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毒通络调肝方对于衣霉素刺激HepG2细胞炎症因子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刘向荣;朴春丽;王秀阁;米佳;金美英;姜小天

关键词:解毒通络调肝方, 衣霉素, 内质网应激, HepG2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解毒通络调肝方对衣霉素刺激HepG2细胞炎症因子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检测该方不同浓度(12.5 μg/mL、25μg/mL、50μg/mL、100μ g/mL、150μg/mL)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5μg/mL衣霉素刺激HepG2细胞24 h造成内质网应激的模型,应用该方(25 μg/mL、50μg/mL、100μg/mL)干预,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及CRP的表达,检测JNK2、IRE-1、NF-κB蛋白表达量.结果 该方上述浓度梯度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该方高、中、低剂量组干预的IL-6,TNF-α及CRP表达显著下降,该方中剂量与高剂量组JNK2、NF-κB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IRE-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1.该方可明显抑制内质网应激状态下HepG2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2该方能降低JNK2、NF-κB、IRE-1的表达水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周细胞-信号通路-微型癥积-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性假说

    周细胞是位于微血管系统内皮细胞基底膜侧的一种血管壁细胞,既有维持血管完整性、稳定性的功能.其功能受阻是导致脏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发病机制与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缺血缺氧、间质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密切相关,诸多研究表明周细胞的功能在RIF的进展中充当重要角色.我们认为RIF的中医病机可概括为微型癥积,并提出“周细胞-信号通路-微型癥积-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科学假说.

    作者:黄伟;沈金峰;谢娟;罗富里;晏子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民族药资源信息数据库与共享平台研究

    该文整合我国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藏蒙维民族药资源信息,深入分析研究其信息描述规范,建立了民族药资源数据信息模型,设计与开发了民族药资源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民族药资源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存储、无缝的信息整合、模糊信息检索以及跨区域的信息共享.

    作者:李智彪;刘敏;杜建强;朱彦陈;慕泽泾;钟国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平行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Ⅳ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150例,被随机分为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的治疗组,进行为期8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组后2个月单用西药),观察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和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二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②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71例和70例完成了研究,总有效率分别为60.6%和75.7%,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9.2±8.1和25.6±6.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以及临床副作用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③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TGF-β1、MCP-1、TNF-α)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停用中药继续西药治疗随访2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虽较治疗6个月时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但仍好于西药组.④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好转,甚至变坏.结论 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一体化治疗能明显改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症候,延缓肾功能衰竭.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路建饶;易扬;刘文瑞;韩海燕;陈杰;田军;蒋更如;简桂花;胡静;陈秀峰;张传福;廖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臭牡丹对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COX-2表达的作用

    目的 观察臭牡丹Clerodendron bungei Steud,CBS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SC)和背根神经节(DRG) COX-2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臭牡丹对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NI)和给药组(SNI+ CBS组).在术后第7天开始,SNI+ CBS组大鼠灌胃给予30 g/kg的CBS,以0.5ml/100 g为给药体积,连续灌胃28天,其余组大鼠均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应用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臭牡丹对COX-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Sham组比较,SNI组在术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COX-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而给予30g/kg CBS灌胃后可使SNI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COX-2 mRNA和蛋白含量的表达下调(P<0.05,P<0.01).结论 CBS可下调模型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的COX-2表达水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江茜;王英;夏阳阳;黄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造血干细胞的“精血同源”理论探讨

    中西医对血液的化生及其功能的认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对维持人体血细胞数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干细胞具有先天之精属性,是先天之精在细胞层次的存在形式.造血干细胞属于先天之精的一部分,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维持着精血之间的动态平衡.精血同源,在HSCs的层面上,可理解为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协同平衡作用.

    作者:许献光;黄进;丁富平;张玉卓;许银坤;植耀锋;梁嘉颖;张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电针不同刺激量对急性期面神经损伤兔pJAK1、pSTAT3的影响

    目的 明确电针不同刺激量对急性期面神经损伤兔pJAK1、pSTAT3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min,损伤长度约2.5cm,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组在术后1天后立即进行不同电刺激量治疗,疗程为7天,模型组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截取各组受损面神经,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介导JAK-STAT调节通路的pJAK1、pSTAT3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pJAK1、pSTAT3表达显著减少(P<0.05);经治疗后,电针组pJAK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轻刺激量治疗后,电针组pSTAT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神经损伤急性期电针轻刺激可以使pJAK1、pSTAT3表达水平趋于正常,而电针治疗效应不随刺激量的增长而增加,电针治疗需要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

    作者:李小娟;严兴科;曹朝霞;魏玉婷;赵中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地五养肝胶囊对2-AAF/PH大鼠模型肝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地五养肝胶囊(DWYG)对2-AAF/PH大鼠模型肝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2-AAF/PH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采用SPF级Wistar大鼠3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WYG组.取肝切除后第8、10、14、17、19、22天实验大鼠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IPP6.0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计数各实验点肝脏表面直径>1 mm的小结节、细胞核数目、细胞核面积总量、细胞核平均直径和细胞核IOD值.结果 肝组织结节数:术后第8、22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细胞核数目:术后第10、14、17、22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细胞核面积总量:术后第17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术后第19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细胞核平均直径:术后第17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术后第19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以上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 地五养肝胶囊具有抑制2-AAF/PH模型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

    作者:赵宾宾;高翔;叶之华;李瀚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讨透骨草总生物碱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迁移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透骨草总生物碱(TTAT)对MDA-MB-231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TTAT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TTAT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浓度TTAT处理人乳腺癌后,转移相关蛋白金属基质蛋白-2(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TTAT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且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VEGF的表达均下调.结论 透骨草总生物碱能够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9、VEGF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胡向阳;胡卫;甘声通;刘丹;陈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蜡梅属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蜡梅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蜡梅属植物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文章对近几年来蜡梅属植物中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该属植物活性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丽玲;沈校;邓宝琴;邹峥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太子参环肽类化合物Pseudostellarin 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葡萄糖吸收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太子参环肽类化合物Pseudostellarin E是否具有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力.方法 在3T3-L1前脂肪细胞中应用了葡萄糖吸收试验和分化模型.结果 Pseudostellarin E不仅加速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进程,而且在高浓度(30mM)葡萄糖条件下增加了分化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的吸收.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Pseudostellarin E可能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潜能.

    作者:张伟云;姚芳华;王青;温忠秀;陈全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张军平教授基于中医整体观思想辨治缺血性心脏病临证思路撷萃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普遍存在着治、效不统一的矛盾,“狭窄”、“斑块”与心肌细胞“缺血”之间的非对应关系常常让临床医生找不到真正的抓手,无法解决以“狭窄”为导向的新技术治疗带来的若干残余和后遗风险,这为中医整体思维理念的植入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蕴含“治未病”及康复思想的全程干预策略体现了整体观的时间连续性;基于体质,兼顾形、神,抓住本宗(气血),散收并蓄体现了整体观的空间统一性.张军平教授深受其用,临证获效无数,略总结一二,以飨同道.

    作者:周欢;张军平;王彬;李萌;王晓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波谱分析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 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民族药学学科背景下波谱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鉴于应用型、创新型民族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引入波谱分析手段在民族药研究与发展的应用实例,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波谱分析理论教学,采用理论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探究式教学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问卷调查表明,相较传统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从74.19%上升到91.18%,有94.11%的学生能接受该教学方法.结论 结合民族药学学科背景,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波谱分析课程的教学品质.

    作者:熊慧;刘新桥;杨光忠;梅之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分期、分化之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分化之间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6年1月1日以后的符合纳排标准的住院和门诊患者100例,并将病例信息录入到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中医证型与肿瘤分期之间有相关性(P<0.05).其中ⅠA期、ⅡA期以脾肺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ⅠB期、ⅡB期、ⅢA期以脾肺气虚证及痰湿瘀阻证为主.中医证型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低分化、中-低分化、中分化、高-中分化以脾肺气虚,痰湿瘀阻为主;高分化以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为主.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与肿瘤分期及与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与病理类型之间没有相关性.

    作者:周舟;侯炜;董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对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和干预效果.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都有所好转,中医护理干预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同时中医护理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患者.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护理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干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术兰;何燕;王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机械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肾虚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IL-1β、IL-6的影响

    目的 通过利用机械推拿器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肾虚证大鼠进行定时定量的推拿治疗,观察模型大鼠的治疗疗效,从行为学以及血清学的改变分析探讨机械推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肾虚证大鼠的疗效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Wistar雄性大鼠10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慢性疲劳综合征肾虚型大鼠模型.治疗组用机械推拿方式干预:模型组只造模不进行治疗,空白组正常饲养不做处理.进行力竭游泳实验、Open-Field法测定大鼠行为学变化和检测血清IL-1β、IL-6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大鼠在机械推拿治疗后各项行为学观察指标以及一般情况好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大鼠血清IL-1β、IL-6检测:模型组较空白组高,而治疗组较模型组IL-1β、IL-6浓度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机械推拿能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体力及兴奋性,增强体质,能有效调节肾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2.机械推拿调节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L-1β,IL-6含量起到免疫调节作用的.

    作者:王宇航;魏小丽;宋石龙;梅荣军;吴云川;顾一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仙茅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促活化作用及对细胞表面Dectin-1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仙茅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促活化作用及对细胞表面Dectin-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仙茅多糖(500,250,125,62.5,31.25μg/ml)处理细胞36h,MTT法测细胞活性,ELISA法测TNF-α分泌量,Griess法测NO的分泌量,qRT-PCR测细胞Dect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Dectin-1受体抑制剂昆布多糖(终浓度为50和100μmol/ml)对细胞预处理2h后,再用仙茅多糖刺激,qRT-PCR测细胞TNF-α和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吞噬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的能力.结果 RAW264.7细胞受到仙茅多糖刺激后,Dectin-1 mRNA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仙茅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活性因子TNF-α和NO的能力有提升作用(P<0.01或P<0.05),这种作用可以被Dectin-1受体抑制剂昆布多糖阻断.结论 仙茅多糖可以增强RAW264.7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活性因子TNF-α和NO的能力,从而促进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表面Dectin-1受体有关.

    作者:蔡琨;杨娟;杨翠萍;崔瑾;宣锦;卢芳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泰山虫草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建立及谱效关系研究

    目的 建立泰山虫草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抗肿瘤活性的谱效关系,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12批泰山虫草药材指纹图谱,采用抗肿瘤实验比较不同批次生理活性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其谱效关系.结果 确定共有峰11个,采用对照品对6个特征峰进行了指认.抗肿瘤活性表明各批虫草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均有抑制作用,谱效关系研究发现各共有峰与药效的关联序为9>7>3 >4>11 >10>6>1 >5>2>8.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并确定了抗肿瘤活性成分,有利于全面评价泰山虫草的品质.

    作者:孙露露;王盈桐;赵凤春;李艳玲;田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张聿青医案·不寐》中的《内经》元素浅析

    通过研究《张聿青医案·不寐》,探析张聿青运用并发挥《内经》中理论和方药治疗不寐的经验与特点,其重视“胃不和则卧不安”“阳不入阴”之说,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不寐的病机不离“阴阳水火升降失调”,治疗则善用半夏汤,且半夏用量不大,为现代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思路.

    作者:董颖敏;沈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形神一体观”的中医对疾病的治疗观探析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生理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统一.而中医学也一直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临床治疗疾病提倡“形神并调”,通过药物疗法与情志疗法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旨在从“形神一体观”角度对于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这对于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常兴;张恬;孟庆岩;张庆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就诊于广州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门诊患者发放自评调查表并收集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53例抑郁状态患者中平和质组和偏颇体质组的PHQ-9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3例抑郁状态患者的中医主要体质类型包括平和质(35.72%)及偏颇体质(64.28%),其中偏颇体质包括气虚质(26.83%)、阳虚质(16.87%)、气郁质(11.29%)、痰湿质(6.51%),湿热质(1.59%)和特禀质(1.20%),阴虚质与血瘀质仅在兼夹体质中出现.另外,有336例(44.62%)抑郁状态患者同时兼夹2种及2种以上的体质,以同时兼夹8种体质为主(34.52%).而且气虚质患者较平和质患者在抑郁状态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状态患者的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较常见,并且兼夹多种体质类型多见.另外,偏颇体质患者较平和质抑郁状态程度更加严重,尤以气虚质更为突出,提示临床上应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基本调治原则.

    作者:蔡东滨;宁玉萍;郑伟;罗新妮;吴智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