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华英;成兴波;范庆涛
目的 研究多发性肌炎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采用豚鼠的骨骼肌匀浆加完全弗氏佐剂多次免疫SD大鼠制成多发性肌炎模型,观察其临床表现、肌电图、肌酶、肌肉病理和肌肉磁共振的改变.结果 多发性肌炎模型在临床表现、肌电图、肌酶、肌肉病理和肌肉磁共振等方面的变化与人类的多发性肌炎相类似.结论 该造模方法可模拟多发性肌炎的特征,是研究多发性肌炎的一个重要方法.
作者:曹建;方琪;董万利;蔡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在膝关节MRI基础上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对半月板及软骨建模的效果.方法 对MRI图像进行处理和转换,在逆向工程理念下,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包括膝关节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骨骼、软骨、半月板和韧带等基本力学结构的模型,模型形态逼真,能在力学性质上很好地模拟膝关节.结论 MRI基础上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较真实地模拟膝关节的几何结构,逆向工程理念在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方面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作者:姜华亮;华锦明;许新忠;牛文鑫;丁祖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一般出血量大,有一定的危险性.常规治疗的基本措施之一是制酸治疗.本研究用内镜下药物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治疗,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克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对突然制动所致急性骨丢失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44例需长期制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予以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50 IU,每天1次;对照组22例,予以化学合成鲑鱼降钙素皮下注射,50 IU,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都同时加服钙尔奇D,每天600 mg,顿服.用药前及用药后7、15 d分别测定血清Ⅰ型胶原羧基交联肽(CTx)、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尿脱氧吡啶/尿肌酐(DPD/Cr)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15 d,重组鲑鱼降钙素组与合成鲑鱼降钙素组治疗前后各指标(CTx、BALP、DPD/Cr)差值经等效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重组鲑鱼降钙素对突然制动所致急性骨丢失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优于化学合成鲑鱼降钙素.
作者:刘栋;言湛军;沈忆新;郝剑;毛路;潘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腹腔镜(经腹腔或腹膜后或腹膜外途径)进行肾囊肿去顶术160例,肾肿瘤根治术2例,单纯肾切除术15例,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2例,肾盂肿瘤根治术6例,输尿管肿瘤根治术1例,肾上腺肿瘤或肾上腺切除术57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5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各1例,前列腺癌根治术4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1例,腹腔内双侧隐睾下降固定术1例.结果 肾囊肿去顶术160例中,成功156例,手术时间30~185 min,平均82 min;4例中转开腹,均为后腹腔途径.肾肿瘤根治术2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45~160 min.肾切除术组17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5~220 min.肾盂或输尿管肿瘤根治术7例均成功,手术时间210~310 min.肾上腺肿瘤组56例成功,首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5~225 min,平均132 min.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5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5~180 min,平均124min.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及腹腔内隐睾下降固定术也均获得成功.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住院2~23 d,平均5.3 d.结论 腹腔镜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
作者:薛波新;单玉喜;崔勇;高洁;阳东荣;王文熲;陶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诱导培养从大鼠管状骨中提取的骨髓细胞5 d后,将细胞分成脂多糖(LPS)刺激组和未刺激组(对照组),48 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和CD80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6和IL-12的含量.结果 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具有树突状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培养7 d后,对照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3%和29.1%,LPS刺激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9%和73.5%;LPS刺激组IL-6和IL-12含量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DC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成熟的方法;在分化成熟过程中,DC在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上均发生了变化.
作者:叶建新;陈卫昌;黄小平;高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高肺血流量大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2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分流组(n=8)和分流+依那普利组(n=8).对分流组和分流+依那普利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并以依那普利进行干预.11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体质量(RV/BW)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RV/(LV+S)],观测肺血管显微结构的变化,计算血管壁肌层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及血管壁肌层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肺组织中AngⅡ的含量,并以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NO含量.结果 (1)分流组大鼠mPAP、RV/BW及RV/(LV+S)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光镜下分流组大鼠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肺中、小型肌型动脉WT%和WA%明显升高;肺组织AngⅡ含量明显增加,血浆NO含量较对照组下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分流+依那普利组大鼠mPAP、RV/BW、RV/(LV+S)比值明显低于分流组,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改善,中、小型肺肌型动脉WT%和WA%明显降低,肺组织AngⅡ含量有下降趋势,血浆NO含量较分流组明显增加.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EI能减缓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塑,AngⅡ、NO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周菁;严文华;吕海涛;文德;葛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一种能指导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手术操作的方法.方法 随机取经甲醛浸泡过的成人颈椎标本(C1-C7)共10具(保留完整的脊柱三柱结构及相关的韧带和椎旁肌),对它们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根据CT测量确定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对其中5具标本的C2-C7全部进行实体置钉,另外5具标本在CT导航技术的引导下进行置钉.术后进行颈椎椎弓根螺钉水平的CT平扫及矢、冠状面重建,解剖后肉眼大体观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结果 个体化置钉60枚,成功率为90%,优良率为75%;在CT导航引导下置钉60枚,成功率为96.6%,优良率为90%.两种方法比较,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导航法置钉较术前三维CT辅助的个体化置钉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优良率高.
作者:贺喜顺;杨惠林;朱若夫;谭相齐;王根林;唐天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56例,采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并进行UPDRS Ⅲ、Hoehn-Yahr分期、Schwab和英格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和改良Weber评分及详细记录患者的具体信息及用药方案.结果 56例患者SCOPA-AUT平均得分为(23.11±11.55)分.Hoehn-Yahr分期、病程、UPDRSⅢ评分均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皆P<0.01).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的Hoehn-Yahr分期、病程、UPDRSⅢ得分与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胡伟东;毛成洁;杨亚萍;刘春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CTN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CTNP方案治疗63例,采用CHOP方案治疗66例;每28 d重复疗程,全部患者治疗6~8个周期.结果 初发患者以CTNP方案治疗后有效(CR+PR)率为86.66%,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有效率为72.72%;CHOP方案治疗初发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有效率为45.16%.两种方案对于初发患者的疗效相似,对复发或难治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NP组心电图异常、脱发、周围神经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患者的疗效显著,副反应发生率低,可替代CHOP方案治疗NHL.
作者:宋国齐;刘红;秦燕;杨力;姜胜华;陆德炎;杨锦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99Tcm-EC-MN在鼻咽癌体外及体内模型中生物学分布的研究,探讨99Tcm-EC-MN肿瘤乏氧显像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99TcmO4标记EC-MN,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99Tcm-EC-MN分别加入正常条件和乏氧条件下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内,在不同时间段检测99Tcm-EC-MN在细胞内的分布差别.建立鼻咽癌裸鼠肿瘤模型,自荷瘤鼠尾静脉注入99Tcm-EC-MN 3.7 MBq(0.1 ml)后0.5、1、2、4、6和8 h分别进行平面显像,观察99Tcm-EC-MN的体内分布情况.在各时相分别处死荷瘤裸鼠,取各脏器组织标本、称重并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各标本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对分离出的瘤体,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正常条件和乏氧条件下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株对99Tcm-EC-MN的吸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荷瘤裸鼠的肿瘤均呈阳性显像,静脉注射后0.5 h肿瘤灶即显影,4 h时显影清晰.肿瘤/肌肉比值1、2、4 h分别达2.24倍、4.75倍、6.41倍.99Tcm-EC-MN在正常组织中清除快,主要经泌尿系统及肠道排出.免疫组化结果和放射性计数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0.9,P<0.01).结论 99Tcm-EC-MN作为一种乏氧显像剂,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金振军;唐军;杨仪;刘增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实验性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及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HT-29)接种于裸鼠皮下,4周后形成稳定的皮下移植瘤,再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原位接种于24只裸鼠盲肠浆膜下,制作原位移植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塞来昔布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共4组.饲养42 d后处死裸鼠,观察各组原位移植瘤的瘤体积和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瘤组织匀浆上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COX-2的表达.结果 24只裸鼠实验期间无死亡,成瘤率为100%,比较各组原位移植瘤体积和瘤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组、M组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30%、38.80%、76.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干预组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和匀浆上清中PGE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着剂量的增加,瘤组织中COX-2的表达和PGE2含量逐渐降低.瘤组织中PGE2含量与瘤体质量及COX-2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分别为1=0.881,P<0.01和r=0.825,P<0.05).结论 塞来昔布通过抑制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COX-2表达,抑制PGE2合成,从而抑制对结肠癌的生长.
作者:徐晓;陈卫昌;王磊;谢学顺;何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葛根素(Pue)处理后对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缺氧/复氧对照组和缺氧/复氧+葛根素保护组(葛根素浓度分别为1、0.1、0.01g/L).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一氧化氮(NO)分泌量,以及Pue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Pue可明显提高SOD和LDH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NO分泌量,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电镜下治疗组心肌细胞结构接近正常;流式细胞仪计数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葛根素处理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模拟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葛根素稳定心肌细胞膜和减轻氧自由基损伤,并且抑制缺氧/复氧损伤中的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郭瑜洁;朱健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和鉴定靶向EphB4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体外合成一对互补并编码靶向EphB4基因的特异性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克隆到经Bbs Ⅰ酶切线性化的psiRNA人H1启动子质粒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载体是否正确;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载体导入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EphB4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证明,pH1-EphB4-shRNA序列正确;转染pH1-EphB4-shRNA载体后,U251细胞EphB4基因的电泳条带明显减弱,在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参比下较空载体组下降60%.结论 靶向EphB4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U251细胞之后获得稳定表达,并可特异性沉默EphB4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phB4基因在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张艳荣;董万利;胡锦;惠国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HIF-2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分析胰腺癌中HIF-2α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胰腺癌及相应正常胰腺组织中HIF-2α、VEGF蛋白的表达和分布,计数MVD,分析其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2α和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2α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及MVD值成正相关(P<0.05),HIF-2α与VEGF的表达与胰腺癌TNM分期、肿瘤大小有关.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HIF-2α呈过量表达,并与VEGF及MVD显著相关;它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胰腺癌血管生成,进而影响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朱东明;李德春;张晓懿;张子祥;赵鑫;张克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0例T2DM患者(其中30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和28名正常对照者血清esRAGE浓度,并检测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T2DM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esRAGE浓度较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2DM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对照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年龄及代谢综合征的组成因素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成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与esRAGE成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esRAGE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代谢综合征的潜在保护因素.
作者:樊华英;成兴波;范庆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麻醉处理的研究,分析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35例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监测其生命体征、呼吸参数及血气分析,并采用特殊的麻醉处理.结果 充气后一定时间段各监测指标均有一定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特殊的麻醉处理,放气后20 min各监测指标均能恢复.结论 通过恰当的监测和特殊的麻醉处理,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迅;韩奔宏;谢红;王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A)对破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拟诊动脉瘤破裂患者行CTA扫描,随后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者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并于术中再次评估.结果 59例中,CTA检出动脉瘤39例(42枚),DSA也检出39例(42枚)动脉瘤;CTA遗漏1枚小脑后下动脉瘤,DSA遗漏1枚前交通动脉瘤;两者检出动脉瘤的效能高度一致(Kappa=0.92).CTA与术中显示动脉瘤及瘤周解剖基本吻合.结论 CTA能够快速、无侵袭、高效检出破裂动脉瘤,CTA影像检查结果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定.
作者:沈李奎;王晓慧;王之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应用及术中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P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34例排便障碍得到了缓解,排便通畅,梗阻感消失,每日排成形大便1~2次;2例排便改善,肛门坠胀感减轻.治愈率为94.4%.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讨论 PPH术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复发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在直肠前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作者:于泓;唐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未成熟心肌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中的作用,并观察COX-2对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影响.方法 取中国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以下6组,Ⅰ(假手术)组、Ⅱ(缺血/再灌注)组、Ⅲ(缺血预处理)组、Ⅳ(缺血预处理+二甲亚砜)组、Ⅴ(缺血预处理+NS-398)组、Ⅵ(缺血预处理+Atr)组,分别于预处理24h后行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 h,观察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上升及下降大速率(+dp,dtmax,-dp/dtmax)变化、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活性(LDH)、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观察COX-2对缺血心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注1 h后,Ⅱ、Ⅴ、Ⅵ组LVDP、±dp/dtmax,值均明显低于Ⅲ、Ⅳ组,Ⅳ组明显高于Ⅱ、Ⅴ、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Ⅱ、Ⅴ、Ⅵ组CK、LDH、MDA均较Ⅲ组明显升高(P<0.05);在心肌缺血24h后,COX-2可减轻线粒体肿胀,该作用可被苍术苷或NS-398取消.结论 缺血预处理产生的COX-2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有关.
作者:祝晓;沈振亚;仲宁;张中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