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王璐静;李贺敏;张红瑞;高致明
目的 研究毛诃子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和异烟肼(INH)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给药2000,4000 mg/kg,72 h内观察小鼠中毒迹象和死亡数;建立CCl4对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毛诃子提取物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影响;建立INH对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肝匀浆T-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给药2000mg/kg,72 h内小鼠无异常反应;毛诃子提取物明显降低了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提高了肝脏T-SOD活性;该提取物明显提高了INH肝损伤血清T-SOD活性和肝脏GSH-Px活性,降低了肝脏MDA含量,减少了异烟肼对肝脏的破坏.结论 毛诃子提取物毒性小,具有一定肝保护作用,它可以和异烟肼联用,减少其对肝脏的损伤.
作者:包艳芳;马晓艳;郑丽芳;李红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涵蓄国学思维的精髓,二者唇齿相依,鱼水共存.作为中医学的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其基本特点、思维范式、哲学体系、以及发展历程,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且熔炼了传统文化中诸多学科知识,通过气、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建构,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所以培养中医哲学思维是从根本上理解中医学的钥匙.文章重在探索如何运用二维四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应具备的哲学思维,并指导日后的临床实践,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单纯记忆气、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而在于通过更新教学模式,转换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以意象思维切入,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
作者:刘禹辛;尚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传统中药枸橘主要成分之一枸橘苷对血管生成的抑制及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黏附抑制试验、迁移抑制实验及体内鸡胚绒毛尿囊膜法(CAM法)研究枸橘苷体外抗血管生成作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RCR)方法检测枸橘苷对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枸橘苷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27.8±0.2) μmol·L-1,优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IC50≥(33.8±0.1) μmol·L-1];在体外该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作用,同时体内实验显示该化合物在30μg剂量浓度时能够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RT-RCR实验显示枸橘苷在12.5 μmol·L-1和25μmol·L-1剂量时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VEGF-A mRNA表达,且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枸橘苷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及降低肿瘤细胞表达VEGF的量有关.
作者:李增;陈灵芝;刘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整理分析1994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收录的已发表的当代名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用药经验,以期寻找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纳入68篇51位名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用药经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文献共涉及用药290种,按功效分为17类,按用药频次从高到低:补虚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理气药等;治则按从高到低为:清热解毒法、益气健脾法、疏肝解郁法、补益气血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散结法;南北地区用药存在各自的特点.结论 中医治疗乳腺癌多从肝、脾、肾入手,致病多正气亏虚及痰瘀毒贯穿疾病的始终;南方用药侧重于攻邪,北方侧重于扶正补虚.
作者:马继恒;戎云霞;王国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从姜制黄连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寒热药性以及干姜、生姜炮制对黄连的影响等方面来探究姜制对黄连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进一步阐明姜制黄连的炮制机理提供基础.
作者:王婷婷;钟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新旧工艺制备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工艺高、中、低剂量组及步长脑心通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比较各组用药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工艺高、中、低剂量组及步长脑心通组,比较用药后肠系膜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工艺高剂量组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旧工艺高剂量组能够升高正常大鼠肠系膜微循环Flux(血流量)和Speed(血流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旧工艺对正常大鼠血浆PT、APTT未见明显影响(P>0.05).结论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新、旧制备工艺均能有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正常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具有促进作用,不影响凝血功能.新工艺制备方法可用于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制剂制备.
作者:王蔚;白雪;杨思进;赵军宁;蒲清荣;孙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微波灭菌法对全天麻胶囊中物质组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灭菌率为指标,优选出佳的微波灭菌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并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对全天麻胶囊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佳微波灭菌条件为功率600W、灭菌时间90s、物料厚度为2mm、含水量10%左右时;通过特征图谱的比较,两种工艺下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大于0.998,微波灭菌工艺下的3种指标性成分的总含量略高于传统灭菌工艺.结论 两种灭菌工艺下的全天麻胶囊化学成分类型无差异,在微波干燥工艺条件下,没有对天麻胶囊的质量造成影响.
作者:杨东晟;徐剑;杨立勇;张永萍;潘胜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牦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牦牛心脏组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茚三酮柱后衍生化).结果 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17种氨基酸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3.2%、97.7%、96.9%、96.4%,RSD均小于2.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牦牛心脏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
作者:籍学伟;高文军;肖云峰;王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综合了《丁氏百病医方大全》《孟河丁甘仁医案》《沫树德堂丸散集》《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中外科方药及外科医案内容,对其中某方或某案的辅助性用药(包括用药辅料或有特殊蕴意的佐使药)进行梳理归纳,概述丁氏在外科配方中的辅药具有如下鲜明特点:对于治疗外科病证的内服丸药,其辅料具有减毒增效,兼顾病程的特点(以蜜、朱砂、吗啡等为例);内服丸药的送服汤饮具有病证结合,用法灵活的特点(以各类酒剂为例);外治法的辅药选择具有注重辨病,同方异法的特点(以醋、麻油等为例).在外科疾病的制方运用中,可以反观丁氏诊断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过程中病情与体质相结合的理念.
作者:于凌;王颖晓;李其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苍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剂和苍耳油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用健康豚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苍耳正丁醇萃取部位滴鼻剂组和苍耳油滴鼻剂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市售鼻刻灵滴鼻剂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豚鼠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基础致敏完成的次日开始,用滴鼻剂滴入双侧鼻腔进行治疗,每侧20μl,每日3次.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体征和症状变化,并以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腔黏膜的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SIgE水平.结果 两种苍耳子药物组动物体征与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鼻黏膜上皮结构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且与模型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豚鼠血清S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含苍耳子正丁醇萃取部位8mg·ml-1浓度的滴鼻剂和苍耳油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岗;陈鹏;尹美珍;陈春艳;肖安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采集到的全国厚朴主产区6省17个市县23个厚朴与凹叶厚朴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对厚朴酚、和厚朴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23批药材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在1.32% ~ 11.78%,有较大差异.4批药材含量不能达到《中国药典》“总量不得少于2.0%”的要求,均为凹叶厚朴.结论 厚朴药材的整体质量优于凹叶厚朴,四川、湖北、安徽为较优质的产区.
作者:闫婕;卫莹芳;胡慧玲;龙飞;安青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疆部分地区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 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挑选新疆有代表性区域(阿勒泰福海县、伊犁新源县、库尔勒焉耆、乌鲁木齐南山牧区),各区随机抽取2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预计调查400 ~ 450人进行现场调查,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维、哈、汉不同民族血压正常高值者共1046例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体重指数、腰围、脂代谢等的测量及一般资料的搜集,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火亢盛证的影响因素为吸烟,痰湿壅盛证的影响因素为食盐、吸烟、BMI(体重指数)、LDL(低密度脂蛋白)、TRIG(甘油三酯),阴虚阳亢证的影响因素为性别,阴阳两虚证的影响因素为家族史.结论 对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统计,血压正常高值影响因素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差异,以上客观指标可为血压正常高值中医证型分型提供依据,有助于中医辨证的客观化,为因人制宜防治高血压起到借鉴指导作用.
作者:陈冉;许红峰;姚剑婷;潘存义;吴梦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非中医专业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既是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呈现出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针对课程特点,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静;蒋华林;王文;李军昌;谢娟;董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基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探讨滋阴补肾代表方左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雌性未生育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阳性对照补佳乐组(BJL)、左归丸组(ZGW),每组8只.造模7d后给药12周,取材检测.双能X线检测大鼠股骨近端、远端1/3骨密度,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β-CTX含量,比色法检验大鼠血清ALP,Ca,Pi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结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股骨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密度,血清钙含量,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血清β-CTX、ALP、Pi含量上升(P<0.05);骨小梁间距增大,数量减少,结构紊乱.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和补佳乐组能明显提高骨密度,血清钙含量,RUNX2,Col-Ⅰ,BGP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降低血清β-CTX,ALP,Pi含量,(P<0.05);同时防止骨小梁退化和成骨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左归丸能有效预防卵巢切除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流失,促进骨形成.
作者:曲宁宁;任艳玲;孙月娇;孟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星夏涤痰饮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6例痰瘀阻肺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69例)采用星夏涤痰饮加减联合化疗治疗,单纯西医治疗组(67例)采用化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对比,肿瘤瘤体大小前后对比.对两组KPS评分及瘤体大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两组病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31.34%(单纯西医组)与59.42%(中西医结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病例CR+ PR+ SD分别为57.35%(单纯西医组)与60.29%(中西医结合组),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结论 星夏涤痰饮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能够显著提高痰瘀阻肺型肺癌怠者生活质量.
作者:方灿途;李陆振;张华堂;刘立文;孟金成;旷雯;刘铮铮;曾颂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金桂外洗方1周内重复用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皮肤刺激性的影响.方法 将80只KM小鼠分为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各40只,完整/破损皮肤40只小鼠分为中药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中药组以金桂外洗方0.2ml作用于受试部位,空白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作用于受试部位,阳性对照组以等体积2,4-二硝基氯苯+丙酮酸作用于受试部位,每次持续0.5h,0.5h后温水洗去药物,每天1次,用药1周,连续观察7天,分别在第1、3、7天观察记录小鼠死亡数和皮肤刺激分值.结果 无一例小鼠死亡;无论皮肤是否破损,用药1周内,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对小鼠皮肤的刺激分值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皮肤是否破损,第1、3、7天的刺激分值阳性对照组均较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高(P<0.01).皮肤破损时,第1、3、7天的刺激分值阳性对照组均较皮肤完整时高(P<0.01);皮肤破损时,中药组第1、3天刺激分值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而空白对照组的刺激分值仅在用药第1天较皮肤完整时高(P<0.05).结论 金桂外洗方外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皮肤完整时,金桂外洗方外洗对皮肤无刺激性,仅当皮肤破损早期稍有刺激性,建议在破损皮肤修复后再使用金桂外洗方更为安全.
作者:徐逸生;张秋平;杨仁轩;曹学伟;陈红云;刘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苗药夜关门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 C18(200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2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60nm,建立夜关门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的夜关门及其混淆品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 夜关门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定为17个共有峰,不同产地的夜关门相似度均大于0.90,而与地肤子全草的相似度在0.20以下.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简便、快捷、可靠,为评价夜关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实验依据,可用于夜关门药材的鉴别.
作者:冯华;刘英波;刘亮;潘年松;周德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金钗石斛在长时间煎煮和熬膏过程中其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模拟临床应用,将金钗石斛饮片(长约0.5 cm的小节)浸泡24h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用50倍量水),煎煮液在微沸状态下加热浓缩成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酸性染料(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①煎煮7h,金钗石斛有效成分的累积溶出率:多糖约为50%,总生物碱约为15%;②4h的熬膏过程中,多糖和总生物碱的多次测定结果差异不大,RSD分别为7.55%、5.67%;③分别给出了描述煎煮过程中多糖和总生物碱溶出情况的数学模型.结论 ①金钗石斛饮片用水煎煮熬膏,多糖和生物碱较难溶出,应考虑增加粉碎度以及酒(乙醇)、水并用;②煎煮熬膏过程对金钗石斛多糖和生物碱类成分的破坏较小,熬膏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石冬俊;杨文宇;唐盛;陈祥贵;李明元;李晓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糖尿病的疗效构建了一种基于演化的糖尿病疗效自适应动态评价模型.方法 首先在利用状态转移函数对糖尿病证候的演化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激励参数判断疾病是否演化从而为重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接着通过对评价指标组成的抽象与重构,利用启发式算法确定演化后糖尿病疗效评价指标集的元素构成;后通过构造依赖矩阵计算出演化后疗效评价指标集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实现演化环境下糖尿病疗效的自适应动态评价.结果 给出了基于此模型的糖尿病疗效评价实例:当某糖尿病人被诊断为气阴两虚证后,通过确定此时的评价指标集(倦怠乏力、心悸、大便干燥、口渴、失眠多梦等)及其权重,可知本次治疗效果的等级为“差”;而当该病人病情演化为肾阴亏虚证后通过重新确定评价指标集(尿频尿多、腰膝酸软、大便干燥、口渴、失眠多梦等)及其权重,易知该次疗效评价等级为“中”.结论 利用本评价模型可对各糖尿病专家的诊疗经验进行量化,终实现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效果理想的诊治措施.
作者:金力;阚红星;方朝晖;卢海妹;许钒;王国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拟扶正平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肠道菌群与致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胃肠道健康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以自拟扶正平溃汤,患者治疗前、治疗一周、两周时检测患者肠道菌群种类与数量,并测定IL-6、IL-10、IL-4、TNF-α等致炎细胞因子含量.同时测定健康受检者的相应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各证候均得到显著改善,症候评分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总分也显著降低,可见扶正平溃汤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治疗前,研究组肠球菌、链球菌、消化球菌和酵母菌无法检测,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葡萄球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类杆菌、梭杆菌、肠杆菌含量有一定的升高,P<0.01.治疗后,各菌株含量大致恢复到健康水平.此外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因子水平基本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拟扶正平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致炎细胞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贺霞;边文贵;胡琼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