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李娜娜;王雯颍;李承平;邓莉;石金金;陈慧芳;孙曼;何永侠;李寅超;袁海龙;韩晋

关键词:残黄片, 环磷酰胺, 免疫调节
摘要:目的 研究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XT)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用碳粒廓清试验检测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鸡红细胞免疫试验检测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运用1% DNFB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检测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非特异性免疫方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残黄片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5);在体液免疫方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残黄片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5);在细胞免疫方面,未观察到残黄片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耳肿胀度、耳肿胀率较为明显的影响.结论 残黄片对环磷酰胺介导的免疫低下小鼠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作用,但对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无作用或调节作用较弱.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仙茅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促活化作用及对细胞表面Dectin-1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仙茅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促活化作用及对细胞表面Dectin-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仙茅多糖(500,250,125,62.5,31.25μg/ml)处理细胞36h,MTT法测细胞活性,ELISA法测TNF-α分泌量,Griess法测NO的分泌量,qRT-PCR测细胞Dectin-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Dectin-1受体抑制剂昆布多糖(终浓度为50和100μmol/ml)对细胞预处理2h后,再用仙茅多糖刺激,qRT-PCR测细胞TNF-α和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吞噬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的能力.结果 RAW264.7细胞受到仙茅多糖刺激后,Dectin-1 mRNA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仙茅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活性因子TNF-α和NO的能力有提升作用(P<0.01或P<0.05),这种作用可以被Dectin-1受体抑制剂昆布多糖阻断.结论 仙茅多糖可以增强RAW264.7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分泌活性因子TNF-α和NO的能力,从而促进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表面Dectin-1受体有关.

    作者:蔡琨;杨娟;杨翠萍;崔瑾;宣锦;卢芳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麻辛汤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麻辛汤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的临床疗效观察,客观评价麻辛汤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抗哮喘新药的开发、应用及推广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 6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患儿按完全随机方法分到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2008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急性期治疗方案》为基础治疗方案,在此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麻辛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易坦静口服治疗;疗程中第1天、7天作为疗效评价时点,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脱落病例3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共完成观察病例数57例.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降低气道阻力上两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辛汤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的临床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项珊;冯晓玲;王文丽;黄廷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解毒通络调肝方对于衣霉素刺激HepG2细胞炎症因子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解毒通络调肝方对衣霉素刺激HepG2细胞炎症因子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检测该方不同浓度(12.5 μg/mL、25μg/mL、50μg/mL、100μ g/mL、150μg/mL)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5μg/mL衣霉素刺激HepG2细胞24 h造成内质网应激的模型,应用该方(25 μg/mL、50μg/mL、100μg/mL)干预,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及CRP的表达,检测JNK2、IRE-1、NF-κB蛋白表达量.结果 该方上述浓度梯度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该方高、中、低剂量组干预的IL-6,TNF-α及CRP表达显著下降,该方中剂量与高剂量组JNK2、NF-κB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IRE-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1.该方可明显抑制内质网应激状态下HepG2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2该方能降低JNK2、NF-κB、IRE-1的表达水平.

    作者:刘向荣;朴春丽;王秀阁;米佳;金美英;姜小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从脾论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从脾论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多中心、盲法、区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国内6家医院作为分中心纳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健脾和血祛痰组、益气健脾化瘀祛痰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随访2周.检测心绞痛有效率,血同型半胱氨酸值,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其他疗效机制指标之间相关系分析,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基线变化值历时性分析中,益气健脾和血祛痰组、益气健脾化瘀祛痰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HT、VIP、Ghrelin、NE与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系数较高.结论 “从脾论治”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值,并可能干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作者:高晓宇;张哲;王洋;刘悦;孔德昭;孟繁丽;尹妮;潘嘉祥;唐晶;李佳;杨关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地五养肝胶囊对2-AAF/PH大鼠模型肝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地五养肝胶囊(DWYG)对2-AAF/PH大鼠模型肝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2-AAF/PH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采用SPF级Wistar大鼠3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WYG组.取肝切除后第8、10、14、17、19、22天实验大鼠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IPP6.0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计数各实验点肝脏表面直径>1 mm的小结节、细胞核数目、细胞核面积总量、细胞核平均直径和细胞核IOD值.结果 肝组织结节数:术后第8、22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细胞核数目:术后第10、14、17、22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细胞核面积总量:术后第17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术后第19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细胞核平均直径:术后第17天,DWYG组高于空白组,术后第19天,DWYG组低于模型组.以上实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 地五养肝胶囊具有抑制2-AAF/PH模型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

    作者:赵宾宾;高翔;叶之华;李瀚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提高中医孔子学院教学质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伦敦中医孔子学院教学引发的思考

    笔者基于在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近一年的执教经历,试从教学基本要素的角度分析海外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笔者认为中医孔子学院是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中医孔子学院应加强师资建设、因地因材施教、丰富教学环境、搭建互联网平台、完善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作者:郑扬康;詹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张聿青医案·不寐》中的《内经》元素浅析

    通过研究《张聿青医案·不寐》,探析张聿青运用并发挥《内经》中理论和方药治疗不寐的经验与特点,其重视“胃不和则卧不安”“阳不入阴”之说,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不寐的病机不离“阴阳水火升降失调”,治疗则善用半夏汤,且半夏用量不大,为现代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思路.

    作者:董颖敏;沈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纹党生长期内不同月份多糖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纹党不同月份多糖的含量,来研究纹党的品质形成.方法 精密称取60℃下干燥2h的纹党参0.2g,加石油醚与乙醇回流除杂,残渣按1:30的料液比加蒸馏水,回流提取并定容,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党参多糖含量.结果 纹党多糖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从4月份开始逐渐上升,到9月份多糖含量达到了高,从9 ~11月份多糖含量又开始逐渐下降,纹党多糖含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传统秋末春初采收党参的科学性.结论 纹党多糖含量受温度和季节的变化影响较大,纹党多糖含量积累符合植物开花期、结果期成长的变化规律.

    作者:李富云;戴迪;穆希琼;杨扶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嘌呤物质及其受体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明确了胞外嘌呤物质为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的基础上,分析P1、P2两大类特异性嘌呤受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概述嘌呤-受体对哮喘的影响,归纳出嘌呤-受体在哮喘发作与治疗中的作用,并在嘌呤物质及其特异性受体方面,对三伏灸治疗哮喘的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嘌呤受体的研究,将发展为探讨三伏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热点.

    作者:康佩芝;陈铭;董亚琴;许金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医辨体调质改善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研究

    目的 认识中医辨体调质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性,并为其中医药诊治开辟新诊疗思路.方法 遵循随机对照法收集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就诊的患者共9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进行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评价指标检测.结果 中医体质从总体分布看以阳虚质居多,湿热质为少,无出现平和质及特禀质者;分析两组各体质分型治疗前后彩超观察指标,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治疗后的彩超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治疗后成熟期胞饮突的表达,试验组较对照组成熟期胞饮突例数多,发育更规则,分布更均匀.结论 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的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以虚为主,中医辨体调质治疗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功能相关标志物的改善均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黄镇乐;宁艳;朱月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张军平教授基于中医整体观思想辨治缺血性心脏病临证思路撷萃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普遍存在着治、效不统一的矛盾,“狭窄”、“斑块”与心肌细胞“缺血”之间的非对应关系常常让临床医生找不到真正的抓手,无法解决以“狭窄”为导向的新技术治疗带来的若干残余和后遗风险,这为中医整体思维理念的植入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蕴含“治未病”及康复思想的全程干预策略体现了整体观的时间连续性;基于体质,兼顾形、神,抓住本宗(气血),散收并蓄体现了整体观的空间统一性.张军平教授深受其用,临证获效无数,略总结一二,以飨同道.

    作者:周欢;张军平;王彬;李萌;王晓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蕲艾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蕲艾条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蕲艾条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5天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及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MMSE、MOCA、BI及F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蕲艾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殃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严宏达;梅全喜;陈普生;戴卫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作为炮制辅料的不同姜汁成分差异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姜汁(干姜煮汁、生姜煮汁、生姜榨汁)的成分类别及其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GC-MS,UPL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生姜煮汁,生姜榨汁和干姜煮汁的挥发性成分、姜辣素成分以及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三种姜汁的成分类别及含量存在差异.结论 不同姜汁成分差异显著导致不同姜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钟凌云;何平平;吕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进展概述

    干燥综合征被认为是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风湿免疫病.随着风湿免疫科的发展,该病的中西医治疗也逐渐规范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分别从西医治疗、辨证施治、针药并治以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阐述了中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治疗近况,对该病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并加以简单归纳,为今后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参考.

    作者:赵文甲;刘维;吴沅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蜡梅属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蜡梅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蜡梅属植物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文章对近几年来蜡梅属植物中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该属植物活性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丽玲;沈校;邓宝琴;邹峥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形神一体观”的中医对疾病的治疗观探析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生理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统一.而中医学也一直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临床治疗疾病提倡“形神并调”,通过药物疗法与情志疗法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旨在从“形神一体观”角度对于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这对于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常兴;张恬;孟庆岩;张庆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叶天士治疗不饥症用药经验浅析

    目的 文章对《临证指南医案》中不饥症的原因、分类辨治经验作了分析总结,认为叶天士治疗不饥症以宣通胃气为主,或辛开通调以祛中焦痹阻,或苦降以开上焦气痹,或柔剂以温通补下,或甘寒以滋润益阴,或清营滋阴以救津液.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传统毫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评价与选穴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传统毫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比较和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2008年1月-2017年4月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关于传统毫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治疗及选穴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建立血管性痴呆治疗数据库,对传统毫针治疗疗效及选穴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纳入的12篇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中,传统毫针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常规治疗),二者有效应答率分别为86.35%和64.82%.频次前五的穴位为百会、神庭、悬钟、四神聪和太溪,频次依次为9、6、4、3、3,所占比例依次为13.43%、9.00%、5.97%、4.48%和4.48%;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高频穴位中归督脉的频率高,为31.34%.结论 目前传统毫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疗效,以补肾填精、补脑益髓法论治占主导地位,经脉以督脉肾、胆经和肾经为主,但治法及取穴尚无统一规范.

    作者:张帅;闫超群;杨静雯;张欣;刘存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狭叶花花柴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 明确狭叶花花柴Kareliniacaspia (Pall.) Less.f.angustifolia Smolj.基原,为该药材的鉴别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考证狭叶花花柴文献,研究并记述狭叶花花柴植物形态、生药特征、各部分组织粉末显微特征及成分类别进行分析.结果 提供了狭叶花花柴使用的历史依据,生药和理化鉴定数据,得到了狭叶花花柴中未曾记载的生药特征.结论 为狭叶花花柴的资源利于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林丽;王振恒;晋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UC大鼠结肠组织IL-6、IL-10及c-fo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c-fo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受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综合法复制脾虚湿困型UC动物模型.造模3周并评价造模成功后将UC大鼠分为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美沙拉嗪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容积为10 ml·kg-1蒸馏水灌胃,参苓白术散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24,12,6 g·kg-·d-1参苓白术散药剂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0.2g·kg-·d-1美沙拉嗪颗粒灌胃,持续治疗21 d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肠黏膜IL-6、IL-10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c-fos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较差,结肠组织中IL-6含量显著升高,IL-10含量降低(P<0.05),c-fo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IL-10含量升高(P<0.05),c-fo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以参苓白术散高剂量作用显著.结论 参苓白术散具有改善脾虚湿困型UC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调节结肠组织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分泌及下调c-fos基因蛋白表达的作用.

    作者:余焕钦;贾育新;成映霞;马文;段永强;明海霞;万生芳;程小丽;丁凌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