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抒雨;侴桂新
目的 观察民族药野蚕豆根抗心肌缺血和抗凝血等心血管方面相关的药理活性,为进一步探究野蚕豆根的临床应用方向和开发野蚕豆根的药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 对野蚕豆根进行急性毒性评价后,采用毛细玻管法、小鼠断尾法以及血浆复钙试验探究野蚕豆根相关抗凝血活性;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研究野蚕豆根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气囊滑膜炎模型观察野蚕豆根的抗炎活性.结果 野蚕豆根用药安全,能明显增加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其水、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也均能显著延长体外兔血浆复钙时间,其中水提取部位时间延长明显;且其能够显著降低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中血清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的含量,减少炎症模型中前列腺素E2的渗出.结论 野蚕豆根在抗心肌缺血和抗凝血等心血管相关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药理活性,值得对野蚕豆根在心血管方面的药效机制和临床应用作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作者:杨抒雨;侴桂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选穴配穴分析优选腧穴配伍规律.方法 系统收集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现代文献期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h和医学文集,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梳理,分析选穴规律和配伍特点.结果 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应用广泛效果突出,且在选穴配伍方面有律可循,主要以百会、神门和三阴交为主.结论 近年来因针灸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以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点逐渐为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文章就腧穴的应用、配伍及效应加以综述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出思路与依据.
作者:高巧玲;杨娇娇;王朝辉;杨永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元饮联合局部氨甲环酸(TXA)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隐性失血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2例,术前2d及术后6h后口服我院中药制剂复元饮;对照组62例,于术前30 min静滴TXA1g;两组患者术中均局部使用TXA 1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7天血红蛋白值(HB)、红细胞比容(HCT)值;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3、7天隐性失血量;整体康复评分;不良事件包括输血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发生率.结果 两组显性失血及术后隐性失血量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输血率、DVT发生率更低,且整体康复评分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元饮联合术中局部使用TXA能有效控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降低输血率,减少DVT发生率,且能促进患者早期整体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缪杰佳;周活龙;卢绍燊;李逸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互联网+时代随着时代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医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混合教学模式变革.文章分析了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相关内涵辨析.提出中医药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及方法: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构建教学共同体;中医药在线教学、课堂教学的融通与变革;重视发展性评价,以是否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中医药学习经历和深层次的学习状态为评价标准.
作者:陈明;郑晓红;陆建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优选现代米粉制米泔水的工艺.方法 采用L16 (45)正交试验,以淀粉含量、米泔水性状评分为指标,分光光度法测定,确定其佳制备工艺参数.结果 现代米粉制米泔水的佳工艺:米粉粒度为细粉,米水比为1∶50,搅拌时间为30s.结论 该制备方法稳定可行,为米泔水制备工艺提供了依据,并为其质量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作者:王文凯;杨梅;张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经方多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现代医家运用经方者,不限于《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更是运用其方证理论治病.作为慢病致死主因的首位,心血管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疾病行之有效,然而仅守经方不够满足现代防治疾病的需求.文章基于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血管病现状,思考并探讨如何运用经方平衡好慢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王晓景;张军平;周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风湿痹病与湿密切相关,湿既是风湿痹病的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湿则贯穿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浅议临床常用几种祛湿方法在风湿痹病中的应用.
作者:程俊敏;张荒生;李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枳术宽中胶囊治疗老年人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选择60例65~ 85岁间诊断为糜烂性GERD(内镜下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应用耐信片(40mg/次,2次/d),治疗组(n=30)应用耐信片(40mg/次,2次/d)联合枳术宽中胶囊(3粒/次,3次/d),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停药后2周)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GERDQ评分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及GERDQ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对老年人糜烂性GERD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熊莉娜;杨旭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常伴有脊柱、腰椎的不稳定性和肌肉的萎缩,而核心肌群训练和评估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措施.Tergumed系统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集训练与评估的脊柱训练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核心肌群的评估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相关的新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安军伟;胡零三;雷腾飞;吴海波;张云飞;詹红生;陈东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活血荣络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JAK2、STAT3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根据评分分为活血荣络方组(模型+活血荣络方)、AG490组(模型+AG490)、模型组,上述组分别再分为再灌注后6h、12h、24h、72h四个亚组.每组予以相应药物治疗.并分别于相应时间点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处死大鼠,并立即取脑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1)活血荣络方组及AG490组再灌注24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活血荣络方组与AG490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各个时间点相当(P>0.05).(2)活血荣络方组12h、24h、72h JAK2、STAT3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AG490组4个时间点JAK2、STAT3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活血荣络方组6h的JAK2、STAT3的表达高于AG490组(P<0.05),其余时间点与AG490组相当(P>0.05).结论 活血荣络方可通过下调JAK2、STAT3的表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周颖璨;王洪海;周德生;陈瑶;刘利娟;李中;胡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历代本草和药典均记载吴菜萸有小毒,有关吴茱萸毒性的现代研究逐年增多,但其毒性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通过对历代古籍和新近文献的整理分析,对吴茱萸毒性进行归纳概括,指出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看待吴茱萸的功效和毒性.文章对加强吴茱萸毒性研究、促进吴茱萸的安全使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毒性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作者:陈洋;董嘉皓;李斐;袁金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不同采集季节、地点侧柏叶饮片质量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药典法对不同采集季节、地点侧柏叶饮片进行性状、TLC、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醇浸出物及槲皮苷含量检测.结果 不同采集季节、地点侧柏叶饮片TLC均检出槲皮素,水分含量在2.99% ~ 6.89%之间,总灰分含量在4.57% ~6.18%之间,酸不溶性灰分含量0.15% ~0.60%之间,醇溶性浸出物在23.24% ~27.12%之间,槲皮苷含量在0.289% ~0.477%之间.结论 12批侧柏叶饮片质量均符合药典标准,但不同季节、地点采集的侧柏叶饮片质量略有差异,建议药典侧柏叶饮片炮制项下进行修订.
作者:石典花;张军;张乐林;孙立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附子炮制品对阿霉素致急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 阿霉素腹腔注射制备急性心力衰竭模型,造模后给予附子不同炮制品15d,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电图并计算心率,计算心脏系数,检测心肌钙酶、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果 蒸附子粉制剂、炒附子粉制剂高剂量组(0.28 g/ml)、低剂量组(0.07g/ml)溶液具有不同程度抗阿霉素致小鼠心衰的作用(P<0.01).结论 蒸附子粉制剂和炒附子粉制剂抗阿霉素致小鼠心衰的作用较为肯定.
作者:马君;程阳阳;谭鹏;叶田园;宋阔魁;李志勇;李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内质网受到不良刺激后大量未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聚集的现象,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表明,早期温和的ERS有利于内质网内环境稳态的恢复,而持续长时间的ERS可能加重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和坏死,是引起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故针对不同时程的ERS药物研究可能成为缺血性中风过程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新靶点.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治疗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近年来,中医药通过调节ERS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逐渐被关注,该文对国内外近10年来基于ERS的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运用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陶薇;王金凤;谭凌菁;冯知涛;蔡三金;周华军;梅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寻找小蜡的主要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特征,建立有效的鉴别方法.方法 LMVP(叶形态-脉序图谱法).结果 小蜡叶多卵形.叶两面多被短柔毛.脉序为环结的曲行的羽状脉序,一级脉1条,直行走向无分支,二级脉4~8对,均向上曲行,与上方二级脉环结,脉环明显,二级脉均不达缘.三级脉走向不规则,由一至三级脉围成的网眼直径约1~ 3mm不等.四级脉亦可单独围成网眼,网眼直径约0.5mm.结论 以上小蜡叶的鉴别方法简便、快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作者:李景云;谢思平;郭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医“肾藏精”功能主要表现为主骨、生髓、营脑、主生长发育、主生殖等几个方面,肾精不足则表现为骨质疏松、老年痴呆、佝偻病、性腺功能衰退等肾虚病症;结合前期提出维生素D可作为肾精的物质基础;推测中医补肾方药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D轴发挥防治各类肾虚相关病症;维生素D轴可作为“肾藏精”理论的中医补肾方药治疗肾虚相关疾病作用的潜在靶点.
作者:陈云志;管连城;高洁;秦忠;李文;陈家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明白及在不同遮阴处理下的光合特性.方法 通过田间栽培,测定透光率为100%、50%、30%三个遮阴处理下光合日变化.结果 透光率50%处理下,所体现的生理指标较为良好.结论 透光率50%条件下,白及有着更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在遮阴条件下,PAR成为主要限制因子,不遮阴条件下,Ta为主要限制因子;无论遮阴与否Cond、Tr都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作者:刘海;罗鸣;吴明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宁夏产甘草根茎叶中内生细菌分离纯化,以明确甘草中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分布规律;初步筛选出对病原菌有拮抗效果的细菌作为优势菌种,进一步对其进行鉴定,为甘草内生细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法,观察有无抑菌圈及抑菌圈的大小来检测内生细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采用16SrDNA测序分析,对比核糖体数据库鉴定典型菌种.结果 从甘草中分离出内生细菌100株,其中根占76%、茎占15%、叶占9%;初步筛选出对西瓜枯萎病菌、小麦根腐病菌、黄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等病原菌综合抑制效果较好的细菌菌种8种(G2、G3、G5、G8、G9、G15、Y1和Y2),进一步鉴定这8种细菌发现G2为地衣芽孢杆菌,G3、G8为蜡样芽胞杆菌,G5、G9、Y1为短小芽胞杆菌.结论 宁夏产甘草中含有丰富的内生细菌,且以根中居多;其中能够对多种病原菌有拮抗效果菌种为芽孢杆菌菌属.
作者:郎多勇;张文晋;解植彩;周达;张新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一步制粒制备陈皮配方颗粒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颗粒成型率、水分和橙皮苷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陈皮配方颗粒一步制粒的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并结合实际,确定一步制粒工艺的佳工艺为喷雾速度为70g/min,雾化压力为1.2bar,进风温度为90℃.结论 优化后的一步制粒法制备陈皮配方颗粒的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
作者:樊如强;夏立武;李进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带状疱疹与阳虚之间的关系,比较火针对阳虚动物模型及带状疱疹动物模型cAMP、cGMP的影响,探讨其补火助阳机制.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分别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阳虚空白对照组(B)、带状疱疹空白对照组(C)、阳虚实验组(D)、带状疱疹实验组(E).阳虚组以氢化可的松造模,带状疱疹以病毒接种方式进行造模,实验组予以火针治疗10天,疗程后进行放免法测试血浆环核苷酸cAMP、cGMP.结果 空白组对照组、阳虚实验组、带状疱疹实验组与阳虚空白对照组、带状疱疹空白对照组cGMP比较P<0.05;空白对照组、阳虚实验组、带状疱疹实验组与阳虚空白对照组、带状疱疹空白对照组cAMP/cGMP比值比较P<0.05;带状疱疹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cAMP/cGMP比值比较P< 0.05.结论 带状疱疹具有阳虚的证型基础,火针可以改善阳虚实验组与带状疱疹实验组阳虚实验指标,其“补火助阳”机理可能为带状疱疹治疗机制之一.
作者:刘元华;刘源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