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和荣;刘殿刚;高铁祥
目的 对假茼蒿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四大经典(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点、理化特征)鉴别法对假茼蒿进行鉴别.结果 假茼蒿四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假茼蒿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祥燕;颜萍花;蔡毅;黎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历代医家常用“纯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作出概括.肖正安先生另辟蹊径以“阴阳有多少”来探究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后世启迪较多,值得学习.
作者:王卫涛;常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阴虚夹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组(简称治疗组)和针刺加叩刺组(简称对照组),每组102例.治疗时间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C指标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LDL-C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具有减肥降脂双重作用,针刺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叩刺.
作者:殷茵;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以四妙丸中的君药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进行比较.方法 以吴茱萸碱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盐酸小檗碱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并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灌胃给药后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采用DASS2.0数据处理.结果 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max为0.123 mg/L,Tmax为1.05 h,M RT0-24为8.69 h,AUC0-24为0.778 mg/L·h;以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max为0.096 mg/L,Tmax为1.03 h,MRT0-24为9.04h,AUC0-24为0.728 mg/L·h.结论 以生苍术或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别.
作者:王晓彤;刘玉强;才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滋阴和阳法治疗激素无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共32例,给予滋阴和阳法治疗,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紫癜、出血和血小板计数、证候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32例中显效8例,良效14例,进步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96.88%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滋阴和阳法可有效减少出血,提升血小板计数,改善临床症状,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作者:季菲;肖海燕;胡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概述了苍术炮制后各类化学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情况,以及生品和炮制品药理作用的差异等,并对现阶段炮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苍术炮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于艳;袁媛;贾天柱;才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枫蓼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抗炎解痉、止泻作用,探索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炎症模型,分别测量耳和足肿胀度,测定大鼠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观察槲皮素和芦丁的抗炎作用.采用小肠推进和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实验,以小肠推进率、稀便率、腹泻指数为指标,研究槲皮素和芦丁的解痉、抗腹泻作用.结果 槲皮素和芦丁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不同程度降低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抑制小肠推进;减少腹泻次数、降低腹泻指数.结论 槲皮素、芦丁具有明显抗炎、解痉和抗腹泻作用,是枫蓼提取物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任守忠;梁娴;苏文琴;王宁;陈君;马志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葛洪对附子的运用,为临床安全使用附子提供参考.方法 对《肘后备急方》60条应用到附子的方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葛洪应用附子的配伍特点、减毒方法及使用剂量.结果 《肘后备急方》附子配伍精良,组方严谨;减毒方法归结为炮制、煎煮、配伍及制成丸剂缓和毒性;《肘后备急方》附子的用量则因剂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剂量膏剂较汤剂用量大,酒剂介于膏、汤剂之间,汤剂附子用量13.92 ~30 g,膏剂酒剂中附子虽总剂量较大,但日用量较小,值得注意的是,神明白膏方中附子用量高达30枚;丸剂散剂因药物以全质入药,故剂量应小,初略计算其日用量,结果丸剂附子用量范围为0.014 ~3.48 g,散剂用量范围为0.043 ~3.33 g,丸剂较散剂用量稍大.结论 《肘后备急方》附子应用精当,颇具特色,值得后人学习与效仿.
作者:钟希文;梅全喜;张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小柴胡汤加减而成的柴胡生血方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相关指标改善的实验研究,探讨“少阳春生之气”理论对化生气血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 制造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后分别用复方阿胶浆和柴胡生血方灌胃给药,测定给药各组对小鼠WBC、RBC、IL-6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柴胡生血方汤组对WBC、RBC、IL-6含量的回升显示出了作用.结论 以小柴胡汤加减的柴胡生血方有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说明李东垣“少阳春生之气”理论对治疗白血病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徐薇;刘秀华;陈钢;朱蔓佳;彭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进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和理化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NW Athena C18-WP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体积分数)磷酸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7nm,柱温35℃.结果白木香酸在2.000~80.00μg· 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3.0%(n-6).在理化鉴别和浸出物含量合格的情况下,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呈正比关系.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测定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的含量,结合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天然沉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钟兆健;樊云飞;雷智东;潘清灵;周欣;刘岱琳;章卫民;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阴性症状,即不存在症状,对于某些病或证的诊断具有否定意义的资料,亦即某一病或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的症状,如不呕、不渴、小便利、无汗等症状.阴性症状在《伤寒论》中应用广泛,文章将《伤寒论》中的阴性症状归纳分类同时对部分阴性症状(不呕、不渴、小便利、不恶寒、不结胸、无大热、无汗)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论述了阴性症状的临床辨证意义,即可以通过阴性症状来辨别病性,判定病位,审查病机,还可作为药物中病的指征或以其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
作者:刘倩倩;钟相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新疆习用2种洋甘菊(母菊、罗马洋甘菊)的定性、定量鉴别方法,对其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品质评价.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2种洋甘菊进行显微结构及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2种洋甘菊在显微特征中萌发孔数目、色谱特征中斑点数目及烯炔-双环醚、红没药醇等化学成分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文章建立的洋甘菊多元多息显微特征和色谱特征,为新疆习用2种洋甘菊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有效的系统评价方法和依据.
作者:赵东升;宋百灵;韩松林;邱兰;李新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中药作为底物的非线性反应,建立天南星科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一定量的中草药粉末作为反应的底物.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利用Origin7.5软件绘制E-t曲线,获得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 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的重复性良好,3种药材的指纹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可以利用此方法鉴别天南星科药材.
作者:沈广志;邹桂华;李守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CC-SMC-1)凋亡基因F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Fas mRNA的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大黄素在0.05~ 0.25 mmol·L-1浓度范围内对CCC-SMC-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作用24 h后的IC50为0.10 mmol·L-1,且IC5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显著前移.RT-PCR法显示,不同剂量的大黄素作用于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与正常组细胞相比,Fas 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大黄素能抑制CCC-SMC-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的Fas mRNA表达有关.
作者:柴艺汇;高洁;杨长福;陈云志;王世娇;王和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D-GalN +LPS联合制备大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检测造模后各组大鼠生化指标,统计成模后不同时间段大鼠存活情况,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的ALT,AST,TBil,CHE的水平要低于模型组和前列腺素E2组(P<0.01或0.05),在改善PT方面亦优于模型组和前列腺素E2组(P<0.01或0.05);解毒化瘀颗粒组和前列腺素E2组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0.05),但两个药物组的存活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解毒化瘀颗粒能改善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降低大鼠死亡率,其效应机制可能与纠正肝脏微循环紊乱相关.
作者:龙富立;陈小明;王娜;谢丽;王明刚;张荣臻;毛德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桂枝发汗作用(抗炎)弱,而解肌祛痛作用强,是解表的基本药物;麻黄发汗作用强(抗炎),而解肌祛痛作用很弱.二药各司其职,配伍互补见长.故对解表而言,桂枝汤为基础方,适合表邪不重之证;病邪重,如伤寒、严重风湿等则需加麻黄,尤其是伴有消化系统症状时,不可轻易去芍药.张仲景使用桂枝汤、麻黄汤有规律可寻,值得发掘提高.
作者:吴中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介绍了中医对脾的生理和病理特性认识,然后提出了“脾主运化”理论包涵“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方面,进一步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阐释“脾主运化”的科学内涵,分别从“脾失运”和“脾失化”两个角度去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后提出从“健脾运”和“健脾化”的治疗原则出发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文章梳理了“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为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吕林;唐旭东;王凤云;王静;黄穗平;陈婷;马祥雪;程正义;田亚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花丹醌对人肝星状细胞株(HSC-LX2)的细胞毒性作用,并通过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探讨该药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HSC-LX2与药物孵育48h,以MTF法检测细胞毒性;以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检测各周期细胞DNA的含量及细胞晚期凋亡率.结果 白花丹醌低、中、高浓度对HSC-LX2细胞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抑制其细胞增殖;G0/G1期细胞的比例发生升高而S期+G2/M期细胞总数降低;且细胞的晚期凋亡率明显增高.以上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花丹醌对HSC-LX2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而对肝纤维化进程有干预作用,原因为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而阻止细胞的分裂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上述能力均有剂量依赖性;且中、高剂量白花丹醌的干预能力强于秋水仙碱和复方鳖甲软肝片.
作者:彭岳;苗维纳;赵铁建;黎桂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凉血活血中药紫癜清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者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紫癜清颗粒,对照组给予糖品质激素,紫癜性肾炎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NK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组腹痛、关节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慢(P<0.05),皮肤紫斑改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脏损伤改善则优于对照组(P<0.05),血尿、蛋白尿消褪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治疗前NK细胞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细胞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 凉血活血中药紫癜清颗粒可以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NK细胞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郝晶;王小东;贾春晖;陈斌;梅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山沉香普通粉与超微粉中主要有效成分总木脂素的体外溶出度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桨状搅拌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2nm处测定山沉香普通粉与超微粉总木脂素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山沉香超微粉中总木脂素类溶出速率与普通粉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h累计溶出百分率较普通粉提高了约40%.结论 超微粉碎能明显促进山沉香中总木脂素类的溶出速率及溶出量.
作者:鞠爱华;庄志鹤;蔡丽娟;秦袖平;张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