效办法,但选用不同注射液对肛裂治疗的远期疗效、复发率有一定影响.为此,笔者自1998年7月~2000年7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手术扩肛治疗肛裂54例,并与单用手术扩肛治疗的3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学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贾金铭;郭军;常德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药保妇康泡沫剂联合微波组织凝固疗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0年9月~2001年5月我们用中药保妇康泡沫剂和微波组织凝固疗法联合治疗宫颈糜烂60例,并与两者单独应用治疗的各6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敏;艾继辉;闻良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甘利欣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1999年8月~2001年8月我们采用甘利欣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治疗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用甘利欣和单用丹参治疗的70例和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以法;王林伦;尹蔚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毒素清治疗老年人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毒素清治疗老年人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毒素清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积分降低更明显.老年患者外周血IL-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组;治疗后治疗组TNF-α水平降低,而IL-2水平上升并接近健康老年人水平.对照组上述两项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毒素清治疗老年人细菌性肺炎具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通过提高IL-2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过度分泌的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李建生;程龙;马利军;孔桂莲;李素云;王凯;陈献亮;吴记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40例

    1998年7月~2001年7月,我们用自拟止泻散治疗婴幼儿迁延性非感染性腹泻40例,并与单用西药口服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杰梅;王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抗缺氧再给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含补阳还五汤的大鼠血清对缺氧24h再给氧4h后新生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对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nnexin V-PI双标记方法(以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采用改良Yu方法测定NO浓度,用Ohkawa法测定硫代巴比妥酸(TBARS)反应物质含量.结果:补阳还五汤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及LDH释放,降低培养细胞上清液中NO和TBARS水平,其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和NO特性有关.

    作者:佟丽;沈剑刚;邱幸生;曲宏达;陈育尧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天龙降纤酶辅助治疗脑梗塞14例

    1997年7月~2000年3月,我们应用天龙降纤酶辅助治疗发病1周内的脑梗塞患者14例,并与维脑路通治疗的1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芝晃;罗文利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脑溢安对脑出血大鼠脑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溢安颗粒(简称脑溢安)对脑出血大鼠脑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Ⅶ型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进行行为学计分、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及吸光度扫描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的行为学计分在术后24h开始降低,7d时明显降低(P<0.05),脑溢安组3d即有明显的降低(P<0.05);模型组、脑溢安组bFGF mRNA和TNF蛋白表达在3d时达到高峰,7d时逐渐减弱,而脑溢安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均强于模型组.结论:脑溢安治疗脑出血能增强bFGF的表达,抑制TNF蛋白表达,从而使行为学得到改善,这可能是脑溢安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张化彪;黎杏群;张铭湘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1998年9月~2001年9月,笔者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丹参、凯时、多巴胺加酚妥拉明等扩血管中西医药物分别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各30例,并与单用西药综合治疗的3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露茜;王小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愈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基本核心区启动子变异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愈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基本核心区启动子(BCP)变异患者的疗效.方法:用微孔板杂交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BCP变异,变异阳性组(简称P组,46例)和变异阴性组(简称N组,6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愈肝颗粒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有关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减低,血清ALT、TBiL水平明显下降.P组HBeAg阴转率(60%)显著高于N组(30%,P<0.05),而HBV-DNA阴转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综合疗效相似.结论:愈肝颗粒能够显著改善CHB患者的症状,降低血清ALT和TBiL水平,同时具有抗HBV作用,且对于BCP变异株感染与野生株感染同等有效.

    作者:谢朝良;邵泽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40例,并与西医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简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人类由中年进入老年的过渡阶段称之为围绝经期,此时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叫围绝经期综合征,此病对人们(包括女性和男性)的健康与否关系重大,因此是当今医学界瞩目且有待深入探索的一大课题.

    作者:叶雪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妇女的记忆商与雌激素及补肾中药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和围绝经期健康妇女的记忆商和雌激素水平,比较雌激素类药物和补肾中药对提高记忆力的作用.方法:用补肾中药更年青胶囊和雌激素类药物分别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6例(中药组32例,西药组24例),并进行治疗前后记忆商测试、雌激素水平测定及健康妇女记忆商和雌激素水平测定.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的记忆商、雌二醇均明显提高,卵泡刺激素明显下降(P<0.05);与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西药组和中药组疗效相同.结论:记忆力下降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雌激素及补肾中药治疗能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作者:景苏玉;魏美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医用中药饮片学》评价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中药炮制研究室原思通研究员主编的<医用中药饮片学>,近期已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中医药界的一件喜事.

    作者:李英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