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TP结合盒转运子A1调控载脂蛋白M表达的通路

王宗春;张晓膺;罗光华;朱春华;施媛萍;魏江;徐宁

关键词:ATP结合盒转运子A1, 载脂蛋白M, 肝受体同系物, 表达调节
摘要:目的 研究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ATP结合盒转运子A1( ABCA1)是否通过肝受体同系物(LRH1)调节载脂蛋白M( apoM)的表达.方法 分别用肝X受体激动剂GW3965或ABCA1阻滞剂DIDS作用于HepG2,应用RT-PCR法检测ABCA1、LRH1、apoM及apoAI的mRNA水平.结果 与DMSO组比较,GW3965能显著增加ABCA1mRNA的表达(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下调LRH1(P<0.01),但apoM和apoAI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GW3965单独作用组比较,GW3965与DIDS联合用药组apoM与apoAI的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但ABCA1和LRH1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BCA1不通过LRH1调节apoM的表达.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超声BI-RADS分级与病理分型及免疫组化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乳腺超声图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分级、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83例患者84个乳腺癌肿块的超声表现,并根据BI-RADS-US分级对肿块进行评估.术后对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及免疫组化指标乳腺癌原癌基因(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测定,研究其与超声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4个乳腺癌肿块BI-RADS-US分级评估5级59个(70.24%),4级22个(26.19%),3级3个(3.57%).超声表现中肿块周围组织受侵袭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免疫组化指标c-erbB-2阳性率高(P<0.05),肿块内无微钙化者ER阳性率高(P<0.05),肿块大径<20 mm者PR阳性率高(P<0.05).结论 BI-RADS-US分级能较准确地分析乳腺肿块的恶性特征,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其病理分型及免疫组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胡静怡;邓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LyGDI基因转染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转染LyGDI基因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于pEGFP载体上的LyGDI及空载体pEGFP-C1转入A549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株,RT-PCR法了解LyGDI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研究细胞生长情况;体外划痕试验观察对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甲基偶氮唑蓝法、克隆形成实验分别研究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结果 转染细胞中有相应融合基因表达;与转染前比较,基因转染后,阳性细胞尤其是表达LyGDI的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对常用化疗药物顺铂和放射线敏感度显著提高(P<0.05或<0.01).结论 建立了稳定转染细胞株;LyGDI转入抑制了A549细胞的生长能力,且增加了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作者:曹丽丽;段广新;董玉金;王兴丹;周新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国2006年至2008年巨大儿发生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水平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全国抽取了5个省份中的5个城市为研究现场,每个城市抽取一个或几个社区为城市人群,一个乡镇或自然村为农村人群.调查对象是自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婴幼儿,有效人数为16 880.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婴幼儿一般状况、父母一般情况、母亲孕产期健康状况、母亲流/引产情况等,用卡方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为2.88%,巨大儿发生率为10.31%.男孩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女孩(P<0.01),城市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农村(P<0.01),5个地区的巨大儿发生率不同(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性别、出生地区、母亲生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孕期疾病史、胎儿产期、引产史与巨大儿发生有关(P<0.01或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婴、城市出生、母亲生育年龄≥30岁、母亲文化程度高、胎儿过期产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或0.05).流产史和引产史与巨大儿发生无关(P>0.05).结论 我国巨大儿发生率偏高,男性胎儿、城市人口、母亲生育年龄过大、母亲文化程度高、胎儿过期产会增加巨大儿发生的危险.

    作者:梁辉;胡健伟;冯佩;佟伟军;许锬;郑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苏州地区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和耐药基因分型

    目的 分析苏州地区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和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苏州地区5家医院2006年至2009年间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512株,按CLSI规定的ESBLs初筛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以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PCR方法对分离的产ESBLs菌株进行 TEM、SHV和CTX-M基因型检测.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35.7%(183株),其中62.8%(115株)携带TEM型基因,36.1%(66株)携带SHV型基因,78.7%(144株)携带CTX-M基因.另外,有41.5%(76株)同时携带两种以上的基因.产酶株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均P<0.05).产酶株除对第4代头孢菌素和对加克拉维酸或他唑巴坦等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外,对其他抗生素均有相当高的耐药率.但无论是产酶株还是非产酶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 苏州地区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已达到了较高的比例,并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其中CTX-M型是主要的流行基因型.临床上严格控制和合理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已刻不容缓.

    作者:邱善敏;杨仁洪;唐旦丽;钱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病变的液基细胞学筛查与阴道镜活检病理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3 720例TCT筛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6例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对比分析TCT与活检资料.结果 3720例TCT中,病变细胞阳性率11.56%(430/3 720);意义不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阳性率4.11%( 153/3 720);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阳性率0.19% (7/3 720).756例TCT与活检对比分析发现:153例TCT报告ASC-US病例活检后发现68例阳性病例,阳性率为44.44%( 68/153);7例TCT报告AGC病例活检后发现3例病变,阳性率42.86% (3/7);430例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NILM)活检后发现低度上皮内病变(LSIL)8例,假阴性率为1.86% (8/43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例,假阴性率为0.69% (3/430);113例TCT报告LSIL的病例活检后发现15例为宫颈慢性炎,假阳性率为13.27% (15/113);48例TCT报告HSIL的病例活检后发现2例为宫颈慢性炎,假阳性率为4.17% (2/48);113例TCT报告为LSIL的病例活检后发现鳞状细胞癌(SCC)1例,过低诊断率0.88% (1/113);48例TCT报告HSIL的病例活检后发现SCC 3例,过低诊断率6.25% (3/48);7例TCT报告AGC病例活检后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例、CINⅡ级2例;48例TCT报告HSIL活检后发现2例,第一次活检阴性,第二次活检加宫颈管诊刮后为CINⅢ级.结论 TCT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方法,有一定的漏诊率,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管搔刮(ECC),能明显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只有TCT、阴道镜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相结合,才能做到尽量减少宫颈病变的漏诊,做到尽早发现,极早治疗.

    作者:张国萃;杨育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14ARF、Gadd45a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14ARF、Gadd45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乳头状微小癌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Gadd45a、p14ARF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Gadd45a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乳头状微小癌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 (37/56)、60.0% (12/20)和25.0% (5/20).p14ARF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乳头状微小癌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3%(22/56)、60.0%(12/20)和95.0%(19/20).Gadd45a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均P <0.05).p14ARF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乳头状微小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均P <0.05).p14ARF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头状微小癌组织(P<0.05).免疫组化检测二者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RNA检测结果相同.在复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add45a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14ARF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Gadd45a与p14ARF mRNA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4ARF、Gadd45a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及进展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齐晓薇;冯一中;吴玉玉;白瑞珍;秦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206例临床分析

    女性不孕的因素有输卵管因素、排卵障碍、子宫因素、宫颈因素、阴道因素等[1],其中以盆腔炎性粘连、输卵管因素及排卵障碍为主要原因.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妇科临床以来,已经替代了过去的许多开腹手术,尤其在妇科不孕症方面,因其能直视盆腔脏器的各种病变,并可直接进行有效准确的治疗,故更显示其优越性和重要性.现将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应用腹腔镜诊治的20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肖诚;彭成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微生态制剂和乳果糖联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微生态制剂和乳果糖联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5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包括调整饮食、训练排便习惯及每日进行适量活动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和乳果糖溶液.治疗4周,停药后随访8周.采用症状评分方法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远期复发率较对照组低(7.5%vs78.6%)(P<0.01);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大便pH值测定,治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腹泻,两组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微生态制剂和乳果糖联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朱增燕;濮旭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腋下直切口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腋下直切口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腋下直切口(腋切口组)治疗30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及常规后外侧切口(常规治疗组)治疗35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从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数、术后胸管放置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对两组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随访3~16个月无气胸复发.腋切口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数、术后胸管放置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腋下直切口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势.

    作者:陈建广;陈勇兵;杨文涛;施立;朱蓉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静吸复合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下瑞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同时观察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血浆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初步探讨瑞芬太尼降压的可能机制.方法 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ASAⅡ~Ⅲ级,根据降压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5例.硝普钠组(N组)从0.5μg· kg-1·min-1开始输注硝普钠,每隔2 main增减1αag·kg-1 ·min-1,直至降至目标血压;瑞芬太尼组(R组)从0.2 μg· kg-1·min-1开始输注瑞芬太尼,每隔2 min增减0.1 μg·kg-1 ·min-1,直至降至目标血压.记录控制性降压前即刻(T.)、控制性降压后10 min(T1)、控制性降压后30 min(T2)及控制性降压结束后20 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测定上述各时点动脉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同时评估术中出血量、术野质量;并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 (1)N组T1~T3的HR较T0明显增加,R组T1~T3的HR较T0明显减慢;N组T3的MAP、CVP较T0明显升高(均P<0.05),R组T3的MAP、CVP与T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N组T1~T3的血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显著高于T0(均P<0.01);R组T0~T3的血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均P >0.05).(3)R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N组(P<0.05),术野质量也显著好于N组(P<0.01).结论 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静吸复合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控制性降压过程平稳,安全可行,能提供良好的术野质量,并在控制性降压期间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作者:林岐;徐毅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致肠道外损害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致肠道外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的152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有无肠外脏器受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有96例(63.2%)并发肠外损害,损害以呼吸道、心脏、肝脏、脑为多见,同时引起血液生化指标等异常.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会对多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以呼吸系统和心脏损害多见.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miR-37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miR-37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间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胃癌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各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75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37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于癌旁组织明显下调(P<0.05),miR-375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miR-37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伟;田文妍;陈卫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近视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近视眼对比敏感度(CS)的不同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行近视准分子激光的患者62例124眼,矫正视力均≥1.0.分别根据屈光度、年龄和瞳孔大小分组.采用CGT-1000对比敏感度仪分别进行眩光及非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测试.结果 在眩光时的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无眩光时.眩光状态下,按年龄分组,<40岁组和40~60岁组间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的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点上均明显低于<40岁组和40~ 60岁组(均P<0.05).正视组、中低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正视组与中低度近视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6 mm及≤6 mm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眩光状态下按以上方法分组比较,结果与眩光时一致.结论 年龄、屈光度明显影响近视眼对比敏感度,而瞳孔大小影响不明显.

    作者:夏蔚;张晓峰;李龙标;杨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CO2激光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肛门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将75例肛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1(25例)及对照组2(25例),分别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单纯CO2激光治疗及单纯光动力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96%和8%;优于对照组l的80%和40%及对照组2的88%和32%,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少数患者有刺痛或皮肤黏膜红肿等不良反应.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可有效治疗肛门尖锐湿疣,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沈利东;缪文进;曹燕;黄鹂;朱永华;钱齐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儿童手足口病死亡的临床特征分析(附3例报告)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死亡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3例手足口病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手足口病死亡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小年龄、高热、精神状态差、发病时间短、白细胞数高、高血糖、心肌损害、早期病原学检测EV71病毒阳性.结论 对小年龄、精神差、病程短、高热、白细胞数高、高血糖、心肌酶谱异常、早期病原学检测EV71病毒阳性的手足口病患儿必须高度重视,早期治疗干预,可能会减少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田健美;李建琴;孔小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蒙古族农牧民C反应蛋白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效应的关联性

    目的 调查蒙古族农牧民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其聚集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内蒙古通辽市农牧区2 536名20岁以上的蒙古族居民进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体质、身高、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和CRP的调查和检测.对蒙古族农牧区居民CRP水平与MS组分聚集作用的患病危险性进行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计算出MS组分的不同暴露组合下的患病危险性,即OR值及其95% CI.结果 代谢综合征年龄性别标化患病率是17.1%,男性(11.4%)低于女性(21.6%)(P<0.01).按CRP四等分位划分为4个等级,同时根据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的个数分组(0,1,2,3,4,5个代谢综合征组分).在5个单因素及5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4级CRP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每个组分均有关联(均P<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3级和4级CRP水平与聚集一个及一个以上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危险性是1级的2.35(1.91 ~2.89)和6.87(5.50 ~8.57)倍.代谢综合征组分积累(增加一个或一个以上组分)的危险性随着CRP等级的增加而增加(趋势性检验,P<0.01).结论 CRP水平增加和代谢综合征单个组分及其组分的聚集性有连续、独立的显著关联.

    作者:佟伟军;于亮;刘洋;刘永跃;吴刚;王健;布仁巴图;林哲;张永红;李永山;张显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97例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97例患儿和22名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CRP的变化.结果 97例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主要是第3代头孢菌素和2种或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占71.13%).患儿感染的细菌以链球菌居多(占77.32%);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血清中CRP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RP的表达与患儿性别、年龄和抗生素使用情况无关(P>0.05).结论 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主要危险因素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同时,检测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血清CRP的水平,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忠芹;武庆斌;唐伟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ASAⅠ~Ⅲ级开胸手术且接受PCIA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B组:布托啡诺300μg/kg+胃复安400μg·kg-1·100 ml-1;S组:舒芬太尼1.5μg/kg+胃复安400 μg·kg-1·100 ml-1;BS组:布托啡诺150 μg/kg+舒芬太尼0.75 μg/kg+胃复安400 μg·kg-1·100 ml-1.3组PCIA泵参数设置为背景剂量2 ml/h,单次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观察3组患者术后8、24、48 h的BP、HR、SpO2、镇痛和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S、S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均P<O.05);BS组术后追加哌替啶比例明显低于B组、S组(均P<0.05);BS组镇静评分大于B和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PCIA,效果更确切,优于单独应用布托啡诺或舒芬太尼.

    作者:姚晓平;徐宝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 观察采用OUP-SBK刀头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治疗薄角膜(中央角膜厚度<500μm)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SBK治疗中低度近视后半年及1年进行随访,对比术前薄角膜与正常角膜厚度患者术后屈光度、视力、角膜地形图.结果 薄角膜组34例65眼,正常角膜厚度组52例104眼.两组术后随访均未见圆锥角膜病例.两组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屈光度、平均表面规则指数和平均表面非对称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BK治疗薄角膜中低度近视安全、疗效稳定,未见圆锥角膜等并发症.

    作者:蒋伟;田佳青;钱晓文;戴国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鼠抗小鼠重组膜联蛋白A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 建立能够分泌特异性抗小鼠膜联蛋白A2( AnxA2)的大鼠—小鼠融合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方法 利用重组小鼠AnxA2蛋白作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通过细胞融合和杂交瘤筛选技术建立特异分泌抗小鼠AnxA2蛋白的大鼠—小鼠融合单抗杂交瘤细胞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确定单克隆抗体亚型,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验证所筛选的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通过对30多个分泌抗体的融合细胞克隆的筛选,获得一株分泌特异性抗小鼠AnxA2的大鼠—小鼠融合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SZ-158,连续培养传代后染色体分析证实,Wistar大鼠脾细胞与小鼠SP2/0细胞稳定融合;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识别小鼠AnxA2重组蛋白.结论 该研究所获得的大鼠—小鼠融合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针对小鼠AnxA2蛋白,可用于AnxA2转基因小鼠中AnxA2表达的检测,为深入研究AnxA2的功能提供了物质保障.

    作者:江淼;沈飞;包红雨;张丽意;谢丽倩;赵益明;阮长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