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舒片醇提物不同剂量对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赵伟伟;李然;夏炳妍;刘孟安;王斌胜

关键词:胃肠舒片, 不同剂量, 胃肠动力, 胃肠激素
摘要:目的 通过胃肠舒片醇提物不同剂量对大鼠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探讨其临床佳用药剂量所达到的佳疗效.方法 选SD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6只,即空白组,胃肠舒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空白组给蒸馏水,胃肠舒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胃肠舒小剂量灌胃液、中剂量灌胃液、高剂量灌胃液,各组灌胃用药7天后,以葡聚糖蓝(BD) 2000为标记物,观察各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与胃动素(MTL)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肠舒小剂量和高剂量组促进大鼠胃排空率显著优于空白组(P<0.01或P<0.05);胃肠舒小、中、高剂量组促进大鼠小肠推进率均显著优于空白组(P<0.01,P<0.05);胃肠舒小剂量组增强大鼠血清胃动素(MTL)含量显著优于空白组(P<0.01).随胃肠舒片剂量增加反而有对促进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分泌作用减弱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胃肠舒片即可达到促进胃肠动力和增加MTL的佳疗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水浴热烫炮制对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水浴热烫炮制对栀子中栀子苷(Geniposide)含量的影响,建立佳的水浴热烫炮制方法.方法 将霜降前和霜降后采收的栀子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水浴热烫处理后,用HPLC检测其中栀子苷含量.结果 栀子的佳采收期为霜降后,即1/3青2/3黄时采收为宜;水浴热烫炮制佳方法为90℃下处理10min,Geniposide的含量可达7.12%.结论 霜降后采收的栀子中Geniposide含量高于霜降前采收的;水浴热烫炮制法可提高栀子中Geniposide含量.

    作者:蒋元斌;林丛发;郭慧慧;钟爱清;曾峰;陈弘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从脾论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从脾论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多中心、盲法、区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国内6家医院作为分中心纳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健脾和血祛痰组、益气健脾化瘀祛痰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随访2周.检测心绞痛有效率,血同型半胱氨酸值,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其他疗效机制指标之间相关系分析,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基线变化值历时性分析中,益气健脾和血祛痰组、益气健脾化瘀祛痰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HT、VIP、Ghrelin、NE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系数较高.结论 “从脾论治”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值,并可能干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作者:高晓宇;张哲;王洋;刘悦;孔德昭;孟繁丽;尹妮;潘嘉祥;唐晶;李佳;杨关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蜡梅属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蜡梅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蜡梅属植物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文章对近几年来蜡梅属植物中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该属植物活性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丽玲;沈校;邓宝琴;邹峥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补中益气颗粒喷雾制粒与传统干法制粒工艺对比研究

    目的 采用喷雾制粒替代补中益气颗粒原有的干法制粒,对啧雾制粒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并与原干法制粒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浸膏浓缩的相对密度、进风口温度-出风口温度、雾化压力、喷雾速率等因素进行优选,确定佳制备工艺,进行了三批样品验证,并与干法制粒制得的三批样品进行了颗粒流动性、吸湿性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 补中益气颗粒的佳喷雾制粒工艺:浸膏相对密度:1.20,进风口温度-出风口温度(℃):110 ~60℃,雾化压力:0.20mPa,喷雾速率:260Hz.结论 优选的补中益气颗粒制备工艺条件合理,简化生产环节,制出的颗粒成品率高,质量稳定,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姜旭;青梅;陈明霞;于娟;刘晔;石垚;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法象药理认识的温热药药性与形态学特征相关性初步分析

    目的 研究法象药理与温热类中药自然属性的相关性,分析温热药药性与形态学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取114味温热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其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药性相关性.结果 温热药口尝味与五味的匹配度较高.有毒、大毒、小毒药外观多以红色,绿色为主,颜色较鲜艳.结论 法象药理理论与中药的自然属性存在着极大的相似之处,研究中药形态学特征与法象药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郭兆娟;翟华强;李睿;袁一平;田伟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从气的功能角度探讨针灸对细胞自噬的调控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基本的要素之一,具有中介、气化、防御的生理功能,针灸能够通过调动“气”的功能发挥治疗作用;在分子水平上,针灸能够介导自噬信号传递,并协调自噬相关代谢平衡以及清除受损蛋白来发挥效应.笔者检索近年的研究后发现,针灸的作用在宏观与微观上具有某种相似性,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就相关方面作一简要阐述,以期为针灸的治疗作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研究.

    作者:高原;张伟波;刘丁龙;寿崟;虎力;徐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功能针灸针的研发思路

    介绍了多功能针灸的结构及研发思路.一次性可拆卸的多功能针灸针涉及的是针灸医疗器械,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 2013 2 0630630.8.该专利将中医针灸毫针与西医注射器针头的优点相结合,方便临床医师在一次针刺中施行针刺手法和穴位注射治疗.该专利在传统针灸毫针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中空的针体,在针尖后侧作一个侧方开口,药液经中空的针体后从此处流出,针尾部组件可灵活拆卸,能够安装透明气囊保障针刺安全,或装配注射器注射药液,满足了医师施行针刺手法后进行药液注射的需要.针体上有刻度,能够准确定量针刺深度,临床与教学均可采用,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作者:吕浩源;张驰;肖强兵;张艳佶;王前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XT)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用碳粒廓清试验检测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鸡红细胞免疫试验检测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运用1% DNFB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检测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非特异性免疫方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残黄片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在体液免疫方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残黄片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5);在细胞免疫方面,未观察到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耳肿胀度、耳肿胀率较为明显的影响.结论 残黄片对环磷酰胺介导的免疫低下小鼠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作用,但对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无作用或调节作用较弱.

    作者:李娜娜;王雯颍;李承平;邓莉;石金金;陈慧芳;孙曼;何永侠;李寅超;袁海龙;韩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防治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查阅,并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中医病因病机,并以“未病先防,,“既痛防变”和“瘥后防复”这三个“治未病”思想的核心观点作为切入点,分别论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的具体运用,即通过情志调护、饮食起居、穴位养生、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中医特色疗法以达到改善卵巢功能,延长卵巢寿命,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作者:刘阳;付蓓;肖清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对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和干预效果.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都有所好转,中医护理干预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同时中医护理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患者.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护理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干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术兰;何燕;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张聿青医案·不寐》中的《内经》元素浅析

    通过研究《张聿青医案·不寐》,探析张聿青运用并发挥《内经》中理论和方药治疗不寐的经验与特点,其重视“胃不和则卧不安”“阳不入阴”之说,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不寐的病机不离“阴阳水火升降失调”,治疗则善用半夏汤,且半夏用量不大,为现代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思路.

    作者:董颖敏;沈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肿瘤微环境学说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痰毒的关系探讨

    阐述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中医痰毒的相关性.提出痰毒产生的病理过程、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特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痰毒的相似性.

    作者:刘磊;张光霁;楼招欢;徐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院门诊扎冲十三味丸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门诊扎冲十三味丸使用情况,为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随机抽样,由HIS系统数据导入软件提取2017年应用扎冲十三味丸的处方,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软件以及EXCEL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抽查某院2017年1-6月使用扎冲十三味丸的处方1215张,参照药品说明书和有关法律法规、指导原则,对其用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7年使用扎冲十三味丸的门诊处方共1215张,其中不合格处方共202张,不合格率为16.62%.结论 医院扎冲十三味丸的使用存在超适应症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医院相关部门、医师和临床药师应该进一步加强扎冲十三味丸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处方点评以及监督和管理,提高合理应用水平,使中成药合理应用更加规范.

    作者:王晶;顾申勇;杨铭;沈毅;任金妹;唐扣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叶天士治疗不饥症用药经验浅析

    目的 文章对《临证指南医案》中不饥症的原因、分类辨治经验作了分析总结,认为叶天士治疗不饥症以宣通胃气为主,或辛开通调以祛中焦痹阻,或苦降以开上焦气痹,或柔剂以温通补下,或甘寒以滋润益阴,或清营滋阴以救津液.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药材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影响实验研究的思考

    神经氨酸酶是镶嵌在流感病毒包膜表面上的糖蛋白刺突,因能水解宿主细胞膜上病毒特异性受体糖蛋白末端唾液酸与相邻糖基的连接键,在促进病毒的释放与扩散中起重要作用.筛选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对防治流感有重要学术意义.文章在归类分析96种单味中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益类药、理气活血药、祛风除湿药等)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影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作者的思考与观点.

    作者:张波;李玲;魏科;宁毅;戴冰;胡珏;张世鹰;卢芳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益元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元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入组顺序将92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给予益元灸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测量其膀胱残余尿量、平均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膀胱大容量、膀胱压力及生活质量指数经5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P<0.05),且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益元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安全、有效,且治疗简单、操作方便,能明显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膀胱顺应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伟娟;冯晓东;李瑞青;任亚锋;刘承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慈菇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PPARa及CTA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慈菇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干预结果,探讨慈菇消脂胶囊防治该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食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慈菇消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吡格列酮阳性药物对照组.慈菇消脂胶囊对模型大鼠治疗6周后,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血清血脂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肝重、肝脏病理学变化、血脂代谢、肝酶学变化、血清中FFA及肝组织中PPARa、CA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慈菇消脂胶囊各剂量治疗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慈菇消脂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FFA含量(P<0.05),对PPARa及CTA表达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慈菇消脂胶囊具有通过改善肝功能,调节PPARa、CAT异常表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起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白洲霞;杨少军;徐三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电针对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测电针对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相关行为学的影响,探讨电针对高糖状态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共计7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柠檬酸钠组、柠檬酸钠+电针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每组18只.200 mg/kg链脲霉素(STZ)腹腔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电针刺激“百会”“肾俞”“足三里”,电压2~4V,频率2 Hz,隔日一次,每次20 min,共计30次.30、60 d被动回避试验,61 ~65 d水迷宫实验,万孚血糖监测系统监测0、7、14、30、60 d空腹血糖,酶联免疫法检测0、65 d血清胰岛素水平.65 d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 1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结果 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血糖升高(P<0.05),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血糖降低(P<0.05),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水迷宫实验,61、62 d定位航行实验部分,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逃避潜伏期增加(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减少(P <0.05);63、64d空间探索实验部分,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逃避潜伏期增加(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减少(P <0.05);65 d对位空间探索实验部分,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逃避潜伏期增加(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减少(P<0.05);在被动回避试验中,30、60 d的记忆保持实验期间,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穿梭潜伏期减少(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穿梭潜伏期增加(P<0.05),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树突棘密度减少(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树突棘密度增加(P<0.05).结论 电针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异常、调节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有关.

    作者:潘友灿;许能贵;易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定痫汤加减联合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定痫汤加减联合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筛选出定痫汤加减联合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790例.结果显示定痫汤加减联合抗癫痫药组治疗癫痫在有效率、显效率、脑电图改善率优于抗癫痫药组.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发生率、神经系统发生率、肝肾功能异常率皆低于抗癫痫药组,血液系统发生率、皮疹发生率中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定痫汤加减联合抗癫痫药治疗癫痫有效且安全,鉴于纳入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证实.

    作者:吴琼;李华琼;陈爱玲;刁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补肾化痰法经APN信号通路调控肥胖型PCOS雌鼠糖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究补肾化痰法通过调控APN/p38MAPK信号通路,改善肥胖PCOS雌鼠糖脂代谢的机制.方法 来曲唑联合高脂制备肥胖PCOS雌鼠模型,补肾化痰方进行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PN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AdipoR2,FATP1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卵巢颗粒细胞p38MAPK的mRNA表达水平,酶法检测血清FBG、TC、TG等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①中药高、中剂量组雌鼠血清FBG、TC、TG、LDL、FF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HDL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②中药高、中剂量组血清中APN含量升高(P<0.05或P<0.01);③中药高、中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膜AdipoR2的平均黑度值增高(P<0.05);④中药高、中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p38MAPKmRNA表达增高(P<0.05);⑤中药高、中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中FATP1平均黑度值增高(P<0.05).结论 肥胖型PCOS雌鼠出现以生殖内分泌紊乱,排卵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理改变,并伴随全身的糖脂代谢异常.补肾化痰法能有效改善肥胖PCOS雌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与补肾化痰法激活APN/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张纯;徐晓娟;黄映红;李宛静;邓蒂斯;雒芙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