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调节剂辅佐化疗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研究

顾欣荣;郑滋;季逸伦;冯江;张克智;费佳祺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 免疫调节剂, 老年人
摘要:对305例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黄芪和左咪唑组,就免疫调节剂辅佐化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现察.疗程结束时,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0%、92.7%和65.4%,黄芪组疗效较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两年,各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3%、97.1%和94.7%,黄芪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黄芪对失衡的免疫状态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老年患者尤有临床价值.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高泌乳素血症

    非选择性地对7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测定其泌乳素(PRL)基础水平,其中32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风湿性关节炎,3例皮肌炎和3例硬皮病、另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32例SLE中有10例高泌乳素血症,且血PRL和SLE活动指数相关.同时测定PRL和抗核抗体(ANA)表明,该10例中7例ANA阳性.以上结果提示免疫调节激素PRL在SLE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樊冀伟;支剑笙;范亚平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1981年~1992年211例死亡小儿临床分析

    分析我院1981~1992年病死小儿211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历年来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冬春季节病死率较高;1岁以内占88.15%,其中新生儿占44.55%;本组小儿死亡数较高的前10位病种的住院例数占同期住院总例数的47.82%,死亡数却占86.73%,其中直接死于感染性疾病或原发病合并感染的占 96.17%.提示降低小儿病死率的关键在于1岁以内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作者:姜夕南;金银杏;朱道美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响应曲面方法用于LDH佳条件测定

    将响应曲而方法(RSM)用于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时对pH、乳酸锂、NAD+3因素3水平佳条件的确定.用自行编制的BASIC程序将实验数据与RSM的数学模型拟合,并制作围线图.结果提示,LDH测定的底物乳酸锂与NAD+适浓度分别为450mmol/L和2.35mmol/L,pH为9.6~9.8.实验数据与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673,P<0.01.RSM具有实验量小,并可同时测定不同因素间的交互影响与曲而影响等优点.

    作者:沈丽;王惠民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青霉素治疗类猩红热出现赫氏反应76例分析

    报道青霉素治疗缓症链球菌所致类猩红热76例发生赫氏反应.临床表现为首次应用青霉素1~2小时后出现畏寒、寒战、高热,血压下降或休克,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等毒性症状,反应时体温高峰持续2~5小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镇静、抗过敏治疗可缓解或减轻赫氏反应.

    作者:王华雨;朱白;林发祥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老年自发性气胸47例临床分析

    分析47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并与同期青壮年自发性气胸71例进行比较.资料表明,老年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结核,呼吸困难较多且显著,胸痛少而张力性气胸多见,病情重、预后差.对呼吸困难显著者,即使肺萎陷程度<30%,亦应及时排气减压治疗.

    作者:邹守仁;张春芳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氯硝安定治疗难治性癫痫79例疗效观察

    应用国产氯硝安定治疗难治性癫痫79例,总有效率为69.62%,对小发作者疗效尤佳.副反应轻,对心、肝、肾、血液无毒副作用.认为氯硝安定是一种优良的新型抗癫痫药.

    作者:陆范仁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报道在160例乙肝中检出31例HDV感染者,慢活肝、肝硬化中阳性率分别为27.3%(21/77)、25.0%(6/24),高于慢迁肝中阳性率3.2%(1/31)(P<0.05).8例抗HDIgM阳性者中HDAg阳性者滴度低,HDAg阴性者滴度高;3例抗HDIgG、IgM同时阳性者病情活动且重,单纯抗HDIgG阳性者病情轻.HBeAg、HBVDNA阳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19.4%(6/31)、10.2%(5/49),抗Hbe阳性、HBVDNA阴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30.6%(19/62)、29.3%(22/75),提示HDV感染对HBV复制有抑制作用,对肝脏慢性化起一定促进作用,抗HDIgM阳性者说明肝内有HDV复制,病情活动.

    作者:黄通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HBV与HCV重叠感染的研究

    应用PCR法和套式PCR法对深圳地区44例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者进行HCV-RNA检测,并同时作HBV-DNA检测,以了解HBV与HCV重叠的感染情况,同时观察其血清ALT的情况.结果发现,44例患者中HBV-DNA阳性12例(27.27%);HCV-RNA阳性22例(50.00%),抗HCV阳性21例(47.73%).表明HBV与HCV的重叠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徐正府;徐克成;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58例临床分析

    收集58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例,分析其病因、发病机理、治疗方法,提出改善患几营养状况、合理进行综合治疗等对降低其发病率,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性.

    作者:黄锋;严靖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甲孕酮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以甲孕酮治疗12例晚期乳腺癌,剂量500mg,每天2次;2周后改为500mg,每天1次,持续口服维持.本组2例CR、4例PR,有效率50%,平均缓解时间11.1月.甲孕酮对软组织和骨转移灶的疗效较好,对内脏转移灶效果不理想.本疗法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小,当化疗和其他内分泌药物无效或失效时,可以试用.

    作者:谭清和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血浆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对肺性脑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采用火箭电泳法对64例(80例次)肺性病患者进行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测定合并肺性脑病19例.并与106例健康人及104例其他呼吸疾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正常组、肺性病缓解组、急性发作组、肺性脑病组血浆Fn水平分别为34.27±6.36mg/dl,29.61±4.25mg/dl,15.21±5.20mg/dl,11.82±5.67mg/dl.肺性脑病患者血浆Fn显著降低,并随病情恶化而进一步下降.同时,其含量变化与pH值和PaO2呈正相关,与PaCO2呈负相关.因此动态观察肺性脑病患者血浆Fn含量可作为判断预后一项较为可靠的指标.

    作者:王靖南;周佩文;黄石兵;王忠勇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抗-HCV IgM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用一种简单的改良抗-HCV免疫检测法检测抗-HCVIgM.39例丙型肝炎中17例抗-HCVIgM阳性,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组5例,肝硬化组例3例.对照组的急性甲肝、急性乙肝、健康献血员无1例阳性;急性丙肝在临床症状出现时抗-HCVIgM、抗-HC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16)、43.8%(7/16).慢肝、肝硬化组中5例抗-HCVIgM持续高水平出现,病情反复,一过性抗-HCVIgM阳性者病情稳定或缓解.结果提示,抗-HCVIgM可作为病情活动性指标,有助于近期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吴月平;王世蓬;赵云;高晓林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T2弛豫时间的计算及临床意义

    本文介绍一种在临床磁共振成像中计算T2弛豫时间的方法.本研究在VECTRA0.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采用自旋回波法,回波时间为30、60、90、120ms.重复时间为2500ms.通过测量各回波的信号强度,应用小二乘法即可求得T2值.同时,我们比较了17例脑转移瘤患者的T2值结果,发现正常脑白质与脑转移瘤,脑转移瘤与水肿之间T2值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因此,本方法计算的T2值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朱义贵;李敏;王秀彬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卡介苗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6例疗效观察

    试用卡介苗配合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6例初治失败或多次复发的病例,前后对照取得较好效果.16例中8例显效、4例有效,总有效率75%;肾活检8例中,显效5例,有效1例.疗效出现在卡介苗配合治疗后2~20周(平均8±4.2周),皮质激素不敏感型可转变为敏感型,且能减少复发率.长期使用(长达15个月)无副作用出现.

    作者:陈钰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GGTⅡ、ALPⅠ、AAT诊断原发性肝癌探讨

    对101例原发性肝癌(PHC)同步检测几项标记,其阳性率为AFP76.2%,GGTⅡ85.1%,ALP Ⅰ 24.8%,AAT 75.1%.与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外肿瘤、正常人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假阳性率以肝硬化组较高,分别为AFP 15.0%,GGTⅡ10.0%,ALP Ⅰ 3.3%,AAT 26.7%.在AFP<50ng/ml 24例中,GGTⅡ阳性率为70.8%,ALP Ⅰ为16.7%,AAT为66.7%.本文结果显示、GGTⅡ诊断PHC敏感性、特异性均佳,优于AFP、ALP Ⅰ及AAT.GGTⅡ与AFP互补诊断可提高阳性率.

    作者:吴建文;孟宪镛;徐克成;史逸才;魏群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60例临床分析

    分析60例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机理、防治方法作了回顾性分析和探讨,以图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提高MOF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仲桂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免疫调节剂辅佐化疗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研究

    对305例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黄芪和左咪唑组,就免疫调节剂辅佐化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现察.疗程结束时,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0%、92.7%和65.4%,黄芪组疗效较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两年,各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3%、97.1%和94.7%,黄芪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黄芪对失衡的免疫状态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老年患者尤有临床价值.

    作者:顾欣荣;郑滋;季逸伦;冯江;张克智;费佳祺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吻合口溃疡39例临床分析

    对39例经胃镜证实的吻合口溃疡作了临床分析,重点讨论吻合口溃疡的发生与第1次手术方式、缝线残留、碱性返流性胃炎等因素的关系,并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作了简要讨论,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堵浩荣;黄中伟;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抗氧化剂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探讨

    将166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随机分为抗氧化剂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早期应用(生后12小时内)抗氧化剂VC、VE及复方丹参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重症肺炎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提示抗氧化剂治疗对逆转病情,改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冠中 刊期: 1994年第02期

  • 棉尘及吸烟对肺功能影响的观察

    对83名接触棉尘的健康者作肺功能测定,并与39名不接触棉尘的健康者对照.其中男性均为吸烟者;女性均为不吸烟者.结果表明,MMEF、PEFR、V25%~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在男性吸烟组,VC,MBC,FEV1%也有明显下降(P<0.01).作者认为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部位在小气道,吸烟者因损害严重可累及大气道.以往对棉尘反应的肺功能评估仅以FEV1%为指标,不能反映早期的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丁松云;戴蝶英;陈晓笑;卞云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