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尿液一般检验应重视的综合问题分析

师秀云

关键词:全自动, 尿液分析, 一般检验, 自动化仪器, 多参数分析, 临床医生, 检验医学, 工作者
摘要:随着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赋予了尿液分析许多新的内容,它的快速、简便、准确、多参数分析,深得广大检验及临床医生的好评,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广大检验工作者重视,现分析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全面认识健康改变健康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要求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适应社会,而且要求品德高尚.

    作者:张亚妮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FOLFIRI方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及毒性观察

    目的:观察FOLFIRI方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FOLFIRI方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76例,其中结肠癌42例,盲肠癌34例,除PD患者外,至少用药3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者76例,无完全缓解(CR)患者,部分缓解(PR)30例,稳定(SD)38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PR+CR)为39.5%,临床受益率为89.5%,中位生存期为14.8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3/4度为9%)及中性粒细胞减少(3/4度为35%).结论:对晚期大肠癌患者FOLFIRI方案化疗能够明显提高有效率、延长肿瘤进展时间及改善生存率.

    作者:张湘伟;田韧;魏志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浅谈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简称EQA)是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和提高医疗机构检验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在全世界已普遍开展,并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室间评价工作,使参加者在各专业的检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作者:侯临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安达芬栓治疗宫颈糜烂68例临床观察

    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我院门诊自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安达芬栓治疗宫颈糜烂,对能坚持随访的68例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侯雪娥;郝秀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血细胞分析仪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细胞分析仪已在各级医院普通应用,其原理有电阻抗法、光散射法等,而以电阻抗法应用较为广泛,其报告单有数值和直方图,而临床一般只注意数值不大注意直方图,其实直方图对血细胞变化更为直观.

    作者:丁玉庚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预防差错事故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立法日渐完善.为了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从而保证病人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保护护士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护士,在近20 a的护理工作中,体会如下.

    作者:黄俊峰;刘晶晶;于大方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在《护理学导论》课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一点体会

    现代护理教学不是要全部灌输知识和技能,而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包括加快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问题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要养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作者:郭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护理工作中发生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医源性尿道损伤,从护理角度分析其原因,探讨护理工作中的预防措施.医源性尿道损伤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导致的患者尿道损伤[1].据报道[2~4]医源性尿道损伤中因留置尿管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6/87[2],30/50[3],92/138[4].往往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的双重痛苦.笔者在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实行留置尿管205例,共561次,出现8例尿道黏膜损伤(前列腺三度增生5例,膀胱癌化疗3例).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医源性尿道损伤,避免医疗纠纷,进行如下探讨.

    作者:赵香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CD44与VEGF在颅内转移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VEGF、CD44s和CD44v6抗原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枸橼酸缓冲液(MW-CA)、EDT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D44s和CD44v6基因蛋白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25%(5/20),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VEGF、CD44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29/35)和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VEGF、CD44s和CD44v6性表达率分别为90.0%(27/30)、86.7%(26/30)和66.7%(20/30).VEGF、CD44s和CD44v6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母细胞瘤和颅内转移瘤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与CD44v6表达差异有显著性,但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有助于脑胶质母细胞瘤、颅内转移瘤与正常脑组织的鉴别,而CD44s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VEGF和CD44v6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熊正文;范水平;冯骥良;胡海霞;黄勇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倒核在临床修复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金瓷冠桥被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但由于基牙断裂、核桩折断、粘固剂溶解引起基牙继发龋等原因,部分患者戴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金瓷冠桥脱落的现象.按常规方法重新修复时,一般先做核桩,再重新制作金瓷冠桥.这样既增加患者就诊次数,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笔者自1995年至今,利用脱落的原金瓷冠制作与之相吻合的核桩(称为倒核),延长了原修复体的使用时间,效果较好.

    作者:袁武将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全自动尿液一般检验应重视的综合问题分析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赋予了尿液分析许多新的内容,它的快速、简便、准确、多参数分析,深得广大检验及临床医生的好评,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广大检验工作者重视,现分析如下.

    作者:师秀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X线机故障两例

    1 DG5016型C型臂X射线机1.1 故障现象踩下透视曝光开关,监视器上无图像显示.1.2 检修过程开机后,按下透视转换按键,自动电压调节按键,踩下透视曝光开关,移动显像小车上曝光指示灯亮.松开透视曝光开关,指示灯灭.提示机器控制部分和高压部分正常.故障应在电视信号输入线路方面.

    作者:李国;李强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护理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护理教学中更应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以往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李国荣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观察总结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2月至2005年2月本院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次,2次/d,皮下注射,5 d~7 d.葛根素注射液200 mg~400 mg+生理盐水250 ml~500 ml静脉点滴,连用15 d.对照组应用肝素钠2万U+生理盐水500 ml静脉点滴,连用5 d~7 d,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500 ml静脉点滴,连用15 d.其他常规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其中3例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无一例皮肤黏膜出血.对照组总有效率80%,其中5例进展为AMI,3例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UAP,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安全性大,值得推广.

    作者:黄运康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50例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方法:对10年间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样性、复杂性、大部有原发病,血象大多数正常,骨髓象组织细胞增生异形性不大.结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大多数可找到原发病,预后良好.因发病的不同,疗效有差异.

    作者:刘平;左新年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炎的治疗在临床上较为棘手,蛋白尿是促进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而肾性高血压亦可引起主要靶器官肾脏的损害,诸多因素终导致慢性肾损害乃至尿毒症,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为探索减缓肾炎发展的方法,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胃食管返流病内镜治疗新进展

    胃食管返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慢性的不正常的返流进入食管,并且引起严重的持续不适感.GERD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或食物返流,它可引起食管糜烂、溃疡、出血、狭窄等[1~3],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常见疾病一样,可以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GERD还有增加发展为Barrett食管及食管癌的危险[5~6].

    作者:郭旭;杨云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所有入选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5例均给予一周2次~3次,每次2 h~4 h的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愈34例(占75.6%),转为慢性4例(占8.9%),死亡7例(占15.6%).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早期及时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减少严重并发症,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少死亡率.

    作者:张亚莉;柳红婷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超高倍显微仪和FQ-PCR检测泌尿生殖道UU和CT的探讨

    目的:探讨超高倍显微仪和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应用.方法:采用FQ-PCR 法,对超高倍显微仪检测143例CT/UU阳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FQ-PCR检测,CT阳性率26.57%(38/143),UU阳性率40.56%(58/143);CT、UU两者阳性率9.79%(14/143).结论:柳州地区妇科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CT、UU合并感染者占有一定的比例,FQ-PCR和超高倍显微仪检测CT、UU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但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作者:杨柳光;李卓园;蒋利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我们检测了13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胆酸(CG)水平,探讨其对各种慢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