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倩;钟相根
目的 研究款冬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镇咳、祛痰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分别研究款冬花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残余物高、低剂量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正丁醇高剂量组、氯仿高剂量组(6g/kg)能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并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氯仿高剂量组(6g/kg)的祛痰效果较好,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款冬花镇咳部位是正丁醇、氯仿部位,祛痰部位可能是氯仿部位.
作者:贺润丽;王晓英;韩毅丽;尚彩玲;苗得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中医肿瘤本科教学成功经验和欠缺之处,提出促进教学发展、适应就业、切合临床需求的教改对策.方法 收集10年来中医肿瘤学生的反馈,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83.2%学生学习中医肿瘤热情较高;94.9%学生认为中医肿瘤学习有助于临床;97.5%学生认可中医药诊治肿瘤的作用;44.7%毕业生就职于三甲医院;毕业生就职科室与其学习时间、态度呈正相关(r=0.26,P<0.01;r =0.23,P<0.05),毕业生单位级别和科室与教学对其临床的帮助呈正相关(r =0.27,P<0.01;r =0.39,P<0.01),学生学习时间、态度与其对网络教学的观点呈正相关(r=0.29,P<0.01;r=0.44,P<0.01).结论 中医肿瘤教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设置多元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教学的经验值得进一步完善、推广.
作者:王雄文;林龙;贺凡;李佩华;叶存思;凌舒艺;沈晓曼;郑丹如;宋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对HIV/HCV重叠感染者病毒载量、免疫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8例HIV/HCV重叠感染病人予中药扶正抗毒胶囊治疗12月.观察治疗前后HIV-RNA、HCV-RNA、CD4+T淋巴细胞记数和肝功能变化.其中22例肝功能异常.结果 38例治疗前和治疗12月后比较HIV病毒载量无显著变化,HCV病毒栽量下降,CD4+ 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改善或稳定.结论 中医药治疗能抑制HIV/HCV重叠感染者HCV-RNA的复制、稳定HIV-RNA,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重建免疫功能,对肝功能恢复有益.
作者:王莉;赵竞;刘彦丽;瞿广城;方路;马克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枫蓼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抗炎解痉、止泻作用,探索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炎症模型,分别测量耳和足肿胀度,测定大鼠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观察槲皮素和芦丁的抗炎作用.采用小肠推进和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实验,以小肠推进率、稀便率、腹泻指数为指标,研究槲皮素和芦丁的解痉、抗腹泻作用.结果 槲皮素和芦丁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不同程度降低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抑制小肠推进;减少腹泻次数、降低腹泻指数.结论 槲皮素、芦丁具有明显抗炎、解痉和抗腹泻作用,是枫蓼提取物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任守忠;梁娴;苏文琴;王宁;陈君;马志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和硒Se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总黄酮的含量范围为2.84%~14.67%,以湖北蕲春产艾叶较高;艾叶中重金属元素镉、铜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镉62.5%、铜12.5%;硒元素的含量以山西交城产艾叶较高.结论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测定可为艾叶的道地性、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董鹏鹏;梅全喜;戴卫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野生铁皮石斛及7个栽培变异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建立铁皮石斛及栽培变异的生药学鉴别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及栽培变异的显微鉴别特征明显.所建立的生药学显微鉴别特征可为合理开发铁皮石斛及栽培变异的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李娅琼;张雅琼;冯德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寻找灵香草乙酸乙酯部分中的主要抗菌组分及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灵香草乙酸乙酯部分中各极性组分对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利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灵香草乙酸乙酯部位中,30%乙酸乙酯-石油醚组分的抑菌效果好,同时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1),对香豆酸(2),香草酸(3),对羟基苯甲酸(4),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 灵香草乙酸乙酯部位的酚酸类化合物可能是其主要抗植物病原真菌成分之一.
作者:郑娜;李远;徐伟锋;周德雄;梁艳;杨瑞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绿原酸在注射剂中是否产生致敏作用以及致敏的类型进行了探讨,并对绿原酸的致敏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作者:胡婧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银黄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的抗氧化活性和结构进行分析,为其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DAD-ESI-MS2联用技术构建银黄口服液指纹图谱和分析共有峰的可能结构,并应用离线HPLC-DAD-DPPH技术测定共有峰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以绿原酸为参照峰建立了银黄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不同批次的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分析鉴定了绿原酸等12个共有峰对应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快速,简单,并确定了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活性差异,有利于全面评价银黄口服液的品质.
作者:张昊旻;田淋淋;于江波;曲波;王永彬;陆韬;张美双;张辉;孙佳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肾中药左、右归丸对肾虚体质大鼠神经行为障碍的调节机制.方法 8周龄SD大鼠雌、雄2∶1比例合笼交配,“猫吓鼠”造模法恐吓孕鼠至生产,所产仔鼠4周龄时继续恐吓,造成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复合型仔鼠,分为模型组、左、右归丸组,空白组产自正常孕鼠.对仔鼠恐吓同时开始灌胃,药物组给予左、右归丸混悬剂,空白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2月.Morris水迷宫检测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PSD-95表达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第1次穿越目标区时间较空白组增长(P<0.05),游泳速度、穿越次数较空白组降低(P<0.05);左、右归丸组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组改善(P<0.05).PSD-95表达:模型组较空白组表达降低(P<0.05);左、右归丸组较模型组表达上调(P<0.05).结论 补肾中药左、右归丸可治疗肾虚质为特征的神经行为障碍.
作者:孙瑜嬬;孙理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云南代表性产地8个滇龙胆居群的rDNA ITS遗传差异,评价ITS用于滇龙胆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方法 运用常规PCR法扩增rDNA ITS后直接测序.结果 得到8个居群107个样品rDNA中的ITS和5.8SrDNA全长序列.其中,ITS2在滇龙胆种内居群间和居群内变异为丰富,但未找到能反映特定居群的稀有单倍型.结论 不同产地滇龙胆rDNA-ITS变异较大,但ITS在鉴别滇龙胆的产地上应用价值有限.
作者:刘小莉;李国栋;王杏婷;郑梅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历代医家常用“纯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作出概括.肖正安先生另辟蹊径以“阴阳有多少”来探究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后世启迪较多,值得学习.
作者:王卫涛;常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基础药效的研究和作用机制的探讨,综合评价微波灭菌工艺是否改变了全天麻胶囊的药效.方法 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在小鼠上进行;镇静实验观察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次数进行;偏头痛药效实验采用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进行.结果 ①镇痛实验:全天麻胶囊传统灭菌工艺与微波灭菌工艺高剂量组对小鼠疼痛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延长扭体的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但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②镇静实验:微波工艺组能有效的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具有一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③偏头痛实验:全天麻胶囊传统灭菌工艺与微波灭菌工艺对于血浆中CGRP、ET和脑组织中5-HT、NE、DA含量的影响没有差异.结论 全天麻胶囊在微波灭菌的条件下并未改变天麻药效物质基础,其具有镇痛、镇静及且对硝酸甘油所致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娟;刘明;杨立勇;徐剑;张永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肾虚阴阳失调和瘀血阻滞是子宫肌瘤的基本病机,虚瘀同治的整体治疗方案是在该病机的基础上,结合肌瘤的本质特点和患者的兼夹证而提出的,该方案以补肾调阴阳、活血化瘀为主,注重散结消癥,分清虚实主次,选定基础方并结合辨证单元和组方单元,提出了子宫肌瘤整体治疗方案,对提高子宫肌瘤的辨证精确性和临床疗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作者:尉万春;李成卫;沈绍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33例)、川乌麻黄组(28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30例)、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分及抗CCP抗体、RF、CRP等血清学指标.结果 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乌头汤组明显降低抗CCP抗体、RF水平,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其他拆方组合(P<0.05);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降低CRP水平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组及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P<0.05).结论 乌头汤原方组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血清中抗CCP抗体、RF、CRP,直接或间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诱导病情缓解,推测这可能与其发挥消炎镇痛作用有关.
作者:王涛;林静;狄舒男;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阴虚夹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组(简称治疗组)和针刺加叩刺组(简称对照组),每组102例.治疗时间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C指标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LDL-C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具有减肥降脂双重作用,针刺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叩刺.
作者:殷茵;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栗锦迁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颗粒方.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实验室检查及DSQ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HbA1c、FBG、2hPG均有所下降,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差值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SQL评分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DSQL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各项比较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在对DSQL量表总评分及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维度的改善程度上较对照组更明显,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栗锦迁降糖方能够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韩阳;苏明;关怿;徐金珠;栗锦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假茼蒿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四大经典(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点、理化特征)鉴别法对假茼蒿进行鉴别.结果 假茼蒿四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假茼蒿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祥燕;颜萍花;蔡毅;黎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中经络患者常见5种中医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 选择脑卒中中经络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患者,性别、年龄大致相当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各组进行情绪测量.结果 脑卒中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HAMD、HAMA测值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中医5证型的肝经维度和焦虑维度积分,在阴虚风动、风火痰亢和痰热腑实明显增高(P<0.05);而风火痰亢、风痰瘀阻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抑郁维度增高(P<0.01).PSD发生的证候频率,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阴虚风动、气虚血瘀、风痰瘀阻、风痰火亢和痰热腑实证.结论 脑卒中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阴虚风动、风痰火亢证型的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其它证型,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证发生PSD的证候频率高.
作者:宋炜熙;曹玉成;唐燕萍;田莎;仲美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滋阴和阳法治疗激素无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共32例,给予滋阴和阳法治疗,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紫癜、出血和血小板计数、证候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32例中显效8例,良效14例,进步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96.88%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滋阴和阳法可有效减少出血,提升血小板计数,改善临床症状,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作者:季菲;肖海燕;胡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