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李国荣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 实验, 实践教学, 护理人才, 注重实践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 理论教学, 复合型人才, 教学模式, 护理教学, 创新精神, 优化, 素质, 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护理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护理教学中更应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以往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头位晚期妊娠具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84例,随机分成两组,缩宫素组用缩宫素2.5 I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内,米索组用米索前列醇50 μg阴道后穹窿给药,间隔4 h~6 h重复给药一次,24 h内大剂量为200 μg.结果:米索组引产成功率为94.5%,缩宫素组为79.8%,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总产程时间米索组短于缩宫素组.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既能促进宫颈成熟、软化,又能短时间内出现规律宫缩,是一种引产成功率高、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引产药物,但使用期间需密切观察.

    作者:张辉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奥硝唑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硝唑粉、根管充填粉、碘仿与根管充填剂调成的糊剂)和对照组(甲醛甲酚).结果:治疗组疗程短,见效快,不易复发,总有效率高.结论:奥硝唑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晓环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CD44与VEGF在颅内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VEGF、CD44s和CD44v6抗原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枸橼酸缓冲液(MW-CA)、EDT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D44s和CD44v6基因蛋白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25%(5/20),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VEGF、CD44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29/35)和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VEGF、CD44s和CD44v6性表达率分别为90.0%(27/30)、86.7%(26/30)和66.7%(20/30).VEGF、CD44s和CD44v6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母细胞瘤和颅内转移瘤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与CD44v6表达差异有显著性,但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有助于脑胶质母细胞瘤、颅内转移瘤与正常脑组织的鉴别,而CD44s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VEGF和CD44v6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熊正文;范水平;冯骥良;胡海霞;黄勇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全自动尿液一般检验应重视的综合问题分析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赋予了尿液分析许多新的内容,它的快速、简便、准确、多参数分析,深得广大检验及临床医生的好评,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广大检验工作者重视,现分析如下.

    作者:师秀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全肺切除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了本科近4年来94例全肺切除患者中合并有心律失常的类型、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发生心律失常29例(占30.8%),均发生在3 d内,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常见,均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心律失常是全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心电图异常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采用止痛治疗有效降低发生率.结论:术前对有心血管疾病和易患者应进行干预治疗,改善心肌储备,术中术后保持血氧平稳,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减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张荣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人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以期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结合文献对46例中13例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准备不充分;丧失手术有利时机;术式选择不当而增加机体创伤或未达到充分胆道减压;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及伴发疾病多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除合理的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外,应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尽早施行胆道引流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随时监测,防治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作者:杜长江;周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因心悸胸痛20 d加重3 d伴头晕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4次/min,三尖瓣区可闻及全收缩Ⅱ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姚英;黄朝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弓形虫感染筛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地育龄妇女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我们对来我院作常规孕期体检的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进行了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CAg)、特异性IgM(TOXAb-IgM)、特异性IgG(TOXAb-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以便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孕妇应用药物治疗并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降低了胎儿宫内感染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 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TOXAb-IgG)、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TOXAb-IgM)和弓形虫循环抗原(CAg).结果:在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中检出CAg阳性4例,阳性率0.36%;TOXAb-IgG,阳性24例,阳性率2.22%;TOXAb-IgM,阳性36例,阳性率3.33%;TOXAb-IgG+TOXAb-IgM,阳性7例,阳性率0.65%;CAg+TOXAb-IgG+TOXAb-IgM阳性2例,阳性率0.18%;总阳性73例,阳性率6.75%.结论:应该加强对育龄妇女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并对孕前和孕期妇女进行弓形虫感染的动态血清监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重大意义.

    作者:吴大富;杨红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急诊摄片质量保证的探讨

    急诊摄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急诊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为了做好急诊摄片的质量保证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着重从急诊病人的特点、检查前准备、机器设备、操作技术和暗室处理几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陈德华;陈春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修饰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研究重点放在了降低毒性,抗耐药菌方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修饰酶是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本文对氨糖类抗生素的修饰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华振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两种方法测尿蛋白的比较

    尿蛋白的测定对肾病及尿路感染诊断及愈后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尿蛋白定性常采用试纸法和磺柳酸法.我们对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及病房病人200例进行尿蛋白测定,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范迎春;张团结;高勇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股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50例体会

    目的:探讨DCS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DCS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50例.结果:术后经3 a随访,50例患者骨折全部痊愈,优良率为86%.结论:使用DCS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性能优越,固定牢靠,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黄希勤;高文波;陈伟兵;何春雷;廖文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疼痛的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可行性.方法:对2003年至2004年4月45例因盆腔疼痛收入院的患者,其中盆腔内异症18例,急慢性盆腔炎5例,盆腔炎伴炎性包块形成6例,盆腔脓肿6例,盆腔粘连9例,原发性痛经1例均实施腹腔镜下相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个月.结果:除2例失访,5例无改善,38例盆腔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手术有效率86.5%.结论:对各种疾病引致的盆腔疼痛,腹腔镜下施行相关手术后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敏仪;汪星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子宫全切术前后性生活状况调查及健康指导

    子宫是众多女性生殖器中的一个重要器官,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子宫切除术前后应对妇女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自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来我院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人有169例,我们对这169例妇女进行了手术前后相关性知识方面的调查,旨在了解子宫全切术对这些妇女是否在生理、心理上造成影响,以制定出相关护理措施,消除她们的心理障碍.

    作者:刘丽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如何提高尿液分析的质量

    尿液检验是临床实验室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多联试纸分析方法是重要的检测手段,然而检测质量往往被忽视.通过长期的实际工作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对于提高尿液分析质量较为重要:标本质量的控制、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和尿液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本文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于加强质量意识,规范操作步骤,发出高质量尿分析报告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白云;安黎云;李玮;刘艳丽;王缚鲲;陈兴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腹部钝伤合并肠腔破裂CT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腹部外伤引起肠腔破裂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7例有明确外伤病史、进行了CT检查且手术确诊的肠腔破裂穿孔病例,回顾分析CT图像.结果:小肠破裂4例,小肠及降结肠破裂1例,十二指肠破裂2例.CT表现:腹腔积液7例,肠系膜血肿5例,腹腔局部管壁增厚、间隙不清5例,气腹2例.结论:腹部钝伤合并肠腔破裂CT检查非常有价值.

    作者:金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尿液检测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的标准化应用,对尿液分析仪器的干扰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联机后结果与显微镜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F-1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所测管型和红细胞假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7.0%和26.3%;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假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3.5%和13.3%.结论:通过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可排除假阳性结果,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梁秀兰;贺淑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探讨抗乙肝颗粒剂制备工艺和质控标准

    目的:探讨抗乙肝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处方中药的性状和理化性质,确定了简单合理的制剂制备工艺;同时根据医院药品质量检测条件,应用薄层色谱法与丹参、赤芍、重楼和青黛的鉴别,经考察,剂型稳定,检测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抗乙肝颗粒剂制备工艺设计合理,质量标准稳定可行.

    作者:吴静;王燕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全面认识健康改变健康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要求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适应社会,而且要求品德高尚.

    作者:张亚妮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侧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指套状撕脱伤15例报告

    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15例手部脱套伤,其中仅一指脱套伤的10例,两指脱套伤的5例,均予以侧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效果良好.作者认为,运用侧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脱套伤可以大限度恢复手指运动和感觉功能,且外观较好,是治疗手指套状撕脱伤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迎春;李江涛;杨延林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