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玲;沈校;邓宝琴;邹峥嵘
目的 比较三种姜汁(干姜煮汁、生姜煮汁、生姜榨汁)的成分类别及其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GC-MS,UPL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生姜煮汁,生姜榨汁和干姜煮汁的挥发性成分、姜辣素成分以及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三种姜汁的成分类别及含量存在差异.结论 不同姜汁成分差异显著导致不同姜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钟凌云;何平平;吕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泰山虫草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抗肿瘤活性的谱效关系,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12批泰山虫草药材指纹图谱,采用抗肿瘤实验比较不同批次生理活性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其谱效关系.结果 确定共有峰11个,采用对照品对6个特征峰进行了指认.抗肿瘤活性表明各批虫草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均有抑制作用,谱效关系研究发现各共有峰与药效的关联序为9>7>3 >4>11 >10>6>1 >5>2>8.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并确定了抗肿瘤活性成分,有利于全面评价泰山虫草的品质.
作者:孙露露;王盈桐;赵凤春;李艳玲;田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解毒通络调肝方对衣霉素刺激HepG2细胞炎症因子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检测该方不同浓度(12.5 μg/mL、25μg/mL、50μg/mL、100μ g/mL、150μg/mL)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5μg/mL衣霉素刺激HepG2细胞24 h造成内质网应激的模型,应用该方(25 μg/mL、50μg/mL、100μg/mL)干预,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及CRP的表达,检测JNK2、IRE-1、NF-κB蛋白表达量.结果 该方上述浓度梯度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该方高、中、低剂量组干预的IL-6,TNF-α及CRP表达显著下降,该方中剂量与高剂量组JNK2、NF-κB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IRE-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1.该方可明显抑制内质网应激状态下HepG2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2该方能降低JNK2、NF-κB、IRE-1的表达水平.
作者:刘向荣;朴春丽;王秀阁;米佳;金美英;姜小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督灸配合加减固冲汤治疗脾肾不足型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3个月后行相关临床疗效的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整体临床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止血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阴道流血情况及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对脾肾不足型崩漏均有疗效,督灸配合加减固冲汤相对于单纯口服加减固冲汤治疗脾肾不足型崩漏效果更佳,能更有效地促进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梁少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特点的脉象训练仪已经成为培训和考核中医大学生及中医临床医师的工具,该文采用脉象训练仪对二十六个脉象进行了难易程度的区分,给各级各类中医技能考核的选题作一参考,对提高中医临床医师脉诊技能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赵庆;吴珊;徐川岚;黄小清;马碧珉;沈宏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通过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搜索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剂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分析.整理出163首方剂,涉及156味药物,通过分析,发现念珠菌性阴道炎外用处方中的药物药性偏寒,药味偏苦,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中药依次是苦参、黄柏、蛇床子,挖掘出核心组合28个,演化得到新处方14首.研究表明,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剂以清热燥湿,止痒杀虫为主.客观呈现了念珠菌性阴道炎外用药的处方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杨利林;郜洁;丘维钰;罗颂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明确狭叶花花柴Kareliniacaspia (Pall.) Less.f.angustifolia Smolj.基原,为该药材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考证狭叶花花柴文献,研究并记述狭叶花花柴植物形态、生药特征、各部分组织粉末显微特征及成分类别进行分析.结果 提供了狭叶花花柴使用的历史依据,生药和理化鉴定数据,得到了狭叶花花柴中未曾记载的生药特征.结论 为狭叶花花柴的资源利于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林丽;王振恒;晋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人参总皂苷对小鼠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不可回避足底电击(IFS)联合情景再现(SR)制备PTSD动物模型,造模前给予人参总皂苷(高剂量50mg/kg、中剂量25 mg/kg、低剂量12.5 mg/kg)7天.造模成功后检测小鼠PTSD样行为(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皮质酮浓度;分离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PFC)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1(SGK1)在mRNA和蛋白质的水平.结果 行为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呈现显著焦虑和恐惧行为(P<0.05),人参总皂苷中剂量能够显著改善此种行为变化.同时,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SGK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调(P<0.05),人参总皂苷中剂量组能够上调其表达.阳性药物安定能够逆转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而对SGK1表达无影响.结论 人参总皂苷可以逆转小鼠由IFS联合SR所导致的PTSD样行为学改变,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大脑前额叶皮质SGK1表达实现.
作者:王中立;干丽君;王中平;易本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民族药学学科背景下波谱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鉴于应用型、创新型民族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引入波谱分析手段在民族药研究与发展的应用实例,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波谱分析理论教学,采用理论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探究式教学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问卷调查表明,相较传统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从74.19%上升到91.18%,有94.11%的学生能接受该教学方法.结论 结合民族药学学科背景,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波谱分析课程的教学品质.
作者:熊慧;刘新桥;杨光忠;梅之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西医对血液的化生及其功能的认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对维持人体血细胞数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干细胞具有先天之精属性,是先天之精在细胞层次的存在形式.造血干细胞属于先天之精的一部分,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维持着精血之间的动态平衡.精血同源,在HSCs的层面上,可理解为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协同平衡作用.
作者:许献光;黄进;丁富平;张玉卓;许银坤;植耀锋;梁嘉颖;张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神经氨酸酶是镶嵌在流感病毒包膜表面上的糖蛋白刺突,因能水解宿主细胞膜上病毒特异性受体糖蛋白末端唾液酸与相邻糖基的连接键,在促进病毒的释放与扩散中起重要作用.筛选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对防治流感有重要学术意义.文章在归类分析96种单味中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益类药、理气活血药、祛风除湿药等)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影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作者的思考与观点.
作者:张波;李玲;魏科;宁毅;戴冰;胡珏;张世鹰;卢芳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舌诊是临床辨证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能较为直观和客观地反映疾病属性、程度及变化,也是肿瘤的中医、中西医研究中重要的临床客观指标之一.文章对近十余年肿瘤舌象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查阅,总结了包括肿瘤患者的舌色、舌形、舌苔的特征,以及肿瘤患者的舌象客观化研究的进展,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作者:曾令旨;许家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地五养肝胶囊(DWYG)对2-AAF/PH大鼠模型肝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2-AAF/PH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采用SPF级Wistar大鼠3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WYG组.取肝切除后第8、10、14、17、19、22天实验大鼠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IPP6.0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计数各实验点肝脏表面直径>1 mm的小结节、细胞核数目、细胞核面积总量、细胞核平均直径和细胞核IOD值.结果 肝组织结节数:术后第8、22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细胞核数目:术后第10、14、17、22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细胞核面积总量:术后第17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术后第19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细胞核平均直径:术后第17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术后第19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以上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 地五养肝胶囊具有抑制2-AAF/PH模型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
作者:赵宾宾;高翔;叶之华;李瀚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通过对目前使用的主要体质分类方法进行广泛研究和深入思考,在深刻把握中医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五行为纲、以阴阳分目的一种新体质分类体系.阴阳五行人体质分类法确定了人体生理体质和病理体质,通过判定人体五行的所属、所缺,判定人体的五行属性,将五行生克制化应用到病理体质调理和对疾病的预防干预中,丰富中医的干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未病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崔笛;杨殿兴;殷海宽;徐姗姗;尚鹏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广州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门诊患者发放自评调查表并收集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53例抑郁状态患者中平和质组和偏颇体质组的PHQ-9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3例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主要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35.72%)及偏颇体质(64.28%),其中偏颇体质包括气虚质(26.83%)、阳虚质(16.87%)、气郁质(11.29%)、痰湿质(6.51%),湿热质(1.59%)和特禀质(1.20%),阴虚质与血瘀质仅在兼夹体质中出现.另外,有336例(44.62%)抑郁状态患者同时兼夹2种及2种以上的体质,以同时兼夹8种体质为主(34.52%).而且气虚质患者较平和质患者在抑郁状态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较常见,并且兼夹多种体质类型多见.另外,偏颇体质患者较平和质抑郁状态程度更加严重,尤以气虚质更为突出,提示临床上应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基本调治原则.
作者:蔡东滨;宁玉萍;郑伟;罗新妮;吴智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胰岛下丘脑中ProBDN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和电针组,并采用标本配穴法电针治疗.实验开始第2、4、6、8、10、12、14、16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weight)、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及脂质代谢;West-blotting法检测大鼠下丘脑IRS-1、IRS-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下丘脑ProBDNF、BDNF表达.结果 (1)预防组和电针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Weight、FBG、FINS降低(P<0.01),IAI升高(P<0.01),预防组和电针组大鼠Weight无差异(P>0.05);(2)预防组和电针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IRS-1、IRS-2蛋白表达增加(P<0.01),预防组和电针组之间无差异(P>0.05);(2)预防组和电针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ProBDNF阳性表达增加、BDNF阳性表达增加(P<0.01).结论 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且电针预防性治疗对模型大鼠下丘脑中ProBDNF、BDNF表达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模型大鼠下丘脑胰岛素受体底物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关.
作者:王静芝;洪亚群;黄浏姣;吴松;刘建民;周焕娇;郝青;柳梅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太子参环肽类化合物Pseudostellarin E是否具有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力.方法 在3T3-L1前脂肪细胞中应用了葡萄糖吸收试验和分化模型.结果 Pseudostellarin E不仅加速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进程,而且在高浓度(30mM)葡萄糖条件下增加了分化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的吸收.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Pseudostellarin E可能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潜能.
作者:张伟云;姚芳华;王青;温忠秀;陈全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水浴热烫炮制对栀子中栀子苷(Geniposide)含量的影响,建立佳的水浴热烫炮制方法.方法 将霜降前和霜降后采收的栀子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水浴热烫处理后,用HPLC检测其中栀子苷含量.结果 栀子的佳采收期为霜降后,即1/3青2/3黄时采收为宜;水浴热烫炮制佳方法为90℃下处理10min,Geniposide的含量可达7.12%.结论 霜降后采收的栀子中Geniposide含量高于霜降前采收的;水浴热烫炮制法可提高栀子中Geniposide含量.
作者:蒋元斌;林丛发;郭慧慧;钟爱清;曾峰;陈弘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对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和干预效果.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都有所好转,中医护理干预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同时中医护理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患者.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护理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干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术兰;何燕;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麻辛汤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的临床疗效观察,客观评价麻辛汤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抗哮喘新药的开发、应用及推广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 6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患儿按完全随机方法分到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2008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急性期治疗方案》为基础治疗方案,在此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麻辛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易坦静口服治疗;疗程中第1天、7天作为疗效评价时点,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脱落病例3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共完成观察病例数57例.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降低气道阻力上两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辛汤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的临床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项珊;冯晓玲;王文丽;黄廷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