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宜军;董启榕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复合麻醉时硬膜外注入液体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选用椎管内复合麻醉,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及不注液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待腰麻30min后硬膜外注入上述各液10ml,观察硬膜外注液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结果 硬膜外注液后A、B组30 min内麻醉阻滞平面较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及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30 min后硬膜外注液可引起麻醉阻滞平面上升,并进一步推断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引起麻醉阻滞平面上升的机制是由于局麻药与硬膜外压力的共同作用.
作者:潘守俊;谢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跗骨窦有限切口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和疗效,评估该方法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30例30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切口长4~6 cm,平均随访13个月,运用美国足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OFAS)进行统计,分值为92~99分,平均为96分,该方法 治疗跟骨骨折优良率为100%.手术后无1例患者发牛明显的骨折再移位、切口边缘皮肤坏死、血肿、深部感染、腓骨肌腱炎、神经炎等并发症.结论 跗骨窦有限切口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暴露范围较充分,利于手术操作,而且术后愈合良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徐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三磷腺苷生物荧光法(ATP-TCA)对胃癌组织标本进行肿瘤药敏检测,为胃癌的个体化化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42例胃癌新鲜标本行肿瘤细胞分离,原代培养后用ATP-TCA技术对5种6组化疗药物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检测,可评估率为100%.不同胃癌患者对同一种化疗药物的敏感度显著不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胃癌患者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TP-TCA可为胃癌的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顾美珍;黄剑飞;施公胜;倪启超;王华;陈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癌综合治疗前后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及细胞凋亡情况,分析其预后因素,对比研究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60例临床分期为Ⅰ b~Ⅱb期宫颈鳞癌,应用TACE、放疗、放化疗3种方法 治疗,TACE组:DDP+E-ADM+5-Fu;放疗组:腔内后装A点和外照射;放化疗组:DDP+5Fu静脉化疗,同步腔内后装A点照射.治疗后10~14 d内手术治疗.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细胞凋亡指数(AI)、survivin蛋白表达率和表达量,分析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浸润率、间质浸润率、宫旁浸润率及阴道浸润率等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1)宫颈癌3种治疗方法 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55.00%和55.00%,FAC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4 cm)宫颈癌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4%、53.85%和58.33%TAC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3种方法 治疗后宫颈癌组织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明显下降,提高了细胞AI,TACE组与其他两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ACE降低了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脉管浸润率、深肌层浸润率和阴道浸润率的比例.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TACE降低了宫颈鳞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提高了细胞AI,缩小了肿瘤体积,降低了预后因素的比例,提高了临床手术切除率.
作者:杨凯;倪才方;谢其根;刘一之;浦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80例Ⅲ、Ⅳa期鼻咽部低分化鳞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用泰索帝(TXT)+草酸铂(L-OHP)化疗结合放疗;对照组用顺铂(DDP)+甲酰四氢叶酸钙(CF)+5-氟脲嘧啶(5-Fu)化疗结合放疗.放疗为根治性,化疗4-5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 两组鼻咽部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消退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恶心呕吐及黏膜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T+L-OH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DDP+CF+5-Fu方案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翟小明;王建平;张军宁;王宜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检测尿细胞角蛋白CYFRA 21-1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与膀胱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尿CYFRA 21-l的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移行细胞组尿CYFRA21-1浓度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行细胞癌组中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比较,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CYFRA 21-1检测对诊断膀胱癌及其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莉莉;高云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重症颅脑外伤的手术中,脑组织迅速膨出是十分棘手的情况.有时甚至被迫切除大量脑组织,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我们处理了17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兴龙;郁明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近视眼患者中心视野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眼底相对正常的近视眼患者53例105眼进行中心视野(OCTOPUS 101视野计32检测程序)检查并对视野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近视眼平均敏感度(MS)低于正常,而平均缺损(MD)及丢失方差(LV)超出正常水准.近视程度与视力及MS成中高度负相关、与MD成中度正相关,均P<0.01),与LV无相关关系.54眼中51.43%的近视眼出现了视野损害,视野损害率随近视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视野损害类型可归纳为中心暗点及类青光眼损害.结论 近视眼患者存在中心视野损害,且在中度近视这种损害已很常见,视野损害完全可发生在眼底正常的近视眼.建议如同对青光眼一样对近视患者进行定期的视野检查以指导其早期诊断和干预.
作者:沈伟;丁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2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TGF-β1、VEGF表达水平,分析以CD105标记的MVD计数和上述两种因子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Log-Rank时序检验MVD计数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52例结直肠癌中,以CD105标记的MVD均值为(11.27±1.55),MVD均值在Dukes分期C、D期组(17.86±2.07)和淋巴结有转移组(16.85±2.08)分别显著高于A、B期组(6.43±1.78)和淋巴结无转移组(7.78±1.93),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关(均P>0.05).TGF-β1阳性表达41例,VEGF阳性表达38例,分别与CD105标记的MVD计数明显相关(P<0.05).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39.1%,而MVD低于平均值组和高于平均值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5%和30.1%,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CD105标记的肿瘤新生血管计数可评估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而TGF-β1、VEGF作为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范秋虹;顾永平;冯一中;徐永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和α-连接蛋白(α-Cat)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62例大肠癌及1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E-cad和α-Cat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E-cad和α-Ca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和50.0%,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cad和α-Cat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表达成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E-cad和α-Cat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丰宇芳;严俊;徐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应用髂腹股沟(I-I)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A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37例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6年.结果 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0.9%(17/21),单一入路(K-L或I-I)组68.7%(11/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i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关节功能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5.7%(18/21),单一入路(K-L或I-I)组75.0%(12/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入路组21例中严重异位骨化2例,无1例感染.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朱剑;孙俊英;叶峥;何双健;居建文;朱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抗凝剂条件下采集的血液标本对载脂蛋白M(apoM)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将11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分别装入乙二胺四乙酸钾(EDTA-K2)干燥抗凝管、肝素锂干燥抗凝管、3.8%枸橼酸钠抗凝管和普通血清管,用Dot-blotting法检测各管apoM的浓度.同时,为避免不同显色系统引起的误差,分别采用碱性磷酸酶(ALP)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标记物的二抗进行实验,比较各管结果 的差异.结果 无论是ALP组还是HRP组中,EDTA管结果 均低于其他三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和枸橼酸钠对apoM的影响在不同二抗的实验中结果 相反.结论 抗凝剂的选择对Dot-blotting法检测apoM的结果 有很大的影响.EDTA可显著降低Dot-blotting法检测apoM的结果 ,并且不是通过抑制碱性磷酸酶的途径来实现的.
作者:蒋波;张晓膺;罗光华;郑璐;PETER Nilsson-Ehle;徐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 对32例尿道狭窄患者用冷刀行3、9、12点放射状内切开,部分瘢痕严重者用电切镜切除瘢痕.结果 9例一次手术成功.术后无需定期扩张;19例一次手术术后定期扩张3~6个月后治愈;3例6个月后再次行内切开治疗;1例冷刀切开3次后改用钬激光切除瘢痕.结论 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尿道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孙健;侯建全;张勇;蔡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离术(腔镜组),同期5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传统剖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腔镜组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复发率和症状缓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具有侵袭性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症状缓解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周留林;陈友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使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免疫排斥反应已成为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总结了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病例共17例17眼,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其发病高危因素与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南明;冯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重组腺病毒Ad-NF-κKB p65-siRNA,并观察其抑制大鼠肝细胞NF-κB p65表达的效果.方法 (1)筛选针对大鼠NF-κB p65特异性siRNA靶序列,设计合成其对应的双链DNA,插入到pShuttle-H1中,得到psiRNA-NF-κB p65质粒.将构建好的psiRNA-NF-κB p65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重组,酶切鉴定、293A细胞包装、扩增,得到蕈组腺病毒Ad-NF-κB p65-siRNA.(2)将构建好的Ad-NF-κB p65-siRNA转染大鼠肝细胞株BRL,48 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腺病毒Ad-NF-κB p65-siRNA;Ad-NF-κB p65-siRNA转染大鼠肝细胞48 h后,NF-κB的mRNA水平下降了 81%,细胞内的NF-κB蛋白浓度下降了71%.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体外显著地抑制大鼠肝细胞NF-κB p65的表达.
作者:宇汝胜;钱海鑫;汪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原发性脑干伤病死率高,致残严重,是当今创伤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干伤患者8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将原发性脑干伤死亡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标;许如东;汤伟强;徐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以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选择78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78例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患者恐惧、焦虑、抑郁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恐惧、焦虑、抑郁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的不良心理状态.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存在一定不良心理状态,需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作者:孙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的研究结果提示,局部氧治疗、负压引流以及组织工程伞层皮肤作为活性敷料能有效修复烧伤后期残余创面[1].但由于其埘器材的特殊要求,该法在基层医院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院自2000年6月至2007年8月,应用香皂擦浴和贝复剂(重组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展红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来探讨其在大鼠失血性休克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时组、休克45 min组和休克90 min组.对照组经股动脉插管后灌注固定,其他各组经股动脉插管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时、休克45 min和休克90 min灌注固定.取大鼠脑干和垂体进行冰冻切片,行NADPH-d组化染色,对PVN大细胞部的NOS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进行观察.结果 PVN大细胞部NOS阳性细胞在失血性休克后呈明显增多,浓染,其中休克45 mi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PVN的NOS阳性细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发展.
作者:胡明政;凌树才;钱海鑫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