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卓;戢斗勇;肖姗;李钟;韩彬;陈卓佳;马嘉明;彭立生
痴呆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快速增长,被称为“21世纪沉默的流行病”.探讨《内经》重阳思想指导下痴呆病的病因病机“阳虚阴实”的本质,为该病提供新理念.以温通中上焦,温补下焦的治疗次第为基本思路,为该病的临床论治提出新途径和方法,也为痴呆病的中医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新思路.
作者:王晋平;唐农;刘布谷;余磊;瞿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竹节参及其近缘人参属植物种间快速鉴别体系.方法 采用RAPD技术获得DNA指纹图谱,根据图谱中特异性条带,绘制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MCID).结果 从1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并且具有特异性条带的4条引物构建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4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条,多态性比率为91.30%.利用其中的多态性条带,绘制出图谱关系分析图,构成竹节参及其近缘植物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结果直观可靠,为竹节参及近缘品种的初步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许成;张长城;李菁;周志勇;刘朝奇;王婷;袁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33例)、川乌麻黄组(28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30例)、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分及抗CCP抗体、RF、CRP等血清学指标.结果 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乌头汤组明显降低抗CCP抗体、RF水平,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其他拆方组合(P<0.05);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降低CRP水平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组及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P<0.05).结论 乌头汤原方组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血清中抗CCP抗体、RF、CRP,直接或间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诱导病情缓解,推测这可能与其发挥消炎镇痛作用有关.
作者:王涛;林静;狄舒男;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证型分布特点与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202例,以其证型分布及所涉及的中药处方为研究点,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证型分布特点及中医用药规律.结果 儿童大叶性肺炎证型分布居于首位的为痰热闭肺证,与其他证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兼证中以血瘀证居多,用药方面款冬花,紫苑,鱼腥草,大青叶,苇茎,红花为常用药物,类别方面止咳化痰平喘类药物应用多,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次之.结论 儿童大叶性肺炎中医证型以痰热闭肺型为主,兼证以血瘀为常见,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以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清热解毒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体现了清热解毒法、化痰祛瘀法并用的用药规律.
作者:张岩;宋桂华;王立鹏;王雪峰;管志伟;于素平;吕伟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明代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在肛肠疾患的病因、辨证和治疗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学术成果,反映了明代以前中医对肛肠疾患的治疗水平.文章就《外科正宗》中有关痔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内外治疗方法加以归类总结、详述分析以及探讨,其中详细介绍陈氏外治法中关于枯痔和药线结扎疗法的经验,重点分析临床疗效较好的“枯痔散”和“三品一条枪”,希望能服务于临床,对后世中医外科肛肠专业的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刘明欣;王荣;谷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临床常见病,高树中教授熟读经典,博采众方,临证中尤善针药结合并用,治疗本病每获良效,现就其治疗思路和方法进行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断裂或髓核脱出,以致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作者:盖晓丽;马玉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三字经小儿推拿法调治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脾虚型亚健康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性干预措施,观察组另给予三字经小儿推拿疗法.观测两组的体重、腹部皮褶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体重及皮褶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及皮褶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有显著性(P<0.05).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5例中,痊愈6例,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无效病例;对照组41例中,痊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字经小儿推拿法调治小儿脾虚型亚健康状态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雷龙鸣;黄子娟;李燕燕;王开龙;唐宏亮;伦轼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阴虚夹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组(简称治疗组)和针刺加叩刺组(简称对照组),每组102例.治疗时间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C指标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LDL-C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具有减肥降脂双重作用,针刺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叩刺.
作者:殷茵;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中医养生保健学》的相关教学问题.方法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连续3届培训学员进行调查,从教学内容安排、师资队伍、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了解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果 在所调查方面,该课程教学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采取相关措施解决,提高教学质量.结论 该门课程教学,宜在培训大纲中所列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中医特色的教学内容,建设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重视技能培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突出实践运用能力考核.
作者:李勇华;姜兴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全国决明子资源调查采集到的决明子对口药材和商品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对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对口药材和商品药材有约60%的样品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测定标准要求,进口决明子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结论 应该加强决明子药材的市场监管,杜绝劣质药材流入我国,大力发展规范化种植及良种选育,保证决明子药材质量.
作者:闫婕;卫莹芳;胡慧玲;付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对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substance P,SP) mRNA表达及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脾气虚模型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取材,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含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降低,含量下降,四君子汤能使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增加,含量增加.
作者:冯晓帆;王艳杰;赵丹玉;张林;刘旭东;刘博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脾虚证与西医临床检测指标研究相关性.方法 检索1980~2013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NKI、万方、维普及PubMed中有关研究脾虚证患者临床试验类文献,通过对文献特征的描述和检测指标的提取,综述出脾虚证临床检测指标.结果 共纳入325篇文献,提取出研究脾虚本质临床指标前10位的是胃肠激素、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唾液淀粉酶、免疫细胞因子、D-木糖排泄率、微量元素、淋巴细胞转化率、胃肠电及分泌性免疫球蛋白.结论 脾虚证本质临床研究指标众多,需要借助现代流行病学及信息挖掘技术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凌;胡慧;胡镜清;彭锦;徐倩;喻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分析引肺经药的传统认知、现代研究及归(引)肺经药在肺癌中的运用,探讨引肺经药与现代肺癌靶向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揭示归(引)肺经药与肺靶向载体较类似,能与相应的靶点结合,从而激活主动寻靶特性,选择性地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能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灶部位.引肺经药与靶向给药联合应用,将有希望成为肺癌治疗、转移和抗复发的重要手段.
作者:于海艳;刘兴隆;沈涛;祝捷;杨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以四妙丸中的君药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进行比较.方法 以吴茱萸碱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盐酸小檗碱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并对分别以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灌胃给药后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采用DASS2.0数据处理.结果 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max为0.123 mg/L,Tmax为1.05 h,M RT0-24为8.69 h,AUC0-24为0.778 mg/L·h;以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Cmax为0.096 mg/L,Tmax为1.03 h,MRT0-24为9.04h,AUC0-24为0.728 mg/L·h.结论 以生苍术或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差别.
作者:王晓彤;刘玉强;才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报道了长柱重楼的资源分布并对其形态描述进行补充.首次对长柱重楼皂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主要含薯蓣皂苷,为长柱重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作者:李朋;薛丹;文飞燕;汪瑶;尹鸿翔;林丹;唐昌云;张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介绍了中医对脾的生理和病理特性认识,然后提出了“脾主运化”理论包涵“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方面,进一步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阐释“脾主运化”的科学内涵,分别从“脾失运”和“脾失化”两个角度去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后提出从“健脾运”和“健脾化”的治疗原则出发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文章梳理了“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为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吕林;唐旭东;王凤云;王静;黄穗平;陈婷;马祥雪;程正义;田亚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文献学、本草学方法探究乳香与熏陆香的关系,并确定《回回药方》中两种乳香的植物来源.结论认为乳香即熏陆香,《回回药方》中的“捆都而”即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的树脂,药材名为乳香.《回回药方》中的“麻思他其”即为漆树科植物黄连木属乳香Pistacia lentisus L.的树脂,药材名为洋乳香.
作者:何婷;杨丽娟;杨森;高如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从《分子生药学》的课程特点、教材内容和教学设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思考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该门课程走向成熟.
作者:朱田田;晋玲;林丽;杜弢;孙少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在国家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社会对壮医人才需求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背景下,文章强调特色实用性壮医人才的塑造,从壮医诊断技能、壮医临床治病技法、壮医常用方药辨识和应用、壮医社会实践教学、壮医临床思维五方面提出思路,为培养特色鲜明的壮医实用型人才做贡献.
作者:宋宁;梁薇;薛丽飞;申晓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CC-SMC-1)凋亡基因F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大黄素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Fas mRNA的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大黄素在0.05~ 0.25 mmol·L-1浓度范围内对CCC-SMC-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作用24 h后的IC50为0.10 mmol·L-1,且IC5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显著前移.RT-PCR法显示,不同剂量的大黄素作用于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与正常组细胞相比,Fas 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大黄素能抑制CCC-SMC-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的Fas mRNA表达有关.
作者:柴艺汇;高洁;杨长福;陈云志;王世娇;王和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