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壮药假茼蒿生药学研究

曾祥燕;颜萍花;蔡毅;黎理

关键词:假茼蒿, 生药学
摘要:目的 对假茼蒿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四大经典(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点、理化特征)鉴别法对假茼蒿进行鉴别.结果 假茼蒿四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假茼蒿的参考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COPD不同中医证型表达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中医证型与COPD气道重建关键基因β-Catenin的相关性分析,尝试从基因水平探讨COPD中医证型诊断.方法 选取61例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例正常人为实验对照组.COPD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痰浊雍肺证21人、痰热郁肺证17人、肺肾气虚证23人.受试者空腹采集静脉血,Real-time PCR检测血液β-catenin基因.结果 痰浊壅肺、痰热郁肺、肺肾气虚组血液β-catenin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COPD患者中医证型从痰浊壅肺→痰热郁肺→肺肾气虚,血液β-catenin表达逐渐增高,肺肾气虚组与痰浊壅肺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肺肾气虚组与痰热郁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β-catenin基因的在患者血液中的表达量可以作为区分COPD中医证型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李霄;葛正行;周洵;赵克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蒙药塔日奴中岩大戟内酯B和狼毒乙素的RP-HPLC法分析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蒙药塔日奴中岩大戟内酯B和狼毒乙素含量.方法 采用9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制备供试品.分析色谱柱为CenturySIL C18BDS(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60 min;98%~0%B;2%~100%A),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7 nm.结果 蒙药塔日奴中岩大戟内酯B及狼毒乙素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依次为Y=458411X+1704565 (r=0.9999),Y=127938X-168409(r =0.9998),在1.871 ~9.355 μg,0.1856~0.92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和95.5%,RSD分别为3.2%和1.0%.结论 所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蒙药塔日奴中岩大戟内酯B和狼毒乙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许良;包勿兰;李桂花;王曦烨;刘景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肿瘤本科教学十年情况Spearman相关分析

    目的 总结中医肿瘤本科教学成功经验和欠缺之处,提出促进教学发展、适应就业、切合临床需求的教改对策.方法 收集10年来中医肿瘤学生的反馈,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83.2%学生学习中医肿瘤热情较高;94.9%学生认为中医肿瘤学习有助于临床;97.5%学生认可中医药诊治肿瘤的作用;44.7%毕业生就职于三甲医院;毕业生就职科室与其学习时间、态度呈正相关(r=0.26,P<0.01;r =0.23,P<0.05),毕业生单位级别和科室与教学对其临床的帮助呈正相关(r =0.27,P<0.01;r =0.39,P<0.01),学生学习时间、态度与其对网络教学的观点呈正相关(r=0.29,P<0.01;r=0.44,P<0.01).结论 中医肿瘤教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设置多元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教学的经验值得进一步完善、推广.

    作者:王雄文;林龙;贺凡;李佩华;叶存思;凌舒艺;沈晓曼;郑丹如;宋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刺叩刺联合耳针治疗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阴虚夹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组(简称治疗组)和针刺加叩刺组(简称对照组),每组102例.治疗时间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C指标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LDL-C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具有减肥降脂双重作用,针刺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叩刺.

    作者:殷茵;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及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D-GalN +LPS联合制备大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检测造模后各组大鼠生化指标,统计成模后不同时间段大鼠存活情况,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的ALT,AST,TBil,CHE的水平要低于模型组和前列腺素E2组(P<0.01或0.05),在改善PT方面亦优于模型组和前列腺素E2组(P<0.01或0.05);解毒化瘀颗粒组和前列腺素E2组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0.05),但两个药物组的存活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解毒化瘀颗粒能改善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降低大鼠死亡率,其效应机制可能与纠正肝脏微循环紊乱相关.

    作者:龙富立;陈小明;王娜;谢丽;王明刚;张荣臻;毛德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灭菌方法对全天麻胶囊的药效影响

    目的 通过基础药效的研究和作用机制的探讨,综合评价微波灭菌工艺是否改变了全天麻胶囊的药效.方法 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在小鼠上进行;镇静实验观察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次数进行;偏头痛药效实验采用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进行.结果 ①镇痛实验:全天麻胶囊传统灭菌工艺与微波灭菌工艺高剂量组对小鼠疼痛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延长扭体的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但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②镇静实验:微波工艺组能有效的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具有一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③偏头痛实验:全天麻胶囊传统灭菌工艺与微波灭菌工艺对于血浆中CGRP、ET和脑组织中5-HT、NE、DA含量的影响没有差异.结论 全天麻胶囊在微波灭菌的条件下并未改变天麻药效物质基础,其具有镇痛、镇静及且对硝酸甘油所致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娟;刘明;杨立勇;徐剑;张永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清末科学家邹伯奇家传跌打损伤手抄本及用药特点分析

    目的 整理邹伯奇家传手抄本所记载跌打损伤验方,分析其用药特点.方法 发掘整理手抄本记载方剂,形成统计数据库,获得全书方剂的剂型、药味数、药物使用频次及药性.结果 经过统计全书记载方剂共计94首,其中内服方65首,外服方29首;内服方和外用方均有7种剂型,内服以汤剂、散剂和酒剂为主,外用以散剂、膏剂和糊剂为主;药味数以3 ~13味多,占65.60%;手抄本共记用药257种,其中动物药29种,矿物药25种,植物药203种;21种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中,温热药有11种,寒凉药有3种,平性药有7种.结论 该手抄本所录跌打损伤验方属于“平补派”用药特点,其特点以善用动物药及广泛使用活血化瘀药,并运用酒的升提之性提高功效.

    作者:杜卓;戢斗勇;肖姗;李钟;韩彬;陈卓佳;马嘉明;彭立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和硒Se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总黄酮的含量范围为2.84%~14.67%,以湖北蕲春产艾叶较高;艾叶中重金属元素镉、铜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镉62.5%、铜12.5%;硒元素的含量以山西交城产艾叶较高.结论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测定可为艾叶的道地性、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董鹏鹏;梅全喜;戴卫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枫蓼提取物抗炎、止泻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 研究枫蓼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抗炎解痉、止泻作用,探索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炎症模型,分别测量耳和足肿胀度,测定大鼠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观察槲皮素和芦丁的抗炎作用.采用小肠推进和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实验,以小肠推进率、稀便率、腹泻指数为指标,研究槲皮素和芦丁的解痉、抗腹泻作用.结果 槲皮素和芦丁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不同程度降低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抑制小肠推进;减少腹泻次数、降低腹泻指数.结论 槲皮素、芦丁具有明显抗炎、解痉和抗腹泻作用,是枫蓼提取物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任守忠;梁娴;苏文琴;王宁;陈君;马志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野生中药材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药材是维系中医生命力的重要物质保障.野生中药材的掠夺式开发对加速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更多珍稀物种的消亡,削弱中医医学体系的公信力等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我国野生中药材遭受的“涸泽而渔式”的采猎正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加强野生药材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打破传统的部门利益,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加快一些濒危药材的人工繁殖,不断开发濒危药材的替代性产品,这些对将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野生中药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毛和荣;刘殿刚;高铁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着眼“特色实用性”改革壮医学研究生实践教学内容

    在国家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社会对壮医人才需求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背景下,文章强调特色实用性壮医人才的塑造,从壮医诊断技能、壮医临床治病技法、壮医常用方药辨识和应用、壮医社会实践教学、壮医临床思维五方面提出思路,为培养特色鲜明的壮医实用型人才做贡献.

    作者:宋宁;梁薇;薛丽飞;申晓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野生铁皮石斛及7个栽培变异的生药学研究

    对野生铁皮石斛及7个栽培变异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建立铁皮石斛及栽培变异的生药学鉴别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及栽培变异的显微鉴别特征明显.所建立的生药学显微鉴别特征可为合理开发铁皮石斛及栽培变异的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李娅琼;张雅琼;冯德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噬在胃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调研了自噬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在胃癌方面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自噬可能是胃癌治疗的下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自噬机制尚不明确;自噬与凋亡的关系复杂,如何联合应用;自噬途径治疗胃癌,没有真正走向临床.进一步提出:自噬可能是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一个重要契机.

    作者:滕钰浩;朱超林;薛维伟;邹玺;王瑞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景天三七对阿司匹林大鼠的止血活血功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景天三七对阿司匹林所致胃出血大鼠止血、活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阿司匹林按2mg/kg给大鼠灌胃制备胃出血模型,以景天三七鲜汁1g/(kg·d)灌胃治疗10天.分别于治疗前、后取大鼠静脉血,测定血小板数量、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观察模型组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经景天三七治疗的模型组,大鼠粪便隐血全部由阳性转为阴性血小板计数:模型组治疗前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造模成功.治疗后,模型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达到健康组水平(P>0.05).PAF:模型组治疗前较健康组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降低(P<0.05),达到健康组水平(P>0.05).IL-8:模型组治疗前均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模型组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模型组在治疗前较健康组水平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模型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景天三七主要通过提高血小板数量达到止血作用,通过升高IL-8水平、降低PAF水平,达到止血及活血作用.

    作者:许智超;温燕华;李美娟;梁穗;魏壹;郑文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指微络放血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中指微络放血法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68例头痛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中指微络放血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头痛综合评分结果,同时对典型案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头痛评分为(2.97±1.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11±4.35)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4.7%,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 中指微络放血治疗通过放出瘀血,起到涤痰祛瘀、清热利湿、祛寒排毒的作用,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

    作者:李颖文;廖钦贤;左常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阴性症状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阴性症状,即不存在症状,对于某些病或证的诊断具有否定意义的资料,亦即某一病或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的症状,如不呕、不渴、小便利、无汗等症状.阴性症状在《伤寒论》中应用广泛,文章将《伤寒论》中的阴性症状归纳分类同时对部分阴性症状(不呕、不渴、小便利、不恶寒、不结胸、无大热、无汗)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论述了阴性症状的临床辨证意义,即可以通过阴性症状来辨别病性,判定病位,审查病机,还可作为药物中病的指征或以其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

    作者:刘倩倩;钟相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艾灸命门穴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艾灸命门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像的影响,从经脉代谢热值角度探讨经络与体质的相关性,并为艾灸干预阳虚质的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经中医体质判定后,纳入阳虚质志愿者11名,采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艾灸命门过程中督脉红外热成像的改变,比较艾灸前、艾灸10min、艾灸20min检测区代谢热值,红外图像每隔2min采集1次,共11次.结果 ①红外辐射轨迹(IRRTM)观察:自然状态下,2例志愿者可见与督脉线一致的IRRTM,艾灸命门后使该轨迹更加连续规整,并且可以使其余9例阳虚质者诱发沿督脉线2/3以上的IRRTM,其中3例可达督脉线全程;②检测区温度变化:至阳、脊中、腰阳关穴区温度在艾灸10min、艾灸20min温度均有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身柱穴在艾灸时穴区温度较前升高,艾灸20min较前略有下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检测区时间-温度变化关系:艾灸干预后,检测穴区温度平稳上升,于艾灸后10min左右达到一个峰值,而后趋于平稳,并持续至艾灸结束后.结论 阳虚质具有与正常人相同的经络传热特性,艾灸命门可使阳虚质者督脉代谢热值升高,可作为阳虚质的干预方法,艾灸时间以大于10min为宜,一般10 ~ 15min.

    作者:窦思东;许瑞旭;吴南茜;李春兰;兰彩莲;王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帝内经》酒性简述

    文章对《黄帝内经》中酒的源流分类、性能功用、治疗应用、应用禁忌进行了简要论述,从中医学角度阐述了酒的历史渊源以及主要特点.

    作者:李贵海;王平;袁德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三字经小儿推拿法调治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45例

    目的 观察三字经小儿推拿法调治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脾虚型亚健康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性干预措施,观察组另给予三字经小儿推拿疗法.观测两组的体重、腹部皮褶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体重及皮褶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及皮褶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有显著性(P<0.05).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5例中,痊愈6例,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无效病例;对照组41例中,痊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字经小儿推拿法调治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雷龙鸣;黄子娟;李燕燕;王开龙;唐宏亮;伦轼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壮药假茼蒿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假茼蒿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四大经典(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点、理化特征)鉴别法对假茼蒿进行鉴别.结果 假茼蒿四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假茼蒿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祥燕;颜萍花;蔡毅;黎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