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美;王家富;宋秀媛;蒯明俊;段文卓;王建英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在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降糖健肾灵胶囊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边芳;赵佩民;张志深;李艳英;吴凤霞;张红梅;赵庆梅;姬淑君;闫树河;黄金秀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2年7月~1998年6月,我们采用放疗期间口服中药防治放射性膀胱炎,并与用生理盐水加2%利多卡因和庆大霉素混合液口服的6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东晨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虚证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及益气润肠液对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健康人组(28例)、益气润肠液组(36例)、麻仁丸组(36例)和西沙比利组(35例),并检测了用药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大收缩压、直肠肛管收缩反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排便反射、直肠阈感觉、直肠大耐受量.结果:虚证便秘患者直肠感觉功能明显减退,肛管括约肌反应性降低(P<0.01);益气润肠液治疗后能有效地改善直肠感觉功能,并提高了肛管括约肌反应性(P<0.05).结论:益气润肠液对改善虚证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异常有效.
作者:余苏萍;王业皇;吴金萍;张金浩;章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类合成物F(简称药物F)同时拮抗组织胺(HA)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作用.方法:测定离体豚鼠肺组织的收缩率以及用药物F后的致敏豚鼠肺功能的变化.结果:(1)加入药物F后离体豚鼠的气管条和肺条对HA的收缩率分别由(50.97±16.00)%和(54.24±12.17)%降至(21.69±3.85)%和(22.97±17.78)%(P<0.05);(2)药物F保护后,离体豚鼠肺条对PAF的相对收缩率由(89.49±16.00)%降至(46.21±14.23)%(P<0.05);(3)药物F保护的豚鼠致敏后,其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改善趋势.结论:药物F能同时拮抗离体豚鼠肺组织对HA和PAF的收缩反应,并有改善致敏豚鼠肺功能的趋势,可望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作者:倪健;董竞成;吴淦桐;Godfroid JJ;Heymans F;李明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5年8月~1998年5月,笔者用自拟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35例,并与用消渴丸治疗的23例作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麦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3年9月~1997年5月,我们采用川芎嗪、酚妥拉明缓慢静脉注射和持续静脉点滴法,对66例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并用微导管监测用药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荣;周义乾;关慧灵;李金兰;刘金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3~1998年,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13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史亦谦;邓旻;虞荣喜;罗秀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发病中的作用及免疫抑制性药物(雷公藤多甙)对其的影响.方法:按Asbury标准选择GBS患者43例,以分层随机原则分为2组,分别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对照组)和雷公藤多甙(治疗组)治疗,并取静脉血和脑脊液配对标本2ml,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6.结果:(1)治疗前GBS患者血清、脑脊液中IL-6测定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2)治疗前GBS患者脑脊液中IL-6与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相关密切;(3)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降低的程度亦是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脑脊液中IL-6可作为GBS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指标之一.雷公藤多甙抑制脑脊液患者的异常免疫应答优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作者:张旭;夏君慧;叶好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精索静脉曲张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自1979年6月~1997年12月,我们采用手术配合中药的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50例,并与单纯手术治疗的5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立文;鄢杰;白贵林;刘胜利;刘涛;孙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利用给药后血清的特殊药理活性检测以观察药物(包括中药)作用已有长久历史,但作为观察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作用的常规则刚起步,历时近10年,日本和我国的一些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结果,表明其不失为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但这一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性.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含药血清的制备技术的规范化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其中包括给药天数、给药次数、给药剂量、采血时间、含药血清的灭活与保存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探讨.
作者:杨彦芳;王玉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突出髓核组织在椎管内空间占位的临床意义.方法: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A组)及73例正常人(B组,其中22例有腰椎间盘突出者为B1组,余为B2组)观察:(1)突出椎间盘CT超薄扫描三维数据;(2)腰椎X线平片及动力学摄片测量数据;(3)分析两组突出髓核组织的体积、表面积、突出髓核椎管内相对占位空间以及腰椎结构和功能等情况的差异和相关性等.结果:正常人群中无症状髓核突出(B1)者高达30.1%,但突出的髓核比患者组(A组)明显要小,其椎管内相对空间占位也较小;患者腰椎结构与功能均不如B1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腰椎管对突出髓核组织的空间占位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但容纳极限尚无法确定;(2)较大的髓核突出会减低椎管代偿容纳的可能性,容易引发结构紊乱及神经根刺激.
作者:冯天有;赵平;梁国跃;高越;王书勤;刘世杰;管晶;周维公;黄卓英;张挽时;龚士明;张连强;徐印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2年10月~1997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82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8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桂兰;王国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8年1~12月,我院用穿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4例,并与用病毒唑治疗的14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勤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58年,湖南农村麻疹、白喉等急性传染病流行,湖南医学院师生组成若干医疗队到农村除害治病.我担任医疗队队长,带领30余人到茶陵县下乡巡回医疗.
作者:杨蕴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鼻炎喷雾剂对慢性单纯性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简称慢性鼻炎)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鼻炎喷雾剂、麻黄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治疗,并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近期总有效率3组分别为89.3%、66.7%、8.0%;鼻炎喷雾剂对减轻患者症状、升高鼻分泌物IgG水平、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与鼻粘膜纤毛传输功能均具有显著作用.结论:鼻炎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志军;李凡成;张顺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兔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跨膈压(Pdi)、膈肌肌电图(EMGdi)及膈肌诱发电位(DEP)为指标,双侧膈神经刺激30min复制膈肌疲劳(DiF),于用药前及用药后记录不同刺激频率的Pdi、EMGdi及DEP,算出高/低频(H/L)比值和中心频率(Fc),数据经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参附注射液2ml/kg用药后30min可提高Pdi、H/L比值、Fc和DEP幅度,缩短DEP潜伏期(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有抗DiF作用.
作者:关宿东;葛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中药天癸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ASR)肥胖及无排卵的影响.方法:采用α-32 P标记瘦素(leptin)受体(OB-R)及神经肽Y(NPY)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放射自显影技术结合图像分析,观察中药治疗前后下丘脑弓状核(ARC)两种物质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ASR中ARC的NPY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OB-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ASR呈肥胖、无排卵状态.用中药天癸方治疗后,NPY基因表达下降,OB-R基因表达上升至正常大鼠水平.结论:ASR肥胖及无排卵可能与NPY mRNA过度表达、OB-R mRNA数目异常有关,中药可调节NPY和OB-R mRNA表达而发挥减肥及促排卵作用.
作者:孙斐;俞瑾;张利能;查锡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组病因不明,好发于青少年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多具持续或反复顽固性高热,颈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极易与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疾病混淆.多数认为抗生素无效,糖皮质激素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罕有报道.我们于1997~1999年收住5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荣璋;唐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7年10月~1998年4月,我们运用痛风宁Ⅰ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6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64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云凤;扈晓宇;彭介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中药治疗,B组单用西药卡托普利加倍他乐克,C组中西药联合应用;3组均在用药后3周和3个月分别观察心功能各项指示.结果:(1)心功能总有效率A组为72%,B组为86%,C组为94%.(2)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C组较A、B两组明显缩小(P<0.05).(3)射血分数C组比A、B两组有显著提高(P<0.05).(4)24h动态心电图C组室性早搏数比A、B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中药联合卡托普利加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提高了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何焕友;赵惟呈;徐玉花;李淑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