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树中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浅析

盖晓丽;马玉侠

关键词:针药并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临床常见病,高树中教授熟读经典,博采众方,临证中尤善针药结合并用,治疗本病每获良效,现就其治疗思路和方法进行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断裂或髓核脱出,以致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对HIV/HCV重叠感染者病毒载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对HIV/HCV重叠感染者病毒载量、免疫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8例HIV/HCV重叠感染病人予中药扶正抗毒胶囊治疗12月.观察治疗前后HIV-RNA、HCV-RNA、CD4+T淋巴细胞记数和肝功能变化.其中22例肝功能异常.结果 38例治疗前和治疗12月后比较HIV病毒载量无显著变化,HCV病毒栽量下降,CD4+ 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改善或稳定.结论 中医药治疗能抑制HIV/HCV重叠感染者HCV-RNA的复制、稳定HIV-RNA,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重建免疫功能,对肝功能恢复有益.

    作者:王莉;赵竞;刘彦丽;瞿广城;方路;马克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R)-人参皂苷Rg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20(R)-人参皂苷Rg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0(R)-人参皂苷Rg3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线栓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于再灌注72 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鼠脑中Calpain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缺血2h再灌注72 h后,与模型组比较,20(R)-人参皂苷Rg3可显著改善大鼠的行为障碍,显著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数,显著降低Calpain Ⅰ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20(R)-人参皂苷Rg3通过抑制Calpain和Caspase-3的表达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何波;陈鹏;龙江;张小超;杨仁华;沈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黄配伍药对的蒽醌含量及其紫外谱线组图谱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大黄五个药对即大黄枳实、大黄黄连、大黄牡丹、大黄桃仁、大黄甘遂配伍后蒽醌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含量变化并用紫外谱线组图谱分析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水提液经环己烷、氯仿及正丁醇三种有机溶剂萃取后萃取液蒽醌类成分的紫外吸收谱图变化.结果 大黄各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大黄桃仁组游离蒽醌提取率与大黄甘遂组总蒽醌及结合蒽醌提取率均升高,其余各组均使蒽醌类成分含量降低,其中降幅大的是大黄黄连组.紫外谱线组图谱在宏观上反映了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的化学成分总效应变化.结论 大黄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大都会引起蒽醌类成分含量的降低,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黄的功效作用存在共性关系.

    作者:麦蓝尹;谢臻;陈勇;李耀华;庞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专业《分子生药学》教学探讨

    从《分子生药学》的课程特点、教材内容和教学设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思考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该门课程走向成熟.

    作者:朱田田;晋玲;林丽;杜弢;孙少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川派名医肖正安先生“阴阳有多少”理论探究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经验传承

    历代医家常用“纯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作出概括.肖正安先生另辟蹊径以“阴阳有多少”来探究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后世启迪较多,值得学习.

    作者:王卫涛;常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COPD不同中医证型表达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中医证型与COPD气道重建关键基因β-Catenin的相关性分析,尝试从基因水平探讨COPD中医证型诊断.方法 选取61例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例正常人为实验对照组.COPD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痰浊雍肺证21人、痰热郁肺证17人、肺肾气虚证23人.受试者空腹采集静脉血,Real-time PCR检测血液β-catenin基因.结果 痰浊壅肺、痰热郁肺、肺肾气虚组血液β-catenin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COPD患者中医证型从痰浊壅肺→痰热郁肺→肺肾气虚,血液β-catenin表达逐渐增高,肺肾气虚组与痰浊壅肺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肺肾气虚组与痰热郁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β-catenin基因的在患者血液中的表达量可以作为区分COPD中医证型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李霄;葛正行;周洵;赵克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红花近年常见掺伪及鉴别

    目的 建立西红花与其常见掺伪品的性状、水试和含量测定等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图片与文字对照的方法说明如何鉴别西红花的真伪,进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品、掺伪品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结果 水试中正品西红花黄色有效成分释放时间10min以上,浸提过的西红花释放时间约2min;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正品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分别为289.29mg/ml和117.32mg/ml,浸提过的西红花中两种成分含量分别是37.28mg/ml和14.16mg/ml,掺非药用部位西红花中两种成分含量分别是205.67mg/ml和87.12mg/ml.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人们鉴别西红花真伪的常用方法.

    作者:刘学兰;肖安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芦荟大黄素联用顺铂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Caspase-3和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芦荟大黄素(AE)单用或联用顺铂(C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Caspase-3和端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AE单用和联用CP处理细胞后,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活变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hTERT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E单用,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酶活增强,Caspase-3基因表达增强,而hTERT和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受抑制.AE与CP联用则强化了这种趋势.结论 芦荟大黄素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酶的激活和端粒酶的抑制有关.

    作者:何敏;陶毅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RAS、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织RAS、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复发性流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黄体酮组,补肾安胎冲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从妊娠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干预15d.处死小鼠,留取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蜕膜组织RAS、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蜕膜组织RAS、MAPK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黄体酮组、补肾安胎冲剂低、中、高剂量组蜕膜组织RAS、MAPK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西药组、补肾安胎冲剂低、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组蜕膜RAS、MAPK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具有安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RAS、MAPK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曹晓梅;李伟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痹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骨痹方治疗KO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骨痹方与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的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组)、试验组(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与骨痹方联合用药组)各45例,疗程均为8周.治疗第2、4、8周分别记录2组患者WOMAC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变,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8周试验组有效率较高(P <0.05或P<0.01),治疗4、8周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骨痹方治疗KOA疗效确切,且起效时间短,安全性高,与双氯芬酸钠联合治疗KOA有协同作用.

    作者:李楠;林昌松;杨织杼;刘敏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滋阴和阳法治疗激素无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滋阴和阳法治疗激素无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共32例,给予滋阴和阳法治疗,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紫癜、出血和血小板计数、证候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32例中显效8例,良效14例,进步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96.88%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滋阴和阳法可有效减少出血,提升血小板计数,改善临床症状,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作者:季菲;肖海燕;胡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和硒Se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总黄酮的含量范围为2.84%~14.67%,以湖北蕲春产艾叶较高;艾叶中重金属元素镉、铜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镉62.5%、铜12.5%;硒元素的含量以山西交城产艾叶较高.结论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测定可为艾叶的道地性、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董鹏鹏;梅全喜;戴卫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进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和理化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NW Athena C18-WP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体积分数)磷酸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7nm,柱温35℃.结果白木香酸在2.000~80.00μg· 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3.0%(n-6).在理化鉴别和浸出物含量合格的情况下,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呈正比关系.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测定天然沉香中白木香酸的含量,结合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天然沉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钟兆健;樊云飞;雷智东;潘清灵;周欣;刘岱琳;章卫民;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渣的生物学处理方式研究进展

    伴随着我国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中药渣也随之产生.早期中药渣的处理多采用填埋、焚烧、堆放等方法,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学方法处理中药渣具有无污染、高效率、高收益等显著优点.文章主要从中药渣制备乙醇、堆肥处理、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栽培食用菌四个方面介绍中药渣的生物学处理与利用方式,并对中药渣的处理与应用进行讨论和展望.

    作者:马丽娜;陈静;吴志伟;佟金;陈玉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灭菌方法对全天麻胶囊的药效影响

    目的 通过基础药效的研究和作用机制的探讨,综合评价微波灭菌工艺是否改变了全天麻胶囊的药效.方法 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在小鼠上进行;镇静实验观察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次数进行;偏头痛药效实验采用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进行.结果 ①镇痛实验:全天麻胶囊传统灭菌工艺与微波灭菌工艺高剂量组对小鼠疼痛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延长扭体的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但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②镇静实验:微波工艺组能有效的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具有一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③偏头痛实验:全天麻胶囊传统灭菌工艺与微波灭菌工艺对于血浆中CGRP、ET和脑组织中5-HT、NE、DA含量的影响没有差异.结论 全天麻胶囊在微波灭菌的条件下并未改变天麻药效物质基础,其具有镇痛、镇静及且对硝酸甘油所致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娟;刘明;杨立勇;徐剑;张永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壮药假茼蒿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假茼蒿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四大经典(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点、理化特征)鉴别法对假茼蒿进行鉴别.结果 假茼蒿四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鉴别假茼蒿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祥燕;颜萍花;蔡毅;黎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归(引)肺经药与肺癌靶向治疗的探讨

    通过分析引肺经药的传统认知、现代研究及归(引)肺经药在肺癌中的运用,探讨引肺经药与现代肺癌靶向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揭示归(引)肺经药与肺靶向载体较类似,能与相应的靶点结合,从而激活主动寻靶特性,选择性地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能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灶部位.引肺经药与靶向给药联合应用,将有希望成为肺癌治疗、转移和抗复发的重要手段.

    作者:于海艳;刘兴隆;沈涛;祝捷;杨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野生中药材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药材是维系中医生命力的重要物质保障.野生中药材的掠夺式开发对加速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更多珍稀物种的消亡,削弱中医医学体系的公信力等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我国野生中药材遭受的“涸泽而渔式”的采猎正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加强野生药材保护的政策法规研究,打破传统的部门利益,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加快一些濒危药材的人工繁殖,不断开发濒危药材的替代性产品,这些对将来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野生中药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毛和荣;刘殿刚;高铁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冷应激对虚寒证人群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冷应激即低温环境下对虚寒证人群线粒体呼吸链模块中线粒体膜电位功能的影响,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虚寒证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先从学生中选出正常对照组及典型虚寒证组,再分别从二组中随机选出20例组成被试组,分别置于寒冷环境(约-4~5℃)30min和室温环境(23~25℃)20min,采集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线粒体膜电位的含量.结果 二组证型间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为正常对照组>虚寒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低温条件下,虚寒证组膜电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室温条件下,膜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冷应激状态下,虚寒证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较小,说明虚寒证组体内线粒体膜电位功能存在异常.这也可能是虚寒证人群畏寒的原因之一.

    作者:孙士玲;杨丽萍;杨盼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RAPD标记竹节参及其近缘植物的品种鉴别

    目的 建立竹节参及其近缘人参属植物种间快速鉴别体系.方法 采用RAPD技术获得DNA指纹图谱,根据图谱中特异性条带,绘制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MCID).结果 从1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并且具有特异性条带的4条引物构建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4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条,多态性比率为91.30%.利用其中的多态性条带,绘制出图谱关系分析图,构成竹节参及其近缘植物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结果直观可靠,为竹节参及近缘品种的初步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许成;张长城;李菁;周志勇;刘朝奇;王婷;袁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