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芳
目的 观察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例(MM)患者用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VAD方案:长春新碱0.4 mg/d静滴,第1~4天;阿霉素10 mg/d静滴,第1一4天;地塞米松40 mg/d静滴,第1~4天、第9~12天和第17~21天.28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100 mg/d,每周增加50 mg/d,大剂量为200 mg/d,持续12周以上.结果 20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3例(65%),进步5例(25.2%),无效2例(10.1%),有效率90.2%.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和嗜睡头昏等.结论 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
作者:邱宏春;孔荣;吴鹏飞;王勇;严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10例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合并胸主动脉破裂床边开胸抢救无效死亡,2例合并轻度支气管狭窄,1例术后肺复张不良,反复纤支镜吸痰灌洗后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无症状出院,其余5例恢复顺利.结论 提高对创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认识有助于该损伤的早期诊断;纤支镜是实用、准确的诊断方法,确诊后应尽早手术,重建气道完整性.
作者:单月宏;邵冲;彭勇;谢永明;臧蔚;阮坚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10多年的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揭示了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从创伤、感染、中毒、休克等发展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的共同通路.天晴甘美有明显的抑制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天晴甘美对多发性创伤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99mTc-MIBI(甲氧异腈)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在川崎病心肌缺血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1例川崎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发热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3组.对照组8例系怀疑川崎病患儿,后经实验室检查排除川崎病和其他心肌疾病者.两组病例均行99mTc-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阳性者于治疗后6~12个月随访复查,并与其临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未见异常.41例川崎病患儿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率为39.02%(16/41).其中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36.84%(7/19)、41.67%(5/12)和40%(4/10).10例显像阳性者经治疗后6~12个月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复查,缺血明显改善5例,恢复正常4例,1例仍见明显心肌缺血.结论 99mTc-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能无创、直接、客观地评价川崎病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对川崎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和随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郁春景;王耀明;杜晓庆;万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溧阳市溧城镇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与需求,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社区已婚育龄妇女25 000人次,采用统一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5 000份,显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和避孕知识不足;门诊及实验室检查生殖道感染总患病率为38%(9 500/25 000),其中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急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分别为12.8%、10.6%、8.6%、3.5%、4.5%、2.8%、1.5%.在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只有46.7%的人自我报告有症状(4436/9 500),其中只有56.1%(2489/4436)的人曾主动就医.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和避孕知识不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高,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无症状比例高,就诊意识差.
作者:陈国花;王国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骨折的相关性,为预防老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所有6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脊柱和髋部骨折排名前两位,从中筛选出165例患者接受双能量骨密度仪测定,同时另选取165例60岁以上非骨折人群作为对照,对照组也均行双能量骨密度仪测定.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折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折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骨折的高危因素,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以降低老年骨折的发病率.
作者:田一星;杨惠林;姜为民;孟斌;王根林;顾勇;李雪峰;汪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P选择素(CD62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评价其在KD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36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17例非KD发热儿童为非KD发热组,17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研究.同时KD患儿根据心脏彩超评定标准分为冠状动脉扩张组(6例)和冠状动脉未扩张组(30例).KD患儿在应用阿斯匹林和大剂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及治疗后5~7 d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2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VEGF.结果 KD患儿治疗前后的CD62P水平均较非KD发热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P<0.05和<0.01),VEGF水平显著高于非KD发热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VEGF和CD62P在冠状动脉扩张组与未扩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治疗前VEGF和CD62P成正相关(r=0.49,P<0.01).结论 CD62P和VEGF参与了KD的发病过程,可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KD患儿中CD62P和VEGF成正相关,它们共同参与了KD的炎症反应.
作者:曹磊;严文华;吕海涛;孙凌;张建敏;黄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央型大肝癌手术切除极易引起致命性出血和空气栓塞,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0例中央型大肝癌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广;黄志华;杨树成;张成阳;夏存寿;葛新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单侧额颞开颅治疗双额叶挫裂伤的诊治经验与教训.方法 对22例双额叶挫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后3个月按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18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部分双额叶挫裂伤患者单侧额颞开颅同样能有效清除双额叶挫裂伤,并有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医源性损伤等优点.
作者:冯鸣;周幽心;孙春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经鼻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利用经鼻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经口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等方法对重症呼吸衰竭进行临床治疗,对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白细胞计数、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镇静剂使用次数、脱机成功率、住院病死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利用经鼻有创-无刨序贯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RR、HR、PaCO2、PaO2及白细胞计数等生理指标,而且较经口有创-无创气管插管明显减少了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期间的镇静剂使用次数及总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或<0.001).结论 经鼻有创-无刨序贯性机械通气能有效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生理指标,还能更有效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其银;刘洪;张国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出现远隔部位血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6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中有34例存在远隔部位血肿,因此远隔部位血肿是急性脑膨出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论 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应考虑远隔部位的血肿,应即时行CT复查或直接行对冲部位探查.
作者:赵有发;邢鸣;张远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比较40例ARDS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使用PS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PS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PS治疗后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ause)、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右心房压(RAP)、右心室压(RVP)、肺动脉平均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及心排血量(CO)均较引流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机械通气ARDS危重患者使用P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作者:陈建强;陆件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器,并分为RVOTS组和RVA组,进行起搏参数、术后心电图及12个月后超声下心功能测定、血浆BNP检测对比.结果 手术时两组患者电极均能到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OTS比RVA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作者:郑永宏;黄强;车惠娟;陈志刚;徐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酸性核糖体蛋白P2在紫外线(UV)诱导的细胞快速凋亡中的分子信号功能.方法 选取小鼠淋巴瘤细胞3SB、人白血病细胞Jurkat、人宫颈癌细胞HeLa S3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来研究其对UV诱导细胞凋亡的差异性.UV照射后,荧光显微镜活细胞染色计数分别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和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的标志性蛋白的表达.并分别提取细胞质蛋白和细胞总蛋白,利用小型二维电泳、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细胞质中游离的酸性核糖体蛋白P2的变化和总的P2的表达.结果 3SB和Jurkat细胞在UV照射后,24 h的凋亡率达100%,并观察到PARP和P21的激活;而HeLa S3和MCF-7细胞出现延迟性细胞凋亡.在快速凋亡的Jurkat细胞中,发现酸性核糖体蛋白P2去磷酸化.总的P2表达降低,存在剂量效应,并伴随着凋亡蛋白PARP的激活.结论 酸性核糖体蛋白P2的去磷酸化及其在细胞内总量降低与UV诱导的细胞快速凋亡相关.
作者:段卫明;孙华丽;邵彦彦;肖海楠;周新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正常足月儿组)、14例单纯早产儿(单纯早产儿组)及2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水平.结果 正常足月儿组与单纯早产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与正常足月儿组、单纯早产儿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相对增加可能在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后淋巴细胞应答无能及免疫抑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俞生林;汪健;王三南;管欣娴;程秀芳;潘江;季正华;肖志辉;冯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由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上的特异性,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至今仍存在争议.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其中随访资料完整者36例,现对其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计小东;费文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小肾癌及偶发癌病例增加,且当发现这类病变时患者对侧肾多正常,于是人们对此类患者采取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NSS)产生了兴趣,并称为NSS的可选择性适应证[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从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11例肾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政;黄翼然;薛蔚;陈勇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H:z66抗体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的特点.方法 利用含抗H∶z66抗体的半固体培养基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发生相变换,通过提取z66+伤寒沙门菌和其相变株的线性质粒,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和核酸内切酶分析比较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前后线性质粒的结构,后通过测定相变株的线性质粒全序列和Southern blot进一步揭示抗H:z66抗体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的特点.结果 z66+伤寒沙门菌在抗H:z66抗体的诱导下成功发生了鞭毛的单向相变换;这种单向相变换是由于伤寒沙门菌在抗体诱导下线性质粒缺失了含fljBA的2.6 kb末端区域所致,同时首次发现在鞭毛相变换后线性质粒结构反而变大,提示线性质粒可能形成了非共价结合的二聚体.结论 该研究揭示了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的相变换特点,为更深入地研究z66+伤寒沙门菌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海方;黄新祥;张晓磊;倪斌;生秀梅;徐顺高;许化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骨质疏松症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不同类型内固定疗效.方法 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94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组,21例)、股骨近段髓内钉(PFN-α组,53例)和Gamma 3(Gamma 3组,20例)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及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程度来比较各内固定组的疗效.结果 上述所有项目PFN-α组和Gamma 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HS组相比,PFN-α组和Gamma 3组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引流液较少、临床愈合所需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好.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例数方面,DHS组与PFN-α组和Gamma 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用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同定(如PFN-α、Gamma 3)的总体疗效优于髓外钉板固定(如DHS).但髓内固定同样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术中操作宜轻柔,术后适当推迟患肢负重时间,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管华清;杨惠林;徐耀增;杨同其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趋化细胞因子MIP-2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胰腺病变和胰外脏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观察和分析制模后3、6 h胰腺、肺和肝组织中MIP-2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制模后3、6 h时,MIP-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制模后6 h时MIP-2在胰腺、肺和肝脏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制模后3 h时的MIP-2表达(均P<0.05).结论 大鼠AP并发肺损伤时,血清中的MIP-2可能来源于胰腺组织;AP时MIP-2在大鼠肝脏高表达,在肝脏损伤中起重要的上调作用;AP时MIP-2在肺的表达明显增加,趋化中性粒细胞,造成肺部的损害.
作者:王磬;李军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