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胡伟东;毛成洁;杨亚萍;刘春风

关键词:帕金森病, SCOPA-AUT,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56例,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并进行UPDRS Ⅲ、Hoehn-Yahr分期、Schwab和英格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和改良Weber评分及详细记录患者的具体信息及用药方案.结果 56例患者SCOPA-AUT平均得分为(23.11±11.55)分.Hoehn-Yahr分期、病程、UPDRSⅢ评分均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皆P<0.01).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Hoehn-Yahr分期、病程、UPDRSⅢ得分与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1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岁组治疗有效率稍高于>50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性别、侧别、伴眩晕与否及伴耳鸣与否等因素对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影响(P>0.05).(3)伴糖尿病组与不伴糖尿病组间、病程<5 d组与>5 d组间、纯音测听上升型组与其他类型组间及听力中重度组与全聋组间比较,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程、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伤程度及伴发早期糖尿病与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年龄、性别、侧别、伴发耳鸣、眩晕与预后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周文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16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分析16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资料,16例均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结果 患者以腹胀、腹部不适、腹痛、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肿瘤多发生于胃、小肠.结论 内镜、影像学和免疫组织学结合检查是确诊胃肠间质细胞瘤的方法,手术彻底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维明;张杰;余生元;韩复;丘佳明;叶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54例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耐受性评价

    目的 通过对60岁以上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价、围手术期观察处理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154例60岁以上有缓慢型心律失常入院择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观察处理对策.结果 154例术前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其中26例行阿托品试验,31例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29例放弃或暂停手术;125例接受手术治疗者无1例发生心律失常引起的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对老年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进行较全面的临床评价、围手术期进行严密监护及必要和及时的处理,可以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张志平;闫晋康;任维军;刘克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溶栓、一般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评价直接PCI治疗AM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获得随访的226例AMI患者分为3组:直接PCI组96例,溶栓组34例,一般治疗组96例,比较3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住院及随访期间病死率、心脏事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直接PCI和溶栓治疗能明显降低A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2)PCI尤其直接PCI治疗AMI,能明显降低住院及随访期间联合终点(心脏死亡事件、非致命性再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术)的发生率和次要终点(心力衰竭、再缺血发作)的发生率.结论 在直接PCI治疗AMI的时间窗(发病到手术)内,直接PCI治疗AMI优于溶栓及一般药物治疗.

    作者:戚保桥;俞建华;杨向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正常人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 在膝关节MRI基础上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对半月板及软骨建模的效果.方法 对MRI图像进行处理和转换,在逆向工程理念下,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包括膝关节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骨骼、软骨、半月板和韧带等基本力学结构的模型,模型形态逼真,能在力学性质上很好地模拟膝关节.结论 MRI基础上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较真实地模拟膝关节的几何结构,逆向工程理念在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方面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作者:姜华亮;华锦明;许新忠;牛文鑫;丁祖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LIF基因真核稳定表达体系的建立

    目的 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human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hLIF)基因真核稳定表达细胞株.方法 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并鉴定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MCS-HA-hLIF;以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与辅助质粒HIT456、HIT60共转染入包装细胞系293T包装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肾成纤维细胞系,经zeocin筛选获得真核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鉴定hLIF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并检测表达上清中hLIF因子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PCR产物电泳后于609 bp处见特异性条带.双酶切出现两条带,其中位于609 bp处可见相应条带.核酸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所报道的hLIF基因的CDS序列完全一致.RT-PCR结果显示表达细胞中存在hLIF基因转录,ELISA结果测定表达上清中hLIF的浓度为110.134 pg/ml.结论 携带hLIF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MCS-HA-hLIF构建成功,并且获得了稳定表达hLIF基因的人胚肾成纤维细胞株,这为此基因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苗莉;郁心;谢宇锋;盛伟华;杨吉成;刘铁连;单云波;井莹莹;胡志清;缪竞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脲嘧啶联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5-氟脲嘧啶(5-Fu)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35例进展期胃癌采用以下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第1天;顺铂25 mg/m2,第1~3天;5-Fu 500 mg/m2,第1~5天.每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观察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并观察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 临床有效率为51.4%,其中完全缓解(CR)占8.6%(3例),部分缓解(PR)占42.9%(15例),疾病稳定(SD)占34.3%(12例),疾病进展(PD)占14.3%(5例).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共有8例发生了Ⅲ~Ⅳ度的白细胞减少,但未见因此而发生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多西紫杉醇加顺铂及5-Fu的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明显,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王庆才;毛一香;陈凯;朱春荣;殷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早期复苏兔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对肺组织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高渗盐溶液(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HSH)在兔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中对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肺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分别用等渗液(乳酸钠林格平衡液)、高渗液(7.5%生理盐水)、高渗高胶液(75 g/L NaCl+羟乙基淀粉母液)进行复苏治疗,动态观察4h肺水含量、肺组织TNF-α和IL-8含量及光镜下病理改变.结果 高渗高胶液组的兔肺水含量较另两组有所减轻,而反映肺组织中炎症反应强弱的TNF-α、IL-8含量也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高胶液是目前用于严重胸部创伤抗休克治疗效果较好的复苏液,对肺组织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肖接承;华菲;沈振亚;陆士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创伤刺激、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

    目的 比较创伤刺激和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或两药合用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剪尾法及游泳法结合血糖水平测定观察小鼠应激状态的变化;进一步在给予地塞米松、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及两药合用条件下,测定血糖水平和游泳力竭时间,观察药物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 剪尾组血糖水平与生理盐水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一定剂量肾上腺素的小鼠,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创伤刺激组和对照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药物使用的比较中,较高浓度肾上腺素组游泳力竭时间明显短于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浓度肾上腺素组、两药合用组游泳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肾上腺素组游泳后血糖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剪尾创伤并不足以引起显著的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应激反应;给予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与地塞米松合用虽均显著升高血糖水平但会降低小鼠的运动应激能力.

    作者:乔曼;虞敏晶;翟建涛;谢可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组鲑鱼降钙素对突然制动所致急性骨丢失的防治作用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对突然制动所致急性骨丢失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44例需长期制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予以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50 IU,每天1次;对照组22例,予以化学合成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50 IU,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都同时加服钙尔奇D,每天600 mg,顿服.用药前及用药后7、15 d分别测定血清Ⅰ型胶原羧基交联肽(CTx)、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尿脱氧吡啶/尿肌酐(DPD/Cr)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15 d,重组鲑鱼降钙素组与合成鲑鱼降钙素组治疗前后各指标(CTx、BALP、DPD/Cr)差值经等效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对突然制动所致急性骨丢失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优于化学合成鲑鱼降钙素.

    作者:刘栋;言湛军;沈忆新;郝剑;毛路;潘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TN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CTN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CTNP方案治疗63例,采用CHOP方案治疗66例;每28 d重复疗程,全部患者治疗6~8个周期.结果 初发患者以CTNP方案治疗后有效(CR+PR)率为86.66%,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有效率为72.72%;CHOP方案治疗初发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两种方案对于初发患者的疗效相似,对复发或难治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NP组心电图异常、脱发、周围神经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患者的疗效显著,副反应发生率低,可替代CHOP方案治疗NHL.

    作者:宋国齐;刘红;秦燕;杨力;姜胜华;陆德炎;杨锦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眼镜蛇长链神经毒素Cobratoxin对丘脑束旁核神经元痛诱发放电的影响

    目的 以大鼠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痛诱发放电为指标,来验证眼镜蛇长链神经毒素(Cobratoxin)的镇痛作用.方法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Pf神经元的单位放电,用电脉冲刺激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诱发伤害性反应,观察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Cobratoxin后痛诱发放电的变化.用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侧脑室注射吗啡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1)侧脑室注射大剂量Cobratoxin(4.5μg/kg)后,Pf神经元的痛放电频率明显降低;(2)侧脑室注射中剂量(1.12 μg/kg)和小剂量(0.56 μg/kg)Cobratoxin后,Pf神经元的痛放电频率也降低,但降低的幅度依次递减.(3)侧脑室注射3种剂量Cobratoxin对Pf神经元痛放电频率的抑制时间比吗啡的长.结论 Cobratoxin对丘脑Pf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Cobratoxin有镇痛作用,这种镇痛作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程勃超;蒋星红;朱奇;龚珊;秦正红;周希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sRAGE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30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和28名正常对照者血清esRAGE浓度,并检测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T2DM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esRAGE浓度较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2DM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对照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年龄及代谢综合征的组成因素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成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与esRAGE成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esRAGE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代谢综合征的潜在保护因素.

    作者:樊华英;成兴波;范庆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60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评定量表(SERS)作为治疗前后评定工具.结果 在治疗的第1、2、4、6、8周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时西酞普兰治愈率为66.67%,有效率为93.33%,舍曲林组分别为63.33%和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疗效和副作用与舍曲林相当.

    作者:谢健;高力舒;张海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通过对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麻醉处理的研究,分析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5例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监测其生命体征、呼吸参数及血气分析,并采用特殊的麻醉处理.结果 充气后一定时间段各监测指标均有一定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特殊的麻醉处理,放气后20 min各监测指标均能恢复.结论 通过恰当的监测和特殊的麻醉处理,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迅;韩奔宏;谢红;王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婴幼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SP)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V26max肺功能仪测定35例0~3岁SP肺炎患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和肺功能各项指标,以36名同龄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并和37例同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作对比.结果 SP肺炎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呼吸频率(RR)增快,呼气峰流速/呼气达峰时间(PTEF/tPTEF)升高,每公斤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tPTEF/tE)、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25%)、达峰容积比(%V-PF)、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平均呼气流速(MEF)、平均吸气流速(MIF)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肺炎组与RSV肺炎组相比,RR增快,MEF、MIF及TEF25%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P肺炎患儿大小气道均有损害,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下降,且较RSV肺炎患儿为重.使用V26max肺功能仪来测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和肺功能各项指标,可用来判断患儿支气管肺炎的严重程度,并为各种病原感染提供诊断及治疗帮助.

    作者:孙激扬;季伟;陈正荣;柴少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0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染色体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遗传学变化以及它与MM的分型、分期及其他预后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24 h短期培养法及R显带技术,对20例MM患者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MM的分型、分期及预后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 20例MM患者中,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者8例(40%),其中5例数目异常,表现为亚二倍体、超二倍体、四倍体;8例均有结构异常,包括易位、增加和丢失等;发生于MM Ⅲ期7例(35%),MM Ⅰ期1例(5%);IgG型6例(30%),IgA型1例,轻链型1例.有异常核型的MM患者表现为血沉加快、高钙血症、低血小板、高β2微球蛋白(β2-MG)、高C反应蛋白(CRP)、低血红蛋白(Hb)、原浆细胞比例增高、高乳酸脱氢酶(LDH),其中Hb、β2-MG、CRP、LDH、原浆细胞比例与无核型改变的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存在染色体异常的MM患者多发生于Ⅲ期,与分型无关,而与临床分期及病情的进展有关,且预后差.

    作者:蒋元强;沈云峰;谢新;朱华淳;毛玉文;周新;杨国华;孙鸿丽;庄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时机联合应用地塞米松、恩丹西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应用地塞米松、恩丹西酮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210例女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7组(n=30),根据不同组别分别于诱导前、手术结束时经静脉注射一种药物:C组(均为生理盐水),D+S组(地塞米松8 mg、生理盐水),S+D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8 mg),S+O组(生理盐水、恩丹西酮4 mg),O+S组(恩丹西酮4 mg、生理盐水),D+O组(地塞米松8 mg、恩丹西酮4 mg),O+D组(恩丹西酮4 mg、地塞米松8 mg).观察7组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各用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单纯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用药组之间及联合用药组之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

    作者:王梅芳;黄迅;任建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诱导培养从大鼠管状骨中提取的骨髓细胞5 d后,将细胞分成脂多糖(LPS)刺激组和未刺激组(对照组),48 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和CD80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6和IL-12的含量.结果 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具有树突状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培养7 d后,对照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3%和29.1%,LPS刺激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9%和73.5%;LPS刺激组IL-6和IL-12含量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DC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成熟的方法;在分化成熟过程中,DC在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上均发生了变化.

    作者:叶建新;陈卫昌;黄小平;高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

    目的 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12例(13个椎体).患者椎体后壁完整,术前均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采用经皮穿刺单侧椎弓根置入膨胀式椎体成形器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用骨水泥进行充填.结果 12例(13个椎体)均注射骨水泥,其中单侧11个椎体,双侧2个椎体.平均注射量为3.4 ml.术后24 h腰痛明显缓解,术后3 d下床行走,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平均恢复20%.结论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

    作者:凌为其;丁亮华;王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