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莉;郁心;谢宇锋;盛伟华;杨吉成;刘铁连;单云波;井莹莹;胡志清;缪竞诚
目的 以大鼠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痛诱发放电为指标,来验证眼镜蛇长链神经毒素(Cobratoxin)的镇痛作用.方法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Pf神经元的单位放电,用电脉冲刺激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诱发伤害性反应,观察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Cobratoxin后痛诱发放电的变化.用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侧脑室注射吗啡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1)侧脑室注射大剂量Cobratoxin(4.5μg/kg)后,Pf神经元的痛放电频率明显降低;(2)侧脑室注射中剂量(1.12 μg/kg)和小剂量(0.56 μg/kg)Cobratoxin后,Pf神经元的痛放电频率也降低,但降低的幅度依次递减.(3)侧脑室注射3种剂量Cobratoxin对Pf神经元痛放电频率的抑制时间比吗啡的长.结论 Cobratoxin对丘脑Pf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Cobratoxin有镇痛作用,这种镇痛作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程勃超;蒋星红;朱奇;龚珊;秦正红;周希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60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评定量表(SERS)作为治疗前后评定工具.结果 在治疗的第1、2、4、6、8周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时西酞普兰治愈率为66.67%,有效率为93.33%,舍曲林组分别为63.33%和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疗效和副作用与舍曲林相当.
作者:谢健;高力舒;张海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对突然制动所致急性骨丢失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44例需长期制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予以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50 IU,每天1次;对照组22例,予以化学合成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50 IU,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都同时加服钙尔奇D,每天600 mg,顿服.用药前及用药后7、15 d分别测定血清Ⅰ型胶原羧基交联肽(CTx)、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尿脱氧吡啶/尿肌酐(DPD/Cr)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15 d,重组鲑鱼降钙素组与合成鲑鱼降钙素组治疗前后各指标(CTx、BALP、DPD/Cr)差值经等效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对突然制动所致急性骨丢失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优于化学合成鲑鱼降钙素.
作者:刘栋;言湛军;沈忆新;郝剑;毛路;潘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human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hLIF)基因真核稳定表达细胞株.方法 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并鉴定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MCS-HA-hLIF;以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与辅助质粒HIT456、HIT60共转染入包装细胞系293T包装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胚肾成纤维细胞系,经zeocin筛选获得真核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鉴定hLIF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并检测表达上清中hLIF因子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PCR产物电泳后于609 bp处见特异性条带.双酶切出现两条带,其中位于609 bp处可见相应条带.核酸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所报道的hLIF基因的CDS序列完全一致.RT-PCR结果显示表达细胞中存在hLIF基因转录,ELISA结果测定表达上清中hLIF的浓度为110.134 pg/ml.结论 携带hLIF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MCS-HA-hLIF构建成功,并且获得了稳定表达hLIF基因的人胚肾成纤维细胞株,这为此基因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苗莉;郁心;谢宇锋;盛伟华;杨吉成;刘铁连;单云波;井莹莹;胡志清;缪竞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未成熟心肌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中的作用,并观察COX-2对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影响.方法 取中国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以下6组,Ⅰ(假手术)组、Ⅱ(缺血/再灌注)组、Ⅲ(缺血预处理)组、Ⅳ(缺血预处理+二甲亚砜)组、Ⅴ(缺血预处理+NS-398)组、Ⅵ(缺血预处理+Atr)组,分别于预处理24h后行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 h,观察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上升及下降大速率(+dp,dtmax,-dp/dtmax)变化、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活性(LDH)、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观察COX-2对缺血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注1 h后,Ⅱ、Ⅴ、Ⅵ组LVDP、±dp/dtmax,值均明显低于Ⅲ、Ⅳ组,Ⅳ组明显高于Ⅱ、Ⅴ、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Ⅱ、Ⅴ、Ⅵ组CK、LDH、MDA均较Ⅲ组明显升高(P<0.05);在心肌缺血24h后,COX-2可减轻线粒体肿胀,该作用可被苍术苷或NS-398取消.结论 缺血预处理产生的COX-2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有关.
作者:祝晓;沈振亚;仲宁;张中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56例,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并进行UPDRS Ⅲ、Hoehn-Yahr分期、Schwab和英格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和改良Weber评分及详细记录患者的具体信息及用药方案.结果 56例患者SCOPA-AUT平均得分为(23.11±11.55)分.Hoehn-Yahr分期、病程、UPDRSⅢ评分均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皆P<0.01).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Hoehn-Yahr分期、病程、UPDRSⅢ得分与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胡伟东;毛成洁;杨亚萍;刘春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苏州市女中学生月经及与月经异常相关因素的调查,了解与月经异常的相关因素和相伴随症状及其发展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可能性.方法 对苏州市12~17周岁的女中学生按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月经稀发者进行辅助检查以确诊PCOS.结果 2 204名被调查者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 12.3岁,初潮周期正常率为69.56%,2年后周期正常率为89.66%.月经稀发者中PCOS的发病率为35.44%(28/79).月经正常组和异常组在体质量指数(19.87±2.99 vs 20.48±4.11,P<0.05)、多毛指数F-G>9分(31.64% vs 43.97%,P<0.05)、痤疮评分(17.24% vs 30.17%,P<0.01)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与多脂多糖饮食和运动量少有关,月经异常与其母的月经紊乱、高血压和肥胖有关(P<0.01).结论 初潮后持续存在的月经紊乱,尤其是月经稀发和闭经、持续存在的痤疮并逐渐加重者,有发展为青春期PCOS的危险性.若伴肥胖和多毛,有家族遗传史,更应及早就诊.
作者:沈宗姬;蒋湘;周希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骨髓组织印片(简称印片)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患者髂后上棘抽吸骨髓后,用骨髓活检针以环钻二步法将获取的骨髓组织(长度0.6 cm以上)置于载玻片上,均匀滚动制成印片272张,以同步采集的骨髓涂片(简称涂片)和骨髓切片(简称切片)为对照,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 印片有核细胞量明显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切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印片细胞数减少者涂片大多减少,反之差异明显;以切片为金标准,印片诊断性能指标和Youden指数优于涂片;印片还可大体观察肿瘤细胞的组织形态(浸润结构).结论 印片评估有核细胞有明显的长处,也可初步了解组织形态学概况,同涂片快速检查互补,可明显提高涂片的细胞学诊断水平,可作为常规项目应用.
作者:吕萍;朱蕾;龚旭波;卢兴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CTN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CTNP方案治疗63例,采用CHOP方案治疗66例;每28 d重复疗程,全部患者治疗6~8个周期.结果 初发患者以CTNP方案治疗后有效(CR+PR)率为86.66%,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有效率为72.72%;CHOP方案治疗初发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两种方案对于初发患者的疗效相似,对复发或难治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NP组心电图异常、脱发、周围神经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患者的疗效显著,副反应发生率低,可替代CHOP方案治疗NHL.
作者:宋国齐;刘红;秦燕;杨力;姜胜华;陆德炎;杨锦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创伤刺激和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或两药合用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剪尾法及游泳法结合血糖水平测定观察小鼠应激状态的变化;进一步在给予地塞米松、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及两药合用条件下,测定血糖水平和游泳力竭时间,观察药物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 剪尾组血糖水平与生理盐水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一定剂量肾上腺素的小鼠,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创伤刺激组和对照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药物使用的比较中,较高浓度肾上腺素组游泳力竭时间明显短于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浓度肾上腺素组、两药合用组游泳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肾上腺素组游泳后血糖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剪尾创伤并不足以引起显著的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应激反应;给予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与地塞米松合用虽均显著升高血糖水平但会降低小鼠的运动应激能力.
作者:乔曼;虞敏晶;翟建涛;谢可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A)对破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拟诊动脉瘤破裂患者行CTA扫描,随后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者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并于术中再次评估.结果 59例中,CTA检出动脉瘤39例(42枚),DSA也检出39例(42枚)动脉瘤;CTA遗漏1枚小脑后下动脉瘤,DSA遗漏1枚前交通动脉瘤;两者检出动脉瘤的效能高度一致(Kappa=0.92).CTA与术中显示动脉瘤及瘤周解剖基本吻合.结论 CTA能够快速、无侵袭、高效检出破裂动脉瘤,CTA影像检查结果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定.
作者:沈李奎;王晓慧;王之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研究背景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近20余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目前已知冠心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大量饮酒、肥胖、体力运动缺乏、心血管病家族史等.
作者:张利华;许锬;张铎;刘国玉;金额尔敦朝鲁;李冬梅;李树峰;毛广哲;李治;方俊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例POEMS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与国外文献(Mayo组99例)比较,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20例(100%,100%),皮肤色素沉着19例(95%,46%),脾肿大19例(95%,22%),阳痿11例(69%,71%),甲状腺功能减低9例(45%,17%);M蛋白检出率较低,骨髓浆细胞增生及骨损害明显低于国外病例;20例早期均误诊;15例经皮质类固醇、三苯氧胺等治疗后,10例症状缓解.结论 该组病例临床特征与国外组基本相似,但有其特点;对不明原因的多发性神经病病例,应及时行血清、尿液蛋白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皮质类固醇治疗对该病有效.
作者:孙鑑;江梅;董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40例、在位内膜组织18例和对照组正常内膜组织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MMP-2、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MMP-2 mRNA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强度为0.58±0.11,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的0.47±0.09和正常内膜的0.45±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TIMP-1 mRNA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强度(1.57±0.70)明显低于在位内膜(2.21±0.95)和对照组内膜(2.38±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MMP-2 mRNA表达增强可能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TIMP-1 mRNA表达减弱可能促进内膜异位病变的发展.
作者:奚庆华;张玉泉;徐云钊;叶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粉碎性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闭合复位静力交锁内固定治疗.结果 38例均随访3个月以上,骨折全部愈合.无患肢缩短>2 cm、外旋>10°的畸形.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良好.无弯钉、断钉及拔钉后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交锁髓内钉操作简单,同时具有防旋转、防压缩等特性,是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合适器械.
作者:华俊;孙永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诱导培养从大鼠管状骨中提取的骨髓细胞5 d后,将细胞分成脂多糖(LPS)刺激组和未刺激组(对照组),48 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和CD80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6和IL-12的含量.结果 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具有树突状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培养7 d后,对照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3%和29.1%,LPS刺激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9%和73.5%;LPS刺激组IL-6和IL-12含量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DC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成熟的方法;在分化成熟过程中,DC在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上均发生了变化.
作者:叶建新;陈卫昌;黄小平;高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肾病综合征患者机体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液黏稠度增加,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及栓塞性并发症[1].
作者:张子彦;王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40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的表达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28例SLE患者及14名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CD40、TRAF1的表达.结果 (1)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CD40、TRAF1的表达高于缓解期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CD40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RAF1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和缓解期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CD40的表达与TRAF1的表达成正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B细胞CD40、TRAF1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参与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周玲;柴华旗;戴兰;沈文红;姚艳华;卢国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葛根素(Pue)处理后对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缺氧/复氧对照组和缺氧/复氧+葛根素保护组(葛根素浓度分别为1、0.1、0.01g/L).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一氧化氮(NO)分泌量,以及Pue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Pue可明显提高SOD和LDH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NO分泌量,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电镜下治疗组心肌细胞结构接近正常;流式细胞仪计数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葛根素处理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模拟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葛根素稳定心肌细胞膜和减轻氧自由基损伤,并且抑制缺氧/复氧损伤中的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郭瑜洁;朱健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和鉴定靶向EphB4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体外合成一对互补并编码靶向EphB4基因的特异性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克隆到经Bbs Ⅰ酶切线性化的psiRNA人H1启动子质粒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载体是否正确;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载体导入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EphB4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证明,pH1-EphB4-shRNA序列正确;转染pH1-EphB4-shRNA载体后,U251细胞EphB4基因的电泳条带明显减弱,在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参比下较空载体组下降60%.结论 靶向EphB4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U251细胞之后获得稳定表达,并可特异性沉默EphB4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phB4基因在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艳荣;董万利;胡锦;惠国桢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