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分析

陈杰

关键词:子宫畸形, 临床分析, 先天性
摘要:目的:提高对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10例妊娠后反复出现流产、早产及胎位不正;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伴阴道畸形者婚后出现性交困难;1例孕期出现自发性破裂;18例无临床症状;1例漏诊.结论:子宫畸形患者不育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受孕后发生妊娠、分娩和产后并发症者较多,有的甚至可危及孕妇的生命,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3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10例妊娠后反复出现流产、早产及胎位不正;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伴阴道畸形者婚后出现性交困难;1例孕期出现自发性破裂;18例无临床症状;1例漏诊.结论:子宫畸形患者不育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受孕后发生妊娠、分娩和产后并发症者较多,有的甚至可危及孕妇的生命,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治探讨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治疗,尤其是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对1998年至2005年收治的46例结核性脑膜炎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结果:46例病人在肺部均可发现结核病灶,其中以发热、头痛起病45例,32例脑脊液白细胞10×106/L~500×106/L,34例蛋白1.0 g/L~5.0 g/L,糖降低21例,氯化物降低27例.24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菌DNA(TB-DNA),阳性19例.46例治疗好转44例,2例死亡.结论:由于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的阳性率较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仍需综合各方面的临床资料.治疗方面宜注意控制颅内高压,对于陷入重度昏迷的重症患者宜行颅骨钻孔脑脊液引流及冲洗.

    作者:詹雨林;李国航;陈清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采供血机构如何确保血液质量

    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如何确保血液质量,这就要求血站应从内部管理、血液质量信息管理、采供血环节等几个方面出发,努力做好这些方面的各项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终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作者:黄传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膀胱癌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膀胱是治疗膀胱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我院对15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瘘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讲明手术过程,手术治疗的效果,术中、术后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对疾病顺利恢复的影响,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心脑血管及重要器官观察和护理,注重造瘘口周围皮肤及各引流管的妥善护理.本组手术成功,无发生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1例并发轻度肺部感染.

    作者:袁敏;赵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传统刮板涂片和宫颈刷涂片的比较

    目的:评价使用宫颈刷取样涂片和传统铲形刮板取样涂片的有效性.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宫颈铲形刮板、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片进行宫颈阴道病变对比分析.结果:宫颈铲形刮板涂片满意率仅达76.5%,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片满意率可达84.3%.结论:采用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出的片,不但能获得较多的移行带细胞,而且可获得丰富的宫颈管细胞,不但使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检出率提高,而且有助于检出来自宫颈柱状上皮的腺癌及癌前病变.是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取样好方法.

    作者:黄海深;何兰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快速手消毒剂与洗手液洗手效果的临床评价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使用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对洗必泰醇和洗手液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细菌学监测,处理前后采集手指培养标本,计算手污染菌落数.结果: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可使手部细菌减少95.4%,肥皂洗手只能使手部细菌减少6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能有效减少手部皮肤细菌,消毒后手感干爽,省时有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手消毒剂.

    作者:王箭;王江桥;李玉娟;巫雪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45例正常儿童同时用免疫发光法测定PCT.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好转时PCT、CRP水平较治疗前(P<0.01)有明显下降.结论: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PCT、CR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倪芳颖;邵耀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肝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出血介入疗法的应用探讨

    1 肝门静脉的解剖学基础肝门静脉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于胰头后汇合而成,收集腹腔内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注入肝后经下腔静脉流入心.肝门静脉吻合支多且细小,血流量少.当肝门静脉循环障碍时,血液可通过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网三条吻合途径回流入心,此时,吻合部位的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迂曲和充血,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出血.

    作者:方长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胃食管斜行套叠吻合法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护理体会

    经左胸贲门食管癌切除术胃、食管斜行套叠吻合法是目前治疗贲门食管癌有效的方法之一,此吻合法可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抗返流功能.因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较多.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入医护人员必须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术中配合分直接配合和间接配合.我院自1999年至2005年期间施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胃食管斜行套叠吻合手术共476例.现将手术中的配合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馥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站管理与血液质量

    随着医疗水平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临床对用血的准确性、及时性提出更高要求,血站的血液制品的管理与监控显得尤为重要.血站的质量管理是将技术、行政和统计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技术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2000年8月至2005年9月,本站通过质量控制和管理,向临床供血16 000 000 ml,无一起质量事故,2004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室间质量评价优胜单位,笔者的体会见下.

    作者:穆建荣;杨卫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热固化全口义齿树脂基托聚合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由于全口义齿树脂基托容易出现气泡问题一直困扰着医技人员,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使甲基丙烯酸甲脂在聚合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能有效向外散发,使基托内不会产生气泡,基托表面光滑,基托内部结构致密,降低或避免修理基托内部气泡的麻烦,使患者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作者:李惠;于海莲;廉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与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临床特点与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资料,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与影像表现.结果:脊柱结核青少年多见,占发病人数68%,胸背、腰背疼痛为隐痛,起病缓慢,病程长,2个月~6 a不等,并截瘫4例,并肺结核5例;30例患者66个椎体受累,2个椎体20例,3个椎体6例,4个椎体以上2例.平片表现特点:椎间盘破坏、变窄、融合,椎体破坏、楔状变形,致脊柱局部后突畸形,椎旁寒性脓肿大于椎体破坏范围.CT表现:椎体破坏前2/3明显,寒性脓肿位于破坏椎体周围,部分可见颗粒状钙化,是特征.骨质破坏及寒性脓肿可突入椎管压迫脊髓.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能很好结合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何志辉;黎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超声在早期妊娠高危病人中的应用

    早期妊娠自发性流产是异常妊娠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不孕症经治疗后获得妊娠及有习惯性流产史等高危病人中尤为常见.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探讨在早期妊娠流产时潜在因素的发现并结合多普勒探查子宫及黄体血流信号对早孕异常与否的诊断标准和价值,以期指导临床对其监护与治疗.

    作者:刘钰铮;王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ICU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298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下呼吸道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高占79.9%,其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3.2%到29.2%之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岳猛;陈旭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于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结缔组织病或冠状动脉栓塞所引起.

    作者:王明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细菌培养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意义

    目的:调查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情况及几种主要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为有效控制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实验室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3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Meares-Stamey四段取样法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原因不明的感染患者加做L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3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123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31.9%.葡萄球菌感染92例,占感染率23.8%(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64例,占16.6%;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感染28例,占7.2%);链球菌感染18例,占4.6%,革兰阴性杆菌感染13例,占3.4%;L型细菌培养12例,阳性率为3.2%;混合感染病例为11例,占2.9%.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的比例高;对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而普通培养阴性的患者加做L型细菌培养,对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检出率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细菌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在选用的抗生素中,由于不同的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选择敏感的药物对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艺;王现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探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全局.就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来讲,应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认真做好预实验、勤交流总结等方面提高实验准备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顾福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应用双相血培养瓶950例结果分析

    血液细菌培养是对败血症和菌血症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为了解近年来患者血培养中致病菌的种类并对现使用的双相血培养瓶进行评价,对我院2004年至2005年950例血培养进行分析,现将分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君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分析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发病率为0.5%.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严重血液病,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所发生的贫血.

    作者:马芹;刘海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变化.方法:对23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显示本组病例23例骨样骨瘤均为单发,其中皮质型11例;中心型3例;松质骨型7例;骨膜型2例.结论:了解骨样骨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就比较明确,可减少误诊发生.

    作者: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