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的CT分析

郭文学

关键词:副鼻窦, 窦口鼻道复合体,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评价CT检查对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4岁~17岁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90例,并结合临床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分4型:结论:CT检查是指导青少年慢性鼻炎鼻窦炎临床分型分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问题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一种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钠或钠盐.LMWH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需实验室的监测等优点[1].近年来,LMWH作为抗血栓作用强,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用药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如下.

    作者:刘鸿丽;王秀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3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胆囊管远端部分敞开,用弯分离钳自胆总管向胆囊管方向交替推挤的方式处理胆囊管结石,取得满意疗效.结论:LC中应重视发现和处理胆囊管结石,避免遗漏,如疑有结石,胆囊管游离要充分,以便开放取石后便于夹闭胆囊管残端,操作切忌粗暴,避免胆管损伤.

    作者:冯伟;张震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预防卧床和牵引并发症,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进行康复训练.结果:37例病人术后10 d 100 %能扶拐行走,术后6个月35例完全恢复正常生活,2例生活大部分自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曲玲玲;于瑞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鸡眼灵膏治愈鸡眼37例经验报告

    鸡眼又名肉刺,系肢体局部长期遭受挤压或摩擦引起的角质增生病变.长期走路或足部畸形者易患.鸡眼主要发生于足部外缘处,足跟及外踝也有发生者.鸡眼发生于趾部时,于走路或站立过久时,因其角质尖端压迫真皮内末梢神经,非常疼痛,常致行走困难.鸡眼非常多见,作者在诊疗工作中共遇37例,经用鸡眼灵膏治疗,均获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光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冠心病52例

    治疗冠心病配合心理疗法52例观察优越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倪兰;朱晓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教育中应注重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全面推进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从教师、学生等不同角度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等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目的的新的教育模式,21世纪是以信息为特征的社会,一个国家要想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生存、发展,要想在世界上取得战略优势地位,需要有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自己寻找知识和创造知识.

    作者:车昌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血压病治疗护理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血压为常见的心血管病,除部分病人可找到原因外,多数为原发性,须长期进行降压治疗.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可以大大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现就其治疗护理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谢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脂代谢异常与脂肪肝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脂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1 52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测定空腹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分析结果.结果:高甘油三酯患病率17.24 %,高胆固醇患病率3.22 %,二者均升高患病率3.68 %,脂肪肝154人,高血脂合并脂肪肝87例(23.71 %),血脂正常者合并脂肪肝67例(5.82 %),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脂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应高度重视.

    作者:刘迎利;闫自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为了促进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康复,作者根据临床实践,从护理人员及家属和陪护两方面加以分析,从中发现影响老年病人康复的有关因素,并从这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为老年病人的护理提供指导和帮助.[关健词] 老年病人;康复;护理

    作者:王红梅;王红霞;王莹;张巧宁;张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导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疾病的声像图表现.结果:48例乳腺导管疾病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79 %.结论:乳腺导管疾病在高频超声上多能显示直接或间接征象,高频超声是诊断乳腺导管疾病中简单、有效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作者:郭贤熙;梁建成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斜方肌筋膜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

    目的: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枕骨区肿瘤的显微解剖,并初步探讨位于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的可行性.方法:在枕外隆凸下缘中点处作T字型切口,去除左侧枕骨.沿横窦、乙状窦下缘剪下硬脑膜,显微解其神经血管.剪下硬脑膜平放于斜方肌筋膜表面,比准大小、周围大于硬脑膜0.5 cm,(注意切取时无破损处).将切下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辩逆行转移至重建区与硬脑膜缝合,硬脑膜缝合时应留余脑的空隙.并对90例成人头颈正中矢状切上肢标本进行定位、测量.结果:枕外隆凸高点至枕骨大孔后缘间的距离;男性为(50.1±2.2)mm.女性为(48.4±1.6)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20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9.5±0.5)mm.女性为(9.2±0.5)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2.5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8.6±0.4)mm.女性为(8.3±0.4)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30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7.3±0.4)mm.女性为(7.1±0.3)mm.结论:枕颈融合术、螺钉固定深度在5 mm内一般较安全.枕鳞区硬脑膜修复采用斜方肌区筋膜和带有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从解剖基础是可行的.

    作者:曾效恒;欧阳四新;彭田红;谭建国;刘建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急性肺水肿5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1月抢救56例重度有机磷中毒致急性防水肿患者、除3例分别因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死亡外均抢救成功.本组56例均为急症患者,其中男16例,女40例.年龄16岁~47岁,其中16岁~25岁43例,占78.6 %.除1例喷洒农药后,造成中毒外,其余均为吞服,包括DDV中毒42例,占77 %,乐果14例占23 %.本组病例喷洒农药者,在喷洒后8 h出现急性肺水肿,吞服者则一般在吞服后40 min~2 h发生.

    作者:朱庄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影响甲苯磺丁脲作用的药物

    目的:了解影响甲苯磺丁脲(以下简称D860)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并掌握与其他药物配伍时血糖的变化规律.方法:对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有16种药物皆能不同程度地影响D860的作用.结论:与D860有协同降糖作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拜糖平和胰岛素等.增强D860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有:肝药酶抑制剂、哌唑嗪和苯那普利等.减弱D860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有:普萘洛尔、氢氯噻嗪等.

    作者:陈景青;陈景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速率法血清肌酐测定的副波长选择

    目的:探讨设定不同的副波长对QLYMPUS AU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影响,尤其在标本溶血、黄疸、脂血的情况下对肌酐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的副波长对两种质控血清、三种类型标本和正常血清标本进行测定.结果:副波长宽度的选择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对所有标本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脂血标本影响大(P<0.01).结论:正确选择若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副波长宽度,对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作者:程晓军;荆成宝;赵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人员的防护

    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开始,使广大医护人员更加认识到做好自身防护的重要性,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非常重要.

    作者:解红;解评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100例脑外伤患者的EEG、BEAM、TCD及CT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经颅内多普勒(TCD)及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脑外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脑外伤患者进行EEG、BEAM、TCD及CT检测.结果:100例脑外伤患者中EEG的异常率为45 %,BEAM为55 %、TCD为50 %、CT:20 %.结论:EEG、BEAM能够客观的反映脑机能的变化,且BEAM比EEG的阳性率高,对病损的程度、范围的显示更直观、醒目,二者在脑外伤的诊治中是CT不能取代的.但是当脑外伤引起脑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尤其是在定性方面,CT明显优于EEG和BEAM.另外,脑外伤患者的头痛可能系外伤性血管性头痛.各项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从而对客观地评价伤情,指导治疗、尽可能避免脑外伤后遗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永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手术室术前术后健康教育表格设计与应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对手术期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手术期护理安全,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手术室护理系统化、规范化.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对1 200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并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使病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初步了解,对手术室的环境,自己手术的麻醉方式,自己应该注意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减少了病员恐惧心理,为手术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淑娟;孙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同时进行静脉注射时防止空气进入的方法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在静脉输液的同时要静脉注射某种药物,推注的方法是:先分开头皮针与输液管,然后再接上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静脉推注(简称静推),此时,在接头处常会有少量空气进入头皮针,随之被注入血管内,并且,静推的次数愈多进的空气愈多,易给病人带来不安和恐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现介绍一种杜绝空气进入的静推方法:打开头皮针与输液器,接上装有药液的注射器时,先不要急于推动活塞,应先慢慢抽吸回血,待接头处空气被吸入到注射器时,迅速用左手手指轻弹注射器的筒壁,让气泡飘到接近活塞柄的药液尾部,这时再推注药液,推完药液时把尾部的空气留入注射器内不要推入即可.

    作者:刘菊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膈疝的X线诊断探讨

    目的:从X线方面探讨隔疝的诊断及与先天性肺囊性病变,金葡菌肺炎、膈上巨大食管憩室和外伤性胸壁、腹壁疝的鉴别诊断.另外,还讨论外伤性膈疝的特殊类型-心包纵隔疝的X线诊断.材料与方法:48例经手术或X线造影检查证实病例.结果:详细询问病史,选择恰当的X线检查方法,仔细阅读胸片,并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是避免误诊的关键.结论:膈疝并非罕见,临床及X线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为各种胸膜疾病,延误诊断,具有潜在的致命危险.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十几年来经手术及X线造影检查证实的48例膈疝病例.

    作者:席金来;沈永华;李红科;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