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涛;常克
目的 研究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对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substance P,SP) mRNA表达及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脾气虚模型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取材,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含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降低,含量下降,四君子汤能使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增加,含量增加.
作者:冯晓帆;王艳杰;赵丹玉;张林;刘旭东;刘博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对绿原酸在注射剂中是否产生致敏作用以及致敏的类型进行了探讨,并对绿原酸的致敏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作者:胡婧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CC-SMC-1)凋亡基因F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Fas mRNA的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大黄素在0.05~ 0.25 mmol·L-1浓度范围内对CCC-SMC-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作用24 h后的IC50为0.10 mmol·L-1,且IC5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显著前移.RT-PCR法显示,不同剂量的大黄素作用于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与正常组细胞相比,Fas 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大黄素能抑制CCC-SMC-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的Fas mRNA表达有关.
作者:柴艺汇;高洁;杨长福;陈云志;王世娇;王和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生理机能和气血盈亏不同,其病理变化特点各异,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适应能力、病理转归、强弱寿夭等方面的区别.文章在分析归纳小儿、青壮年、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生理机能与病理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在防治不同年龄段疾病总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及理论体系.
作者:李晓屏;钟周;胡志希;周鸿图;陈四红;周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江西省苦苣苔科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药用功效情况,为该科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野外普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标本查阅、文献检索.结果 江西省苦苣苔科药用植物有9属22种(含种以下单位),占江西省苦苣苔科植物属、种比为69.2%、66.7%,大多数药用苦苣苔科植物未能开发利用.结论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在我国民间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并具较高的食用和观赏价值,但在江西省境内未能开发利用,有待于应用现代化学、药理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曹岚;钟卫红;杜小浪;慕泽泾;钟国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埃博拉出血热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其却有独到的见解.基于仲景学术思想,埃博拉出血热可从少阴病和疫毒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阐述相应的传变规律、预后转归特点,总结相应的防治原则与具体方药措施,为日后类似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翔;喻嵘;曾婧;郝盼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织RAS、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复发性流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黄体酮组,补肾安胎冲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从妊娠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干预15d.处死小鼠,留取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蜕膜组织RAS、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蜕膜组织RAS、MAPK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黄体酮组、补肾安胎冲剂低、中、高剂量组蜕膜组织RAS、MAPK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西药组、补肾安胎冲剂低、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组蜕膜RAS、MAPK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具有安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RAS、MAPK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曹晓梅;李伟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西红花与其常见掺伪品的性状、水试和含量测定等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图片与文字对照的方法说明如何鉴别西红花的真伪,进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品、掺伪品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结果 水试中正品西红花黄色有效成分释放时间10min以上,浸提过的西红花释放时间约2min;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正品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分别为289.29mg/ml和117.32mg/ml,浸提过的西红花中两种成分含量分别是37.28mg/ml和14.16mg/ml,掺非药用部位西红花中两种成分含量分别是205.67mg/ml和87.12mg/ml.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人们鉴别西红花真伪的常用方法.
作者:刘学兰;肖安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以四妙丸中的君药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进行比较.方法 以吴茱萸碱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盐酸小檗碱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并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灌胃给药后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采用DASS2.0数据处理.结果 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max为0.123 mg/L,Tmax为1.05 h,M RT0-24为8.69 h,AUC0-24为0.778 mg/L·h;以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max为0.096 mg/L,Tmax为1.03 h,MRT0-24为9.04h,AUC0-24为0.728 mg/L·h.结论 以生苍术或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别.
作者:王晓彤;刘玉强;才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文献学、本草学方法探究乳香与熏陆香的关系,并确定《回回药方》中两种乳香的植物来源.结论认为乳香即熏陆香,《回回药方》中的“捆都而”即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的树脂,药材名为乳香.《回回药方》中的“麻思他其”即为漆树科植物黄连木属乳香Pistacia lentisus L.的树脂,药材名为洋乳香.
作者:何婷;杨丽娟;杨森;高如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中药作为底物的非线性反应,建立天南星科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一定量的中草药粉末作为反应的底物.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利用Origin7.5软件绘制E-t曲线,获得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 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的重复性良好,3种药材的指纹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可以利用此方法鉴别天南星科药材.
作者:沈广志;邹桂华;李守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伴随着我国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中药渣也随之产生.早期中药渣的处理多采用填埋、焚烧、堆放等方法,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学方法处理中药渣具有无污染、高效率、高收益等显著优点.文章主要从中药渣制备乙醇、堆肥处理、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栽培食用菌四个方面介绍中药渣的生物学处理与利用方式,并对中药渣的处理与应用进行讨论和展望.
作者:马丽娜;陈静;吴志伟;佟金;陈玉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观察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前后其凝血指标和血小板的变化情况,了解丹参多酚酸盐对患者血小板和凝血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全国20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中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年龄在18~ 80岁,纳入有中医诊断患者(1088例)为研究对象,从该人群中分别提取用药前后有两次测量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7项理化指标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为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将患者分为2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2组用药前后七个指标的变化率.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凝血酶时间和血小板比积的变化率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平衡61个混杂因素后,2组PCT、PLT、PDW三个血小板个指标的Logistic回归显示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未发现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用药后三个血小板指标和凝血指标的变化率有显著差异.
作者:李园;谢雁鸣;霍剑;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肾填精复方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POF)卵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左归丸低、中、高不同剂量进行治疗,以己烯雌酚为阳性对照,电镜下观察卵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POF小鼠电镜下可见颗粒细胞核仁固缩,出现髓样小体;卵泡膜细胞形态失常;己烯雌酚组颗粒细胞形态尚规则,卵泡膜细胞略呈椭圆形;左归丸低剂量组卵母细胞透明带部分呈花瓣状,颗粒细胞核固缩;左归丸中剂量组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排列整齐;左归丸高剂量组小鼠卵母细胞与正常组相似,透明带厚薄均匀,颗粒细胞线粒体偶见空泡化;卵泡膜细胞形态正常.结论 POF小鼠卵巢超微结构紊乱,颗粒卵泡细胞凋亡明显,动情周期紊乱;左归丸中、高剂量及己烯雌酚对其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左归丸的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朱玲;罗颂平;许丽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督脉经针刺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及消化科门诊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督脉经导气针刺法治疗,每周三次,隔天一次,每次留针30min,;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按需服用,观察周期均为为4周.使用RDQ、SAS、SDS量表分别于治疗0天、2周、4周进行症状积分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为43.3%,对照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S、SDS的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SAS、SDS、的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SAS、SDS的积分差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督脉经导气针刺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NERD患者的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反食等临床症状,并且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也有明显作用,均优于雷贝拉唑,值得推广.
作者:丰金香;陈朝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野生黄芩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方法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西10个不同产地的野生黄芩种质进行了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7条引物扩增出54条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多态率为96.30%,10个野生种的遗传距离在0~0.818之间,可聚为五类.结论 10个不同产地的山西野生黄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山西野生黄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优良黄芩种质的选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晓伶;郝建平;付琳;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假茼蒿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四大经典(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点、理化特征)鉴别法对假茼蒿进行鉴别.结果 假茼蒿四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假茼蒿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祥燕;颜萍花;蔡毅;黎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枫蓼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抗炎解痉、止泻作用,探索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炎症模型,分别测量耳和足肿胀度,测定大鼠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观察槲皮素和芦丁的抗炎作用.采用小肠推进和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实验,以小肠推进率、稀便率、腹泻指数为指标,研究槲皮素和芦丁的解痉、抗腹泻作用.结果 槲皮素和芦丁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不同程度降低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抑制小肠推进;减少腹泻次数、降低腹泻指数.结论 槲皮素、芦丁具有明显抗炎、解痉和抗腹泻作用,是枫蓼提取物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任守忠;梁娴;苏文琴;王宁;陈君;马志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历代医家常用“纯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作出概括.肖正安先生另辟蹊径以“阴阳有多少”来探究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后世启迪较多,值得学习.
作者:王卫涛;常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临床常见病,高树中教授熟读经典,博采众方,临证中尤善针药结合并用,治疗本病每获良效,现就其治疗思路和方法进行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断裂或髓核脱出,以致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作者:盖晓丽;马玉侠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