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朱勉生教授时空针灸的理论基础

左政;朱勉生;陈春信;袁恺;刘亮先

关键词:时空针灸, 时间穴位, 空间穴位, 中国古代时空模式, 场效应
摘要:时空针灸是朱勉生教授在古代四种传统时间针灸方法和吸纳欧洲医学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新针法, 其要旨是时间穴位和空间穴位的组合运用, 通过构建沟通内外的气场, 从而获得调动人体自愈功能的场效应.文章从时空针灸的时间穴位, 空间穴位、中国古代时空模式和场效应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旨在阐明时空针灸的理论基础, 从深层阐释朱勉生教授承古训而创新, 发掘出与古代四种传统时间针灸相对应的空间穴位的理论内涵.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广藿香扦插繁殖研究

    该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河沙、珍珠岩、2∶1混合河沙与珍珠岩、园土和黄泥土等5种基质, 广藿香顶部、中部和下部插穗, 广藿香的一节、两节和三节的插穗, 萘乙酸、吲哚丁酸、生根粉1号、双吉尔和高锰酸钾等5种生长调节剂对广藿香插穗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基质中, 珍珠岩和河沙+珍珠岩处理下的广藿香插穗生根率好, 分布为 (98.4±8.5) %和 (93.3±9.7) %;顶端插穗比中、下部插穗的生根率更高, 根系分支更多, 分布均匀.两节插穗的生根率高于一节、三节插穗, 生根率为 (98.5±3.4)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 100 mg·L-1的吲哚丁酸和双吉尔处理中广藿香插穗的生根效率高, 分别为 (98.3±2.4) %和 (93.4±2.5) %.

    作者:曾庆钱;郑海;黄意成;袁亮;李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材五加皮的一种新伪品

    目的 报道一种五加皮新伪品, 提供鉴别方法.方法 从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方面和正品五加皮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性状特征:新伪品略薄, 栓皮易脱落, 折断面外侧有白色细长纤维.显微特征:新伪品有大量草酸钙方晶, 皮层有纤维束及石细胞散在.结论 发现一种五加皮新伪品, 主要从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可以鉴别.

    作者:路丽娟;毕飞霞;芦美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防风中色原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及鉴定

    目的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HSCCC) 及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线性离子阱-轨道阱杂交串联质谱 (UHPLC-LTQ-Orbitrap-MSn) 快速分离鉴定防风中四种色原酮类化合物, 建立快速分离制备色原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得防风提取物, 再用正丁醇萃取富集色原酮类成分;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 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 (1:1:3, V/V/V) 组成二元溶剂体系, 上相为固定相, 下相为流动相, 仪器转速为800 r/min, 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从100 mg防风正丁醇提取物中一次性分离制备得到3.58 mg升麻素苷, 3.72 mg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0.96 mg亥茅酚苷, 7.8 mg升麻素,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分析, 其纯度分别为95.28%, 97.89%, 59.88%和92.33%, 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线性离子阱-轨道阱杂交串联质谱技术鉴定化合物1为升麻素苷, 化合物2为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化合物3为亥茅酚苷, 化合物4为升麻素.结论 该联用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为色原酮类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平台.

    作者:黄彧;吴桐;刘春明;李赛男;王乐奇;李森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温通活血乳膏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细胞Bax、Bcl-2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通活血乳膏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链脲佐菌素 (STZ) 及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的DPN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五组: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 (E) 、辣椒碱组+二甲双胍组 (L+E) 、温通活血乳膏+二甲双胍组 (W+E) .分别给药处理, 连续用药4周, 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血糖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用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中Bax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检测坐骨神经中Bax mRNA和Bcl-2 mRNA.结果与空白组相比, 各造模组大鼠坐骨神经细胞Bax表达明显增高, Bcl-2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 各药物组坐骨神经细胞Bax mRNA及Bax蛋白的表达均降低 (P<0.05), Bcl-2 mRNA及Bcl-2蛋白的表达均升高 (P<0.05) .结论 温通活血乳膏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 抑制DPN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 为其对DPN坐骨神经损伤进行分子保护的调控机制提供线索.

    作者:郭诗韵;冯程程;阿克拜尔·乌普;叶婷;马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石斛属植物的护肤民族植物学研究与考证

    该研究在石斛属植物在古籍中记载的种类、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及本草实图考证基础上, 对六部有石斛属植物记载的中国经典古籍, 以护肤功能为导向, 通过民族植物编目的方法进行文献引证、功能主治、药方名、功效、护肤功效、炮制方法、使用部位、服用方法等内容的收集和整理, 研究结果显示:六部经典古籍记载石斛种类4种, 8种类型利用部位、10种炮制方法、11种护肤功效类型.该研究为该属植物的护肤利用提供了古籍民族植物学证据和线索, 并为进一步保护和深度研发石斛属植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

    作者:杨立新;王进宝;赵燕强;王雅琴;李一泽;高路;薛达元;刘爱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微粉碎对制何首乌饮片理化性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制何首乌饮片理化性质的影响, 为超微粉饮片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制备制何首乌细粉和超微粉, 采用Carr指数法评价粉体的流动性和喷流性, 并从粉体粒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吸湿性、微观形貌、薄层色谱 (TLC) 、红外光谱和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评价两种粉体的差异.结果 相比制何首乌细粉, 超微粉的粒径显著减小且分布范围窄, 比表面与孔隙度增大, 吸湿性增强, 流动性变差, 喷流性仍相当强;TLC和红外光谱显示在一定时间内, 制何首乌饮片经超微粉碎后, 其化学成分并未改变;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超微粉中游离蒽醌的提取率明显高于细粉.结论 制何首乌饮片制备成超微粉后, 其粉体特性有所改变, 更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作者:严洋;张留洋;李延芳;王光利;张天植;刘文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打顶对附子的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目的 明确乌头生产栽培过程中打顶时间对其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通过对江油地区种植的乌头植株进行不同时间的打顶处理, 以系统考察打顶栽培措施对乌头子根的产量、生物总碱、双酯型生物碱及单酯型生物碱的影响.结果 适时打顶可以提高乌头子根产量和品质, 同时促进乌头生物总碱、双酯型生物碱及单酯型生物碱的累积.结论 该研究对乌头栽培及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利华;罗霞;余马;杨玉霞;黄晶;侯大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代谢组学在芪苓温肾消囊方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

    目的 应用临床及代谢组学结合的方法观察芪苓温肾消囊方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的疗效.方法 以鹿特丹诊断标准纳入痰湿型PCOS患者27例, 应用芪苓温肾消囊方治疗3个月, 采集治疗前后临床及血清样本, 进行性激素、糖脂检测, 并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筛选治疗前后血清差异代谢物.结果 治疗后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经OSC-PLS-DA模型分析治疗前后样本得到很好区分, 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差异代谢物包括溶源性卵磷脂16:0、20:0、20:1、20:4, 脂肪酰胺22:0和色氨酸.结论 代谢组学是研究中药治疗疾病效果的有效工具之一, 芪苓温肾消囊方治疗PCOS患者可以改善生殖轴及代谢异常情况.

    作者:王颖;邹丽红;侯丽辉;匡洪影;匡海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山楂炭炮制工艺研究

    目的 讨论传统中药山楂的佳炮制工艺, 为山楂炭炮制规范的制订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采用L9 (34) 正交试验设计, 以直接影响炮制品质量的炒制时间 (A), 炒制温度 (B), 翻转次数 (C) 为考察因素, 结合外观性状和总有机酸、枸橼酸、总黄酮的含量变化, 主要以炮制后减重率和对小鼠CT、BT的影响作为考察指标, 选择佳的炮制工艺.结果 炮制工艺以炒制温度270℃, 炒制时间15min, 翻转次数8r/min为佳.结论 经佳炮制工艺炮制的山楂炭饮片外观性状与内部品质均一致, 具备稳定性与实践性.

    作者:孙云龙;董金香;尚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 (益血方)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 随机取10只为假手术组, 除假手术组外, 其他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 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 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挑选糖尿病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复制, 假手术组只分离不结扎.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阿司匹林组、血塞通组、益血方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连续给药治疗3周, 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检测大鼠体重、FBG、Hb Alc、FINS, TG、CHO、LDLC及HDLC值, 并计算IRI和ISI.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益血方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 神经功能损伤评分、FBG、Hb Alc、FINS、CHO, TG, LDL-C水平明显降低, 升高HDL-C水平, IRI减小, ISI升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益血方低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 神经功能损伤评分、FBG、LDL-C水平明显降低, IRI减小,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结论 益血方具有明显的改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大鼠糖脂代谢作用, 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羽;易亚乔;刘检;邓东方;姜帆;刘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对大鼠宫腔冲洗液和子宫内膜TXA2、PGI2、t-PA、PAI-1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 (SQ) 宫内缓释系统对大鼠宫腔冲洗液和子宫内膜血栓素 (TXA2) 、前列环素 (PGI2) 、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纤溶酶原抑制剂 (PAI-1) 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IUD副反应出凝血的机制.方法 选定32只SD雌性大鼠,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 (SQ-IUD) 组、IUD模型组、缓释材料 (LR) 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造模后第15天取大鼠宫腔冲洗液及IUD压迫区子宫内膜, ELISA检测TXA2、PGI2、t-PA、PAI-1表达水平.结果 置入IUD后大鼠子宫内膜及血管结构功能发生异常.宫腔冲洗液:与IUD模型组相比, 宫宁颗粒有效组分能降低t-PA含量 (P>0.05), 升高PAI-1含量 (P<0.05), 稳定TXA2/PGI2比值 (P>0.05);子宫组织:经去除极端值、数据标准化处理校正后, 各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置IUD后, 大鼠子宫内膜纤溶系统存在异常, 宫宁颗粒有效组分能减轻内膜形态学损伤,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PA表达, 升高PAI-1表达, 调节TXA2/PGI2比值, 使纤溶系统趋于平衡, 进而起到减轻IUD出血副反应的作用.

    作者:李盼盼;李彦楠;张芳;徐丽;师伟;杨蕾;王领弟;孙孟瑶;李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蟑螂的价值与利用研究

    目的 通过对蟑螂的深入研究, 为蟑螂的开发与利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 采用文献考证和田野调查方法, 对蟑螂的名称由来、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入药历史、利用价值、开发前景、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 蟑螂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广阔.结论 蟑螂入药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 充分开发与利用蟑螂的内在价值, 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兵;吕跃军;颜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白鲜碱标准样品的研制

    目的 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的工作导则, 研制白鲜碱标样样品.方法 以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为原料, 采用硅胶柱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白鲜碱单体, 通过UV、IR、MS和NMR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和热重分析, 建立了HPLC检测分析技术.白鲜碱样品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结果 制备的样品均匀性良好, 在04℃储存条件下24个月稳定性良好, 定值结果确定其标准值为99.85%, 置信度95%的不确定度为0.24%.结论 成功研制出了白鲜碱国家标准样品, 达到了GB/T 15000.3-2008规定的技术要求, 样品具有溯源性, 可用于白鲜碱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评定.

    作者:耿岩玲;宋祥云;王晓;林云良;朱姮;王岱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建立内经意境, 注重经典早期渗透在《中基》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章从传承真正的中医人才, 中医经典是根基这个角度出发, 提出注重早期渗透经典, 建立内经意境的重要性, 阐释早期渗透经典的意义, 以及我们在教学中的初步实践, 取得的成效, 以后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作者:李迎霞;关东升;崔姗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冠心病痰浊血瘀型与miR-21及TGFβR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痰浊血瘀型家兔与其血管中microRNA-21 (miR-21) 和TGFβRⅡmRNA的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冠心病家兔模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硬化建立冠心病痰浊血瘀模型, 检测家兔主动脉中miR-21和TGFβRⅡmRNA的表达情况,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心肌损伤的程度, 将结果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 痰浊血瘀型冠心病家兔血管中miR-21和TGFβRⅡ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冠心病痰浊血瘀型家兔模型中miR-21和TGFβRⅡ的表达水平增高, 提示miR-21和TGFβRⅡ可能是构成痰浊血瘀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同时又能导致心肌损伤, 进而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作者:王莹威;刘蕾;张瑶;魏明慧;林思蜀;张泽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市售青风藤饮片的显微鉴别研究

    目的 对市售青风藤饮片进行显微鉴别.方法 通过徒手切片,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购自全国各地的91份青风藤饮片进行了鉴别.结果 上述样品中有87份为正品, 4份为混伪品, 正品率为95.6%, 说明青风藤的整体市场状况良好.4份混伪品的性状及显微特征与药典描述的青风藤不符, 均被鉴定为萝藦科植物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的干燥藤茎.结论 结果可为青风藤的临床用药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师朵芝;方明月;李德利;王青青;刘双月;赓迪;王如峰;孙爱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背俞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使用背俞温针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观察其疼痛程度的疗效, 观察红外皮温下的患者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治疗前后的温差状况.方法 纳入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普通针刺, 30min/次, 1次/d, 持续治疗两周;试验组用背俞温针灸法, 30min/次, 1次/d, 持续治疗两周.对患者治疗前后胃脘痛程度进行评分, 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应穴位的红外皮温.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脘部疼痛程度均有改善;但红外皮温对比显示, 试验组患者观察的穴位温度上升幅度较对照组高.结论 背俞温针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肯定并值得推广的.

    作者:刘静;廖金玲;覃婧;张丹璇;谢胜;周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播种量对河西走廊栽培菘蓝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河西走廊栽培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确定佳播种量.方法在大田环境下, 设置55、65、75、85和95 kg·hm-2共5个播量处理, 定期采样测定生物量、收获时测定药材产量和品质, 分析比较不同播种量下菘蓝生长、产量和药材质量的差异性.结果 55 kg·hm-2和65 kg·hm-2时, 个体生长发育和药材产量构成因素明显优于播种量为85 kg·hm-2和95 kg·hm-2, 以75 kg·hm-2播种量的药材折干率高, 达52.59%, 大青叶和板蓝根的产量也是高, 分别为6455.4 kg·hm-2和5208.89 kg·hm-2, 检测成分 (R, S)-告依春含量, 以75 kg·hm-2播种量的高, 为0.082%, 比低含量增加57.69%.结论 播种量影响菘蓝的生长及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在河西走廊菘蓝产区, 播种量以75 kg·hm-2为宜.

    作者:韩多红;王恩军;陈垣;蔡子平;张勇;张芬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新形式下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学科创新与融合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国各领域都掀起了改革热潮.在高等教育领域, 各高校也纷纷响应, 适应发展需求, 实施高校综合改革.文章对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学科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与融合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总结了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历史与传承, 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肯定了中药学学科建设的特色和研究方向, 深入思考了面对新形势所具有的机遇和挑战, 对此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 以此期待中药学科发展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作者:张爱华;雷锋杰;许永华;李伟;张连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外感湿热类病证用药比较

    为了探寻治疗外感湿热类病证的用药规律, 从温病学代表医家相关著作中选取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33例、薛生白《湿热论》和《扫叶庄医案》中50例医案,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 总结二位代表医家治疗外感湿热类病证的用药.

    作者:乔雅兰;肖连宇;赵岩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