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喻嵘;曾婧;郝盼盼
目的 探索桑葚花色苷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 以桑葚果为原料,经冷冻干燥,乙醇超声提取,离心得到桑葚花色苷粗提物后进行药理实验,连续给药(10、5、2.5g/kg)7天后,检查相应指标.结果 发现桑葚花色苷粗提物高、中剂量组对小鼠常压缺氧具有保护作用;在小鼠心肌缺血线粒体膜实验中发现,桑葚花色苷粗提物高中剂量组能较低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升高心肌线粒体中SOD量,较低剂量组和正常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桑葚花色苷对小鼠常压缺氧和心肌缺血实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丁乐;杨人泽;温庆明;黄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茵陈四逆散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 以茵陈四逆散提取物为模型药物,以分散均匀性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茵陈四逆散分散片佳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以绿原酸为指标测定的绿原酸的累积溶出率.结果 优化的茵陈四逆散分散片处方工艺为:浸膏∶淀粉=1∶1,80%微晶纤维(MCC),20%淀粉,8%交联聚维酮(PVPP),0.2%硬脂酸镁和0.2%微粉硅胶,粉末直接压片,硬度控制在50N左右,分散均匀性测定结果为137s;绿原酸5min累积溶出率可达71.1%,30min完全溶出.结论 茵陈四逆散分散片崩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
作者:李小娜;白晓梅;柯婷梅;付佳宇;徐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产地连翘药材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活性.方法 采用连翘药物对MDCK细胞毒性与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实验,比较观察不同产地连翘药材对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细胞病变效应(CPE)的抑制作用.结果 山西产地连翘药材的选择指数(SI)范围:5.00 ~6.51,河南、河北、陕西连翘药材的选择指数(SI)范围:3.50 ~5.12,不同产地连翘药材在MDCK细胞中对甲型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山西产地连翘药材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效果整体优于河南、河北、陕西.
作者:吴婷;魏珊;李敏;张淑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艾灸命门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像的影响,从经脉代谢热值角度探讨经络与体质的相关性,并为艾灸干预阳虚质的可行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经中医体质判定后,纳入阳虚质志愿者11名,采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艾灸命门过程中督脉红外热成像的改变,比较艾灸前、艾灸10min、艾灸20min检测区代谢热值,红外图像每隔2min采集1次,共11次.结果 ①红外辐射轨迹(IRRTM)观察:自然状态下,2例志愿者可见与督脉线一致的IRRTM,艾灸命门后使该轨迹更加连续规整,并且可以使其余9例阳虚质者诱发沿督脉线2/3以上的IRRTM,其中3例可达督脉线全程;②检测区温度变化:至阳、脊中、腰阳关穴区温度在艾灸10min、艾灸20min温度均有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身柱穴在艾灸时穴区温度较前升高,艾灸20min较前略有下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检测区时间-温度变化关系:艾灸干预后,检测穴区温度平稳上升,于艾灸后10min左右达到一个峰值,而后趋于平稳,并持续至艾灸结束后.结论 阳虚质具有与正常人相同的经络传热特性,艾灸命门可使阳虚质者督脉代谢热值升高,可作为阳虚质的干预方法,艾灸时间以大于10min为宜,一般10 ~ 15min.
作者:窦思东;许瑞旭;吴南茜;李春兰;兰彩莲;王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和硒Se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总黄酮的含量范围为2.84%~14.67%,以湖北蕲春产艾叶较高;艾叶中重金属元素镉、铜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镉62.5%、铜12.5%;硒元素的含量以山西交城产艾叶较高.结论 不同产地艾叶总黄酮、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含量测定可为艾叶的道地性、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董鹏鹏;梅全喜;戴卫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阴虚夹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组(简称治疗组)和针刺加叩刺组(简称对照组),每组102例.治疗时间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肥胖指标[体质量(W)、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70,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肥胖指标、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C指标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LDL-C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具有减肥降脂双重作用,针刺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叩刺.
作者:殷茵;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生理机能和气血盈亏不同,其病理变化特点各异,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适应能力、病理转归、强弱寿夭等方面的区别.文章在分析归纳小儿、青壮年、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生理机能与病理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在防治不同年龄段疾病总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及理论体系.
作者:李晓屏;钟周;胡志希;周鸿图;陈四红;周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芦荟大黄素(AE)单用或联用顺铂(C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Caspase-3和端粒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AE单用和联用CP处理细胞后,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活变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hTERT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E单用,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酶活增强,Caspase-3基因表达增强,而hTERT和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受抑制.AE与CP联用则强化了这种趋势.结论 芦荟大黄素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酶的激活和端粒酶的抑制有关.
作者:何敏;陶毅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蝙蝠葛碱(DAU)对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LF)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秋水仙碱1 mg·kg-1)、DAU高、中、低剂量组(40,20,10mg· kg-1).采用30% CCl4(1μl·g-1)腹腔注射诱导LF小鼠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IV)水平.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形态结构并计算肝脏器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DAU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HA、LN、PC-Ⅲ、CIV、ALT和AST明显降低(P<0.05),TGF-β1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小鼠肝脏病理纤维化明显减轻,肝脏器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DAU能有效减轻CCl4诱导LF小鼠肝脏损伤,降低LF程度,其机制与抑制肝脏TGF-β1和TNF-α表达有关.
作者:孙超;李林;张晓杰;张英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中医肿瘤本科教学成功经验和欠缺之处,提出促进教学发展、适应就业、切合临床需求的教改对策.方法 收集10年来中医肿瘤学生的反馈,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83.2%学生学习中医肿瘤热情较高;94.9%学生认为中医肿瘤学习有助于临床;97.5%学生认可中医药诊治肿瘤的作用;44.7%毕业生就职于三甲医院;毕业生就职科室与其学习时间、态度呈正相关(r=0.26,P<0.01;r =0.23,P<0.05),毕业生单位级别和科室与教学对其临床的帮助呈正相关(r =0.27,P<0.01;r =0.39,P<0.01),学生学习时间、态度与其对网络教学的观点呈正相关(r=0.29,P<0.01;r=0.44,P<0.01).结论 中医肿瘤教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设置多元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肿瘤教学的经验值得进一步完善、推广.
作者:王雄文;林龙;贺凡;李佩华;叶存思;凌舒艺;沈晓曼;郑丹如;宋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埃博拉出血热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其却有独到的见解.基于仲景学术思想,埃博拉出血热可从少阴病和疫毒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阐述相应的传变规律、预后转归特点,总结相应的防治原则与具体方药措施,为日后类似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翔;喻嵘;曾婧;郝盼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介绍了中医对脾的生理和病理特性认识,然后提出了“脾主运化”理论包涵“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方面,进一步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阐释“脾主运化”的科学内涵,分别从“脾失运”和“脾失化”两个角度去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后提出从“健脾运”和“健脾化”的治疗原则出发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文章梳理了“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为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吕林;唐旭东;王凤云;王静;黄穗平;陈婷;马祥雪;程正义;田亚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IB5PA(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5-phosphatase)基因转染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株,MTT法观察不同浓度(0,0.1,0.2,0.3,0.4,0.5μmol/L)紫杉醇处理后对两株细胞生存率的影响;流式细胞PI单染法检测两株细胞凋亡率的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0.3 μmol/L紫杉醇处理两株细胞不同时间点Bcl-2家族成员蛋白表达差异.将pCGN-PIB5 PA质粒转染对紫杉醇相对不敏感MDA-MB-231细胞,0.3μmol/L紫杉醇处理24h,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PIB5PA,磷酸化Akt以及Bcl-2家族成员蛋白的表达,MTT和PI单染法检测MDA-MB-231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MDA-MB-231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较差,过表达PIB5 PA后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细胞中磷酸化Akt水平降低,Bim(Bcl-2 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表达明显增高,对紫杉醇敏感性明显增强.结论 PIB5PA可能通过上调Bim表达增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作者:张楠楠;胡春松;陈振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景天三七对阿司匹林所致胃出血大鼠止血、活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阿司匹林按2mg/kg给大鼠灌胃制备胃出血模型,以景天三七鲜汁1g/(kg·d)灌胃治疗10天.分别于治疗前、后取大鼠静脉血,测定血小板数量、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观察模型组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经景天三七治疗的模型组,大鼠粪便隐血全部由阳性转为阴性血小板计数:模型组治疗前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造模成功.治疗后,模型组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达到健康组水平(P>0.05).PAF:模型组治疗前较健康组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降低(P<0.05),达到健康组水平(P>0.05).IL-8:模型组治疗前均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模型组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模型组在治疗前较健康组水平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模型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景天三七主要通过提高血小板数量达到止血作用,通过升高IL-8水平、降低PAF水平,达到止血及活血作用.
作者:许智超;温燕华;李美娟;梁穗;魏壹;郑文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对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substance P,SP) mRNA表达及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脾气虚模型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造模成功后取材,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含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及海马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降低,含量下降,四君子汤能使治疗组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P物质mRNA表达增加,含量增加.
作者:冯晓帆;王艳杰;赵丹玉;张林;刘旭东;刘博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骨痹方治疗KO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骨痹方与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的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组)、试验组(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与骨痹方联合用药组)各45例,疗程均为8周.治疗第2、4、8周分别记录2组患者WOMAC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变,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4、8周试验组有效率较高(P <0.05或P<0.01),治疗4、8周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骨痹方治疗KOA疗效确切,且起效时间短,安全性高,与双氯芬酸钠联合治疗KOA有协同作用.
作者:李楠;林昌松;杨织杼;刘敏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2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抗炎控制血糖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完全相同)基础上使用中药口服配合中药沐足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为100%;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中药沐足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可促进糖尿病足的溃疡面愈合,且安全性高,费用较低.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陈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附子、干姜、肉桂3种温里药及黄连、栀子、知母3种清热药对大鼠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影响探索四气药性的免疫分子机理.方法 用6种中药大剂量的水煎浓缩制剂对大鼠进行与临床一致的整体灌胃给药,用Luminex xMAP technology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对大鼠血浆进行EOTAXIN、MIP-1α、MCP-1、IP-10、GRO-KC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指标的定量测定.结果 可使附子组的大鼠MCP-1增加有显著性差异,栀子组的大鼠MIP-1α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受试中药药性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信号转导表征免疫分子机理探索提供中医理论的实验基础.
作者:李莉;王晓东;王洲;杨薇;刘亚欧;夏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督脉经针刺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及消化科门诊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督脉经导气针刺法治疗,每周三次,隔天一次,每次留针30min,;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按需服用,观察周期均为为4周.使用RDQ、SAS、SDS量表分别于治疗0天、2周、4周进行症状积分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为43.3%,对照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AS、SDS的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SAS、SDS、的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SAS、SDS的积分差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督脉经导气针刺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NERD患者的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反食等临床症状,并且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也有明显作用,均优于雷贝拉唑,值得推广.
作者:丰金香;陈朝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从《分子生药学》的课程特点、教材内容和教学设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思考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该门课程走向成熟.
作者:朱田田;晋玲;林丽;杜弢;孙少伯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