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艳;刘兴隆;沈涛;祝捷;杨露
目的 探讨凉血活血中药紫癜清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者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紫癜清颗粒,对照组给予糖品质激素,紫癜性肾炎联合应用雷公藤多苷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NK细胞水平.结果 治疗组腹痛、关节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慢(P<0.05),皮肤紫斑改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脏损伤改善则优于对照组(P<0.05),血尿、蛋白尿消褪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治疗前NK细胞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治疗组细胞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 凉血活血中药紫癜清颗粒可以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NK细胞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郝晶;王小东;贾春晖;陈斌;梅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野生黄芩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方法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西10个不同产地的野生黄芩种质进行了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7条引物扩增出54条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多态率为96.30%,10个野生种的遗传距离在0~0.818之间,可聚为五类.结论 10个不同产地的山西野生黄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山西野生黄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优良黄芩种质的选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晓伶;郝建平;付琳;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芦荟大黄素(AE)单用或联用顺铂(C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Caspase-3和端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AE单用和联用CP处理细胞后,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活变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hTERT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E单用,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酶活增强,Caspase-3基因表达增强,而hTERT和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受抑制.AE与CP联用则强化了这种趋势.结论 芦荟大黄素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酶的激活和端粒酶的抑制有关.
作者:何敏;陶毅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从局部皮肤免疫功能的角度探讨“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现代医学机制.方法 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模型+推拿组、空白+推拿组四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动物采取干预措施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局部皮肤MHC-Ⅱ、CD80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家兔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皮肤中MHC-Ⅱ、CD80与其他各组相比较,表达明显减低(P<0.01),而模型+推拿组家兔的MHC-Ⅱ、CD80的表达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空白+推拿组家兔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皮肤中MHC-Ⅱ、CD80的表达也优于空白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能够制造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开展推拿疗法能够有效调节免疫抑制家兔和正常家兔的局部和整体免疫功能,这可能是“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的现代免疫学机制之一.
作者:张欣;王谦鑫宏;赵慧杰;袁文武;谭艳丽;管洪枣;王蕾;李波;陈林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从教材本身出发对生药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性探讨.《生药学》是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课程教材庞杂冗长,理论虽不深奥,但内容相对枯燥、易学难记且易混淆,加之学时有限,学习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前9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文章就如何使繁杂枯燥的生药学教材内容立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效果.
作者:孔松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滋阴和阳法治疗激素无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共32例,给予滋阴和阳法治疗,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紫癜、出血和血小板计数、证候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32例中显效8例,良效14例,进步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96.88%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滋阴和阳法可有效减少出血,提升血小板计数,改善临床症状,并具有较好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作者:季菲;肖海燕;胡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33例)、川乌麻黄组(28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30例)、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分及抗CCP抗体、RF、CRP等血清学指标.结果 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乌头汤组明显降低抗CCP抗体、RF水平,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其他拆方组合(P<0.05);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降低CRP水平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组及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P<0.05).结论 乌头汤原方组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血清中抗CCP抗体、RF、CRP,直接或间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诱导病情缓解,推测这可能与其发挥消炎镇痛作用有关.
作者:王涛;林静;狄舒男;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通络糖泰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Caspase-3激酶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用GK大鼠,高脂饲料饲养造模12周,按血糖值随机分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二甲双胍和弥可保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通络糖泰浸膏、二甲双胍和弥可保、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次/d.治疗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坐骨神经病理切片、坐骨神经电生理、坐骨神经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P<0.01),并且组织结构出现异常,坐骨神经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各治疗组均可下调Caspase-3激酶蛋白表达(P<0.01),以通络糖泰方中高组与中中组的效果好(P<0.01,P<0.05).结论 通络泰方治疗DPN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Caspase-3激酶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实现对DPN进行预防与治疗.
作者:宋春雨;王华;杜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对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substance P,SP) mRNA表达及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脾气虚模型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取材,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含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降低,含量下降,四君子汤能使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增加,含量增加.
作者:冯晓帆;王艳杰;赵丹玉;张林;刘旭东;刘博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概述了苍术炮制后各类化学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情况,以及生品和炮制品药理作用的差异等,并对现阶段炮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苍术炮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于艳;袁媛;贾天柱;才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PEG-PLGA嵌段共聚物为材料,比较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对空白纳米粒的质量影响,筛选出优制备方法,考察所制备纳米粒的有关理化性质.方法 分别选取PEG分子量为550,750,2000所合成的PEG-PLGA嵌段共聚物材料各一种作为代表材料,通过比较沉淀/溶剂挥发法、乳化/溶剂挥发法、盐析法、复乳法所制得的纳米粒有关理化性质,从而优选出合适的空白纳米粒制备方法.并对制备工艺中有机溶剂,初乳与复乳超声条件,表面活性剂与其浓度,水相,旋转蒸发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筛选,得到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 筛选出优制备方法为复乳法,采用该优化工艺制备三批不同组成的纳米粒,测定其平均粒径、PDI值发现该制备工艺稳定,所制得的纳米粒平均粒径范围为(124±48)nm,PDI范围为0.199±0.094.结论 采用PEG-PLGA嵌段共聚物为材料,制备空白纳米粒处方工艺稳定,可以为进一步制备载中药有效成分纳米粒奠定基础.
作者:何黎黎;谭彦;西洛;耿欣彤;林芸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基础药效的研究和作用机制的探讨,综合评价微波灭菌工艺是否改变了全天麻胶囊的药效.方法 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在小鼠上进行;镇静实验观察正常小鼠自主活动的次数进行;偏头痛药效实验采用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进行.结果 ①镇痛实验:全天麻胶囊传统灭菌工艺与微波灭菌工艺高剂量组对小鼠疼痛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延长扭体的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但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②镇静实验:微波工艺组能有效的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具有一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③偏头痛实验:全天麻胶囊传统灭菌工艺与微波灭菌工艺对于血浆中CGRP、ET和脑组织中5-HT、NE、DA含量的影响没有差异.结论 全天麻胶囊在微波灭菌的条件下并未改变天麻药效物质基础,其具有镇痛、镇静及且对硝酸甘油所致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娟;刘明;杨立勇;徐剑;张永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对HIV/HCV重叠感染者病毒载量、免疫功能、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8例HIV/HCV重叠感染病人予中药扶正抗毒胶囊治疗12月.观察治疗前后HIV-RNA、HCV-RNA、CD4+T淋巴细胞记数和肝功能变化.其中22例肝功能异常.结果 38例治疗前和治疗12月后比较HIV病毒载量无显著变化,HCV病毒栽量下降,CD4+ 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改善或稳定.结论 中医药治疗能抑制HIV/HCV重叠感染者HCV-RNA的复制、稳定HIV-RNA,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重建免疫功能,对肝功能恢复有益.
作者:王莉;赵竞;刘彦丽;瞿广城;方路;马克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RyR2蛋白水平表达变化与冠心痛心气虚证发病的相关性,以揭示冠心病心气虚证发病的微观机制.方法 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加升压药”法制备冠心病心气虚大鼠模型,并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方组(高、中、低)、西药组(盐酸地尔硫卓)每组8只.于造模45天后进行麻醉下,取心肌组织,Western blot测定RyR2蛋白在蛋白水平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RyR2蛋白在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的灰度与内参照GAPDH灰度比值有差别(P<0.05),其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升高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降低明显(P<0.01).结论 RyR2蛋白水平表达变化与冠心病心气虚证存在相关性,RyR2蛋白表达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冠心痛心气虚证发病的微观机制.
作者:孔春明;马月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中医药学期刊被引论文的年度变化、学科、基金、机构、关键词及主题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学论文一般从发表后1年开始被大量引用,发表后2~4年达到被引大化.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重点是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次之.疾病研究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为主.中药药理、中药化学、中药技术等中药现代化研究在高被引论文中占大多数.
作者:张洋;何建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中经络患者常见5种中医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 选择脑卒中中经络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患者,性别、年龄大致相当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各组进行情绪测量.结果 脑卒中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HAMD、HAMA测值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中医5证型的肝经维度和焦虑维度积分,在阴虚风动、风火痰亢和痰热腑实明显增高(P<0.05);而风火痰亢、风痰瘀阻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抑郁维度增高(P<0.01).PSD发生的证候频率,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阴虚风动、气虚血瘀、风痰瘀阻、风痰火亢和痰热腑实证.结论 脑卒中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阴虚风动、风痰火亢证型的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其它证型,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证发生PSD的证候频率高.
作者:宋炜熙;曹玉成;唐燕萍;田莎;仲美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研究冷应激即低温环境下对虚寒证人群线粒体呼吸链模块中线粒体膜电位功能的影响,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虚寒证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先从学生中选出正常对照组及典型虚寒证组,再分别从二组中随机选出20例组成被试组,分别置于寒冷环境(约-4~5℃)30min和室温环境(23~25℃)20min,采集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线粒体膜电位的含量.结果 二组证型间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为正常对照组>虚寒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低温条件下,虚寒证组膜电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室温条件下,膜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冷应激状态下,虚寒证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较小,说明虚寒证组体内线粒体膜电位功能存在异常.这也可能是虚寒证人群畏寒的原因之一.
作者:孙士玲;杨丽萍;杨盼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竹节参及其近缘人参属植物种间快速鉴别体系.方法 采用RAPD技术获得DNA指纹图谱,根据图谱中特异性条带,绘制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MCID).结果 从1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并且具有特异性条带的4条引物构建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4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条,多态性比率为91.30%.利用其中的多态性条带,绘制出图谱关系分析图,构成竹节参及其近缘植物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结果直观可靠,为竹节参及近缘品种的初步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许成;张长城;李菁;周志勇;刘朝奇;王婷;袁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栗锦迁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颗粒方.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实验室检查及DSQ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HbA1c、FBG、2hPG均有所下降,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差值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SQL评分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DSQL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各项比较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在对DSQL量表总评分及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维度的改善程度上较对照组更明显,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栗锦迁降糖方能够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韩阳;苏明;关怿;徐金珠;栗锦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在国家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社会对壮医人才需求的变化、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背景下,文章强调特色实用性壮医人才的塑造,从壮医诊断技能、壮医临床治病技法、壮医常用方药辨识和应用、壮医社会实践教学、壮医临床思维五方面提出思路,为培养特色鲜明的壮医实用型人才做贡献.
作者:宋宁;梁薇;薛丽飞;申晓晴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