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3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李国华

关键词:重症哮喘, 正压通气,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3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后,临床征象和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改善.NIPPV治疗的有效性与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经验和床旁监测调节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是行NIPPV治疗的前提;各项生命体征、通气机工作状况、并发症及饮食调节是NIPPV治疗时的监测重点.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引导在胸腔和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肺因其为含气组织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度,为放射诊断提供独特的便利条件,但同时也限制了B超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或诊断价值.随着介入B超的普及,为混合复杂脓胸引流定位困难者;近邻胸壁的的肺部病变,特别是弥漫性和结节性病变,而一般辅助检查难以确诊者,提供介入性诊疗手段.为此,我们自1998年2月至2003年12月,在B超引导下行复杂脓胸穿刺置管引流,胸腔、肺部病变经皮针刺活检术25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宇虹;郭振辉;邓清南;肖猛;周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

    目的:探讨不合理用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方法:用文献检索法检索中文期刊已报道的药源性疾病并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绝大多数药源性疾病均由不合理用药引起.结论:只有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才能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小莲;刘道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关于血清HCG假阳性的探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主要由胎盘分泌,代表滋养层细胞增生程度的标志物之一.HCG是一种糖蛋白,由两个以非共价键结合的亚单位: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组成.

    作者:梁红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利多卡因用于无痛性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无痛性人工流产既能有效终止妊娠,又可减轻受术者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笔者采用术前利多卡因阻滞宫颈旁神经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蝶窦病变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疾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蝶窦疾病病人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经鼻内镜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手术方式.

    作者:尹承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方法:对104例病例用黄连素、呋喃唑酮、雷尼替丁联合治疗6周,治疗期间及愈合后禁烟酒.结果:治疗后胃痛消失,胃镜或钡餐复查渍疡愈合.结论: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愈率高,药物副作用少,经济安全.

    作者:赵兴明;谢新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中药保留灌肠加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268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传统治疗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多,但疗效不甚理想,其原因可能与盆腔局部药物浓度较低以及病原体对抗生素不敏感等因素有关[1],我们按照中医辩证施治原则,运用西医检查诊断治疗技术,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改变给药途径,并配合微波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夏晓静;陈凤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对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康复的探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重要一类疾病,占普外科住院者总数的15%~25%.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妊娠年龄段恰好是急性阑尾炎高发年龄.我院从1993年至2003年10 a中共作阑尾切除术1 560例,其中妊娠合并阑尾炎32例,占2.1%.我们在诊治过程中体会到:妊娠合并阑尾炎的病人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特殊变化,一旦发生急性阑尾炎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往往同时威胁母婴生命.因此,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把握手术时机,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山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标本留取与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关系

    现代医学的一个优势是具有服务于临床的一系列辅助检查或实验室检查技术,医学检验即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生物学、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多种学科,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检查项目,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药物监测、健康状况评估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今医学检验正朝着仪器自动化、试剂商品化和管理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实验诊断的所有检验项目会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因而对临床实验室结果的准确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实验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可靠.

    作者:张国富;姚远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宫内胎儿输血术治疗Rh新生儿溶血病

    目的:观察宫内胎儿输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超声扫描导向下,经脐带血管行宫内胎儿输血术,治疗胎儿贫血、预防死胎.结果:进行宫内胎儿输血治疗7次后顺利分娩.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使用宫内胎儿输血可合理调节胎儿贫血、预防死胎.

    作者:曲昌华;隋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模拟定位机与直线加速器铅块托架不适配情况下面颈联合野适形铅块的制作方法

    鼻咽癌的根治性放疗布野以面颈联合大野加下半颈锁骨区前野及耳颞部侧野加全颈切线野为主野[1].面颈联合野为不规则大野,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多个铅块组合铅挡.由于采用组合铅块,相邻铅块的间隙会发生漏射,每次组合铅块的重复性不会太好.近年来由于面罩的广泛应用,整体适形铅块的制作及固定,实现了面颈联合野的等中心照射,提高了治疗的精度.我科在模拟定位机(SIEMENS)与加速器(Varian600c)的铅块托架不适配的情况下,通过适形铅块的制作,实施了面颈联合野的等中心照射,方法供大家探讨.

    作者:王永刚;刘跃;李英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纤维肌痛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院3 a来诊治的FMS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FM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别对幼年原发性FMS、成年原发性FMS、继发性FMS的一般情况,首诊主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治疗的反应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和分析继发性FMS和原发症状的关系.结果:幼年原发性FMS患者5例,首诊主诉均为阵发性,痉挛性两下腹疼痛,成人和幼年原发性FMS患者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肠激惹征,尿急,痛经史,肌痉挛和腹痛的发生率高于继发性FMS患者,原发性FMS患者没有发现实验室异常,继发性患者实验室检查和原发病相一致.继发性FMS患者大多在原发症状改善后才因主诉全身疼痛而确诊.在治疗效果上继发性患者好于原发性(43%,21%,P<0.05),幼年原发性FMS患者无1例有效.结论:FMS是一个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作者:谭军;谭魁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年轻护士与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同样也是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护士由于临床经验缺乏,因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针对这一问题,加强了对年轻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我院妇产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作者:安风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生存期延长的原因分析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进行肝动胁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疗效肯定,已在全球广泛应用[1~4].为了进一步提高TACE的疗效,作者搜集本院1990年8月至2002年5月,HCC经TACE的患者中,生存2 a以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18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向述天;偰利宇;赵卫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O例疗效观察

    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118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治疗组60例,为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43例,女17例;年龄41岁~78岁,平均(59±9)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1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6例,自发型心绞痛4例,梗死后心绞痛2例,混合性心绞痛37例.

    作者:柴慧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婴幼儿喉部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婴幼儿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病理诊断的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1个月.患儿均以进行性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就诊.结果:12例病人中,7例可见喉部的局限性的直径5 mm~12 mm的软组织结节;3例可见喉部黏膜的弥漫性的不规则的软组织增厚,病变累及声门、喉室或喉前庭等结构,其中2例向上累及咽部结构和向下浸润气管黏膜;在高窗宽和低窗位条件下,2例患儿喉室下部的气管内可见游离的有蒂的带状物,蔓延侵犯喉下方的气管.结论:CT检查可以了解肿瘤位置、形态、大小范围和病变向深部组织的浸润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作者:刘国瑞;方文辉;罗育新;郑文斌;沈延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后果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疗单位在医疗纠纷中必须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作为证据记录病历尤为重要,它的真实性、逻辑性及可信性等对减少医疗纠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日常医疗程序、医疗文书书写中易发生纠纷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应用螺旋CT扫描肺部孤立性结节的体会

    目的:应用螺旋CT特殊扫描技术扫描肺部孤立性结节病变并对扫描后图像进行后处理,以大程度显示病灶自身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诊断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材料及方法:CT机SIEMENS SMATOSFSPRIT,病人为我院2002年至2004年2月肺部发现孤立结节住院病人.病人先进行常规CT扫描,对孤立性结节行1mm~2 mm薄层扫描,范围从病灶上缘至病灶下缘.部分病人行靶扫描.扫描后图形行靶重建、多层面重建及立体三维重建等后处理.结果:应用上述特殊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肺部孤立性结节,在病灶自身特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显示上明显优于普通扫描,为诊断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使得我科影像诊断的符合率大大提高.

    作者:查春宇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骨髓组织细胞内铁分型在溶血性贫血中的意义

    骨髓组织细胞内铁是人体铁重要储存形式,其胞内铁分布形态可反映体内铁动力学变化,对一些血液病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1].我们对各种溶血性贫血骨髓组织细胞内铁所表现的形式进行研究、发现,随溶血发生的病因、病理机制,溶血发生的场所不同,其铁存在的形式也有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依古丽;万树栋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局麻腭咽成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 ahyponea syndrome,OSA-HS)是指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引起的以睡眠中响亮打鼾声、反反复复的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日间嗜睡等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成人于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 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5[1].

    作者:谢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