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彪;刘敏;杜建强;朱彦陈;慕泽泾;钟国跃
目的 比较三伏热敏麦粒灸与西医常规治疗对寒湿瘀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验组(n=31):在三伏天采用热敏麦粒灸方法,选取患侧内膝眼、犊鼻穴、鹤顶穴、血海、阳陵泉.初伏、中伏、末伏,每伏连续治疗3天,每天1次,共治疗9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n=31):采用西药外用常规治疗,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根据患者膝关节痛处面积的大小,取药5cm左右涂于患处,并轻轻搓揉,尽量让药物渗透于皮内,每日3-4次,初、中、末伏连续治疗.三伏天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VAS评分、AKS评分、生活质量评估及两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膝关节的VAS评分(P<0.05),提高膝关节的AKS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膝关节的AKS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 三伏热敏麦粒灸治疗寒湿瘀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部爱贤;王立国;熊俊;贺丹;胡鑫才;郭荣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将这一理论引入中医药防治心、肺、肝、肾等器官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络病学说,器官纤维化共同的病机为“络虚邪瘀”,在“异病同治”理论的指导下,以“补络虚、通络瘀”为治疗原则,运用“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等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器官纤维化有良好疗效,为中医药防治难治性疾病开拓新途径.
作者:郑钰;刘创;庞立健;刘勇明;刘妍彤;吕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神经氨酸酶是镶嵌在流感病毒包膜表面上的糖蛋白刺突,因能水解宿主细胞膜上病毒特异性受体糖蛋白末端唾液酸与相邻糖基的连接键,在促进病毒的释放与扩散中起重要作用.筛选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对防治流感有重要学术意义.文章在归类分析96种单味中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益类药、理气活血药、祛风除湿药等)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影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作者的思考与观点.
作者:张波;李玲;魏科;宁毅;戴冰;胡珏;张世鹰;卢芳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在明确了胞外嘌呤物质为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的基础上,分析P1、P2两大类特异性嘌呤受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概述嘌呤-受体对哮喘的影响,归纳出嘌呤-受体在哮喘发作与治疗中的作用,并在嘌呤物质及其特异性受体方面,对三伏灸治疗哮喘的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嘌呤受体的研究,将发展为探讨三伏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热点.
作者:康佩芝;陈铭;董亚琴;许金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介绍了多功能针灸的结构及研发思路.一次性可拆卸的多功能针灸针涉及的是针灸医疗器械,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 2013 2 0630630.8.该专利将中医针灸毫针与西医注射器针头的优点相结合,方便临床医师在一次针刺中施行针刺手法和穴位注射治疗.该专利在传统针灸毫针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中空的针体,在针尖后侧作一个侧方开口,药液经中空的针体后从此处流出,针尾部组件可灵活拆卸,能够安装透明气囊保障针刺安全,或装配注射器注射药液,满足了医师施行针刺手法后进行药液注射的需要.针体上有刻度,能够准确定量针刺深度,临床与教学均可采用,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作者:吕浩源;张驰;肖强兵;张艳佶;王前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测电针对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相关行为学的影响,探讨电针对高糖状态下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共计7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柠檬酸钠组、柠檬酸钠+电针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每组18只.200 mg/kg链脲霉素(STZ)腹腔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电针刺激“百会”“肾俞”“足三里”,电压2~4V,频率2 Hz,隔日一次,每次20 min,共计30次.30、60 d被动回避试验,61 ~65 d水迷宫实验,万孚血糖监测系统监测0、7、14、30、60 d空腹血糖,酶联免疫法检测0、65 d血清胰岛素水平.65 d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 1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结果 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血糖升高(P<0.05),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血糖降低(P<0.05),胰岛素水平升高(P<0.05);水迷宫实验,61、62 d定位航行实验部分,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逃避潜伏期增加(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减少(P <0.05);63、64d空间探索实验部分,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逃避潜伏期增加(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减少(P <0.05);65 d对位空间探索实验部分,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逃避潜伏期增加(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减少(P<0.05);在被动回避试验中,30、60 d的记忆保持实验期间,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穿梭潜伏期减少(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穿梭潜伏期增加(P<0.05),模型组较柠檬酸钠组树突棘密度减少(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树突棘密度增加(P<0.05).结论 电针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异常、调节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有关.
作者:潘友灿;许能贵;易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平行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Ⅳ期(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患者150例,被随机分为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的治疗组,进行为期8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治疗组后2个月单用西药),观察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和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二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②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71例和70例完成了研究,总有效率分别为60.6%和75.7%,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29.2±8.1和25.6±6.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以及临床副作用的比例均无明显差异.③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TGF-β1、MCP-1、TNF-α)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停用中药继续西药治疗随访2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虽较治疗6个月时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但仍好于西药组.④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好转,甚至变坏.结论 益肾泄浊方内服外用一体化治疗能明显改善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症候,延缓肾功能衰竭.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路建饶;易扬;刘文瑞;韩海燕;陈杰;田军;蒋更如;简桂花;胡静;陈秀峰;张传福;廖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阐述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中医痰毒的相关性.提出痰毒产生的病理过程、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特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痰毒的相似性.
作者:刘磊;张光霁;楼招欢;徐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透骨草总生物碱(TTAT)对MDA-MB-231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TTAT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TTAT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浓度TTAT处理人乳腺癌后,转移相关蛋白金属基质蛋白-2(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TTAT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且转移相关蛋白MMP2、MMP9、VEGF的表达均下调.结论 透骨草总生物碱能够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9、VEGF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胡向阳;胡卫;甘声通;刘丹;陈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方法 28只雄性SD(250~300g)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50mg/kg)组和葛根素高剂量(100mg/kg)组.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24h,评估神经功能,采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West-em Blotting法检测缺血侧海马组织中Bcl-2、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显著增强,脑梗死面积增加,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LC3-Ⅱ/LC3-Ⅰ的比值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低、高剂量组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逐渐改善,脑梗死面积逐渐减小,Bcl-2的表达逐渐上调,Beclin1的表达逐渐下调,LC3-Ⅱ/LC3-Ⅰ的比值逐渐下降,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葛根素可通过调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抑制过度自噬,继而达到保护缺血性中风损伤的目的.
作者:王静静;梅志刚;汪露;刘晓露;程瑶;冯知涛;张继红;谭凌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分化之间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6年1月1日以后的符合纳排标准的住院和门诊患者100例,并将病例信息录入到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中医证型与肿瘤分期之间有相关性(P<0.05).其中ⅠA期、ⅡA期以脾肺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ⅠB期、ⅡB期、ⅢA期以脾肺气虚证及痰湿瘀阻证为主.中医证型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低分化、中-低分化、中分化、高-中分化以脾肺气虚,痰湿瘀阻为主;高分化以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为主.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与肿瘤分期及与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与病理类型之间没有相关性.
作者:周舟;侯炜;董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黄连膏直肠灌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有便秘的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黄连膏直肠灌注,对照组给予便通胶囊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采用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和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价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两组排便频度、排便时间、粪便形状、排便困难、下坠感和腹胀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两组生理、社会心理、担忧和满意度及总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膏直肠灌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可行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珍;张鹏;周玉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经典理论之一,通过阐述其理论内容及与肠道菌群间的关系,探讨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的重要影响.这将从现代医学研究层面证实中医相关经典理论的正确性,以期提高中医药的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作者:郑海涛;范奕熳;袁海霞;袁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明确狭叶花花柴Kareliniacaspia (Pall.) Less.f.angustifolia Smolj.基原,为该药材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考证狭叶花花柴文献,研究并记述狭叶花花柴植物形态、生药特征、各部分组织粉末显微特征及成分类别进行分析.结果 提供了狭叶花花柴使用的历史依据,生药和理化鉴定数据,得到了狭叶花花柴中未曾记载的生药特征.结论 为狭叶花花柴的资源利于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林丽;王振恒;晋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认识中医辨体调质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性,并为其中医药诊治开辟新诊疗思路.方法 遵循随机对照法收集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就诊的患者共9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进行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评价指标检测.结果 中医体质从总体分布看以阳虚质居多,湿热质为少,无出现平和质及特禀质者;分析两组各体质分型治疗前后彩超观察指标,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彩超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治疗后成熟期胞饮突的表达,试验组较对照组成熟期胞饮突例数多,发育更规则,分布更均匀.结论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以虚为主,中医辨体调质治疗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功能相关标志物的改善均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黄镇乐;宁艳;朱月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元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入组顺序将92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给予益元灸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测量其膀胱残余尿量、平均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膀胱大容量、膀胱压力及生活质量指数经5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P<0.05),且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益元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安全、有效,且治疗简单、操作方便,能明显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膀胱顺应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伟娟;冯晓东;李瑞青;任亚锋;刘承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以《内经》阳气理论为指导,论述了阳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作用,言阳气动则“机体应”,阳气不动则“机体忒”,用以阐释抑郁症状与阳气不足及郁滞的关系.结合《内经》阳气理论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在中药、针灸、食疗、运动、睡眠等方面应如何温补阳气、宣通畅达元阳气以缓解其“不动”状态进行分析.
作者:周苗苗;刘冉冉;刘鑫;吴建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并评价,分析痛泻要方对炎性反应因子IL-17、IFN-γ、IL-4、IL-10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痛泻要方干预组和柳氮磺胺吡啶干预组,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其余各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法+饮食失节法建立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建立后采用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进行评价.药物干预组分别采用痛泻要方和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剂量分别为20.25g/kg和0.54g/kg,治疗一周后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结肠黏膜IL-4、IL-10、IL-17、INF-γ等指标的表达量.结果 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法+饮食失节法能够成功建立肝郁脾虚型UC动物模型,大鼠表现为精神萎靡、毛发凌乱、喜欢蜷伏角落,挑逗大鼠表现为明显烦躁、易于被激怒、防御姿态明显,大便稀溏等;旷场实验中大鼠运动的总距离、中央区进入次数明显减少(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运动的总距离、双侧开放臂进入的次数、双侧开放臂的停留时间、中央区进入的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发现模型组大鼠的进食时间较长(P<0.05).ELISA和mRNA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L-4和IL-10含量明显降低,而IL-17和IFN-γ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干预组和柳氮磺胺吡啶干预组IL-17和IFN-γ降低趋势明显(P<0.01),而IL-4升高趋势明显(P<0.01),IL-10呈现升高趋势(P>0.05).结论 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法+饮食失节法能够成功建立肝郁脾虚型UC动物模型,痛泻要方能够通过调节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量而参与对UC的治疗作用,从而发挥对T细胞介导的炎性平衡的调节作用,进而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亚珍;厉启芳;李鹤;谢亚娟;孙闵;郑灿磊;于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该文整合我国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藏蒙维民族药资源信息,深入分析研究其信息描述规范,建立了民族药资源数据信息模型,设计与开发了民族药资源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民族药资源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存储、无缝的信息整合、模糊信息检索以及跨区域的信息共享.
作者:李智彪;刘敏;杜建强;朱彦陈;慕泽泾;钟国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蕲艾条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蕲艾条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5天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及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MMSE、MOCA、BI及F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蕲艾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殃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严宏达;梅全喜;陈普生;戴卫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