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种中药四气药性对大鼠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莉;王晓东;王洲;杨薇;刘亚欧;夏建英

关键词:四气药性, 大鼠,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通过附子、干姜、肉桂3种温里药及黄连、栀子、知母3种清热药对大鼠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影响探索四气药性的免疫分子机理.方法 用6种中药大剂量的水煎浓缩制剂对大鼠进行与临床一致的整体灌胃给药,用Luminex xMAP technology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对大鼠血浆进行EOTAXIN、MIP-1α、MCP-1、IP-10、GRO-KC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指标的定量测定.结果 可使附子组的大鼠MCP-1增加有显著性差异,栀子组的大鼠MIP-1α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受试中药药性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信号转导表征免疫分子机理探索提供中医理论的实验基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元多息评价新疆习用2种洋甘菊

    目的 建立新疆习用2种洋甘菊(母菊、罗马洋甘菊)的定性、定量鉴别方法,对其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品质评价.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2种洋甘菊进行显微结构及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2种洋甘菊在显微特征中萌发孔数目、色谱特征中斑点数目及烯炔-双环醚、红没药醇等化学成分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文章建立的洋甘菊多元多息显微特征和色谱特征,为新疆习用2种洋甘菊的品种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有效的系统评价方法和依据.

    作者:赵东升;宋百灵;韩松林;邱兰;李新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药学期刊被引论文分析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中医药学期刊被引论文的年度变化、学科、基金、机构、关键词及主题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学论文一般从发表后1年开始被大量引用,发表后2~4年达到被引大化.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重点是中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次之.疾病研究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为主.中药药理、中药化学、中药技术等中药现代化研究在高被引论文中占大多数.

    作者:张洋;何建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黄配伍药对的蒽醌含量及其紫外谱线组图谱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大黄五个药对即大黄枳实、大黄黄连、大黄牡丹、大黄桃仁、大黄甘遂配伍后蒽醌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含量变化并用紫外谱线组图谱分析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水提液经环己烷、氯仿及正丁醇三种有机溶剂萃取后萃取液蒽醌类成分的紫外吸收谱图变化.结果 大黄各药对配伍后总蒽醌与游离蒽醌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大黄桃仁组游离蒽醌提取率与大黄甘遂组总蒽醌及结合蒽醌提取率均升高,其余各组均使蒽醌类成分含量降低,其中降幅大的是大黄黄连组.紫外谱线组图谱在宏观上反映了大黄及大黄五个药对配伍的化学成分总效应变化.结论 大黄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大都会引起蒽醌类成分含量的降低,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黄的功效作用存在共性关系.

    作者:麦蓝尹;谢臻;陈勇;李耀华;庞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红花近年常见掺伪及鉴别

    目的 建立西红花与其常见掺伪品的性状、水试和含量测定等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图片与文字对照的方法说明如何鉴别西红花的真伪,进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正品、掺伪品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结果 水试中正品西红花黄色有效成分释放时间10min以上,浸提过的西红花释放时间约2min;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正品西红花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分别为289.29mg/ml和117.32mg/ml,浸提过的西红花中两种成分含量分别是37.28mg/ml和14.16mg/ml,掺非药用部位西红花中两种成分含量分别是205.67mg/ml和87.12mg/ml.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人们鉴别西红花真伪的常用方法.

    作者:刘学兰;肖安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乌头汤及其拆方对116例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头汤及其拆方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中医辨证为寒湿痹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乌头汤组(33例)、川乌麻黄组(28例)、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30例)、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分组给药,观察Das28评分及抗CCP抗体、RF、CRP等血清学指标.结果 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治疗后Das28评分明显降低,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乌头汤组明显降低抗CCP抗体、RF水平,优于西药对照组及其他拆方组合(P<0.05);乌头汤组、川乌麻黄组降低CRP水平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组及乌头汤去川乌麻黄组(P<0.05).结论 乌头汤原方组及其部分拆方组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血清中抗CCP抗体、RF、CRP,直接或间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诱导病情缓解,推测这可能与其发挥消炎镇痛作用有关.

    作者:王涛;林静;狄舒男;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填精复方左归丸对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POF)卵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透明带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左归丸低、中、高不同剂量进行治疗,以己烯雌酚为阳性对照,电镜下观察卵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POF小鼠电镜下可见颗粒细胞核仁固缩,出现髓样小体;卵泡膜细胞形态失常;己烯雌酚组颗粒细胞形态尚规则,卵泡膜细胞略呈椭圆形;左归丸低剂量组卵母细胞透明带部分呈花瓣状,颗粒细胞核固缩;左归丸中剂量组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排列整齐;左归丸高剂量组小鼠卵母细胞与正常组相似,透明带厚薄均匀,颗粒细胞线粒体偶见空泡化;卵泡膜细胞形态正常.结论 POF小鼠卵巢超微结构紊乱,颗粒卵泡细胞凋亡明显,动情周期紊乱;左归丸中、高剂量及己烯雌酚对其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左归丸的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朱玲;罗颂平;许丽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外科正宗》对痔的诊疗特色探析

    明代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在肛肠疾患的病因、辨证和治疗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学术成果,反映了明代以前中医对肛肠疾患的治疗水平.文章就《外科正宗》中有关痔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内外治疗方法加以归类总结、详述分析以及探讨,其中详细介绍陈氏外治法中关于枯痔和药线结扎疗法的经验,重点分析临床疗效较好的“枯痔散”和“三品一条枪”,希望能服务于临床,对后世中医外科肛肠专业的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刘明欣;王荣;谷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智托洁白丸对胃溃疡大鼠的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藏药智托洁白丸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水浸型、幽门结扎型、乙酸型溃疡模型,给药7天处死,观察智托洁白丸对水浸型胃溃疡大鼠的抑制率;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溃疡面积、胃液量、游离胃酸、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血浆中胃动素、胃泌素含量的作用.结果 在水浸应激实验中,阳性药组、智托洁白丸低、中、高剂量都能够明显抑制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阳性药组与智托洁白丸低、中、高剂量组都能明显抑制溃疡面积,降低胃液量、游离胃酸量以及胃蛋白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并能够降低乙酸型大鼠血浆中胃动素、胃泌素的含量.结论 智托洁白丸能够治疗胃溃疡,可能与抑制胃蛋白酶活性、阻止胃酸分泌、降低血浆中胃动素与胃泌素的含量有关.

    作者:刘燕;蓝希明;罗畅;赵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山西野生黄芩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目的 了解野生黄芩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方法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西10个不同产地的野生黄芩种质进行了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7条引物扩增出54条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多态率为96.30%,10个野生种的遗传距离在0~0.818之间,可聚为五类.结论 10个不同产地的山西野生黄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山西野生黄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优良黄芩种质的选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晓伶;郝建平;付琳;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枫蓼提取物抗炎、止泻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 研究枫蓼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抗炎解痉、止泻作用,探索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炎症模型,分别测量耳和足肿胀度,测定大鼠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观察槲皮素和芦丁的抗炎作用.采用小肠推进和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实验,以小肠推进率、稀便率、腹泻指数为指标,研究槲皮素和芦丁的解痉、抗腹泻作用.结果 槲皮素和芦丁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不同程度降低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和PGE2含量,抑制小肠推进;减少腹泻次数、降低腹泻指数.结论 槲皮素、芦丁具有明显抗炎、解痉和抗腹泻作用,是枫蓼提取物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任守忠;梁娴;苏文琴;王宁;陈君;马志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江西省苦苣苔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掌握江西省苦苣苔科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药用功效情况,为该科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野外普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标本查阅、文献检索.结果 江西省苦苣苔科药用植物有9属22种(含种以下单位),占江西省苦苣苔科植物属、种比为69.2%、66.7%,大多数药用苦苣苔科植物未能开发利用.结论 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在我国民间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并具较高的食用和观赏价值,但在江西省境内未能开发利用,有待于应用现代化学、药理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曹岚;钟卫红;杜小浪;慕泽泾;钟国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脑卒中中经络中医五证型情绪测量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中经络患者常见5种中医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 选择脑卒中中经络急性期以及恢复期患者,性别、年龄大致相当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各组进行情绪测量.结果 脑卒中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HAMD、HAMA测值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中医5证型的肝经维度和焦虑维度积分,在阴虚风动、风火痰亢和痰热腑实明显增高(P<0.05);而风火痰亢、风痰瘀阻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抑郁维度增高(P<0.01).PSD发生的证候频率,按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阴虚风动、气虚血瘀、风痰瘀阻、风痰火亢和痰热腑实证.结论 脑卒中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阴虚风动、风痰火亢证型的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其它证型,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证发生PSD的证候频率高.

    作者:宋炜熙;曹玉成;唐燕萍;田莎;仲美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长柱重楼形态描述补充及其皂苷类成分特征

    报道了长柱重楼的资源分布并对其形态描述进行补充.首次对长柱重楼皂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主要含薯蓣皂苷,为长柱重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作者:李朋;薛丹;文飞燕;汪瑶;尹鸿翔;林丹;唐昌云;张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栗锦迁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栗锦迁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颗粒方.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实验室检查及DSQ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HbA1c、FBG、2hPG均有所下降,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差值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SQL评分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DSQL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各项比较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经t检验,治疗组在对DSQL量表总评分及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维度的改善程度上较对照组更明显,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栗锦迁降糖方能够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韩阳;苏明;关怿;徐金珠;栗锦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皮肤免疫理论的“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的实验研究

    目的 从局部皮肤免疫功能的角度探讨“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现代医学机制.方法 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模型+推拿组、空白+推拿组四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造模,观察各组动物采取干预措施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局部皮肤MHC-Ⅱ、CD80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家兔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皮肤中MHC-Ⅱ、CD80与其他各组相比较,表达明显减低(P<0.01),而模型+推拿组家兔的MHC-Ⅱ、CD80的表达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空白+推拿组家兔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皮肤中MHC-Ⅱ、CD80的表达也优于空白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能够制造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开展推拿疗法能够有效调节免疫抑制家兔和正常家兔的局部和整体免疫功能,这可能是“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的现代免疫学机制之一.

    作者:张欣;王谦鑫宏;赵慧杰;袁文武;谭艳丽;管洪枣;王蕾;李波;陈林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HPLC测定全国不同产地及进口决明子大黄酚与橙黄决明素含量

    目的 对全国决明子资源调查采集到的决明子对口药材和商品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对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对口药材和商品药材有约60%的样品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测定标准要求,进口决明子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结论 应该加强决明子药材的市场监管,杜绝劣质药材流入我国,大力发展规范化种植及良种选育,保证决明子药材质量.

    作者:闫婕;卫莹芳;胡慧玲;付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R)-人参皂苷Rg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20(R)-人参皂苷Rg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0(R)-人参皂苷Rg3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线栓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于再灌注72 h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鼠脑中Calpain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缺血2h再灌注72 h后,与模型组比较,20(R)-人参皂苷Rg3可显著改善大鼠的行为障碍,显著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数,显著降低Calpain Ⅰ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20(R)-人参皂苷Rg3通过抑制Calpain和Caspase-3的表达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何波;陈鹏;龙江;张小超;杨仁华;沈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白花丹醌对人肝星状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花丹醌对人肝星状细胞株(HSC-LX2)的细胞毒性作用,并通过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探讨该药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HSC-LX2与药物孵育48h,以MTF法检测细胞毒性;以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检测各周期细胞DNA的含量及细胞晚期凋亡率.结果 白花丹醌低、中、高浓度对HSC-LX2细胞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并抑制其细胞增殖;G0/G1期细胞的比例发生升高而S期+G2/M期细胞总数降低;且细胞的晚期凋亡率明显增高.以上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花丹醌对HSC-LX2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而对肝纤维化进程有干预作用,原因为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而阻止细胞的分裂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上述能力均有剂量依赖性;且中、高剂量白花丹醌的干预能力强于秋水仙碱和复方鳖甲软肝片.

    作者:彭岳;苗维纳;赵铁建;黎桂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患者2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2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抗炎控制血糖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完全相同)基础上使用中药口服配合中药沐足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为100%;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中药沐足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可促进糖尿病足的溃疡面愈合,且安全性高,费用较低.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陈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论治之意象层次分析

    在对意象思维过程与层次结构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将其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作用及层次进行系统的梳理,尤其强调思维之前的“前建”过程和思维之后“载”的过程,以对中医的辨证论治进行意象层次分析,重在明确意象思维在辨证论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促进辨证论治理论性的研究和发展.

    作者:徐胤聪;王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