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对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朱利霞;董凤林;刘哲婴;查月琴

关键词: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 超声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局灶性桥本甲状腺炎(FH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FHT患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情况.结果 15例FHT患者的二维超声均表现为甲状腺内单发病灶,灶外腺体回声尚均匀.其中11个(73.3%)病灶边界清晰,12个(80%)形态规则,12个(80%)呈低回声,8个(53.3%)回声不均,似“地图样”,无明显占位效应,2个(13.3%)内见斑状强回声钙化;CDFI表现:4个(26.7%)血流信号极为丰富,呈局灶性“火海征”,10个(66.7%)血流信号稍丰富,1个(6.7%)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FHT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特点,超声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体质量、胰岛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将50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艾塞那肽(27例)和传统方案(23例)治疗,在用药3个月后,观察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变化、血糖波动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艾塞那肽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体质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 艾塞那肽可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降低HBA1c,使血糖达标,同时还可持续降低体质量,尤其对于初诊肥胖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王进红;蒋晓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机体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机体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和5d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10 ml,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T细胞亚群(CD4+、CD8+、CD4+ CD8+)、NK细胞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1d腹腔镜组和开腹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两组IL-6、TNF、CRP较术前增高(均P <0.05),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均P<0.05);术后5 d IL-6、TNF两组间比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CRP下降缓慢,两组间比较仍有差异(均P<0.05);术后1d两组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较术前均降低(均P <0.05),而腹腔镜组下降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3d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已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术后3d内持续处于低水平,术后5d还未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机体全身炎性反应轻、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优势.

    作者:危少华;李保磊;李伟;谷春伟;邢春根;吴浩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蒙古族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者体质指数参考值的研究

    目的 建立合理适用的蒙古族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体质指数(BMI)参考值标准.方法 取“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2000年的调查数据,有效人数为5 563人,以BMI为指标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划分优年龄段,再结合百分位数法确定超重、肥胖的界值点.结果 男女均划分为7~8岁、9 ~11岁、12 ~13岁、14~ 15岁、16~18岁共5个佳年龄段,以每个年龄段的85百分位为超重的界值点,95百分位为肥胖的界值点,建立了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的BMI参考值标准,共计20个参考值.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针对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突出了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为蒙古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防治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黄泽宇;布仁巴图;哈森高娃;李红美;林哲;肖剑岚;孙岚;李永山;张壮伟;佟伟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藏药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对内毒素炎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藏药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对革兰阴性细菌的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所致小鼠全身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BALB/c小鼠腹腔注射LPS导致全身炎症模型,观察小鼠内毒素炎症模型中,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对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结果 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减少内毒素炎症过程中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数,抑制TNF-α、IL-6的释放(均P<0.05).结论 细果角茴香醇提物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刘晓娟;魏红;杨娇;俞碧云;季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纳洛酮对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元,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诱导组、缺氧诱导+纳洛酮干预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神经元损伤;应用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应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活化.结果 (1)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元凋亡,缺氧组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为对照组的3.54倍,纳洛酮干预组为对照组的1.35倍(均P<0.05).(2)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活性氧生成,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活性氧生成,为对照组的2.66倍,纳洛酮干预组为对照组的1.24倍(均P<0.05).(3)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NF-κB活化(P<0.05).(4)抗氧化剂NAC抑制缺氧诱导的NF-κB活化,抑制率达49% (P <0.05).结论 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活性氧生成,进而抑制NF-κB活化,从而抑制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元凋亡.

    作者:程真梅;陆卫红;吉山宝;沈南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8-2010年我院麻醉药品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08-2010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麻醉用药的品种、数量、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的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盐酸哌替啶注射液DDDs从第6位下降到第8位,硫酸吗啡缓释片、枸橼酸芬太尼透皮贴剂DDDs3年中一直稳居前五位.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鲍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胰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MP9在11例正常胰腺组织和88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MMP9的表达和胰腺癌的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成正相关(均P<0.01),与生存时间成负相关(P<0.01),而与肿瘤部位和病理分级均无关(均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MMP9表达与胰腺癌预后成负相关(P<0.01).结论 MMP9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对胰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干文娟;刘峰;冯一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壳寡糖促神经元生长的作用

    目的 研究壳寡糖(COSs)对大鼠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和DRG神经元为研究模型,通过神经丝蛋白-H(NF-H)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Leica QWin软件检测不同浓度壳寡糖(0.0、0.1、0.2 mg/ml)作用5d对DRG和DRG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壳寡糖(0.05、0.1、0.2 mg/ml)作用DRG神经元12h后,对DRG神经元中NF-H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壳寡糖(0.1、0.2 mg/ml)显著促进DRG突起的生长(均P<0.01);0.2 mg/ml剂量的壳寡糖明显促进DRG神经元突起的生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培养的DRG神经元加入壳寡糖作用12 h后,0.2 mg/ml剂量壳寡糖组的NF-H和GAP-43表达量明显增加(分别P<0.05和<0.01).结论 壳寡糖可有促进体外培养的DRG和DRG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并可促进NF-H、GAP-43的表达.

    作者:蒋茂荣;蒋志超;丁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常州市2004-2011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常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为完善监测系统的各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常州市AFP监测系统2004年至2011年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该市AFP监测指标各年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报告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疫苗服苗史为88.31%.AFP阳性标本中以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为主.在脊髓灰质炎灰病毒中Ⅱ型为该市主要型别.结论 常州市各项AFP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重视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

    作者:凌良健;高歌;林琴;卞琛;韩长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关系.方法 以年龄≥20岁蒙古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压,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和CRP、sE-selectin、sICAM-1等炎症标志物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标志物水平与ISI降低的关联关系.结果 经多因素调整后,随着CRP和sE-selectin水平的升高,ISI降低的危险度呈升高趋势(P<0.05).以低分位为参比,高分位CRP和sE-selectin者的ISI降低(ISI≤0.0130)的OR值(95%可信区间)为1.324(0.990~1.771)和1.986(1.486~2.654).而sICAM-1水平升高与ISI降低的危险性无关联关系(P>0.05).结论 CRP和sE-selectin水平升高与ISI降低的危险性相关联.

    作者:王珂;陆洪敏;赵丽;韦晓淋;卜晓青;汤玲燕;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降脂煎剂治疗脂肪肝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降脂煎剂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口服降脂煎剂50 ml/次,每日2次;对照组24例,口服水飞蓟素胶囊1粒/次,每日3次,2组均连续用药12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 (P <0.05),且在降酶、降脂、改善B超情况及症状、体征等方面均具有明显效果.结论 降脂煎剂对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孕期妇女感染弓形虫与早产及婴儿感染弓形虫的关系

    目的 探讨早孕期妇女感染弓形虫(TOX)与早产及婴儿感染TOX的关系.方法 对597名早孕妇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TOX感染血清学检测,并进行分组,分别对其所产564名婴儿是否早产,是否感染TOX进行分析.结果 297名TOX(+)孕妇早产率为9.09%,300名TOX(-)孕妇的早产率为1.67%,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OX(+)孕妇所产婴儿先天TOX感染率为9.33%,TOX(-)孕妇所产婴儿先天TOX感染率为1.01%,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OX(+)婴儿和TOX(-)婴儿早产率分别为28.57%、4.48%,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孕期TOX感染与胎儿早产及婴儿感染TOX有关.

    作者:费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Egr-1启动子调控hNIS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及转染细胞株的建立

    目的 构建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调控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的重组质粒并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评价Egr-1启动子对hNIS蛋白功能的辐射诱导作用.方法 以Egr-1/pMR18T为模板PCR扩增Egr-1启动子序列,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FL*-hNIS/pcDNA3,构成重组质粒Egr-1-hNIS/pcDNA3,酶切电泳鉴定,通过FuGENE HD转染入Hela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获取单克隆Hela-Egr-1-hNIS.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RT-PCR检测Hela-Egr-1-hNIS细胞系中NIS基因和NIS蛋白的表达.动态摄取碘-125实验观察Hela-Egr-1-hNIS细胞和前期研究所得细胞株Hela-NIS(+)给予不同剂量的X线辐照前后的摄碘功能.未转染的Hela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Egr-1-hNIS/pcDNA3,转染Hela细胞后获得了稳定表达细胞系Hela-Egr-1-hNIS,流式细胞仪测得NIS表达效率为11.2%;RT-PCR检测到Hela-Egr-1-hNIS有NIS mRNA的转录,而对照组无NIS蛋白表达.动态摄碘实验提示Hela-Egr-1-hNIS细胞摄碘能力比阴性对照Hela细胞提高了13倍;辐照后摄碘能力增强,在0~6 Gy范围内与辐射剂量成正相关(r=0.960,P<0.05);而Hela-NIS(+)组辐照后摄碘功能下降,与辐射剂量无相关性(r=-0.770,P>O.05).结论 成功构建Egr-1启动子调控的稳定表达hNIS蛋白的Hela-Egr-1-hNIS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较强的摄碘功能及辐射诱导作用,有望在体内治疗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强乐;许袁琦;黄宏;石怡珍;刘增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3-NT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3-硝基酪氨酸(3-NT)浓度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入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C,37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41例)、AD组(48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测定3组患者的血浆3-NT浓度,并对AD组患者的血浆3-NT浓度与MMSE得分及各个认知领域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C组、VD组、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分别为(55.09±9.63) nmol/1、(70.42±11.45) nmol/1、(119.46±21.82) nmol/1,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明显高于NC组、VD组(均P<0.05);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与MMSE得分成明显负相关(r=-0.638,P<0.05);AD组患者血浆3-NT浓度与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能力均成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 血浆3-NT浓度测定有可能作为判断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化指标,亦可作为AD与VD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殷晓菁;胡玲玲;彭誉;周华;邱晨红;孙沁怡;王锋;谢红娜;赵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亚甲蓝检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在盆腔淋巴清扫术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亚甲蓝检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在盆腔淋巴清扫术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1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检测宫颈癌SLN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检测到至少有1枚(SLN)的有15例,检测失败3例,总检出率83.33%.蓝染的淋巴结总共27枚,占总切除淋巴结的8.33%(27/324).每例患者检出SLN1~4枚,平均1.8枚.SLN定位于闭孔窝常见,占40.74% (11/27),髂内33.33%(9/27),髂外18.52% (5/27),髂总3.7% (1/27),腹股沟深3.7%(1/27).SLN的阴性预测值为100%.无过敏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宫颈注射亚甲蓝检测宫颈癌的SLN是可行的,但其意义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作者:余进进;舒珊;王元;许希中;董若凡;浦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流式免疫微球芯片技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流式免疫微球芯片技术(FCIBA)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包被不同GP的单克隆抗体,抗GPⅨ(SZ1)、抗GPⅠb(SZ2)、抗GP Ⅲa(SZ21)、抗GPⅡb(SZ22)、抗P-选择素(SZ51)的不同荧光强度的微球,检测结果与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进行比较.选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非ITP (NITP)组和健康人对照组样本用FCIBA分析SZ1、SZ2、SZ21、SZ22、SZ51共5种特异性血小板自身抗体.结果 批内批间差异小;rTP组与NITP组和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对ITP诊断的总特异度为81.4%(70/86),MAIPA总特异度为80.2%(6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为62.00% (31/50),明显高于改良间接MAIPA的31.00%(19/50,P<0.05).结论 FCIBA可以一次同时进行5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为ITP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的新方法.

    作者:赵赟霄;何杨;朱明清;阮长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苏州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苏州市主要功能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 μm,PM10)、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物(PM5)、细颗粒物(粒径≤2.5μm,PM2.5)等4种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垂直分布特征、24h浓度变化,以及不同类型口罩对大气颗粒物的防护效果.方法 (1)在苏州市选取7个功能区,连续3d监测大气中TSP、PM10、PM5、PM2.5的浓度;(2)选取一栋25层高的居民楼,分别检测第1、5、10、15、20、25层楼大气中TSP、PM10、PM5、PM2.5的浓度;(3)选取一监测点,每2h监测1次大气颗粒物浓度,连续测定3d,观察24h内颗粒物浓度变化;(4)分别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时尚型口罩、棉纱口罩、活性炭防尘口罩裹住采样头后监测4种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比较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结果 (1)7个功能区PM2.5浓度均超标;(2)不同楼层间大气颗粒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气颗粒物浓度在早晨和傍晚各出现1个小高峰,凌晨时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P<0.05);(4)4种口罩比较,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效果好.结论 PM2.5是苏州地区主要大气颗粒污染物,4种大气颗粒污染物在凌晨浓度较高,在距地面75 m高的低空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日常生活中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来防护大气颗粒物污染.

    作者:陈益欧;张玉良;王娅;王培;田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凋亡信号转导通路NF-κB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辛伐他汀抗白血病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5、10、15 μmol/L),培养24、48、72 h.采用MTT法观察NB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NB4细胞凋亡指标AnnexinⅤ/propidium iodide变化;PCR芯片研究NB4细胞NF-κB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结果 辛伐他汀对NB4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均P<0.01),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15 μmol/L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24、48、72 h细胞抑制率分别达到45.75%、92.91%、96.46%,而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0.25%、64.34%、87.38%.与对照组相比,15 μmol/L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48 h组中NF-κB通路有56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47个基因表达下调、9个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辛伐他汀能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调节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华晓莹;曾梅;江庭秀;顾伟英;邱国强;李曼;王志林;曹祥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与血管紧张素Ⅱ和肾素活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炎症标志物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浆肾素活性(PRA)的关系.方法 对2 589名蒙古族研究对象进行人口统计学等资料的收集、血压等的测量,以及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以及AngⅡ和PRA的检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炎症标志物水平与AngⅡ和PRA异常的关系.结果 PRA异常组的sE-selectin显著高于PRA正常组(18.9 ng/ml vs 17.5ng/ml,P<O.001);与sE-selectin的低分位数水平组比较,第4分位数水平组PRA异常的多因素调整比值比(0R)值(95%CI)为1.42(1.08~1.87).AngⅡ异常组的CRP(6.3 mg/L vs 5.5 mg/L)和sICAM-1(335.3 ng/ml vs314.4 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与CRP的低分位水平组比较,第4分位数水平组对AngⅡ异常的多因素调整OR值(95%CI)为1.94(1.44~2.60);与sICAM-1的低分位者比较,第4分位者对AngⅡ异常的多因素调整OR值(95% CI)为1.44(1.11 ~1.87).结论 CRP和sICAM-1水平升高与AngⅡ异常相关联,sE-selectin 水平升高与PRA异常相关联.

    作者:韦晓淋;陆洪敏;赵丽;刘海英;王珂;卜晓青;汤玲燕;张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8例COPD合并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7例患者年龄>60岁,入院前1年反复住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IPA确诊2例,临床诊断2例,疑诊4例.有7例给予抗曲霉菌治疗,有效2例,6例死亡.结论 老年COPD患者,如反复住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一般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应考虑合并IPA,尽早采取相关诊断和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居建平;王佩芳;周建新;黄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