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华;王先军;刘瑾
目的 观察不同植骨材料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对111例新鲜下肢长管骨粉碎性骨折或存在骨缺损的骨折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的同时采用不同植骨材料植骨(金骨威、固骼生、同种异体骨),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及植骨部位组织反应情况,每隔4周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价3种植骨材料在骨折愈合方面的疗效.结果 111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但植骨材料不同,内固定方法不同,骨折愈合时间有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相容性等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植骨材料促进折愈合的作用明确、可靠,植骨材料不同的特性影响患者预后;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仍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件.
作者:蒋定华;杨惠林;徐耀增;张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4-1BB信号对肿瘤上清诱导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IL-4和GM-CSF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得到未成熟DCs,磁珠纯化.以抗4-1BB激发型抗体2A或CD40激发型抗体1c10刺激DCs,在不同条件下检测DCs的凋亡情况.以抗体标记NFκ-B p65亚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抗4-1BB激发型抗体2A处理后DCs内NFκ-B p65亚基向核内的转位情况.结果 DCs上4-1BB信号的激发能拮抗由B-16肿瘤上清诱导的DCs凋亡,效果低于CIMO信号,并能引起NFκ-B p65亚基向核区转位.结论 4-1BB信号的激发提高了DCs抵抗肿瘤上清诱导凋亡的能力,此作用通过包含NFκ-B通路的相关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实现.
作者:陈曦;蒋玉平;王月颖;周春刚;张世杰;张学光;顾宗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中远期影响.方法 对32例植入Firebird支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支架植入前、植入后1周和3、6、12、24、36个月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m和Am)及其比值Em/Am.结果 与支架植入前比较,左心室各项舒张功能指标在支架植入术后1周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开始明显改善,6个月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P<0.01);并在随后的30个月中保持这种趋势.结论 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能长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施亚明;宗永忠;吴春阳;董璟;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7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分析上机前后患者动脉血气、临床症状的变化和预后.结果 47例患者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1 h后,80.9%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28例使用后病情好转并成功撤机,有效率为59.6%;17例疗效不明显,其中6例改行气管插管,4例死亡;2例因不能耐受无创通气而放弃治疗.结论 NIPlPV可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Ⅰ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气体交换,降低插管率.
作者:陈颖;穆传勇;黄建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吡贝地尔和美多巴作为起始治疗药物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39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吡贝地尔组、美多巴组和安坦对照组,分别服用吡贝地尔、美多巴和安坦,治疗前、治疗第6和第10个月进行帕金森病量表(UPDRS)评分和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TRODAT-SPECT)检查.结果美多巴组受累肢体同侧及对侧99Tcm-TRODAT-1特异性摄取值降低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安坦对照组和吡贝地尔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个月后安坦对照组UPDRS评分无明显变化,但美多巴组及吡贝地尔组均明显下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吡贝地尔不影响帕金森病的预后,美多巴可能会加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而使病情恶化,吡贝地尔更适合作为早期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孔岳南;孙杨;徐德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由具有肿瘤特异性启动作用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mTERT-promotor)驱动m4-1BBL(CD137 Ligan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方法 用PCR和RT-PCR的方法,分别从C57BL/6小鼠组织中克隆mTERT启动子和共刺激分子m4-1BBL基因,通过T载体和转移载体将目的基因亚克降到腺病毒载体上,293A细胞包装成病毒颗粒rAD-mTERT-m4-1BBL,流式细胞仪检测m4-1BBL基因在Hepa 1-6及L929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通过PCR检测、直接测序证实目的基因克隆成功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上,细胞免疫化法证实病毒包装成功,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重组腺病毒载体rAD-mTERT-m4-1BBL能特异性地在肿瘤细胞Hepa 1-6上高表达m4-1BBL.结论 由mTERT-promotor驱动m4-1BBL基因的具有肿瘤特异性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为下一步进行体内外抗肿瘤实验打下了基础.
作者:肖樟生;姚辉华;龚伟达;杜鹏;邢迎清;吴浩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早期手术时机、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问题.方法 对婴儿大型VSD合并肺动脉高压60例(VSD膜周型46例,肺动脉瓣下型14例),均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结果 术后无死亡,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所有患儿活动量和生长发育改善,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无后遗症.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和改善婴儿大型VSD多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完善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并发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廖健毅;徐洪军;徐永根;曹鼎方;冉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FFE)技术和呼吸导航三维平衡超快速场回波(3D B-TFE)技术对胸主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1例临床可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B-FFE和3D B-TFE检查.采用图像分析质量标准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31例B-FFE和3D B-TFE图像均能准确地显示胸主动脉及其弓上分支;图像质量B-FFE显著较3D B-TFE差,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成像时间B-FFE明显较3D B-TFE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配合难易程度上,B-FFE较3D B-TFE难.结论 屏气B-FFE和呼吸导航3D B-TFE两种技术均可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较为满意地评价胸主动脉情况,3D B-TFE的图像质量优于B-FFE技术.
作者:徐孝秋;杨毅;周丽娟;郭静;孙敬;王灌忠;张彩元;施国尧;沈钧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发病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氨基酸突变对其聚集的影响.方法 收集全部已知SOD1氨基酸错义突变106个,运用AGGRESCAN、PASTA、TANGO 3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预测错义突变对蛋白质聚集倾向的作用.结果 3种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共有39个对蛋白质聚集有促进作用的突变,占所有突变的37%.结论 氨基酸突变导致蛋白质聚集并非是导致ALS发病的唯一途径,ALS发病机制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
作者:刘佳骏;孙茂民;刘枫;王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情稳定,维持血透6个月以上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LMWH 组(17例)和UFH组(17例).两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随透析时间的延长,UFH组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B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与实验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WH组前6个月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 6个月后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与UFH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在维持血透中使用LMWH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脂血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陈蕊;魏丛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膝关节各物理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膝关节各物理检查的相瓦关系.方法 将磁共振提示膝关节半月板Ⅲ°损伤患者47例(其中内外侧半月板都损伤24例)体检发现的膝关节物理阳性体征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并行多个率的多重比较分析及四格表法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麦氏试验阳性者41例,膝关节间歇压痛点阳性者39例,股四头肌萎缩阳性者33例,研磨试验阳性者28例,重力试验阳性者24例,蹲走试验阳性者22例,膝过伸试验阳性者20例,浮髌试验阳性者17例,膝过屈试验阳性者14例.其中关节间隙压痛、麦氏试验、股四头肌萎缩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物理检查,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膝关节内外间隙压痛对半月板损伤的定位优于其他方法,与手术所见相关性高(P>0.05);各物理检查具有一定相关性与互补性,选取适当的物理检查组合可提高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率.结论 膝关节各物理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初步判定半月板损伤部位有相当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绩;华锦明;胡学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卵巢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卵巢黏膜组织双向凝胶电泳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卵巢癌患者配对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卵巢黏膜组织的总蛋白,银染显色,PD Quest 2DE软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凝胶经银染显色后,Bio-Rad凝胶扫描仪扫描,Imagemaster图像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两级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进行鉴定.结果 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银染图谱.3组胶的平均匹配率分别为:癌组织83.4%、癌旁组织81.2%、正常卵巢黏膜组织88.1%.斑点位置偏差等电聚焦方向上为(1.21±0.27)mm,SDS-PAGE方向上为(1.03±0.28)mm.差异分析共获得164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有差异性表达的8种蛋白质中有4种为结合珠蛋白的亚型.结论 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能分离卵巢癌组织的总蛋白,并获得重复性较好的结果;结合珠蛋白能为诊断卵巢癌提供诊断手段.
作者:李玉华;杨留才;孙炯;索艳君;凡利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42例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并与30名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 梅毒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8.94±6.72)%]较正常人对照组[(5.36±4.5)%]显著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较高,它们对梅毒患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
作者:展富琴;冯萍;顾爱萍;曹伟;朱梅俪;茅挺;孙兰云;孙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行腔内隔绝术,4例先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再行腔内隔绝术.结果 42例手术成功,无1例患者死亡,无术后截瘫,随访假腔血栓形成.结论 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戎建杰;李晓强;钱爱民;段鹏飞;桑宏飞;朱礼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16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14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SI较前显著降低,且EN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营养支持后两组的血糖、血清白蛋白、血钙和血肌酐均较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中转手术率、感染率、病死率方面EN组均明显低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N治疗SAP疗效优于TPN,应用于临床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华晨;刘励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喉外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35例喉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喉外伤23例,开放性喉外伤12例.结果 23例闭合性喉外伤中,8例行气管切开及手术探查,术后均能拔除气管套管,声嘶1例;12例开放性喉外伤中,除1例外,余均行气管切开术后顺利拔管,其中1例行二期手术修复,声嘶2例.结论 对喉外伤应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进行早期处理,尽快恢复喉和气管通气功能,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朱政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人成骨细胞株MG63细胞分别培养于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条件培养基(实验组)及正常培养基(对照组)中,于培养3、6、9、12 d后检测细胞分化标志物和骨形态蛋白2(BMP2)及其信号传递蛋白Smad1基因的表达,同时以ELISA法检测分泌至培养基中的BMP2浓度.以茜素红S染色定量检测钙矿沉积情况.结果 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条件培养基中硅离子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培养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此条件培养基能促进MG63细胞晚期分化,并能促进其钙矿沉积,也能促进BMP2的分泌及其基因表达,以及Smadl基因的表达.结论 硅酸二钙离子溶出液有促进MG63细胞分化的能力,这可能与高浓度硅有关,刺激MG63细胞表达BMP2及其信号传递蛋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魏立;李建有;孙俊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与参麦注射液对严重肺挫伤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肺挫伤合并多发性创伤患者,分为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血气指标、脱机时间及X线胸片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IL-6、TNF-α明显下降,血气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脱机时间明显缩短,X线胸片肺挫伤评分改善明显,以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参麦注射液对严重挫伤的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飞鸽;陈勇兵;杨文涛;施立;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慢性肾病(CK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EMPs在CKD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2例CKD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中EMPs、vWF的水平,并分析EMPs水平与血压、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胆固醇之间的关系.结果 CKD组患者血浆EMPs和vW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肾病综合征组EMPs的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肾病组,肾病综合征组vWF的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肾病组及慢性肾炎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KD分期中Ⅰ期血浆中EMPs含量明显高于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期间EMPs和vWF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MPs的水平与血压成正相关(P<0.05),与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胆固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vWF与EMPs成正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是使内皮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EMPs可作为一种反映内皮功能的新标记.
作者:张淑华;卢国元;乔青;沈蕾;李明;徐德宇;赵小娟;沈文红;王兆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00例T2DM患者,分成AS组39例和无AS组61例.30例非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RBP4浓度、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 T2DM组(AS组和无AS组)血清RBP4浓度及RBP4/TTR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T2DM中AS组较无AS组RBP4/TTR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S组和无AS组血清RBP4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危险因素与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BP4及RBP4/TTR是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b>0,OR>1,P<0.1).结论RBP4与12DM密切相关,也是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蒋伏松;成兴波;李慧娟;朱蓓;樊华英;张慧;施耀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