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无菌性脑膜炎20例临床分析

张利亚;汤继宏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无菌性脑膜炎
摘要:目的 探讨伴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无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清Mp-IgM阳性的无菌性脑膜炎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有发热、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除综合治疗外,予阿奇霉素及适量激素治疗效果较好.除1例未满疗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无菌性脑膜炎可 能是肺外感染的重要并发症,早期给予阿奇霉素和激素治疗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甲酸和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对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SD大鼠的前脑室下带(SVZ)区,按NSCs的常规培养方法 分离、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此来观察ATRA、BDNF、GDNF单独或联合应用对次代神经球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 原代及次代神经球均显示nestin阳性,并可分化为 MAP-2阳性神经元样细胞及GFAP阳性胶质细胞样细胞.1 μmo/L ATRA可促进NSCs分化为MAP-2阳性细胞的比例达(29.14±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1.2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ATRA联合应用10ng/ml 的BDNF或GDNF,与单独使用ATRA比较,并不显著提高NSCs分化为MAP-2阳性细胞的比例.结论 ATRA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ATRA联合应用BDNF或GDNF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高虹;龚珊;单立冬;萨喆燕;蒋星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发性脑干伤86例死因分析

    原发性脑干伤病死率高,致残严重,是当今创伤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干伤患者8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将原发性脑干伤死亡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标;许如东;汤伟强;徐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及其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主成分分析处理Logistic回归中共线性问题的方法及其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多重线性回归中的共线性诊断方法诊断Logistic回归模型的共线性,使用主成分分析处理Logistic回归中的共线性问题,全部计算采用SAS软件.结果 在2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使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各估计系数的标准误均有所减小,提示模型结构较为稳定,其结果的可靠性更高.结论 使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进行多重共线性的诊断和处理是有效及可行的.

    作者:郑伟;高歌;魏以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尿细胞角蛋白CYFRA 21-1浓度检测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检测尿细胞角蛋白CYFRA 21-1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与膀胱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尿CYFRA 21-l的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移行细胞组尿CYFRA21-1浓度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行细胞癌组中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比较,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CYFRA 21-1检测对诊断膀胱癌及其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莉莉;高云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磁性微粒栓塞肿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血液生化分析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液生化分析,探讨磁性微粒(Fe3O4)肿瘤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栓塞94例肿瘤患者.对栓塞前后血液生化及DSA资料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栓塞后DSA图像显示:肿瘤血管消失.栓塞主干动脉直径及靶区血管面积明显缩小.与栓塞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栓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肝癌栓塞治疗后,血清AFP明显下降.结论 Fe3O4微粒是一种优良的栓塞剂,栓塞效果良好.

    作者:王敬真;程自想;杨占甲;孔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MMP-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57.7%(30/52),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498,P<0.01).COX-2、MMP-2阳性组Ki-67指数明显高于COX-2、MMP-2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存在COX-2、MMP-2的高表达.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成为其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因素之一.

    作者:邱东民;周士福;蔡凤林;时伟锋;金留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常州市狂犬病危险因素1:4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常州市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常州市2003年至2007年27例狂犬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4配比的方法 ,选取与病例组性别相同,年龄±2岁并具有同源暴露史的健康存活者为对照组,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狂犬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动物主动伤人(OR=5.148,95%CI:0.357~79.787)、中度以上伤口(OR=4.810,95%CI:0.347~67.950)、伤口处理不及时(OR=4.480,95%CI:0.298~43.003)、未接种狂犬病疫苗(OR=63.960,95%CI:3.987~110.761)等因素与狂犬病的发生成正相关.结论 未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未进行正规处理、大面积深度伤口、伤口位置靠近中枢神经是动物伤后狂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狂犬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动物致伤暴露后伤口正规处理、狂犬病疫苗接种等防治措施,可控制和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林琴;郝超;张建陶;姚杏娟;史太平;曹淦;卞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累及双柱的髋臼骨折

    目的 总结应用髂腹股沟(I-I)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A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37例应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3.6年.结果 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0.9%(17/21),单一入路(K-L或I-I)组68.7%(11/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i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关节功能优良率:前后联合入路组85.7%(18/21),单一入路(K-L或I-I)组75.0%(12/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入路组21例中严重异位骨化2例,无1例感染.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双柱严重移位的髋臼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朱剑;孙俊英;叶峥;何双健;居建文;朱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他唑仙致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急救与分析1例报告

    他唑仙是复方制剂,其成分为: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8:1).他唑仙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皮肤反应;(2)消化道反应;(3)过敏反应.

    作者:王静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弹簧钢圈联合生物蛋白胶栓塞胃冠状静脉治疗急诊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

    目的 探讨应用弹簧钢圈联合生物蛋白胶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PTV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行PTVE在PTVE后1周左右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结果 36例一次栓塞成功率97%,术后随访6~24月,4例患者出血复发,其中1例再次行栓塞治疗后血止,余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血止.结论 弹簧钢圈联合生物蛋白胶急诊行PTV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有效的,并且未发生栓塞相关并发症,安全性好.价格较NBCA胶便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磊;沈利明;金一琦;周大勇;黄献琛;徐国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离术(腔镜组),同期5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传统剖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腔镜组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复发率和症状缓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具有侵袭性小、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症状缓解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周留林;陈友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有限切口骨折复位Herbert螺钉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微创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4例(14足)C3型Pilon骨折采用踝关节前方有限切口关节面骨块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加植骨结合经内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 按Mazar评分标准,优8例(占57.14%),良4例(占28.57%),可2例(占14.28%),优良率85.7%.结论 经踝关节前方有限切口骨折复位Herbert螺钉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C3型Pilon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作者:姜为民;龚晓红;李雪峰;杨惠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TGF-β1、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2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TGF-β1、VEGF表达水平,分析以CD105标记的MVD计数和上述两种因子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Log-Rank时序检验MVD计数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52例结直肠癌中,以CD105标记的MVD均值为(11.27±1.55),MVD均值在Dukes分期C、D期组(17.86±2.07)和淋巴结有转移组(16.85±2.08)分别显著高于A、B期组(6.43±1.78)和淋巴结无转移组(7.78±1.93),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分化程度均无关(均P>0.05).TGF-β1阳性表达41例,VEGF阳性表达38例,分别与CD105标记的MVD计数明显相关(P<0.05).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39.1%,而MVD低于平均值组和高于平均值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4.5%和30.1%,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CD105标记的肿瘤新生血管计数可评估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而TGF-β1、VEGF作为两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可能共同参与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作者:范秋虹;顾永平;冯一中;徐永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伴肾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MM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MM伴肾损害患者中临床症候群以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33 μmol/L)常见(84.21%),其次为肾病综合征(10.53%)和无症状性尿蛋白阳性(5.26%);患者贫血发生率高(92.11%);高血压发生率低(18.42%);高钙血症发生率为28.95%,高血钙患者有更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蛋白阳性率为71.05%;溶骨性病变占68.80%;尿液轻链阳性率为63.16%,以λ轻链为主;尿本一周蛋白阳性率为47.37%;B超显示:左肾(104±9.5)mm、右肾(101±10.2)mm,表明双肾均无显著缩小.结论 MM伴肾损害患者临床上以肾功能不全常见,尿液中以λ轻链为主,同时常伴有严重贫血、高钙血症、血压不高、双肾缩小不显著等特点.

    作者:沈华英;石永兵;施晓松;宋锴;金东华;姜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肠癌中上皮性钙黏附蛋白和α-连接蛋白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 研究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和α-连接蛋白(α-Cat)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62例大肠癌及1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E-cad和α-Cat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E-cad和α-Ca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和50.0%,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cad和α-Cat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表达成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E-cad和α-Cat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丰宇芳;严俊;徐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跗骨窦有限切口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和疗效,评估该方法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30例30足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及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切口长4~6 cm,平均随访13个月,运用美国足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OFAS)进行统计,分值为92~99分,平均为96分,该方法 治疗跟骨骨折优良率为100%.手术后无1例患者发牛明显的骨折再移位、切口边缘皮肤坏死、血肿、深部感染、腓骨肌腱炎、神经炎等并发症.结论 跗骨窦有限切口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暴露范围较充分,利于手术操作,而且术后愈合良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徐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染料木素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影响的体内研究

    目的 研究染料木素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腩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对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2周后行Genistein和雌激素替代治疗4周.用免疫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m blot方法 对nNOS神经元数量、n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去卵巢6周后.基底前脑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核垂直支(VDB)部位的nNOS神经元数量、n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和Genistein替代治疗后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大鼠该部位的nNOS神经元数量、n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这意义(P<0.05).结论 Genistein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nNOS神经元具有类似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何志贤;胡燕;杨学峰;倪衡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心理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以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选择78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78例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患者恐惧、焦虑、抑郁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恐惧、焦虑、抑郁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的不良心理状态.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存在一定不良心理状态,需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作者:孙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手术关键.方法 分析腔镜下3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的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转行传统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约50 ml.术后平均48~72 h拔除引流管,术后5 d出院.术后1例出现短暂声音嘶哑,3个月后恢复,可能与超声刀切割时过分靠近喉返神经导致热损伤所致.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美观的优点.

    作者:潘峻;吴浩荣;谷春伟;陈伟;王浩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阿魏酸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管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轻、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肾小管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降压、降尿蛋白、降肌酐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再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400 mg/d×14 d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视黄醇蛋白(RBP)、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及肾功能的改变.结果 两组肾功能均明显好转,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小管功能指标RBP、CysC、α1-MG、β2-MG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内皮素受体抑制剂阿魏酸钠町延缓CRF者肾小管功能的恶化.

    作者:李明;卢国元;沈蕾;钱永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