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学伟;高文军;肖云峰;王玉华
目的 探讨桂皮醛对肾阳虚大鼠γ-氨基丁酸(GAB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嘌呤皮下注射(剂量为0.2g· kg-1·d-1)构建肾阳虚大鼠模型,桂皮醛灌胃(高、中、低剂量分别为0.4,0.2,0.1 g·kg-1),观察各组大鼠外观及肾脏切片,测定自主活动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GABA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大鼠睾丸增大,体重减轻(P<0.05);肾皮质固缩,与髓质界限不清,有灰褐色沉积物;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自主活动度明显降低(P<0.05),GABAa受体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 桂皮醛短时间内未能明显改善阳虚症状,但可能通过提高GABAa受体mRNA表达水平发挥镇静作用.
作者:王晓彤;林海雄;杜秀婷;刘敏;马博;张徐雯;张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双语教学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双语学习网站的建设对双语教学有独特和明显的优势.《中医基础理论》双语学习网站的建设,突破了传统双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困境.
作者:王立国;部爱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对清代针灸大家陈廷铨著《罗遗编》一书反复研读,并比对书中所引用的各种医籍,对该书的著者、成书、主要内容及学术特色进行了重点探讨.书中内容包括了经络要穴、针灸禁忌、腧穴部位、内外各科疾病针灸处方等,内容全面而精简,配图详尽.认为历代医家对经络注解各有其独到之处,但医理奥涩,仍有阐发未明之处,对待一同的观点应以《内经》理论为指导;在临床应用上,针灸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选穴时应简而精,治疗中应刺灸法并重.
作者:郎朗;张华敏;侯酉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疆部分地区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 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挑选新疆有代表性区域(阿勒泰福海县、伊犁新源县、库尔勒焉耆、乌鲁木齐南山牧区),各区随机抽取2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预计调查400 ~ 450人进行现场调查,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维、哈、汉不同民族血压正常高值者共1046例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体重指数、腰围、脂代谢等的测量及一般资料的搜集,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火亢盛证的影响因素为吸烟,痰湿壅盛证的影响因素为食盐、吸烟、BMI(体重指数)、LDL(低密度脂蛋白)、TRIG(甘油三酯),阴虚阳亢证的影响因素为性别,阴阳两虚证的影响因素为家族史.结论 对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统计,血压正常高值影响因素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差异,以上客观指标可为血压正常高值中医证型分型提供依据,有助于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为因人制宜防治高血压起到借鉴指导作用.
作者:陈冉;许红峰;姚剑婷;潘存义;吴梦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苍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剂和苍耳油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用健康豚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苍耳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剂组和苍耳油滴鼻剂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市售鼻刻灵滴鼻剂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豚鼠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基础致敏完成的次日开始,用滴鼻剂滴入双侧鼻腔进行治疗,每侧20μl,每日3次.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体征和症状变化,并以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腔黏膜的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SIgE水平.结果 两种苍耳子药物组动物体征与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鼻黏膜上皮结构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且与模型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豚鼠血清S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含苍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8mg·ml-1浓度的滴鼻剂和苍耳油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岗;陈鹏;尹美珍;陈春艳;肖安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造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检测,测定海马组织NGFβ、BDNF、SOD、MDA及AchE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芍药散能够显著缩短大鼠Morris水迷宫到达站台时间;海马组织NGFβ、BDNF、SOD活性显著升高;海马组织MDA及AchE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可能与其抗氧化及促进海马神经细胞生长有关.
作者:李晓冰;任玉梅;陈玉龙;展俊平;谢忠礼;张月腾;王君明;李瑞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较为珍贵的自然资源,然而我国中药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如立法滞后且法律位阶较低;守法不足、执法不力导致法的威慑力不足,并危及中药资源有效供应和生物多样性.文章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构想.
作者:周荣敏;田侃;贺云龙;夏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从中医学和现代药理学两方面论述防风治疗肠道疾病的作用.就中医学而言,防风升降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治疗泄泻与便秘,其“祛风胜湿”亦能止泻,“解痉”能缓解因肠道经脉拘急而引发的腹痛.现代药理学方面,防风能改善肠蠕动、抗过敏、抗菌、抗炎、镇痛等达到有效治疗肠道疾病的作用.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中医体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方法 以患有脑血管病或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人群36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根据MMSE、MoCA、ADL、CDR等量表评分进行认知功能程度分组,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结果 N-VCI组中医体质主要为平和质;VCI-ND组中医体质前四位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平和质、血瘀质;VD组中医体质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CI的患病情况与中医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的联系,VCI患者偏颇体质居多,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平和质是其主要体质.
作者:郭闫葵;刘雪;曹晓岚;張允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妇黄宁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材料,以泊洛沙姆188和丙二醇为胶凝温度调节剂,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制备处方;采用试管倒置法测定妇黄宁温敏凝胶胶凝温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黄宁温敏凝胶体外累积释放量,拟合释放曲线.结果 妇黄宁温敏凝胶胶凝温度为(37±0.1)℃,胶凝时间5.3min;体外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溶蚀释放较扩散释放占主要影响.结论 妇黄宁温敏凝胶制备处方合理、稳定;检测方法方便、稳定、高效,满足妇黄宁温敏凝胶体外释放研究检测要求;妇黄宁温敏凝胶符合阴道给药的设计要求.
作者:孙媛;刘波;赵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糖尿病的疗效构建了一种基于演化的糖尿病疗效自适应动态评价模型.方法 首先在利用状态转移函数对糖尿病证候的演化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激励参数判断疾病是否演化从而为重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接着通过对评价指标组成的抽象与重构,利用启发式算法确定演化后糖尿病疗效评价指标集的元素构成;后通过构造依赖矩阵计算出演化后疗效评价指标集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实现演化环境下糖尿病疗效的自适应动态评价.结果 给出了基于此模型的糖尿病疗效评价实例:当某糖尿病人被诊断为气阴两虚证后,通过确定此时的评价指标集(倦怠乏力、心悸、大便干燥、口渴、失眠多梦等)及其权重,可知本次治疗效果的等级为“差”;而当该病人病情演化为肾阴亏虚证后通过重新确定评价指标集(尿频尿多、腰膝酸软、大便干燥、口渴、失眠多梦等)及其权重,易知该次疗效评价等级为“中”.结论 利用本评价模型可对各糖尿病专家的诊疗经验进行量化,终实现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效果理想的诊治措施.
作者:金力;阚红星;方朝晖;卢海妹;许钒;王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中药尼泊尔酸模中蒽醌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及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蒽醌类化合物,分别为chrysophanol(Ⅰ),emodin(Ⅱ),rhein(Ⅲ),physcion(Ⅳ),citreorosein(V),physcion-8-O-β-D-glucopyranoside(Ⅵ),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Ⅶ),emodin-8-O-β-D-glucopyranoside(Ⅷ)和2-(2',6'-dihydroxybenzoyl)-5-methylbenzoic acid-8-0-β-D-glucopyran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Ⅲ、V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敬;张兰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对厥阴的阳气来复过程的分析,阳气来复过程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分析,阐述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梳理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慢病管理治疗方案提供新角度.
作者:黄智斌;陈延;何家鸣;欧阳博文;刘奇;杨弘楚;李志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心系疾病PRO量表,从患者角度出发,为中医心系疾病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客观化、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方法 在中医“心主血脉”理论指导下,按照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规定的PRO量表制作原则与流程,定义量表,建立量表的理论框架,议题小组建立条目池,并通过文化适应性调查等工作,得到含有63个条目的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心系疾病患者346例,健康人样本46例,回收后的调查资料经离散趋势分析、相关系数法、判别分析法、因子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专家重要性评分等统计分析进行条目筛选.结果 筛选条目后,结合专家意见,调整量表的框架结构,得到中医心系疾病PRO量表.该量表由53+1个指标组成,分为生理、心理、社会3个领域,10个方面.结论 中医心系疾病PRO量表按照国际量表条目筛选的操作原则和方法进行,有利于心系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洁;孙敬和;冼绍祥;陈新林;杨忠奇;汪朝晖;王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提取回药核心方中挥发油和小极性成分,利用气质联用法鉴定分析各成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成分种类的差异.方法 Shimadzu QP2010 plus GC-MS条件:Rxi-5 SilMS (30 m×0.25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起始温度50℃,保留1 min,以10℃·min-1井温至120C维持3 min,以3C·min-1升温至200℃维持3 min,以5℃·min-1升温至290℃维持10min至完成分析;载气为氦气,柱流量1.0 ml·min-,分流比25∶1,进样口温度250C,EI电离源70 eV,离子源温度230℃C,扫描范围m/z 35~500.结果 SD法提取挥发油得率为0.85%,共分离鉴定出4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7.88%;SFE法提取挥发油得率为5.82%,共分离鉴定出54个化合物,占成分总质量的77.85%;结论 采用SD法和SFE法提取得到的回药香药核心方的小极性成分在种类上有很大差异,GC-MS可用于鉴定和测定香药小极性成分,为下一步阐明回医香药的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马学琴;许晓雪;王玫;雪婷;张万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科研人员在海量的文献中如果能够掌握科学的信息思路与方法,就可以为科研工作赢得大量宝贵时间及提高科研效率.文章拟对树立高效的检索理念、互联网上信息获取和管理方法以及中药学课题分析思路技巧作一介绍.
作者:郭岚;孙玲;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评价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选择、纳入至少接受≥2年口服抗病毒治疗,连续随访>3年的2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划分为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队列和西医(单一抗病毒治疗)队列(111例VS 105例),观察、整理两组研究队列长期随访期间的肝功能、HBV DNA定量、乙肝两对半及肝脏影像学等主要临床病历资料.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SPSS 21.0软件统计描述和分析两组队列间间的肝硬化发病率.结果 至随访终点,西医队列中位随访6.5年,111例CHB患者中13例(12.4%)发生肝硬化,随访7年、10年的肝硬化发病密度分别为2.05%(100人年)、1.69%(100人年);而中西医结合队列,中位随访7.2年,105例CHB患者中6例(5.7%)发生肝硬化,随访7年、10年的肝硬化发病密度分别为0.62%(100人年)、0.75%(100人年).经统计学U检验显著性比较分析,随访7年、10年时,西医队列的肝硬化发病密度高于中西医结合队列组(P<0.05).两组队列随访7年时,肝硬化发生的RR和AR分别为0.3和1%;随访10年的RR和AR分别则为0.4和1%;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可以使肝硬化的发生率减少1.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延缓肝硬化的发生.
作者:申弘;凌琪华;陈逸云;叶青艳;聂红明;陈建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防己水煎液总生物碱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防己水煎液中水溶性强、极性大的生物碱类成分的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732型阳离子树脂富集防己水煎液中总生物碱.通过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法,热板致小鼠疼痛舔足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同时结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模型探讨作用机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毒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观察释放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镇痛实验中总生物碱可有效减少小鼠疼痛扭体次数(P<0.01),可提高小鼠热痛舔足痛阈值(P<0.01).抗炎实验中可减小耳廓肿胀度(P<0.01),减小足趾肿胀度(P<0.01),提高两者抑制率.RAW264.7细胞模型中可降低炎症因子NO、TNF-α、IL-6的释放(P<0.01).结论 防己水煎液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王蒙;李静;魏晴;郭辰;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牦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牦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茚三酮柱后衍生化).结果 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17种氨基酸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3.2%、97.7%、96.9%、96.4%,RSD均小于2.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牦牛心脏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
作者:籍学伟;高文军;肖云峰;王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克隆及分析铁皮石斛DoMAPK5基因的表达特征.方法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CE),首次从铁皮石斛接菌共生萌发种子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MAPK基因,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等特征及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对DoMAPK5基因在石斛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结果 DoMAPK5基因(GenBank注册号KJ472788),全长为2184bp、编码一条597个氨基酸的肽链,预测分子量为67.39KDa,等电点为9.28,编码的蛋白均不合信号肽,在210-232位具有23个氨基酸的跨膜域,具有MAPK蛋白家族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域及MAPK位点.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DoMAPK5基因与葡萄MAPK基因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82%),与水稻MAPK10亲缘关系近.应用荧光定量PCR对DoMAPK5基因在石斛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未接菌的植物组织中属组成型表达,在接菌共生萌发的植物组织中显著上调,为未萌发种子的10.49倍.结论 DoMAPK5在植物组织中属于组成型表达,具有受菌根真菌诱导表达的特征.
作者:赵明明;张岗;张大为;李标;郭顺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